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鞋、箱包加工等大量使用胶粘剂的行业职业中毒事故屡有发生 ,除了苯中毒外 ,正己烷引起的中毒愈来愈受到重视[1 ] ,如关于妊娠合并正己烷慢性中毒的报道[2 ] 和正己烷中毒 4例临床报告[3] 。胶粘剂的使用范围涉及到 2 0多个行业 ,胶粘剂的种类很多 ,作为其组分或溶剂的有机物约有 70种左右 ,绝大部分都能挥发到空气中 ,从多方面危害人的健康[4 ] 。为加强预防和控制该类中毒的发生 ,正确评价接触浓度与毒性作用的关系 ,对郑州市制鞋行业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污染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现主要污染物有苯、甲苯、正己烷、丙酮、丁酮等 5种 ,…  相似文献   

2.
正己烷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己烷是一种低毒、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的高危害性的饱和脂肪烃类毒物。常态下为微有异臭的液体,分子量86.17,比重0.65481(25℃/4℃),蒸气比重2.97,沸点68.74℃,常温下容易挥发,几乎不溶于水,溶于醚和醇。工业中作为溶剂,常用作清洗剂及粘胶配制、油脂萃取,用于石油加工业的催化重整、塑料制造业的丙烯溶剂回收等。正己烷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经胃肠道吸收,皮肤吸收相对较差。职业性中毒见于吸入了其蒸气,近来报道也有经皮肤吸收者[1]。1毒性1.1急性毒性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皮肤、黏膜刺激。大鼠口服LD50为15~30 g…  相似文献   

3.
去污渍溶剂正己烷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挥发性,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有蓄积毒性作用,近年来职业正己烷中毒事故屡有报道[1~3]。昆山市某电子企业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周边绝缘材料,2004年9月发生多人慢性正己烷职业中毒,主要是包装车间无有效通风排毒设施所致[4]。为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根据企业要求,对其进行指导并实施了改造。2006年3月份完成车间通风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并对通风系统的排毒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1材料与方法1.1对象昆山市某电子企业包装车间为本次整改和效果评价的对象。1.2方法分析已往事故的成因,提出新通…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正己烷职业危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正己烷作为溶剂在印刷、电子等行业广泛应用。国外职业性正己烷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已屡见报道[1-3 ] ,国内的报道近年来才逐渐增多[4 -6] ,其中以我市发现的病例最为多见。我们于 1997~ 1999年对我市正己烷职业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以全市掌握的 2 843家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情况为基础 ,选出存在正己烷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1 2 方法根据广东省《涉外企业有机溶剂中毒防治措施应用研究》课题组制定的实施方案 ,调查企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历年职业中毒发生情况 ;对部分企业作业场所正己烷浓度进行检测和接触者作健…  相似文献   

5.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眼损害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是近年来我国新出现的职业中毒 ,临床上主要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一些国外文献提及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中毒早期即可出现辨色力和视力的障碍 ,以及眼损害如黄斑病变、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球后视神经炎等 ,并可存在较长一段时间[1 4 ] ,国内未见有关报道。本文主要对我院 1996年以来收治的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进行视野、视力、辨色力、眼底检查 ,以对正己烷眼毒性情况进行初步观察。1 对象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以我院 1996~ 2 0 0 0年 2月以来收治的 15 0例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为观察对象 ,全部病例均有明…  相似文献   

6.
正己烷作业工人尿2,5-己二酮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己烷作为饱和脂肪烃类的溶剂在工业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其毒性分类属低毒类 ,但因其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 ,且有蓄积作用和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国内外已考虑为高危险性毒物[1] 。近几年来 ,广东省发生多起正己烷引起周围神经病的中毒事故。为探讨接触正己烷与代谢产物尿 2 ,5 -己二酮的关系 ,我们对生产过程中接触正己烷的 6 0名工人进行尿中 2 ,5 -己二酮的测定。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为广东省深圳市三间使用正己烷工厂的接触工人6 0名 (男 30名 ,女 30名 ,年龄 17~ 2 3岁 ,接触工龄≤ 1个月~ 7年 ) ,把接触工龄不同分为 2个组 (≤ 1个…  相似文献   

7.
正己烷是一种无色、易燃液体 ,工业上常用于植物油的提取 ,橡胶合成、清漆、黏合剂等行业[1] ,其毒性分类属低毒类 ,但因其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 ,且有蓄积作用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容易发生中毒[2 ] 。主要以蒸气形态 ,经呼吸道吸收 ,经皮肤吸收较少。其对机体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是周围神经病变 ,我院2 0 0 3年共收治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 5例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2 0~ 38岁 ,为上海某单位外地来沪打工者 ,从事皮鞋擦胶工作 ,接触正己烷平均 2年左右 ,工作环境通风设施及个人防护差 ,…  相似文献   

