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为保证全麻术后婴儿安全 ,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我院自 1995年开设麻醉恢复室至今对 5 0 7例婴儿全麻术后进行观察治疗。采用多沙普仑注射药 ,恢复期间严密观察HR、SpO2 、R、婴儿清醒反应。结果本组病例拮抗效果良好。全部清醒返病房 ,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婴儿全麻手术 5 0 7例 ,其中男 375例 ,女 132例 ;年龄 33d~ 1岁。麻醉方法以氯胺酮与安定静脉复合全麻。手术名称 :唇裂修补 14 6例 ,血管瘤切除115例 ,疝气修补 14 0例 ,气管异物取出术13例 ,角膜修补 2 5例 ,肛门成形 5 4例 ,巨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胆道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或避免胆心反射所致循环骤停的发生。方法 1515例胆道手术患者分为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和硬膜外组。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715例,均在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异氟醚气管内全麻下完成手术;硬膜外组800例,均于下胸段采用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间断硬膜外推液阻滞麻醉下手术。两组均行SPO2、ECG、BP、R监测。以术中胆心反射和心跳骤停发生率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结果 静脉复合全麻组胆心反射发生率10%,无心跳骤停发生;硬膜外组胆心反射发生率42.5%,心跳骤停0.62%。结论 胆道手术采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能有效减少胆心反射和心跳骤停的发生,因此认为胆道手术(尤其老年患者)采用以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为主的麻醉方法可减少围麻醉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氯胺酮、安定、普鲁卡因、阿托品、简称(KDPA)用于中小手术静脉全麻和其它手术的全麻诱导等,经临床观察,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本组共177例,男78例,女99例;年龄2~69岁。中小手术麻醉94例,辅助其它麻醉67例,全麻诱导16例。KDPA复合液的组成:氯胺酮100m g、安定10m g、2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婴幼儿手术所采用的骶麻并静脉复合全麻方法及药物选择以及其他麻醉方法的比较,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24例患儿开放静脉,应用氯胺酮,γ-OH诱导入睡后,在表面麻醉下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然后在俯卧位下(腹胀严重或全身情况差者取侧卧位)行骶管穿刺,注入局麻药。局麻药为0.8%利多卡因、0.1%布比卡因混合液,内含1:20万U肾上腺素。结果:骶麻并静脉复合全麻阻滞完善,麻醉平面上界在T4-T8间,肌松镇痛良好,术中无鼓肠、体动现象,HR、P、RR、SpO2等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患儿于术毕30-60min内苏醒,术后无严重麻醉并发症。结论:骶麻并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手术,止痛完善,肌松良好,全麻药用量有限,对患儿生理扰乱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氯胺酮不同输注方法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应用于各类烧伤切痂植皮手术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10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两组,氯胺酮持续推注组(C组,50例),间断静注组(I组,50例),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10min和30min时的心率、呼吸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苏醒时间有显著性差异,I组的各种并发症、苏醒时间均小于C组.结论 氯胺酮间断静注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烧伤手术优于持续推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骶管麻醉在小儿腹部以下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5岁以下行腹部以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骶管麻醉组(KDS组)各40例.术中全程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氯胺酮用量、麻醉效果并记录清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KDS组在肌注氯胺酮5分钟后MAP、HR与注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静注咪唑安定及骶管麻醉后MAP、HR逐渐降低,但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K组患儿切皮及手术开始10分钟所测MAP、HR处于较高水平,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切皮与术中相比患儿呼吸有统计学差异,P<0.05.SPO2两组间及各组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氯胺酮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骶管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也较稳定,术后清醒快,清醒质量高,围术期安全性高,优于单纯氯胺酮麻醉,是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一种理想麻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麻醉工作者发现哌替啶与芬太尼联合用于静脉复合麻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为了便于临床应用,现将两药联合作用的可行性作了对比研究。1 资料与方法 选择169例成人患者,男96例,女73例,ASA分级Ⅰ-Ⅱ级,肝肾功能正常,行静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采用双盲法分3组后分别用药。 A、单用哌替啶组,52例,2%硫妥5~15ml安定10mg哌替啶80~150mg单次或分次,司可林快速诱导后插管,用0.8%普鲁卡因,0.1%司可林维持静滴至手术结束拔管。B、单用芬太尼组,62例,2%硫妥5~15ml安…  相似文献   

