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其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首诊妊娠高血压患者1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MAU水平将其分为MAU阳性试验组和MAU阴性对照组两组,其中MAU阳性试验组患者55例,MAU阴性对照组患者70例,同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变化情况及血压变异参数的变化.结果 MAU阳性的试验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等24h动态血压值均明显高于MAU阴性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6.3 ~6.46,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h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等血压变异参数指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4.53 ~6.46,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具有明显相关性.MAU可做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早期损伤检测指标,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关系。方法:10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并选9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予24h监测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血压变异性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关系。结果: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以及体重指数等指标方面比较无差异性(P>0.05),高血压组患者昼间SBPV、夜间SBPV和24h SB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压变异程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具有相关性,可预测高血压早期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成都市3个社区体检的高血压病患者,收集一般资料,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率,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并测定患者尿蛋白,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再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以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urinary Micro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s,UmAlb/UCr)为结果,UmAlb/UCr正常作为对照组114例,UmAlb/UCr异常和高度异常作为病例组46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脉压、胰岛素敏感指数4个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脉压、胰岛素敏感指数与高血压病微量白蛋白尿密切相关(P<0.05).[结论]年龄、脉压、胰岛素抵抗是本组高血压病人群微量白蛋白尿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微量白蛋白尿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心脏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2~3级按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各64例(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各组病人GFR、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肌酐(Cr)、尿素氮(BUN)等。结果观察组的GFR、左室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左室重量指数(LVMI158.4±8.4)高于对照组(124.1±7.2)(P<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早期靶器官损害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对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AU)的影响。方法:对到本院就诊的已排除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尿蛋白/尿肌酐(UACR)测定,筛选出符合30 mg/g≤UACR≤300 mg/g的患者202例,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组86例,正常血压组116例,分析两组UACR差异。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UACR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8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常高值血压与糖尿病MAU呈独立相关。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是糖尿病性MAU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229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24 h平均脉压(MPP)分为EH1(24 h MPP≥60 mmHg,1 mmHg=0.133 kPa)组(128例)和EH2(24 h MPP< 60 mmHg)组(101例).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脉压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EH1组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 MPP明显高于EH2组[(156.20±6.11) mmHg比(143.67±5.46) mmHg,(69.09±5.87) mmHg比(51.15±7.15) mmHg],EH2组24 h平均舒张压(MDBP)明显高于EH1组[(92.52±5.93)mmHg比(87.11±5.5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H1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较EH2组明显增高[(104.80±24.25) mg比(91.29±24.03)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 h MPP、24 h MSBP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0.259,0.201,P< 0.01),24 h MDBP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180,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 MPP与高血压性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RHR)与尿微量白蛋白(M alb)的关系。方法高血压患者95例,按SBP水平分为:Ⅰ组:SBP<160mmHg,Ⅱ组:160mmHg≤SBP<180mmHg,Ⅲ组:SBP≥180 mmHg。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RHR<70次/m in;RHR2组:70次/m in≤RHR<80次/m in;RHR3组:RHR≥80次/m in3组。测量患者血压、心率、M alb、血肌酐。结果不同RHR组间比较,在年龄、性别、肌酐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SBP随RHR增加而升高(P<0.01);在不同SBP分组中,随着RHR的增高,尿微量白蛋白依次增高(P<0.01)。尿微量白蛋白随着RHR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且RHR和M alb呈正相关,其r值为0.612,P<0.01。结论静息心率的增快是造成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Albumin Excrete Rate,AER)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8例高血压病患者及58例正常人的尿AER。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AER异常率与血压水平、吸烟量、眼底动脉病变程度、病程呈正相关。结论:尿AER与心血管病某些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ELISA方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一步竞争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与放免法、化学发光法进行比较。结果:ELISA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与放免法、化学发光法测定的结果十分接近,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8和0.95。测定400例健康人晨尿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为18μg/ml。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2%、42.0%和36.1%。结论:ELISA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与化学发光法、放免法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以及疾病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40/60~80 mmHg水平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患者共168例,按微量白蛋白尿诊断顺序随机分为降压治疗组(86例)和常规治疗组(82例),降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缬沙坦(80~160 mg/d)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 mg/d),使血压平稳控制在120~140/60~80 mmHg,常规治疗组仅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调脂、控制血糖等,不给予任何降压药物治疗,观察6个月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h尿微量白蛋白、血钾、血肌酐情况.