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炎免疫中药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近年来抗炎免疫中药的研究概况。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抗炎免疫中药活性成分,按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化学结构分类简述其抗炎免疫作用,为进一步开发抗炎免疫中药和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冬梅  李海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78-1280
抗炎免疫药物是指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或增强和调节作用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由于中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扶正固本等作用与现代医学的抗炎、免疫观念密切相关,因此从中药中寻找抗炎免疫活性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炎免疫研究的热点。笔者就近年来中药抗炎免疫药理的进展作一综述。1抗炎中药与免疫功能药理研究表明,很多抗炎中药具有免疫药理效应,抗炎与免疫有着密切的联系。炎症反应大多涉及到免疫机制,首先,炎症细胞属免疫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M)、T细胞、B细胞、N K细胞等均属免疫细胞,均参与…  相似文献   

3.
抗炎免疫中药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玉  魏伟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73-2076
综述了近年来抗炎免疫中药药动学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开发抗炎免疫中药和天然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磊  向云霞  徐磊 《新疆中医药》2011,29(4):112-114
目的:了解中药的抗炎机理与免疫药理研究进展。方法:综述近年来中药在抗炎方面的作用机制以及免疫药理的成果。结果:中药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对炎性介质的抑制,中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方法在分子水平探讨中药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几种具有清热解毒的民间植物药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研究。方法:以LPS刺激RAW 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TNF-α变化为评价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几种具有清热解毒的民间植物药进行抗炎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这些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活性,表明中药清热解毒功效与抗炎活性有一定相关性。结论:采用细胞实验筛选和评价中药的抗炎活性具有一定的科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抗炎的药物长期使用易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一些具有明显抗炎作用的中药逐渐用于临床治疗。笔者根据近年来专家学者在中药抗炎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新型抗炎中药及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抗炎免疫药理学是药理学新近发展比较迅速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抗炎免疫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的规律性,寻找对防治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有效的药物,从而有助于揭示炎症免疫紊乱性疾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1].鉴于炎症和免疫在组织、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紧密联系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多伴有免疫紊乱的特点,故单独应用抗炎药或免疫抑制药或免疫增强药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疗效均不佳,长期应用还可能加重病程发展.研究开发并应用既有抗炎活性又有免疫调节活性的药物即抗炎免疫调节药,将是抗炎免疫药理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1].而随着抗炎免疫药理研究方法不断提高,逐渐建立了一些适合中药的体内外研究模型,对推动我国抗炎免疫药理的发展及寻找高效低毒抗炎免疫药物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抗炎免疫药理研究中的广泛应用,突破了以往中药药理研究的低水平重复状况,开始从分子、基因水平探讨中药作用机理,这样有利于中药实现现代化并走向世界[2].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抗炎抗肿瘤中药的分布特征及药性特征。方法 以《中药学》中记载的481味临床常用中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数据归纳及中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筛选出具有抗炎、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药类性味归经分析、共现分析对抗炎抗肿瘤中药药性特征进行挖掘,运用KH Coder 3.0软件将文本数据中的词频、词性、词间关系等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1)共筛选出抗炎、抗肿瘤、抗炎且抗肿瘤中药分别为368味、321味和286味。(2)3组药物分布特征相似,均分布于21种药类;药性上寒凉与温热占比相当;药味以苦、甘、辛味较多;归经以肝、肺、胃、脾、肾经为主;性味组合苦寒、苦温和辛温较多。(3)可视化分析发现,3组中药属性间存在不同的聚类关系。结论 抗炎中药与抗肿瘤中药重合度高,二者存在多条可能相关的共同作用通路;炎-癌转化不同阶段可能与中药证治特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张婉莉  雷妩芳 《陕西中医》2010,31(7):784-785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燥湿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采用口服抗妇炎胶囊配合中药灌肠(红藤、败酱草、赤芍、桃仁等)及物理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妇炎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抗妇炎胶囊联合中药灌肠和微波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
