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邵永强 《疾病监测》2012,27(3):226-22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温州市死因监测死亡报告数据,按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2010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6.30/10万,占全死因的8.28%,居第5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进行排位,伤害从第5位跃居到第2位,平均减寿率(YPLL)为7.20,平均减寿年数为15.65年,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非故意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自杀方式以农药等化学制剂、悬吊居前2位,占67.27%。 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 非故意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非故意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朱银潮  王永  李辉 《疾病监测》2019,34(11):1036-1040
目的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使用2004 — 2018年宁波市户籍居民死因监测数据,采用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拟合线性回归来分析宁波市全人群及城市男、女性,农村男、女性4个亚人群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结果宁波市居民伤害标化死亡率从2004年的48.4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26.81/10万,期间各年的标化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β=?0.039,P<0.01)。 伤害标化死亡率男、女性别比为1.74,各年呈明显下降趋势(β=?0.021,P<0.01)。 伤害标化死亡率农村城市比为1.38,但各年无明显变化(β=?0.010,P=0.131)。 伤害死亡居民的中位年龄从2004年的54岁逐年上升到2018年的80岁(β=1.861,P<0.01)。 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水标化死亡率在4个亚人群呈下降趋势,跌落在4个亚人群呈上升趋势,中毒和自杀只在农村人群中呈下降趋势。结论近年来宁波市居民伤害死亡水平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伤害死亡人群的年龄不断上升,城乡地域差异仍存在,性别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部分亚人群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跌落、溺水和自杀的高危人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天津市居民动物伤害的流行趋势及分布特征,以期提高对动物伤害的关注。方法 制定全市统一的伤害病例报告标准,通过天津市覆盖户籍人口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监测系统收集全市各级各类医院急、门诊和住院的动物伤害病例,并通过市、区两级的现场督导、培训及数据审核控制病例报告质量。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每月汇总审核辖区医院的上报数据,市CDC对全市的上报数据进行汇总、审核、整理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天津市居民动物伤害发生率由144.14/10万上升至375.38/10万;其中骨折及需缝合的动物伤从5.50/10万上升至17.21/10万;需手术治疗的病例由0.41/10万上升至3.41/10万;病例的分布特征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少年儿童和青壮年病例的构成比超过90%,并且80%以上的致伤动物为犬类。结论 天津市居民动物伤害呈大幅上升趋势,疾病负担不断增加,应尽快采取制定政策、落实法规和健康教育等多种措施规范宠物饲养,防控动物伤害。  相似文献   

6.
2003-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趋势及死亡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居民死亡水平、主要死亡原因及死亡负担变化趋势。方法按照ICD-10编码对温州市居民2003-2007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出生率、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用Death Reg_200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温州市2003-2007年出生率、婴儿死亡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各为896.69/10万、510.06/10万、538.66/10万、424.27/10万。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和中毒,前5位死因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78.41%。潜在寿命损失前8位分别为恶性肿瘤、伤害和中毒、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先天畸形、源于围生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平均减寿率分别为1.26%、0.94%、0.23%、0.21%、0.17%、0.13%、0.08%、0.08%。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邢燕  金岿立  夏弟明 《疾病监测》2012,27(5):412-414,420
目的 研究浙江省湖州市伤害死亡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开展伤害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湖州市伤害死亡监测资料,采用ICD-10进行编码分类,分别计算2006-2010年伤害死亡情况、变化趋势、年龄特点以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结果 2006-2010年湖州市伤害平均死亡率为69.72/10万,标化率为65.81/10万,男性高于女性,5年期间无显著性变化;前3位伤害死亡原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跌落和自杀;伤害死亡总体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各伤害致死的外部原因在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的表现各异;伤害位居死亡顺位的第5位,但居减寿顺位的第2位,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大。 结论 伤害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多部门合作,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最终减少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8.
