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宝鸡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和演变规律,为制定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宝鸡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发病和死亡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4656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47.46/10万,死亡率为0.18/10万,总病死率为0.07%。发病率前5位的病种为痢疾、肺结核、乙肝、丙肝、淋病;死亡率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艾滋病、出血热、乙肝、乙脑;病死率前4位的病种为新生儿破伤风、艾滋病、乙脑、出血热。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和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发病大幅下降,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利于降低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遵义市10年间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遵义市2001~2010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76 86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7.87/10万,年平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其中: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75.36%),痢疾.各类传染病构成分别为:呼吸道传染病占49.77%,肠道传染病占25.2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23.05%,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播传染病占1.83%,新生儿破伤风占0.12%.结论 遵义市呼吸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呈持续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持续下降.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卫生防病意识.肺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病是遵义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许昌市2009-2014年6-14岁学龄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传染病疫情资料。结果 6年间,许昌市累计报告6~14岁学龄儿童25种法定传染病4 336例,年均发病率为161.38/10万。呼吸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最多(占72.09%),依次为肠道传染病(占21.8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5.40%)、虫媒及自然疫原性疾病(0.35%)。主要病种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乙肝、甲肝、风疹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位次后移,其它感染性腹泻和肺结核发病位次前移,至2014年,报告病例数居前7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和乙肝。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等急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肺结核、乙肝、丙肝等慢性传染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以学生(占87.94%)和幼托儿童(占8.67%)为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出现在4~7月份和11~12月份,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为4~7月份,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8~9月份,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无明显发病高峰。结论许昌市6~14岁学龄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高,应根据传染病疾病谱、流行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特点,为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监测系统》提供的201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表,对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报告甲类传染病(霍乱)1例,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共计1 759例,报告发病率为177.66/10万。按传播途径分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数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8.86%,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36.48%,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24.3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28%。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细菌性痢疾、猩红热、肺结核、梅毒、乙肝,占甲乙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总数的91.25%。结论肠道传染病中的细菌性痢疾、呼吸道传染病中的猩红热和肺结核、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的乙肝和梅毒是2019年天津市河西区主要的甲乙类传染病,也是下一步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保障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新津县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做好疫情预警监测和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津县2006- 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津县2006- 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2 711例,死亡18例,年均发病率为189.38/10万,死亡率1.26/10万,病死率0.66%,发病居前3位的依次为乙肝、肺结核和淋病;各类传染病构成为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占63.96%、呼吸道传染病占28.29%、肠道传染病占7.37%、自然疫源性疾病占0.37%;死亡居前3位的依次为艾滋病、狂犬病和肺结核.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1 156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80.76/10万;发病居前3位的依次为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2008- 05- 02列入丙类传染病统计报告)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预防和控制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新津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州2007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7年黔东南州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我州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结果]2007年黔东南州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1种14546例,死亡116例,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下称"3率")分别为355.79/10万、2.84/10万和0.80%.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上升3.82%,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下降12.76%和15.97%;丙类传染病6种,报告发病3367例,无死亡,发病率为82.36/10万,与2006年相比,发病率下降7.87%.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7.19%.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16.18%,呼吸道传染病占42.29%,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19.9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72%,新生儿破伤风占0.08%,丙类传染病占18.80%. [结论]2007年黔东南州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乙肝、菌痢、伤寒、狂犬病、乙脑、间日疟等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学生和儿童.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7.19%.