陈健  许玲  吕书勤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1009-1010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中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大鼠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采用大鼠尾静脉注射油酸(OA)复制ARDS模型,进行干预治疗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PaO2和PaCO2、血清TNF-α、IL-10表达。结果中药可改善大鼠PaO2、PaCO2、TNF-α、IL-10表达,可协调促炎与抗炎因子释放。结论扶正祛邪中药对OA型ARDS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升高抗炎因子IL-10及协调抗炎与致炎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前抑郁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西药多存在不良反应且不能达到满意疗效。中药在治疗抑郁症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一些中药治疗抑郁症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介绍中药提取物、中药药对、中药复方及中成药抗炎治疗抑郁症的功效及作用机制,为中药抗炎治疗抑郁症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解热抗炎中药挥发性成分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力军  邬科芳  史万忠  张立国 《中成药》2007,29(8):1217-1221
解表清热抗感冒中药如柴胡、薄荷、连翘、金银花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解热、镇痛、抗炎、免疫增强、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感冒[1]。这一类中药中多含有芳香刺激性的挥发性成分,2005版中国药典未明确这类成分入药与否。现代研究对于这一类成分是否具有解热、抗炎、镇痛等作用,针对感冒是否有效也未有统一的认识。本实验选择常用的解表清热中药(柴胡、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在常用剂量基础上,观察不同提取物对实验性动物的解热、抗炎及镇痛作用,探讨这4种中药的挥发油是否具有解热抗炎活性,为临床上科学合理地利用中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燧敷合剂(中药燧敷保健颈托所带药包)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观察中药通敷合剂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壳肿胀法,观察药物对炎症肿胀抑制率的影响;采用大体标本与组织学观察法,观察中药煺敷合剂对兔颈部肌纤维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中药通敷合剂可提高炎症肿胀抑制率,可提高给药后2h、4h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实验性兔颈部肌纤维炎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垣敷合剂可以促进病灶局部炎症吸收,抑制炎性反应过强及组织变性,促进肌纤维增生与修复,减少或消除滑膜的粘连和变性。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中药煺敷合刺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结合我国传统医学观察运用中药抗炎通管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卯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抗炎通管汤保留灌肠并配合理疗治疗,对照组采用金鸡冲剂治疗,分别观察妊娠率及输卵管通畅率。结果经χ2检验治疗组显效和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疗效满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药抗炎通管汤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尤其是妊娠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新近发现的联系神经与免疫系统的调节通路,该通路的激活可抑制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文章综述了CAP的发现、作用机制及其在电刺激迷走神经、针灸和中药抗炎药理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抗炎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蛤蚧定喘丸的抗炎活性以及对其中的抗炎作用物质基础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炎症因子的方法分别对蛤蚧定喘丸及其处方中的8味中药材进行了活性筛选,其中中药黄芩和甘草对于3种炎症因子都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有效的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的水平。最后,用黄芩苷和甘草酸标准品验证了它们的抗炎作用。结果:蛤蚧定喘丸具有抗炎平喘的药理活性,其主要物质基础为黄芩中的黄芩苷和甘草中的甘草酸,处方中的其它味药材能够增强这两味中药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临床大量实践证明:许多中药有不同的抗炎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抗炎效果。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通过调节HPA轴的作用,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抗组胺、5-羟色胺及抑制白三烯B4合成,免疫调节、抑制白细胞趋化、活化,氧自由基等途径发挥抗炎作用的机理,以期为未来更好开发、创新中药抗炎制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西医抗炎原理在临床及时消肿及延迟愈合疗效上的局限性,探讨中药象皮制剂快速消炎症肿胀与促进愈合的临床验案和实验验证,从而启示中医药蕴藏有不同的抗炎原理,与西药抗炎症剂有互补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具有抗炎、抗凝、抑制血小板、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脑心通胶囊是由黄芪、全蝎、水蛭、丹参等16味中药组成的现代专利中药,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脑心通胶囊能够抗凝、抗炎、抗氧化、保护内皮、改善微循环、稳定斑块,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类似阿司匹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抗炎免疫药理认识的逐步深入,抗炎免疫药物可以划分为非甾类抗炎免疫药(NSAIDs),甾体类抗炎免疫药(SAIDs)和疾病调修药(DMDs)。疾病调修药包括免疫抑制药、免疫增强药和免疫调节药3种[1]。由于中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扶正固本”等对免疫的双向调节作用与现代医学的抗炎、免疫观念密切相关,从中药中寻找抗炎免疫活性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炎免疫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的药学研究人员对具有抗炎免疫作用的中草药进行广泛研究,对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如苷类、生物碱、多糖、萜类、香豆素、挥发油等的抗炎免疫作用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