8.
张家骏  郭小龙 《河北医药》2011,33(18):2755-2756
目的总结七氟醚复合骶麻用于6岁以内小儿下腹部以下短时手术的经验。方法86例6岁以内的小儿行下腹部下肢会阴部手术,时间〈2h,以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成功后开放静脉,保留自主呼吸,七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骶管阻滞完善后开始手术。若15min后钳捏切口患儿仍体动,即辅用氯胺酮、咪唑安定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超过2h或改变手术方式改为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下完成手术。术毕停吸七氟醚并加大氧流量以洗出七氟醚,以患儿睁眼或哭闹,吸空气SpO2≥96%为出室标准。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吸(RR),观察患儿诱导有无呛咳、喉痉挛以及苏醒期躁动、呕吐情况,记录患儿苏醒时间。结果72例在七氟醚复合骶麻完成手术,10例辅用氯胺酮咪唑安定,4例改气管插管或喉罩全麻。七氟醚复合骶麻患儿在停药9min内(3~9min)均苏醒,其中55例苏醒平稳,17例苏醒时发生躁动,其中11例持续3~5min逐渐安静,6例需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才安静下来;辅用氯胺酮患儿术毕均未苏醒,在生命体征稳定,吸入空气SpO2≥96%送回病房苏醒;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待完全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回病房。结论七氟醚复合骶麻对于下腹部以下短小手术,具有全麻诱导快,苏醒迅速,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术后躁动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不能用于长时间的大手术,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9.
刘玉琼  李育刚 《成都医药》2000,26(3):135-137
方法:30例人工流产患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4例,药物剂量2.5-3mg/kg,安定-氯胺酮组16例,安定10mg,氯胺酮0.5mg/kg,静脉注入,结果:异丙酚诱导时间与安定-氯胺酮无显差异,麻醉效果较满意,对呼吸,循环抑制较安定-氯胺酮重,术后恢复迅速,安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异丙酚与安定-氯胺酮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各有优缺点,但异丙酚高质的术后恢复是其一大优势,更宜使用。  相似文献   

10.
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临床应用240例体会忻州地区医院(034000)武俊,孙艳霞七十年代后期强力短效的镇痛药芬太尼应用于临床麻醉,并得以迅速发展。我院自1984年开始,以“芬太尼—安定—司可林”为基本处方的静脉复合全麻施行各种手术1560例,取得良好效...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全麻术后早期缺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外科手术大部分选择全身麻醉方式 ,本文对 112 5例患儿全麻术后早期缺氧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 112 5例患儿 ,男 663例 ,女 4 62例 ,年龄 3个月~ 12岁 ,ASA ~ 级。麻醉方式分为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 ,手术包括小儿腹部、泌尿外科手术、小儿骨科、眼科、耳鼻喉手术。2 麻醉方法2 .1 气管插管者术前 3 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0 2 mg/ kg和安定0 .2 mg/ kg,静注异丙酚或氯胺酮诱导 ,术中用肌松药维库溴铵和芬太尼 ( 3岁以下小儿不用 ) ,并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静脉麻醉患儿静脉用异丙酚或氯胺酮。术中 SPO2 均在 99%以…  相似文献   

12.
小儿手术应用安定、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静脉复合全麻体会古田县医院林晃,刘永容我院自1990年以来,应用安定、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进行静脉复合全麻,实施小儿手术186例,经过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86例中,男112例,女74例...  相似文献   

