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孢西丁在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为肛肠外科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319例行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2例,观察组167例,两组患者术前均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感染,对照组给予头孢替安预防感染,比较两组间感染率及感染预防有效率,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8.9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3%,观察组患者预防感染的总有效率95.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头孢西丁能有效抑制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头孢西丁是肛肠外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孢西丁预防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肛肠外科手术临床路径于围术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试验组在对照组预防切口措施基础上,再于术前、术后给予头孢西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分析比较两组术后一个月切口愈合、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试验组发生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67%,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4例,感染率6.67%,试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构成比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头孢西丁能有效预防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且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肛肠手术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行肛肠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于切开皮肤或黏膜之前30min(诱导麻醉时)和术后6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注射用头孢西丁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头孢替安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感染的疗效、疼痛程度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西丁预防肛肠手术患者感染的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藻酸盐湿性敷料在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07至2019-06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进行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切口敷料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接受传统敷料处理;观察组,接受藻酸盐湿性敷料处理。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感染控制时间、首次更换敷料时疼痛评分及再发感染率等。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更换敷料时伤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发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在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愈合时间,加快感染控制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口服治疗肛肠外科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0月肛肠外科手术治疗后出现肛缘水肿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各50例。正常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换药处理后口服地奥司明片进行综合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显效率92.00%(46/50),正常组显效率仅为74.00%(37/50),实验组疗效要好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的水肿积分降低(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比正常组高(均P0.05)。结论地奥司明在肛肠外科手术后肛缘水肿治疗上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肛缘水肿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肠外科手术患者不同抗菌药物输注时间和不同剂量治疗对术后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术后采取相同给药方法的患者100例,根据术前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将其分为A组(n=50)术前30min给予头孢美唑进行静脉滴注,B组(n=50)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另选取术前相同给药方式的100例患者,根据术后给药时间分为a组(n=35)术后给药时间≤3d、b组(n=35)术后给药时间4~7d与c组(n=30)术后给药时间≥8d,另选取围术期给药时间相同的80例患者,根据给药剂量分为大剂量组(n=40)2g/次与小剂量组(n=40)1g/次,观察对比各组术后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在术后医院感染率及甲级愈合率方面,A组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甲级愈合率明显提高,与a组相比,b组、c组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感染率与甲级愈合率与小剂量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30min单次给药,术后连续每天两次给药4~7d,1g/次,是肛肠外科围手术期最为合理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邱国良 《现代保健》2010,(19):68-69
目的 观察10%聚维酮碘软膏合微波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聚维酮碘软膏合微波照射26例)与对照组(单纯微波照射26例),分别观察两组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0%聚维酮碘软膏合微波照射是一种促进切口愈合,治疗并预防切口感染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络合碘液与甲硝唑冲洗切口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对比结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2年8月期间收诊的108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治疗组患者的手术切口给予络合碘液冲洗,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给予甲硝唑冲洗,以切口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络合碘液冲洗可以减少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不会引起其余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感染病人的治疗效果,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3例感染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20)。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病人实施针对性治疗与预防,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感染病人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除常规抗生素治疗外,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加强感染预防的相关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感染症状的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比观察肛肠治疗仪治疗与传统手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武清区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肛肠治疗仪治疗,对比疗效差异。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出血评分、创口感染),手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治疗效果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治疗仪对混合痔的疗效可靠,同时手术时间短、并发生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后疼痛轻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术后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置自制带侧孔负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7~10 d,引流量明显减少时拔除引流管;对照组30例术后常规缝合腹壁切口.结果 观察组37例中仅1例(2.7%)发生切口感染,无切口裂开者,切口愈合时间(9.36±2.18)d.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7例(23.3%),其中切口裂开3例(10.0%),切口愈合时间(12.25±4.06)d.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6,P<0.05);两组切口裂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6,P<0.05).结论 应用自制皮下负压引流管行术后切口皮下持续负压引流,能有效预防老年梗阻性大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癌疾病特点,评价彩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肝癌的优势、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诊治的80例肝癌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切除治疗的对照组(n=40)以及彩超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的观察组(n=40)。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肝癌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组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以及临床疗效、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组间围术期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1.80±10.50)min、术中出血量(25.50±10.50)mL以及输血量(22.50±10.50)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术后相关并发症(肺炎、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胆瘘)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消融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满意度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B超引导微波介入、手术切除均可用于治疗肝癌疾病,而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基础上联合蠲痹汤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手术后护理在预防消化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效果,为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消化道择期手术患者52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及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情况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260例,切口甲级愈合223例,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5.8%,愈合时间(7.3±2.5)d,患者满意度95.0%;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182例,切口感染39例,感染率15.0%,愈合时间(9.6±3.6)d,患者满意度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切口愈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提高患者全身状况、做好肠道准备、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严密护理切口,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愈合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79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患者病情稳定、排除禁忌证后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893,P﹥0.05),治疗后7d和14d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Z=4.098,5.310,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53,P﹤0.05),植物生存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88,9.469,P﹤0.05)。两组中、重度残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9,2.963,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恢复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以及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硬币法分为甲组(n=47,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和乙组(n=47,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甲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9.1%,将其与乙组术后切口感染率2.1%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发现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感染,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剖宫产病人术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剖宫产孕妇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施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术后DVT。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住院时间及子宫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母乳喂养、满意度、下肢肿胀、疼痛、DVT发生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减少剖宫病人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同时促进病人产后恢复,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李霞 《中国卫生产业》2012,9(23):134-134
目的 探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和玻璃离子治疗乳牙浅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口腔科就诊的乳磨牙浅龋儿童83例,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光固化窝沟封闭剂对龋损部位及窝沟进行封闭,对照组采用玻璃离子对龋损部位及窝沟进行封闭,比较2组封闭剂保留情况和患龋情况.结果 随访2年,观察组封闭剂保存率为81.03%,对照组保存率为6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龋率为5.17%,对照组患龋率为1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固化窝沟封闭剂保存率较高,有效预防窝沟龋的发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经腹胃癌根治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尝试,探讨我国胃癌患者外科小切口微创手术应用及效果,寻求结合中国国情的胃癌患者的微创开腹手术治疗模式。方法对2009年11月~2010年9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中心收治的胃癌患者进行经腹根治性外科手术并将其的手术分为微创组和常规切口组,且比较住院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手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从住院总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上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时间上微创组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手术切口大小上看,微创组患者切口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术后出血、吻合口瘘和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微创小切口手术的外科治疗对我国胃癌患者是一套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局部给药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关闭腹膜后,行甲硝唑联合庆大霉素手术切口同时浸润注射治疗;对照组常规行阑尾切除术,未给予甲硝唑和庆大霉素。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切口感染的分别为坏疽性阑尾炎1例,化脓性阑尾炎2例,穿孔性阑尾炎2例。对照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5.1±1)d,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3.3±0.5)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庆大霉素可有效降低阑尾切除术的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