俞梅华  丁晶莹 《疾病监测》2022,37(2):257-26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和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制订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0年湖州市居民伤害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采用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分析伤害死亡流行特征,对死亡率进行x2检验和时间趋势分析;用平均减寿年数(AYLL)、减寿率(PYLLR...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分性别、分年龄组甲、乙、丙、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患病、死亡、疾病负担情况及20年的变化规律。 方法 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0)中国病毒性肝炎结果,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标准人口,对患病率、死亡率和疾病负担率指标进行标化;分性别、分年龄组对4种病毒性肝炎患病情况、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结果 中国1990年病毒性肝炎的患病数、标化患病率、死亡数、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 (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标化DALY率、早死造成的生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标化YLL率、伤残损失的健康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和标化YLD率分别为5 912 987.44例、42 903.75/1000万、33 267.39例、348.06/1000万、1 480 678.28人年、13 841.84年/1000万、1 366 636.53人年、13 016.86年/1000万、114 041.75人年和825.15年/1000万,与之相比,2010年患病数、标化患病率、死亡数、YLD和标化YLD率增加,增幅分别为10.40%、10.09%、24.01%、8.12%和7.70%;标化死亡率、DALY、标化DALY率、YLL和标化YLL下降,减幅分别为2.37%、2.63%、25.34%、3.64%和28.26%。对于甲肝, 除15岁组患病数和YLD在20年间呈上升趋势外,其余各年龄组的所有指标呈下降趋势; 5岁组的儿童是甲肝高患病率和高DALY率人群,其值1990年分别为73 523.00/1000万和5023.00年/1000万,2010年分别为73 333.00/1000万和1935.00年/1000万。乙肝随年龄组增大患病率大致呈下降趋势,而死亡率大致呈上升趋势; 15~49岁组乙肝患病人数最多,患病率最低,50~69岁组DALY在20年间迅速上升,2010年为507 041.40人年,其值在各年龄组中最高。15~49 岁和50~69岁组是丙肝高患病和高负担人群,70岁组是其高死亡率人群,其值从1990年的33.40/1000万上升到2010年的52.80/1000万,增幅为36.74%。关于戊肝, 5岁和5~14岁组患病率和YLD率在过去20年呈上升趋势,其余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50~69岁和70岁组各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50~69岁组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的增幅分别为36.03%、20.10%和53.82%,70岁组分别为30.48%、31.96%和58.38%。 结论 按分性别、分年龄组描述患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更能准确地突出病毒性肝炎的防控重点,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伤害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人群健康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评估湖北省伤害导致的死亡水平,对制订省级伤害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方法  使用2019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分析湖北省常住居民伤害死亡情况。 数据经过整理、查重、剔除后,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不同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ArcGis 10.2软件分析湖北省伤害死亡病例的空间分布。  结果  2019年湖北省常住居民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59/10万、53.15/10万;男性分别为77.07/10万、69.19/10万;女性分别为47.65/10万、37.22/10万。 伤害死因顺位前3位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除了被杀以外,主要不同类型的伤害死亡,男性均高于女性(P<0.001)。 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53.46/10万、46.64/10万;农村居民分别为73.73/10万、60.87/10万。 除了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χ2=2.90,P=0.087)、被杀(χ2=0.21,P=0.643)以外,主要不同类型的伤害死亡,农村居民均高于城市(P<0.001)。 伤害死亡率在5~14岁年龄组最低(9.32/10万),在65岁以上年龄组最高(265.13/10万)。 恩施州、荆门市、十堰市、咸宁市、天门市、仙桃市、荆州市的伤害死亡水平较其他市(州)高,而武汉市、孝感市最低。  结论  湖北省居民伤害负担较重,尤其是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 伤害死亡存在性别、城乡等差异,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陕西省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趋势, 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宝鸡市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描述性研究, 采用流行控制图法对2015年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0-2014年宝鸡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患者18 585例, 其中重症病例162例, 死亡10 例, 年发病率为99.31/10 万, 发病高峰为5-7月, 高发年龄为1~4岁儿童, 普通病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感染为主, 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流行控制图法预测2015年1-21周手足口病目标值与宝鸡市实际发病数基本接近, 根据每周上报的实际数, 参考疫情控制图的预警线和行动线做出及时的对策和应急反应, 防止手足口病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舟山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为海岛地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舟山市2009-2015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分类,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5年舟山市居民伤害年均死亡率为51.3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23/10万,居全死因第5位,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2=245.588,P=0.000);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18.29/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2.46/10万)、淹死(4.34/10万)、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4.26/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3.79/10万);淹死(3.51/10万)是0~14岁儿童的主要伤害死因,交通事故(10.74/10万)是15~64岁青壮年的主要伤害死因,非故意跌落(134.95/10万)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主要伤害死因;男性因渔业捕捞和船舶运输事故造成的伤害死亡率为8.46/10万;伤害平均减寿年数为12.19年,减寿率为6.75。结论 伤害是舟山市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造成巨大期望寿命损失,应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伤害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山东省高密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布情况,了解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分年度、性别、年龄描述恶性肿瘤死亡人群分布情况。