13.
小剂最氯胺酮配合安定静脉复合全麻具有不抑制或很少抑制呼吸的特点,且有肌肉松弛良好、对循环影响小等优点,经临床用于160例剖腹产手术,效果较满意。麻醉方法:麻醉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阿托品。切皮前2分钟静脉缓慢注射氯胺酮0.5~1mg/kg 体重,安定10mg,常规面罩吸氧。其中145例产妇可完成胎儿娩出,仅15例需追加半量氯胺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75-85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Ⅱ组:全麻。两组全麻方法相同。诱导是咪唑安定0.05—0.07mg/kg,异丙酚1—1.5mg/kg,阿曲库铵0.6~1mg/kg,芬太尼2-4μg/kg,以吸入异氟醚、间断静推阿曲库钕、微泵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Ⅰ组硬膜外麻醉药液为: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维持麻醉平面在T4-T12之间。观察两组异丙酚、阿曲库铵用量。手术时间。监测血压、心率、ECG、血氧饱和度、呼术CO2,并测定肾上腺索(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差异。Ⅱ组在全麻插管时、切皮肘、术中探查时及术毕拨管时MAP、HR、E、NE明显高于Ⅰ组。也高于术前(P〈0.05);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Ⅱ组在术毕苏醒期有躁动和精神障碍方面发生,而Ⅰ组无。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全麻更适合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静脉全麻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 37例气管异物患儿,入室后肌注阿托品或东莨菪碱0.01mg/kg、咪达唑仑0.2mg/kg,静注哌替啶1mg/kg、异丙酚1~1.5mg/kg、琥珀胆碱1~1.5mg/kg。待肌松作用完善后置入STORT小儿支气管镜,经其侧孔行高频通气(HFJV),频率60次/分。术中根据需要追加琥珀胆碱或少量异丙酚,持续监测SpO2、RR及ECG。结果 全组3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高频通气效果好,无屏气、呛咳、紫绀,SpO2维持在94%~98%。术后清醒快,无麻醉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咪达唑仑、异丙酚复合琥珀胆碱静脉全麻可减少麻醉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面颈部手术由于部位的特殊性 ,通常需在全麻下施行。现将我院 6年来面颈部手术后随访与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86例 ,面部手术 2 2 3例 ,颈部手术 2 63例 ;其中男2 93例 ,女 193例 ;小儿 2 41例 ,成人 2 45例。年龄最小者 1岁 4个月 ,最大者 62岁。 486例中 ,氯胺酮麻醉 2 3 1例 ,静脉复合麻醉 2 5 5例。2 不同类型麻醉的常见反应2 1 氯胺酮麻醉 氯胺酮麻醉在苏醒过程中常出现复视、眼球震颤、幻觉等症状 ,轻者只要保持安静 ,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重者可采用安定 0 0 4mg/kg肌注 ,并密切注意循环系统变化 ,氯胺酮可兴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氯胺酮混合液施行小儿静脉复合麻醉的可行性。方法:对心肺功能(ASA)1-2级、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的1-6岁小儿采用氯胺酮、咪唑安定用量0.3-0.4mg/kg;用20mL注射器将两种药物吸入并稀释成15-20mL,从静脉内缓慢推入(2-4mL/min),推至手术开始后改为1%氯胺酮溶液维持麻醉。依据麻醉深浅度调整麻药滴速。结果:患儿术中安静,咽喉反射存在,无躁动及恶心、呕吐,无明显呼吸抑制,心率、脉搏无明显变化;血氧分压(SPO2)保持在97%-99%。大多患儿术毕30min可苏醒。结论:咪唑安定、氯胺酮混合液用于小儿全身静脉麻醉,缩短了诱导时间,增加了麻醉效应,是小儿静脉复合麻醉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院自 1977~ 1997年以来行唇、腭裂整复术共 12 5 2例 ,其中以静脉全麻 10 67例 ,全麻后有 6例发生呼吸并发症 ,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唇裂 74 4例 ,其中双侧唇裂 16例 ,行气管插管 3 7例 ,年龄最小 2个月。腭裂 3 2 3例 ,均行气管插管 ,年龄最小 1岁 3个月。静脉复合液用 0 .10 %氯胺酮、 0 .0 1%安定、0 .5 %普鲁卡因或 0 .1%司可林、 0 .0 0 0 1%芬太尼、 0 .5 %普鲁卡因。1.2 呼吸并发症发生及其处理 :喉痉挛 2例 ,例 1系唇裂修复术患儿 ,诱导后约 15分钟出现呼吸困难、紫绀 ,听诊…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期的手术麻醉通常属于新生儿急症 ,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本文分析近年来实施新生儿麻醉 2 0例 ,旨在提高围术期麻醉安全性。现将麻醉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例中 ,男 1 7例 ,女 3例 ;年龄 6h至 2 8d ;体重 2~ 4kg。皆为急诊病儿。全麻插管复合静脉麻醉 4例 ,其余皆为静脉复合麻醉。全麻诱导用氯胺酮 2mg/kg、γ 羟基丁酸钠 80~ 1 0 0mg/kg ,维持用氯胺酮 1~ 2mg/kg、γ 羟基丁酸钠 30~ 50mg/kg静注。静脉麻醉选用氯胺酮复合安定或立月西或异丙酚。除畸胎瘤切除不上胃管外 ,其余皆…  相似文献   

20.
本组90例,男36例,女54例,年龄4~13岁,体重14.5~36.8k,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各组的年龄、性别、体重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Ⅰ组用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Ⅱ组用氯胺酮、氟哌啶复合麻醉;Ⅲ组用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三组病儿先肌注氯胺酮2.4~5mg/kg,然后按组分别经静脉给予不同复合药物,剂量为安定0.2mg/kg,氟哌啶0.1~0.25mg/kg,丙泊酚0.8~1.0mg/kg。麻醉浅时经静脉追加氯胺酮1~2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