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大团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2017年糖尿病管理信息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干预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均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和职业是影响干预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大团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知晓率较低,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2.
樊吉义  张桂萍  蔡军  胡堂秀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2):4635-4636,4644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血压认知和行为改变以及高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对东湖区565名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血压、知晓率及行为的改变率。[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后,高血压知晓率明显提高,规律服药人数增加(P﹤0.001),血压平均水平明显下降(P﹤0.01),高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由18.23%到48.85%(P﹤0.01),有不良行为和危险因素如过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体重指数和盐摄入量的患者比例下降(P﹤0.01)。[结论]在社区实施高血压综合干预防治,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6年5月-2008年10月,对山东省济南市山大路社区建档的2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调查,并对其实施高血压健康促进诊疗管理,包括提供健康指导、行为调整、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定期随访。结果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控制情绪较教育前明显增加(P0.01);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运动、行为(除每周锻炼时间外)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健康促进可以提高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从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血压控制率,以预防高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溧阳市输入性疟疾社区健康干预项目的 实施效果,为探索输入性疟疾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输入性疟疾病例分布,2017年选择溧阳市竹箦镇前村村为干预村、西芮村为对照村.将建立出国劳务人员登记制度,进行社区宣传和入户干预,以及开展专题讲座和知识宣传作为干预措施.采用疟疾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问卷,调查目标人群在实施健康干预前、后的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 实施健康干预后,干预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较实施前有所提高,分别由干预前的17.72%、39.94%和38.78%上升至79.01% (P<0.01),80.45% (P<0.01)和92.98% (P <0.01);对照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由第一次调查的4.32%、14.23%和32.98%上升至第二次调查的41.74%(P<0.01)、53.70% (P<0.01)和86.20% (P<0.01).实施干预后,干预村村民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正确信念持有率均高于对照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健康行为形成率与对照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宣传与入户干预有效结合的模式用于输入性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可提高目标人群疟疾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校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信息化管理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华工社区内5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糖尿病患者电子专档,加强健康教育,进行生活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定期随访,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1年时间观察对比。结果干预前后68名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生活方式行为变化对比,以及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尤其是高校社区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人群糖尿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的影响,为有效开展社区糖尿病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研究方法,选择干预社区和对照社区,对干预社区居民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干预活动;通过比较2个社区基线及1年半后糖尿病防治知识和行为变化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1年半后,干预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糖尿病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也有所提高;而在对照社区,社区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与干预项目对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加强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7.
深圳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成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练坚贞  甘达强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887-1889
目的 探讨深圳社区卫生服务中慢病综合防治方案对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深圳福田区竹盛社区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共75名病人作为对象实施慢病综合防治干预,采用自身干预对照研究方法.结果 通过为期2 a的慢病干预,干预组慢病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管理率、控制率、规范服药率以及对慢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认识情况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干预后各率均高于干预前,绝大多数的慢病病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感到满意.结论 ①深圳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优势,对社区慢病人群进行综合防治,成效突出,能显著提高慢病人群的管理率、控制率和规范服药率.②应向社区居民大力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农村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及流行特征,探讨影响农村地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奉贤区以农业人口为主的某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视网膜病变筛查,对筛查对象的视力、身高体重、腰臀围等进行检查,并对糖尿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询问调查。结果现场筛查应答率58.92%,社区糖尿病患者眼部并发症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主,患病率37.3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分期以非增殖性病变为主,占比90.91%,不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中男女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4,P0.05);非白内障患者糖尿病视网膜患病率高于白内障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患者双眼眼底病变程度具有高度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98,P0.01);糖尿病病程(t=3.64,P0.01)和空腹血糖高值(t=4.46,P0.01)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17.37,P0.01)。结论该区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较高,社区医院应联合二级医院制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健康干预和随访管理措施,提高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就诊率,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依托全科服务团队开展糖尿病眼病综合干预的模式,并评估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开展为期2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依托全科服务团队开展防盲、治盲与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干预,以健康知识掌握、疾病管理能力、实验室指标变化、视力改善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变化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干预组在健康知识掌握、疾病管理能力、实验室指标的改善、视力损伤的发生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控制等方面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让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参与到慢性病防治网络中的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获得途径,评估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为今后制定农村地区糖尿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青岛市农村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他们进行为期3年的健康教育干预,3年后进行随访。结果干预前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为16.64%,干预后为84.37%,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农村居民对肥胖与健康间的关系等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调查对象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人数和比例较干预前均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糖尿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高于干预前(P0.01),但干预前后均较低;酗酒是干预前后知晓率最低的危险因素,分别占干预前后的2.08%和4.61%。结论通过在农村地区实施健康生活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水平。应加强电视节目、病友交流会、社区医生宣传三个渠道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1.
12.
微囊藻毒素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及藻类水华的频繁暴发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s)是在蓝藻水华污染中出现频率最高、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环七肽肝毒素.目前,蓝藻水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MCs对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造成的伤害.大量研究表明,作为肝毒素的MCs具有稳定性,不但能够在生物链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医院总值班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新的工时制和解决好“五一”、“十一”、“春节”休假时间较长的问题 ,我院对总值班工作进行了一些改革。医院总值班是医院在节假日和夜间的临时最高行政指挥 ,负责处理医院 8小时正常上班以外临时发生的一切事情 ,履行院领导职责 ,临时主持协调医院工作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8小时以外期间 ,医院各科室只留有少数值班人员 ,而医院负有重大的保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因此 ,在这段医院管理比较薄弱的时间里 ,总值班的责任是不言而喻的 ,特别是实行 5天工作制和新的节假日时间以来 ,做好医院总值班工作显得更为重要。1 总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红包现象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红包的措施必然是综合的、多方面的,而目前治理红包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重堵轻疏”,偏重对红色现象的处罚,最近国家卫生部又规定:“收受红包一次,停止执业6个月,两次吊销执业资格,索要红包一次,吊销执业资格”。但笔者认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必须标本兼治,重点是加强人力资本管理,采取合理的办法,减少租值消散,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配卫生资源,打破卫生行业的垄断地位,提高医疗服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些基础上完善各种监督、处罚机制,才能最级从根本上解决红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频探测音对某些单一低频耳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如:传导链中断,耳硬化症等)。方法:在原有单一低频SY—IA声阻抗中耳功能分析仪的基础上,重点对多频探测音产生电路、恒压声控系统、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及多频声导抗及相位角检测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果:运用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分别在不同频率探测音下对正常耳、鼓膜松弛耳和听骨链中断耳进行声导抗检测和相位角检测。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RM系统的多频耳声导抗测试系统可以为某些单一低频耳声导抗测试所不敏感病变的鉴别提供进一步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医生对《条例》的认知和评价,以及由此对医疗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随机抽样100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57.9%的医生认为《条例》的鉴定程序较《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合理;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条例》公布后,工作压力加大,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行为增加;调查结果与医院等、职称、年龄、学历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正确理解,认真执行《条例》,积极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过度医疗已成为社会热点,涉及医疗领域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过度医疗构成要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完善监管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探讨过度医疗的遏制之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善监管以治理过度医疗:一是健全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政府监管机制,主要包括实施正当的监管程序、监管影响评价程序等;三是强化行业自我监督机制;四是实施替代性监管策略,主要是改革医疗付费方式;五是保障公众和舆论对于监管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