结果 2005-2014年高密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64.99/10万(男性为214.20/10万,女性为115.98/10万),标化死亡率为95.42/10万(男性124.84/10万,女性65.60/10万);15岁以后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35岁以后,恶性肿瘤粗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肛门癌;恶性肿瘤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51 785.00人年,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数为71 100.00人年。结论 恶性肿瘤成为危害高密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提高人群防癌、抗癌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昌县伤害的流行特征,为该地区伤害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登记表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在新昌县3家伤害监测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病例进行登记,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绍兴市新昌县共报告伤害首诊病例9694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56∶1;年龄构成以15~44岁为主,占37.11%;职业构成以农/渔业劳动者(29.54%)、农民工(25.06%)和工人(22.74%)为主。伤害发生地点构成前4位的依次为家中(33.41%)、工作场所(28.19%)、街道/城区(19.25%)和城际间公路(12.54%)。受伤原因前5位的依次为跌伤/坠落(26.82%)、交通伤(25.02%)、钝器伤(19.26%)、刺/割伤(17.80%)和动物伤(7.22%)。受伤部位前3位的依次为上肢(31.30%)、下肢(27.85%)和头部(27.11%)。99.72%的监测对象以轻微的浅表伤和中等程度的伤害为主,97.92%的监测对象伤害意图为非故意伤害。结论浙江省新昌县伤害发生状况不容乐观,针对重点人群和高危行业,亟需建立伤害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江苏省昆山地区急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负担. 方法 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人群横断面调查,分析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分布、临床表现、诊治情况以及经济负担. 结果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共调查1200人,急性胃肠炎患病率为3.5%(95%CI:2.5%~4.5%),年发病率为0.464次/人年(95%CI:0.329~0.599),每年约有89.2万人次发生急性肠胃炎,食源性比例为31.9%.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收入越低、居住在农村地区,急性肠胃炎患病风险越高.76.2%的病例去医院就诊,就诊病例中37.5%的人送检粪便样本;药物治疗的病例中76.2%服用抗生素.急性胃肠炎造成总经济损失约为1.83亿元,占2012年昆山市国内生产总值(2720亿元)的0.67. 结论 昆山地区急性胃肠炎社会和经济负担较重,未到就业年龄人群和农村地区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应建立健全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探索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减轻食源性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提高防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掌握浙江省温州市风疹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的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共报告风疹病例12 401例,年均发病率为27.37/10万.发病有明...  相似文献   

17.
王峰  郭秀梅  彭栋  刘阿虎  黄玉莲 《疾病监测》2011,26(11):857-860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手足口病(HFMD)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克拉玛依市2008-2010年HFMD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部分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分型。结果 2008-2010年,克拉玛依市HFMD年发病率分别为62.42/10万、66.22/10万和104.04/10万(χ2=40.65,P<0.001),每年的5、6月和11月左右是发病高峰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儿童(87.43%),托幼儿童(59.83%)、托幼机构(85.10%)是高发人群和高发场所。检测手足口病病例标本153份,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阳性率为27.45%,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20.92%;2008-2009年,流行毒株以EV71为主,2010年以Cox A16为主。结论克拉玛依市HFMD防控形势严峻,防控工作应以托幼儿童和托幼机构为重点,并根据不同季节及不同地区的流行状况适当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人群治疗前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收集2005-2013年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974例患者中76.8%为男性,平均年龄(44.639±14.63)岁,以35~岁组患者最多,占27.6%,本地户籍为77.0%,外地户籍为23.0%,2009-2013年外地户籍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最多(70.3%),2005-2013年同性性传播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样本来源多来自于医疗机构,占63.2%。治疗前基线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72.16±110.36)个/μl,20.1%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50个/μl,54.7%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治疗前患者的临床分期,2010-2013年Ⅰ期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Ⅳ期所占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温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仍较晚,但逐渐有所提高,应采取措施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同时应重视流动人口、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安徽省常住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和期望寿命,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年全国疾病监测点的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 安徽省2014年23个全国疾病监测点常住居民老龄系数为10.18%,人群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24.94/10万和551.44/10万,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72岁。死亡率男性(716.95/10万)高于女性(530.53/10万)(U=44.81,P0.05)、农村(659.26/10万)高于城市(587.56/10万)(U=17.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人均期望寿命女性(80.59岁)高于男性(75.33岁)、城市(78.20岁)高于农村(77.12岁)。慢性病占总死因的86.87%,居民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对男性和女性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伤害对男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女性,而心脏病对女性期望寿命的耗损大于男性。对城市和农村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分别为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结论 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对安徽省居民健康影响日趋严重,在疾病防控中,应根据性别、城乡和年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