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2-DM)肾病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DM无肾病组28例(UAER<20 μg/min)、2-DM微量蛋白尿组30例(UAER:20~200μg/min)和2-DM 临床蛋白尿组29例(UAER≥200μg/min),用ELISA法测定血浆MMP-2的水平.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2-DM患者血浆MMP-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高血糖可使血浆MMP-2水平下降,其改变早于微量蛋白尿的出现,MMP-2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尿酸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本院已确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血尿酸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并同时收集24h尿液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测定,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组分三组:B组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C组为微量蛋白尿组(UAER 20~200g/min);D组为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另选我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A组正常对照组.结果 在B组和C组及D组中血尿酸、血清CRP含量高于A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中mALB/Cr虽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及D组尿中mALB/C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中mALB/Cr水平在糖尿病肾功能早期损伤中变化较明显.血尿酸水平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很重要;CRP参与炎症过程与糖尿病肾病的致病,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脑梗塞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琳  成涌  王森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7):850-85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脑梗塞的相关性。方法:将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即A组(UAER<20μg/min),B组(UAER20~200μg/min),C组(UAER>200μg/min),对各组的脑梗塞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间脑梗塞发生率呈递增关系。UAER与收缩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脑梗塞呈现正相关。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的水平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2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sICAM-1和UAER水平。结果:①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在排除代谢因素影响后(两组年龄、病程、BM 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bA1 c等无显著性差异),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sICAM-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2型糖尿病组UAER与sICAM-1正相关,相关系数0.53(P<0.01),尤其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相关系数达0.59(P<0.01)。结论:sICAM-1增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过程,它的检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农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对斗门镇中心卫生院85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hs-CRP和血脂浓度检测,研究对象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用氧化酶法测定FBG,酶法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相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和UAER;根据UAER将受检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T1组)(UAER<20μg/min)5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T2组)(20μg/min200μg/min)11例,另设正常对照组(T0组)35例。结果:T1、T2、T3组的FBG、TG、hs-CRP比对照组T0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3组的TC、LDL-C比对照组T0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s-CRP之间对比:T2、T3组的hs-CRP比T1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s-CRP水平浓度与糖尿病肾病程度具有一致性,hs-CRP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预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中Ⅳ型胶原和MMP-9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n=20)、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n=20)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n=20),检测各组尿液Ⅳ型胶原和MMP-9的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HSP患儿尿液Ⅳ型胶原排泄率[A组:(15.35±5.05)ng/min,B组:(33.94±17.54)ng/min,C组:(102.44±50.23)ng/min]显著高于对照组(4.98±2.10)ng/min,P<0.05.HSP患几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各组HSP患儿尿MMP-9的排泄率[A组:(51.06±15.44)ng/min,B组:(146.08±51.43)ng/min,C组:(352.94±105.53)ng/min]显著高于对照组(20.24±7.30)ng/min,P<0.05,HSP患儿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尿Ⅳ型胶原与MMP-9及UAER均呈显著正相关(r=0.595,P<0.01:r=0.632,P<0.01),尿MMP-9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831,P<0.01).结论 Ⅳ型胶原和MMP-9在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其尿中水平的变化与尿蛋白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E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维生素E治疗组(A组)和糖尿病对照组(B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再将A、B两组各分为两个亚组,UAER<20μg/min为A1、B1组,UAER为20~200μg/min为A2、B2组。并测量血、尿肌酐、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血脂和Alb/Cr。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组内、组间比较,6月后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12月后,A1和A2组内比较,肾功能指标UAE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Cr)、Ccr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1和B1、A2和B2,UAER、Alb/Cr、Ccr差异均有显著性,且HDL-Ch升高(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维生素E可有效地降低UAER、Alb/Cr及Ccr,对其肾脏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排泄的变化,并探讨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尿MMP-9排泄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T2DM患者和28例健康成人尿MMP-9水平,精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3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 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及尿MMP-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尿MMP-9排泄率与PPG、P2 h PG及尿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2~3周后,血糖明显下降,尿MMP-9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尿MMP-9的排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G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按严格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120例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60岁,女性55岁)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所有糖尿病患者分为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40例(男20例,女20例),UAER3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MA)40例(男女各20例),UAER 30~200μg/min;大量白蛋白尿组(ODN)40例,UAER200μg/min。选取40例(男女各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NC)。搜集血清BGP及空腹血糖、Hb A1c、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通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BGP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BGP低于健康对照组。BGP与UAER呈明显负相关(r=-0.589,P0.05)。