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35例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方法 对有确切过量正己烷接触史的 35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肌电图检查。结果 病程平均 (5 .5± 2 .4 )个月。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无力 ,下肢明显 ,肢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 ,趾短伸肌异常率高 ,正中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最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完全康复。结论 多发周围神经损害是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肌电图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与肌电图特点。【方法】对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26例患者的临床与肌电图进行分析。【结果】病程9.5±1.3个月。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无力.下肢明显,肢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趾短伸肌异常率最高,正中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最常见。给予维生素B族及能量合剂等综合治疗后,1年后随访,除1例仍有肌萎缩外,余25例患者完全康复。【结论】周围神经病是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肌电图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19例,对比发病6、8个月时的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各指标及肌电检查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限、安静时自发电位发生情况。结果发病6个月时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3个观察指标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至少出现1个指标异常(P <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波幅、传导速度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P <0.05);肌电检查表现为 MUAP 不能引出、时限延长及安静时自发电位增多;但发病8个月比6个月时神经肌电图各观察指标改善不明显(P >0.05)。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导致周围神经损害是明确的,但神经肌电图改善较慢,应延长其检查间期,以免给患者增加伤痛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倪雅凤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61-1362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对有机磷中毒后迟发型神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3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的肌电图检查资料,包含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同心圆针极检测,观察远端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远端潜伏期及运动传导速度;感觉电位波幅及感觉传导速度。结果本组病例运动、感觉神经异常均以下肢神经明显且运动累及明显于感觉;肌电图呈神经源性损害改变。结论肌电图检测可明确有机磷中毒后迟发型周围神经病变的程度、性质、范围和对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改变特点。方法 :对 1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检测。结果 :1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电生理检测均表现以轴索变性为主的特点。肌电图表现为 :神经源性损害 ,异常率 10 0 % ;神经传导速度表现为 :周围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偏慢占 83% ,运动传导速度偏慢占 6 6 % ,F波潜伏期仅 2例异常 ,占 11%。结论 :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测在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鉴别病损的性质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发现正己烷接触亚临床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的作用。方法:对26例正己烷接触者及2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神经传导及针电极肌电图检测,每位受检者均常规检测四肢周围神经,包括运动神经传导(CMAP)、感觉神经传导(SNAP)、针电极肌电图(EMG)。结果:神经传导检测中正己烷接触者左尺神经CMAP、SNAP波幅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右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腓肠神经SNAP速度均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MG中正己烷接触者组肢体远端肌均可见高波幅运动单位,近端所检肌运动单位形态基本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正己烷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对临床及时应用药物干预及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指导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分析55例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以及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肌电图。结果:55例患者86侧神经做电生理检查,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87.2%和94.2%,尺神经感觉传导速率及动作电位异常率分别为5.8%和12.8%,腕部刺激小指展肌和拇短展肌的DML异常率分别为2.3%和70.9%,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的EMG异常率分别为41.9%和4.7%,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等各项电生理检测指标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中神经的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肌电-神经电图在一氧化碳(CO)中毒所致周围神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日产EMB-5304k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例CO中毒所致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常规肌电-神经电图检测。结果 4例患者肌电图共检肌肉39块,其中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正尖波、纤颤波异常率87.2%,重收缩时募集运动单位异常率89、7%;神经电图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测定20条神经,潜伏期异常率50.0%,动作电位波幅异常率88.9%。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共检神经6奈,其中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股神经各1条,坐骨神经2条,潜伏期消失4务,异常率66.7%;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消失4条,异常率66.7%;运动电位波幅消失4条、衰减2条,异常率100%;感觉神经传导检测7务感觉神经,其中正中神经、尺神经、桡浅神经各1条,腓浅神经2条,腓肠神经2条,7条神经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电位波幅均消失,异常率100%。结论 肌电-神经电图对CO中毒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及受损部位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杏迪 《重庆医学》2008,37(8):860-861
目的分析肘管综合征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探讨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诊断及与相关疾病鉴别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6例临床初步诊断为肘管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分析尺神经各段运动传导速度、尺神经正中神经各段感觉传导速度感觉电位波幅、尺神经F反应、前臂内侧皮神经波幅及相应靶肌肉针电极肌电图表现。结果尺神经肘段传导速度减慢51例,第一骨间肌末端潜伏期延长2例,近端感觉电位波幅异常6例,前臂内侧皮神经异常5例,尺神经F反应异常5例。结论肌电图检查能明确神经受损受压的部位、程度,为肘管综合征的临床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生理检测对慢性乙醇中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作神经电图(NCV)肌电图(EMG)检测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EMG检查经综合判断提示神经源性损害;MCV异常率为65.6%,SCV异常率为83.3%.结论 EMG,NCV能反映慢性乙醇中毒引起的周围神经系统的弥漫性损害,为临床提供电生理检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畅飞  张莉  孟梅霞  安军民  高明  傅艳平 《海南医学》2012,23(18):122-124