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16.18%,呼吸道传染病占42.29%,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19.9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2.72%,新生儿破伤风占0.08%,丙类传染病占18.80%. [结论]2007年黔东南州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肺结核、乙肝、菌痢、伤 、狂犬病、乙脑、间日疟等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学生和儿童.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7513例)、乙型肝炎(3158例)、细菌性痢疾(2231例)、流行性腮腺炎(1768例)、其他感染性腹泻(949例),占病例总数的8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冈市近10年来法定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30种271 625例,年均发病率为374.77/10万;死亡13种524例,年均死亡率为0.72/10万;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最多(53.63%),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38.99%)、肠道传染病(7.01%)及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16%),报告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居前四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和梅毒;手足口病位居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3位;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肝炎是该市传染病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病种。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是黄冈市主要重点传染病;艾滋病、狂犬病、肺结核、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发传染病)是主要传染病死亡负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襄阳市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襄阳市2007—2016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年间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104 944例,年均发病率为190.29/10万;死亡484例,年均死亡率为0.88/10万。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46 300例(44.12%),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5 921例(43.76%)、肠道传染病9 686例(9.23%)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3 028例(2.89%);发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痢疾和疟疾,共计99 265例,占总发病数的94.59%。结论 2007—2016年襄阳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要重点防治肺结核、乙肝、梅毒、痢疾和疟疾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仙桃市1950-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新时期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仙桃市6个历史年代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仙桃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50年代较低,60年代急剧上升至70年代达到顶峰,80年代后迅速下降,近10年已降至建国以来最低.60年来除肠道传染病外传染病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80年代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为主要病种,占报告传染病总数的60.5%,而近20年仅为4.6%;呼吸道传染病80、90年代曾明显减少,但因肺结核1997年纳入乙类报告且逐年增多,近10年已占传染病总数的33.0%;血源及性传染病自1990年报告以来逐年增多,近10年已占传染病总数的44.6%.结论 仙桃市80年代后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大幅下降趋势,传染病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当前肺结核、乙肝、淋病、梅毒、艾滋病还有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新发传染病呈上升态势,应积极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21年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市通州区无甲类鼠疫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虫媒传染病报告7种218例,年均发病率为1.40/10万,死亡10例,病死率为4.59%,年均死亡率为0.06/10万,10例死亡病例均为狂犬病,2011—2017年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35.44,P<0.05),2018—2021年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7.86,P<0.05)。7种病种按照发病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布鲁菌病、疟疾、狂犬病、出血热、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和血吸虫。21个街乡或地区有病例报告,以农村地区为主,每年3—9月为发病高峰,占73.39%。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90.66,P<0.05),以40~<70岁年龄组发病为主,占71.56%%;农民病例数最多,占40.83%。丙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及...  相似文献   

11.
何香新 《健康天地》2010,4(1):107-108
目的:了解2004年启动疫情网络直报后凭祥市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凭祥市2004—2008年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从2004年的230.71/10万上升到2008年的466.76/10万。其中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4.04/10万,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48.7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68.20/10万,占44.55%;肠道intestinal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24.58/10万,占6.21%;新生儿破伤风年均发病率为1.38/10万,占0.47%;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0.34/10万,占0.09%。发病数居前4位的是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肺结核、梅毒、乙肝、艾滋病等传染病是本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张禹  李沐  薛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13-3414
目的了解四川省隆昌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疫情预警监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隆昌县2010年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隆昌县2010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2276例,发病率305.08/10万;死亡14例,死亡率1.88/10万,病死率0.62%。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乙肝(115.14/10万)、肺结核(85.39/10万)、流行性腮腺炎(38.47/10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2.73/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2.47/10万);死亡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疟疾;病死率居前4位的依次为狂犬病、艾滋病、疟疾和肺结核。血液及性传染疾病报告991例,占发病总数的57.02%;呼吸道传染病,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6.88%;肠道传染病占5.58%;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52%。结论预防和控制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隆昌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还应加强对乙肝、肺结核和艾滋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09年卫辉市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我市传染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9年卫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卫辉市合计报告法定传染病19种、3 480例,总发病率为712.61/10万,死亡6例(甲型H1N1流感2例、艾滋病3例、狂犬病1例),死亡率为1.23/10万,病死率为0.17%。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2 097例,发病率为429.41/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31.96%;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1 383例,发病率为283.20/10万,与上年相比上升88.09%。