8.
尿中2,5-己二酮含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己烷 (n Hexane)为饱和脂肪烃类 ,作为溶剂在工业中的使用日益广泛 ,国内正己烷职业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病近年来屡见报道[1,2 ] 。由于接触者尿中 2 ,5 己二酮 (2 ,5 Hex anedion ,HD)的浓度与车间空气中正己烷的浓度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美国国家工业卫生学家协会 (ACGIH)已将尿中2 ,5 己二酮作为正己烷接触者生物监测指标 ,并规定其生物接触限值 (BEI)为 5mg/gCr[3 ] 。目前国内外测定 2 ,5 己二酮的方法是用二氯甲烷、乙醚萃取 ,气相色谱分离[4 6] ,但由于萃取溶剂有一定的毒性 ,且与 2 ,5 己二酮保留时间较接近 ,不能达到…  相似文献   

9.
角燕胶囊的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海洋生物提取物角燕胶囊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d喂养试验以及致突变试验对角燕胶囊进行毒性评价。[结果](1)角燕胶囊的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每公斤体重10.0g,表明属无毒级样品;(2)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均为阴性结果;(3)30d喂养试验显示角燕胶囊无毒性,无体内蓄积中毒。[结论]角燕胶囊属无毒级产品,无致突作用,无遗传毒性,无明显体内蓄积中毒。  相似文献   

10.
正己烷(n-Hexane)属于无色、高挥发性液体,易溶于氯仿、乙醚、乙醇,在工业上俗称白电油,广泛应用于制鞋、印刷、电子、机械五金等行业,主要作为粘胶剂、去污剂、干洗剂、植物油提取剂[1,2].正己烷工业毒性分类虽属低毒类,但因其高挥发性、高脂溶性,且有蓄积作用和神经系统的毒作用,故被认为是高危害性毒物.正己烷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急慢性中毒[3].长期接触低浓度正己烷同时缺乏有效防护措施时可诱发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表现以远端肢体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周围神经中毒症状为主,中毒患者轻则出现体重减轻、头晕、头痛、远端肢体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重则发生四肢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4].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对3T3细胞的毒性作用,获得的细胞毒性结果预测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并与采用小鼠上下法(UDP)和Bliss法测定的急性毒性数值进行比较. [方法]以已验证的3T3细胞中性红摄取为细胞毒性模型,以0.01~2.05 mg/L的8个浓度(剂间比为2.15)的雷公藤红素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48h进行中性红摄取试验,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RC数学模型预测其全身急性毒性LD50.参考此LD50值设定起始剂量进行小鼠上下法实验.取7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以3、4、5、6、7、8mg/kg的雷公藤红素溶液和0mg/kg[4%二甲亚砜(DMSO)氯化钠注射液]静脉给药,观察14d,根据动物死亡率采用Bliss法计算LD50. [结果]雷公藤红素3T3细胞中性红摄取试验的IC50值为(0.1197 ±0.0187)mg/L(n=2),决定系数R2> 0.96,预测其全身急性毒性LDs0为5.375 mg/kg.上下法起始剂量设为3.3 mg/kg,测得雷公藤红素在ICR小鼠的LD50值为3.157 mg/kg,95%可信区间为3.1~5.5 mg/kg.小鼠Bliss法测定急性毒性LD50为4.899mg/kg,95%可信区间为4.483~5.354 mg/kg. [结论]雷公藤红素的体外3T3细胞毒性预测急性毒性与体内方法所得数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甲醛的生殖毒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醛 (HCHO)是一种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无色气体 ,相对分子质量 3 0 3 ,沸点 -1 9 5℃ ,密度1 0 67,易溶于水、醇和醚 ,其 3 7%的水溶液称“福尔马林”。甲醛用途广泛 ,是室内外常见的污染物之一[1] 。甲醛为中等毒性物质。动物实验 ,经口染毒时小鼠LD50 为 (3 85± 2 8 72 )mg/kg ,大鼠LD50 为(4 2 4± 3 4 1 3 )mg/kg[2 ] 。Rapoport早在 1 946年首次报道了甲醛具有致突变性[3 ] ,继后较多的学者对甲醛的致突变性进行了研究。Auerbach1 977年在果蝇的研究中肯定地得出了甲醛对细胞遗传物质有影响的结论[4]…  相似文献   