目的回顾性总结158例肾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其病理类型及临床分类特点。方法总结我院158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其病理类型与临床分类特点。结果158例肾活检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5例(79.1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3例(20.89%)。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最多的是系膜增生型肾炎,第二位是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病理类型最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布最多的前三位依次是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其中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主要是系膜增生型和膜性肾病,慢性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型和肾小球硬化。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以系膜增生型肾炎、IgA肾病最多,临床类型则以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IgA肾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下肢慢性皮肤溃疡临床辨证分型标准,为指导临床,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以及建立综合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奠定基础。方法:通过338例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患者证候的临床病例观察,提取证候要素,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合国内相关专家问卷调查修正,得出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辨证分型标准。结果:338例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患者证候要素经聚类分析聚为4类,通过专家修正,第1、3类(气血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合并为气虚血瘀证,第2类为脾虚湿盛证,第4类为湿热瘀阻证,并由主成分分析和专家平均排位情况确定每一类证型的主症和次症。这3种证型反映了下肢慢性皮肤溃疡患者的临床基本证候。结论: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基本证候可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脾虚湿盛证和湿热瘀阻证。局部辨证在下肢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辨证中尤为首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CIDP)的临床表现、电生理、病理学等特点.方法对32例CID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首发症状以肢体麻木或感觉异常、肢体无力最为多见,也有以复视、视物模糊、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起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或复发性肌无力和感觉障碍,可合并有自主神经、颅神经受损,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少部分为非对称性.肌电图呈神经性受损改变,以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主,部分伴有波幅下降.腓肠神经活检可见髓鞘脱失、髓鞘及胶原纤维增生.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CIDP为广泛的周围神经损害,多数合并有自主神经损害,颅神经受损者并非少见.神经电生理表现为以脱髓鞘为主,部分伴有轴索变性.腓肠神经活检对CIDP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IVIG及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CID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汞中毒相关肾损害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报道海南省人民医院肾病风湿科收治汞中毒相关肾损害1例,并查阅我国1998~2012年有关汞中毒相关肾损害报告文献16篇,共98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分型、治疗方法、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患者致病因素主要为职业性接触、生活性接触或医源性接触含汞物质所致,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等,常见肾脏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68.2%)、微小病变肾病(22.7%),治疗以驱汞及激素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临床有效缓解率约为95.9%(共94例),总体疗效好。结论汞中毒性肾损害主要由汞接触引起,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为膜性肾病多见,驱汞治疗为主要措施,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下肢瘢痕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 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下肢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致伤因素、癌变潜伏期、病变部 位、溃疡面积、病理类型、骨质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修复方法与预后等。结果:89例下肢瘢痕癌患 者中,男70例,女19例;最常见致伤因素依次为火焰烧伤(42例)、创伤(19例)、烫伤(12例)。病变最常见于小腿(31 例),其次为大腿(11例)、足跟(11例);溃疡面积为1.5~600.0 cm2 。其中鳞状细胞癌80例、疣状癌8例、肉瘤1例。术前 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78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49例,单纯淋巴结活检、切除29例;9例发现淋巴结转移,8例有 骨质侵犯;24例行截肢术,53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片移植术,12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瓣修复术。65例得到随访,8例 出现复发,其中截肢者2例,扩大切除者6例,且肿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下肢瘢痕癌复发转移率较 高,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常见,需行淋巴结活检、切除或清 扫;局部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癌肿较大、侵犯较深且下肢瘢痕广泛、畸形严重者可考 虑截肢。  相似文献   

16.
陈人生  蒋韧 《河北医学》2004,10(4):314-316
目的:通过对58例低血钾性瘫痪临床资料的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收治的58例低血钾性瘫痪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为外地民工。临床表现为肢体对称性麻木、乏力,近端重于远端,下肢重于上肢。伴有上呼吸道感染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例。心电图出现U波36例,部分有其他异常心电图表现。经补钾、补镁等治疗肌力恢复正常,结论:低血钾性瘫痪患者大多数是外来民工,错误的生活习惯、恶劣的工作及食宿条件是其主要因素。治疗原发疾病,在补钾的同时补镁,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1月至2008年9月间22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23条肢体均采用外科手术加抗凝治疗。结果死亡1例,肢体存活20例,取栓加截肢1例,残端愈合良好出院。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随访17例成功保肢者2—18个月,1例术后3个月心肌梗死死亡,2例因再栓塞再手术治愈。4例有慢性缺血表现。余10例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外科手术是治疗肢体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取栓术中注重Fogarty取栓导管的操作技巧,必要的手术及药物治疗对保存肢体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小儿钩端螺旋体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慢性汞中毒致肾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观察慢性汞中毒引起肾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②方法 对22例慢性汞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价。③结果 非职业性汞中毒引起的肾损伤病因复杂,肾损伤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病变范围广,可逆转。④结论 慢性汞中毒引起的肾损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乔学珍 《吉林医学》2014,(19):49-5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防范误诊对策。方法:对治疗的60例COPD并发气胸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0例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呼吸困难为突出表现占87%,首次确诊率约82%,治疗上以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为主。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是临床常见病,误诊率高,治疗上以闭式引流为主,应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