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择提前5~7d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娩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及非自然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对初产妇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探讨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提前5~7d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6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妇分娩前SAS评分、SDS评分及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及非自然分娩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初产妇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保障初产妇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临产后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经检查确定无剖宫产指征,进行试产的临产初产妇的随机分为支持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支持组除常规外给予心理支持,对照组只给常规的观察产程、检查、治疗等。结果支持组剖宫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临产后初产妇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分析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实验对象,将其根据实施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40例初产妇,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心理及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产妇,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顺产率为65.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25.0%,数据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而且还能够提高顺产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产前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Wan Fang、CBM及VIP建库以来至2019年1月国内产前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影响的相关文献。由2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选评价文献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RCT研究,包括1136例初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初产妇的焦虑[MD=-1.41,95%CI(-1.54,-1.27),P<0.00001]、抑郁情绪[MD=-1.37,95%CI(-1.50,-1.23),P<0.00001],提高自然分娩率[OR=3.09,95%CI(2.32,4.13),P<0.00001],减少剖宫产率[OR=0.34,95%CI(0.26,0.44),P<0.00001]。结论:初产妇开展产前心理干预,能缓解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6.
不同分娩方式初产妇配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自然分娩与剖腹产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产科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产后1周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自然分娩与剖腹产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两种分娩方式初产妇配偶SCL-90总均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因子中躯体化、强迫、焦虑及恐怖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而人际关系、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常模。自然分娩配偶的总均分与剖腹产配偶的差异无显著性,而人际关系、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因子分与剖腹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人际关系、其他因子得分自然分娩明显低于剖腹产者,而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则自然分娩者明显高于剖腹产者。结论妊娠分娩影响初产妇配偶的心理健康,剖腹产配偶需要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医务人员应加强宣教,指导初产妇及配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前健康宣教对分娩方式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 以孕期定期产前检查并接受产前健康教育的200例初孕妇为实验组,以同期仅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而未参加产前健康教育的188例初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结果 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第2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健康宣教可明显消除其不良心理,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给予80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以专业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分娩前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初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干预后孕妇的SAS、SDS得分情况较干预前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选择顺产的较干预前明显增加,而坚持阴道助产的和剖宫产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对于缓解初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而且对其选择自然生产,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教育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建档初产妇12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教育。结果治疗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会阴侧切率对比(P<0.05),差异显著。治疗组新生儿的5 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教育能促进初产妇健康自然分娩,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对初产妇进行产前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态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1月在某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前护理,护理组产妇则在常规产前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相关指标。结果:护理组产妇的分娩自信心、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母乳喂养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产前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产妇的分娩相关指标,同时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产妇分娩前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和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张爱琴  苏虹  沈爱宗 《安徽医药》2016,37(2):220-223
目的 比较某三甲医院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简称居民医保)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住院医疗费用,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医院2013年所有住院的城乡居民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科室分布、住院费用构成、医疗费用。结果 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住院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科室分布各有特点;新农合患者平均住院总医疗费13855.25元、平均统筹支付费用6086.17元及平均个人支付费用7769.08元均较居民医保的11676.42元、5394.95元及6216.06元要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费、材料及其他费用均占两类患者总住院费用的70%。结论 居民医保患者住院费用较新农合患者低。降低住院费用要控制药费、材料和其他费用尤其高值耗材使用,完善城乡统一医疗保障、实施分级诊疗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38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比较2组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护理后EPDS和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28、42d抑郁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减少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孕期对孕产妇进行孕期营养指导及体质量控制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孕产妇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在孕期进行常规的产科检查,观察组在孕期进行体质量控制及营养指导,对比分析两组分娩方式、围产儿情况及妊娠过程.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率(18.2%比5.5%)及阴道助产率(29.1%比12.7%)均明显高于观察组,但自然分娩率明显低于观察组(52.7%比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对照组发生胎儿窘迫(14.5%比1.8%)、巨大儿情况(18.2%比5.5%)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贫血及羊水过少例数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给予孕期孕产妇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及合理控制体质量,可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降低围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我院43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29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292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40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40例进行对照.结果 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多,经济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并非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刘智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81-183
目的探讨孕足月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和母婴围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孕足月羊水过少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孕足月入院终止妊娠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和母婴围生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引产、手术助产、剖宫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宫缩乏力、产道裂伤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足月羊水过少可对母儿围生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应积极终止妊娠,放宽剖宫产指征,避免不良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产前预测方法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186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出生的184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孕妇体重增长、腹围+宫高、分娩孕周,分娩方式以及胎儿双顶径、股骨径、腹围以及母婴产后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孕妇产前检查,提高巨大儿产前诊断率,同时对可疑巨大儿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6月入住本院的106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产程及产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产程进展顺利,总产程明显缩短,两组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难产8例(15.09%),实验组1例(1.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减轻产妇的痛苦,还能提高产妇的舒适度,从而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了难产率,提高了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8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及抗焦虑抑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人院时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出院时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人院时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对促进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