结果 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治疗组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缬沙坦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基础的严格降压治疗方案能改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有学者提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是血管内皮广泛损伤的标志。目前,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一种血管损伤的标志已经获得共识。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高血压患者体内常常存在低度炎症反应。本研究采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对照组50例及原发性高血压1、2级患者97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的方法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尿免疫球蛋白(IgG)、尿转铁蛋白(TRF)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在尿四项微量白蛋白检测中可较早反映,其中以α1-MG和MA最敏感,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女性人群晨尿中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关联性.方法 以苏州市金阊区1796名女性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调查生活习惯、疾病史等情况,检测血糖、血脂、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UACR水平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高血压前期、血压正常组的UACR水平分别为15.54(7.67~32.53)、9.01 (5.45~18.06)、7.13 (4.60~12.50) mg/g,UACR偏高率依次为27.57%、13.42%、9.61%,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CR水平处于1、2、3和4分位者,控制其他混杂因素后,其收缩压分别为125.3、128.8、130.8和135.1 mmHg,舒张压分别为80.9、82.7、84.0和85.9 mm Hg;发生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的危险性随着UACR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与最低分位者相比,调整了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超重、腹型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后,UACR水平处于第2、3、4分位者患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的危险性分别增加了0.32、0.72和1.37倍.结论 女性人群中UACR水平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相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C测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 6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和49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肾病的健康老年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尿中胱抑素C、微量白蛋白的含量.高血压组患者缬沙坦治疗6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高血压组中血、尿的胱抑素C和微量自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治疗6周后血、尿的胱抑素C和微量白蛋白量显著下降(P<0.05),且胱抑素C与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614,P<0.01).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含量测定是高血压病近战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含量的测定有利于心血管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人选在本院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2例,同时人选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09例,两组人群均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尿微量白蛋白。比较两组人群各种临床指标,并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患者PwV和尿微量白蛋白分别为(9.74±1.38)m/s、(49.78±11.35)mg/L,与非高血压组的(8.36±1.49)m/s、(38.34±10.36)mg/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高血压患者PwV与尿微量白蛋白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O.521,P〈O.05);尿微量白蛋白的多元线性回归显示,PwV是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影响尿微量白蛋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镁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镁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ER)。根据血镁的下四分位数为切点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低镁组与高镁组。微量白蛋白尿定义为:30mg/g≤UAER〈300mg/g。结果:与高镁组比较,低镁组UAER明显增加(12.52vs.10.49mg/g,P〈0.05),其微量白蛋白尿的检出率明显升高(14.3%vs.10.7%,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UAER与病程、SBP、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和HbA1c呈正相关,而与镁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低镁组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风险较高镁组增加1.23倍(OR=1.2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低血镁与微量蛋白尿关系密切,提示血镁的降低在糖尿病早期肾脏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及健康对照者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MA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M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冠心病各组间MA水平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AMI组>UAP组>SAP组,P均<0.01),且不同病变组间MA水平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均<0.01)。结论 MA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3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9例及健康对照者32例,分别对冠心病组及对照组进行MA水平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M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冠心病各组间MA水平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AMI组>UAP组>SAP组,P均<0.01),且不同病变组间MA水平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均<0.01)。结论 MA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于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2,10(2):61-61,76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MAU)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方法选择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老年 EH患者 60例 ,所有病人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将其分为MAU组和正常 MAU组 ,测定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血脂 ,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结果老年 EH合并 MAU患者与不合并 MAU的 EH患者比较 ,前者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ISI显著低于不合并 MAU患者 (P<0 .0 5)。结论老年 EH患者合并 MAU与不合并 MAU的 EH患者比较 ,前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EH)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MAU)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不伴有糖尿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的老年EH患者 60例 ,所有病人按是否合并微量白蛋白尿 ,将其分为MAU组和正常MAU组 ,测定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血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并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EH患者合并MAU患者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ISI显著低于不合并MAU患者 (P <0 .0 5)。结论 老年EH患者合并MAU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