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乙肝(1 372例)、手足口病(81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557例)、肺结核(358例)、甲肝(148例)、共3 248例,占病例总数的93.33%。肠道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5.37%,呼吸道传染病占11.06%,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43.47%,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占0.34%,丙类传染病占39.74%。结论在卫辉市法定传染病中,乙肝、手足口病、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甲肝仍是严重危害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掌握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构成变化趋势 ,对于科学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现将 1991-2 0 0 0年攀枝花市西区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 全区 1991-2 0 0 0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来自常规疫情报告系统。人口资料来自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1 2 病种及分类 把乙类传染病归为 4大类进行分析 ,即 :肠道传染病———甲肝、未分型肝炎、痢疾、伤寒 ;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肺结核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乙肝、艾滋病、淋病、梅毒 ;虫媒及自然疫源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金湖县黎城镇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落实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金湖县黎城镇2003—2012年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1种1 706例,年均发病率为170.20/10万,其中肠道传染病、呼吸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疾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67/10万、61.25/10万、0.50/10万、94.78/10万。死亡4例,死亡率为0.40/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69.34/10万)、肺结核(59.26/10万)、淋病(18.36/10万)、梅毒(16.26/10万)、痢疾(3.99/10万),共报告病例1 676例,占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8.24%,年均发病率167.20/10万。结论应加强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接触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加大对乙肝、梅毒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发生、流行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普兰店市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12091例,年均发病率为146.61/10万;死亡2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27/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61.39/10万,占发病总数的41.8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44.59/10万,占发病总数的30.4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9.18/10万,占发病总数的26.72%;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6/10万,占总数的0.99%。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是病毒性肝炎(75.70/10万)、肺结核(36.26/10万)、细菌性痢疾(16.49/10万)。[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是普兰店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3年盱眙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盱眙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4273例,死亡5例,年均发病率109.6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13/10万,病死率0.12%。发病顺位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淋病、痢疾。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53.42/10万、47.80/10万、6.95/10万、1.46/10万。结论盱眙县应注意加强肺结核、乙型肝炎、梅毒、淋病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福建省龙岩市乙类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变化趋势,探讨其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建省龙岩市2010-2019年乙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2010-2019年龙岩市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病例76 657例,年均发病率292.69/10万(76 657/26 190 677)。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占乙类传染病总数79.05%,60 598/76 657),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病种为乙肝、梅毒、淋病、丙肝、HIV携带者、艾滋病、丁肝,病例年龄以20~50岁为主(占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总数62.96%,38 157/60 598);呼吸道传染病居第二位(占乙类传染病总数14.78%,11 329/76 657),年度发病率总体平稳,无明显下降趋势(P<0.01),病种为肺结核、猩红热、麻疹、百日咳、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年龄以40~70岁为主(占呼吸道传染病总数的52.40%,5 936/11 329);肠道传染病居第三位(占乙类传染病总数的5.92%,4 537/76 657),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沭阳县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沭阳县2008—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期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计118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16.10/10万,死亡36例,年均死亡率为0.35/10万。各类传染病中,以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肺结核)发病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42.25%。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全部病例数的39.39%,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主要是乙型肝炎和性传播疾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类传染病发病率稳定,在2013年各报告1例(O139型霍乱病例和H7N9禽流感病例)。目前排在前5位的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淋病、梅毒、痢疾。结论 沭阳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稳定,部分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传染病如肺结核、乙肝及性传播疾病的监测和防控,重视新发传染病防治,避免出现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09—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襄州区2009—201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3年襄州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7 235例,年均发病率为137.78/10万;死亡49例,年均死亡率为0.93/10万。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3 646例(占50.39%),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2 754例(占38.06%)、肠道传染病652例(占9.01%)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182例(占2.52%);发病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肺结核3 488例(占48.21%)、病毒性肝炎2 585例(占35.73%)、梅毒391例(占5.40%)、细菌性痢疾285例(占3.94%)和麻疹116例(占1.60%),共计6 865例,占总发病数的94.89%。结论 2009—2013年襄州区传染病发病率呈上下波动趋势,今后要重点控制肺结核、乙肝、梅毒、细菌性痢疾和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