13.
慢性正己烷中毒主要引起广泛性周围神经损害,多为四肢远端感觉和运动障碍,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发生下肢瘫痪及肌肉萎缩[1]。我们依据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教育的以及职业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活动能力达到最高能力水平[2]的原则,对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在病人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水溶物对雄性健康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及其对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以香烟烟雾水溶物为试验材料,用Horn's法测其LD50,进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该香烟烟雾水溶物的LD50为56.2 mg/kg,95%可信区间为33.8~82.5 mg/kg,按毒性分级标准,该水溶性提取物的毒性为中等毒;其低、中、高(1/8 LD50、1/4 LD50、1/2 LD50)剂量组的微核率分别为4.0‰、6.2‰、10.2‰,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1.8‰,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香烟烟雾水溶物对小鼠有较强的急性毒性,属于中等毒,可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高,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我国目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毒鼠强 (tetremine)化学名四次甲基二砜四胺 ,又名四二四、没鼠命、鼠没命、一扫光、一闪光、三步倒、闻到死、气死猫等 ,为有机氮化合物 ,其大鼠经口LD50 为 0 .1~ 0 .3mg kg ,毒性为氰化钾的 10 0倍。毒鼠强 194 9年由德国拜尔公司合成 ,是一种神经毒高效杀鼠剂 ,对所有的温血动物都有剧毒[1 ] 。1989年以后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鼠患猖獗 ,北方某科研单位开始生产毒鼠强 ,从此这一剧毒鼠药在中国的灭鼠药市场上迅速泛滥[2 ,3] ,并有多起职业中毒及生活中毒事件发生[4 ,5] 。我国公开报道的毒鼠强中毒病例已达 5 76 3例 ,实际中毒人数远超…  相似文献   

16.
制鞋在深圳市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私有企业和手工小作坊多见,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层次较低。制鞋行业由于用到大量的胶水而产生较为严重的有机溶剂职业病危害,已成为职业病防控的重点行业[1]。常见的职业中毒有苯中毒[2]、正己烷中毒[3]及1,2-二氯乙烷中毒[4]等。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某公司委托,于2012年5月对其防静电鞋生产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正己烷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用碳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对121名正己烷接触工人和90名对照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触正已烷的部分工人具有头痛(23.1%)、头晕(32.2%)、乏力(43.8%)、四肢麻木(50.4%)等症状;部分工人出现肌力下降(7.4%)、膝反射减弱或消失(11.6%)、手震颤(4.1%)。测定尿2,5-己二酮含量,86接触者(17.1%)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检测正己烷浓度范围263~385mg/m^3,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职业接触正己烷可引起四肢麻木、肌力下降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并导致接触者尿2,5-己二酮含量升高;需要定期开展接触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工作场所的正己烷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一起某工艺品厂发生的急性三氯甲烷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以引起相关企业和职业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避免类似中毒事故再次发生。[方法]通过问卷形式,详细询问中毒病人的职业史、病史及就诊经过,查阅病人住院病历记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结果]作业场所三氯甲烷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366.6~403.4mg/m3,超标17.3~19.2倍;诊断为(三氯甲烷)急性重度中毒性肝病患者2名,急性中度中毒性肝病患者1名,急性轻度中毒性肝病患者1名。患者经护肝等对症治疗1个月后肝功能正常、症状好转出院。[结论]企业主管对三氯甲烷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是导致本次中毒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有毒物品的管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已烷是一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其急性毒类属低毒类,但因其具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且有蓄积作用和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危害较大.许多胶黏剂、清洁剂均用正己烷或含正己烷的溶剂汽油(白电油)取代苯系,使正己烷中毒事件不断发生[1].齐宝宁等研究表明正己烷可引起或增强机体氧自由基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肝细胞DNA损伤[2].DNA损伤作为遗传毒性研究的主要指标,体现了细胞损伤的早期微观变化,也会对细胞的遗传功能产生重要影响[3].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er assay,FCM)检测职业接触正己烷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20.
职业接铅工人外周血细胞DNA损伤检测的彗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铅接触人群的遗传毒性已有文献报道[1,2 ] 。应用单细胞电泳法 (SCG ,又称彗星试验 ) [3 ] 检测铅致DNA损伤效应已有报道 ,但仅限于动物实验[4 ] 。我们应用彗星试验检测了铅接触工人外周血细胞DNA损伤效应 ,以探讨职业铅接触的遗传毒性。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 :某蓄电池厂铅接触工人 46 (男 2 9、女 17)名 ,不接触其他有害因素。 2 8名成年健康献血者 (男 18、女 10 )为对照 ,均无铅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同时利用调查表收集吸烟与饮酒习惯、工龄、工种等资料。2 .主要试剂与仪器 :低熔点琼脂糖 (LMA ,进口分装 )、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