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通过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分析和探讨,提高对缺铁性贫血的重视。方法:对100例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的血象主要以血色素减少为主;骨髓象主要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胞核小而致密,常见碳核,胞浆量少,偏蓝色,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中心淡染区扩大。结论:血象、骨髓象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陆泽生  杜欣 《广东医学》1995,16(8):531-532
124例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510080)陆泽生,杜欣骨髓涂片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所制订的诊断标准也是根据骨髓涂片来诊断再障。本文观察骨髓增生度、骨髓小粒、脂肪滴、巨核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比例等...  相似文献   

4.
张宪华 《当代医学》2008,14(22):70-70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为此要加以重视.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在月经、妊娠、分娩等情况下,铁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女性缺铁性贫血要多于男性.患缺铁性贫血者,成年男性只占10%,非孕妇女约占20%,妊娠期妇女占40%以上.说明妊娠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育龄妇女每日需铁量为1.5~2mg,孕妇则需要4mg左右.  相似文献   

5.
骨髓铁蛋白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仁彬  赵长秀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112-112,114
目的了解骨髓和血清铁蛋白对缺铁性贫血的珍断价值。方法缺铁性贫血55例分轻、中、重3组,分别为13、31、11例。正常对照组26例。采用放射免疫竞争抑制法测定骨髓铁蛋白和血清铁蛋白含量。结果各组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铁蛋白含量均明显减低。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骨髓铁蛋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清铁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中度以上缺铁性贫血与正常对照组骨髓和血清铁蛋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骨髓铁蛋白检测是缺铁性贫血实验室诊断的重要依据,特别对轻度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妊娠高危因素之一,威胁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为此要加以重视。女性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在月经、妊娠、分娩等情况下,铁的需求量增大,所以女性缺铁性贫血要多于男性。患缺铁性贫血者,成年男性只占10%,非孕妇女约占20%,妊娠期妇女占40%以上。说明妊娠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育龄妇女每日需铁量为1.5~2mg,孕妇则需要4mg左右。  相似文献   

7.
8.
巨核细胞在不同贫血骨髓象中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血是临床上常见的血液病.贫血除具有临床症状的表现以外,常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及形态学变化.骨髓象检查是贫血诊断常用的技术,根据骨髓增生与否,可将贫血分为增生性贫血和增生不良性贫血.目前对贫血骨髓象中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形态学改变研究较多,而对巨核细胞在不同贫血骨髓象中的变化规律报道尚少,我们对临床确诊的140例贫血的骨髓象重新进行形态学观察,同时探讨其变化规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高秀茹  张书茵 《吉林医学》1995,16(3):165-165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骨髓像分析高秀茹,丁颖(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130021)张书茵(公主岭市二院检验科136100)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在小儿血液病中也较常见。骨髓像检查是诊断再障的重...  相似文献   

10.
张彩玲  李源 《实用医技》2008,15(3):332-333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血象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巨幼细胞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对90例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血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贫血外周血以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呈大细胞贫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6叶~10叶);骨髓巨幼红细胞〉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颗粒减少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是巨幼细胞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所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再障可分先天性、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罕见。获得性再障性贫血又分原发性、继发性两型。按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分为急、慢性两型。  相似文献   

12.
缺铁性贫血 ( IDA)临床常见 ,实验室多项指标被用来反映缺铁情况 ,如骨髓内、外铁 ,血清铁 ( SI) ,平均红细胞体积 ( MCV) ,平均血红蛋白量 ( MCH)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近年来 ,血清铁蛋白 ( SF)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们察了 IDA患者 97例这些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其临床价值和相互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97例患者均系在我院就诊的门诊或住院患者 ,其中男 46例 ,女 5 1例 ,年龄1 7~ 6 8岁 ,均符合 IDA诊断标准 [1 ] ,铁剂治疗有效。1 .2 观察指标 所有病人治疗前作骨髓穿刺 ,检查骨髓内、外铁 ,用放免法测定…  相似文献   

13.
14.
分析西安市及郊县就诊的70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特点,结果表明:随贫血程度不同,骨髓增生程度,中晚幼细胞的病态改变及巨核细胞的吞噬现象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肝炎后肝硬化骨髓象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骨髓象改变。方法 采取骨髓穿刺术获得骨髓涂片,然后进行瑞氏姬姆沙、铁粒等染色,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骨髓象有6种不同类型。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病人流行骨髓穿刺术是必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血象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巨幼细胞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对90例巨幼细胞贫血骨髓象、血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幼细胞贫血外周血以大卵圆形红细胞为主,呈大细胞贫血,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6叶~10叶);骨髓巨幼红细胞>10%,伴有巨幼变粒细胞及核分叶过多、颗粒减少的巨核细胞。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是巨幼细胞贫血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29例小儿贫血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贫血患者发病年龄、贫血性疾病类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2年10月期间,临床上表现为贫血的小儿患者129例(血液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100 g/L)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小儿贫血患者无年龄差异性并且以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ITP)的发病率较高.结论对临床上表现为贫血,并且伴有发热、脾脏或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要进行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查找贫血原因、确定贫血类型、排除或确诊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做到早期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8.
359例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59例缺铁性贫血病因分析江菊如,邱中琦,向菲(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阳550001)缺铁性贫血(irondefficiencyanemia,IDA)病因分析,在国内报导甚少,本省尚无报导。本病一般诊断不难,但在确诊后须尽早查明病因,以利于在纠正缺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市城乡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市的城区及乡镇1648名学龄前儿童检测血红蛋白、铁原卟啉。对入选儿童家长进行小儿饮食、辅食添加、感冒腹泻、补铁等情况及母亲的营养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检出缺铁性贫血患儿为356人,检出率为21.60%。辅食添加时间、高铁及高蛋白饮食、膳食结构、母亲的营养知识、患腹泻和感冒等均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由多种因素造成,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倡铁强化食品,积极开展儿童人群铁干预,改善膳食营养结构,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铁缺乏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笔者统计了1990~1993年我院保健门诊行定期健康检查的7岁以下小儿219例,按全国小儿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2]确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105例,其发病率高达47.9%,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与分析1.1性别和年龄男67例,女38例。年龄2~6个月2例,6个月~2岁39例,2~3岁33例,3~7岁31例。1.2临床表现本组按贫血程度分3度;①轻度89例,皮肤粘膜甲床呈苍白或正常,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有的患儿易激动;②中度15例,皮肤粘膜甲床明显苍白,毛发干枯,营养低下,发育迟缓,易疲倦,肝脾淋巴结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