结论:BGP可能影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庆元 《吉林医学》2010,31(16):2364-2366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2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2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VEGF,计算排泄率。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即可见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组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尿VEGF较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临床蛋白尿组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尿VEGF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尿VEGF排泄率与UAER、血浆肌酐、病程呈正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尿VEGF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血浆肌酐。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率升高先于UAER的变化,并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关,提示尿VEGF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并可预示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任意尿香草扁桃酸/肌肝(VMA/Cr)和高香草酸/肌杆(HVA/Cr)测定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1-5岁正常儿童和11例2-5岁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任意尿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MA、HVA浓度,Beckmann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酐(Cr)浓度,计算VMA/Cr、HVA/Cr。结果:1-5岁儿童的99%的正常值范围为VMA/Cr<14.9mmol/mol,HVA/Cr<23.8mmol/mol。1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有10例VMA/Cr和HVA/Cr均超过正常值范围,诊断符合率90.9%。结论:任意尿VMA/Cr和HVA/Cr测定采样方便,诊断符合率高,可取代24h尿VMA、HVA总量测定法用于神经母细胞瘤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张逵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5):592-59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诊断脑外伤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962例脑外伤患者尿α1-微球蛋白(α1-M)、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f)、免疫球蛋白G(IgG)、γ-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同时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结果:74.0%脑外伤患者尿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一种或多种微量蛋白,且随伤情程度的加重,尿微量蛋白的种类及数量排泄增多。GCS分值与α1-M(r=-0.66)、MA(r=-0.54)、Tf(r=-0.42)、IgG(r=-0.50)、GGT(r=-0.39)、BUN(r=-0.25)、Cr(r=-0.19)呈负相关。结论:脑外伤患者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期肾功能损害,尿微量蛋白是诊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灵敏、可靠的指标,而尿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尿素氮、肌酐的诊断价值则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判断病变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尿TGF-β1。同时检测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白蛋白、血糖、血肌酐等。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TGF-β1排泄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在正常蛋白尿时已经升高,并且随肾脏病情加重进一步增高;糖尿病组尿RBP排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尿TGF-β1与视黄醇结合蛋白呈正相关。结论 检测尿TGF-β1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和监测其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痛风性肾病患者胱抑素C(Cys-C)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09例痛风患者(其中并发痛风性肾病59例,无并发症50例)和正常对照60例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用酶法测定尿肌酐。并计算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比值。结果痛风性肾病组血清胱抑素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痛风非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随着痛风性肾病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逐渐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痛风性肾病较敏感的指标,对于监测早期痛风性肾病的发生、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海尔福口服液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的纤维组织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地方性砷中毒患者33例,询问病史,测定服药前尿砷和尿羟脯氨酸含量。按规定剂量服药,分两个疗程,每个疗程服药30天,两个疗程间隔2周,每个疗程结束取尿测定尿砷和尿羟脯氨酸含量,并询问病情变化。结果尿羟脯氨酸:治疗后两个疗程结果均降低,第二疗程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第二疗程也明显低于第一疗程(P<0.05);尿砷:第二疗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第一疗程虽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尚不明显。患者自觉症状亦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海尔福口服液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尿羟脯氨酸和尿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静态微分电位溶出法 (静态DPSA)测定尿铅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对 46例健康成人尿铅含量进行初评性实验。结果 标准品的铅含量在 0 .0 1~ 0 .2 5 μg范围内 ,溶出峰高与含量呈良好线性 ,回归方程为 y =5 90 .3 0x +0 .0 2 ,r =0 .9997;精密度 :S =0 .2 4~ 3 .67,CV =1.3 1%~ 4.94% ;检测下限为 0 .0 0 48μmol/L ;准确度 :回收率为 88.0 0 %~ 10 4.10 % ,平均回收率 95 .5 7%。 46例健康成人尿铅含量范围为 0 .0 0 0~ 0 .14 9μmol/L(0 .0 0~ 3 0 .87μg/L)。 结论 该法测定尿铅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尿中多种微量蛋白,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分泌型IgA(sIgA)、IgG;并将患者按病程分为两组。A组病程〉10年,B组〈10年,统计各组尿Alb的排泄,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隐匿型糖尿病肾病者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程〉10年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关系。方法:用干化学法检测肾小球性疾病组和非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离心尿液的隐血程度和未离心并冰冻处理的尿液的隐血程度,通过不同隐血程度所对应的血红蛋白浓度算出游离血红蛋白的比例。对两组值进行比较。结果:肾小球性疾病组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为0.54±0.31,非肾小球性疾病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为0.03±0.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发现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31诊断肾小球性疾病的符合率为97.5%;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13诊断非肾小球性疾病的符合率为100%。结论:用血尿中游离血红蛋白比例可作为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的指标之一。能否用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31作为判定肾小球源性血尿的界限和游离血红蛋白比例≤0.13作为判定非肾小球血尿的界限有待进一步大批量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UGA作为药物性肝病诊断检测指标的价值作出评估。方法:以UGA检测、临床综合诊断及药物再投试验作联合平行或前后重叠试验,以药物再投试验作金标准,评估UGA的诊断价值。结果:药肝108例和各型病毒性肝炎150例中,UGA真阳性85例、假阳性23例,假阴性23例,真阴性127例。敏感性78.70%、特异性84.67%、漏诊率21.29%、误诊率15.33%,拟然比5.14,阳性符合率64.89%,阴性符合率73.41%,总符合率82.17,正确诊断指数0.64,可用度0.63。结论:UGA作为药物性肝病诊断检测指标,方法灵敏书异,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Ⅳ型胶原(Ⅳ-C)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监控中的价值。方法:按WHO标准随机选取206例门诊糖尿病人,以随意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Alb,对硝基酚糖苷法测定NAG,空腹血清Ⅳ-C用ELISA法测定。结果:尿mAlb与NAG随肾损伤加重而相关性增大。在尿蛋白阴性病人中有35.3%mAlb升高,在尿mAlb正常病人中有27.7%NAG升高。糖尿病人Ⅳ-C均值高于参考值。结论:尿malb和NAG是诊断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二者同时测定在尿蛋白明性糖尿病人中有47.6%阳性检出率。Ⅳ-C反映肾单位基底膜胶原肽合成动态,随肾病发展有增高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