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评价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10项哌罗匹隆与其它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荟萃分析(Meta分析)进行再分析。结果哌罗匹隆自身前后对照,提示治疗前后症状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哌罗匹隆与对照药组间的比较,提示治疗哌罗匹隆与对照药疗效相当,症状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与对照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抗焦虑新药——丁螺环酮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丁螺环酮是新型抗焦虑药阿扎哌隆(azapirone)类的典型代表。本文对它的药代动力学、用药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等作一归纳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哌罗匹隆与舒必利治疗。哌罗匹隆初始剂量8 mg/d,分2次给药,2周内逐渐增至16~48mg/d,舒必利初始剂量200mg/d,分2次给药,2周内逐渐增至600~900mg/d。疗程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实验室检查评定不良副反应。结果经8周治疗,两组PANSS总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均<0.01)。哌罗匹隆组与舒必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和7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哌罗匹隆组较舒必利组对阳性症状起效更好更快(P<0.05)。结论哌罗匹隆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舒必利相当。  相似文献   

4.
抗焦虑新药—丁螺环酮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丁螺环酮是新型抗焦虑药阿扎哌隆(azapirone)类的典型代表。本文对它的药代动力学、用药方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等作一归纳介绍。  相似文献   

5.
阿立哌唑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多巴胺D2和5-羟色胺(5-HT)_(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作用机制独特。本文介绍了阿立哌唑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的疗效、安全性及循证证据,从而提出了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联合哌罗匹隆与氯氮平合并哌罗匹隆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97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两组患者均予哌罗匹隆口服,对照组48例增加氯氮平口服,观察组49例增加利培酮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精神病理症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哌罗匹隆能显著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效果优于氯氮平合并哌罗匹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哌罗匹隆组.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前均停用抗精神病药至少2周.哌罗匹隆组患者给予盐酸哌罗匹隆片口服,初始剂量8毫克,2周后逐渐增加至12-48毫克;帕利哌酮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初始剂量3毫克,2周后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体质量、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72例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哌罗匹隆组和利培酮组并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以及体质量、血糖、血脂测定。结果:治疗后哌罗匹隆组总有效率(83.33%)与利培酮组(8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05);哌罗匹隆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利培酮组体质量、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罗匹隆治疗老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相当,对体质量、糖脂代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新药替米哌隆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给予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哌罗匹隆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2、4、8周末采用PANSS量表、阴性症状量表(SAN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为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2周末SANS量表评分下降较显著(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末2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TE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哌罗匹隆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本介绍新药替米哌隆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哌罗匹隆与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哌罗匹隆组(研究组)32例,喹硫平组(对照组)32例,分别给予哌罗匹隆和喹硫平治疗,疗程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哌罗匹隆组显效率为65.6%,有效率为78.1%;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2.5%,有效率为75%,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ESS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与喹硫平相当。  相似文献   

13.
非典型抗精神病新药:帕利哌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帕利哌酮是一种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利培酮的活性代谢产物。本文对帕利哌酮(帕利哌酮缓释片及帕利哌酮棕榈酸酯)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 方法:6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哌罗匹隆组和利培酮组各32例,分别予哌罗匹隆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后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同时测定血清催乳素(PRL)及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 结果:哌罗匹隆组总有效率78.13%,利培酮组81.25%(x2=0.097,P>0.05).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两组TESS评分治疗1周和6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4,-1.35;P均>0.05).哌罗匹隆组PRL(t=-1.26)及各项甲状腺激素(t=0.97~1.88)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哌罗匹隆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对PRL和甲状腺激素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哌罗匹隆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2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利用哌罗匹隆进行治疗,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 R 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哌罗匹隆治疗4周后疗效总有效率为97.6%。治疗4周后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副反应量表显示不良反应少。结论哌罗匹隆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阿立哌唑是多巴胺D2和5-羟色胺(5-HT)1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机制独特。本文系统阐述阿立哌唑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对口腔崩解片剂型特征进行介绍。综述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对临床应用包括换药和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在特殊群体如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伴有躯体疾病患者中的使用也进行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2):145-145
阿立哌唑口崩片(博思清)是最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自上市以来,以其独特的多巴胺部分激动作用机制和全面的临床疗效,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积极应用和评价。为积累用药经验,促进阿立哌唑口崩片的临床实践交流,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成都康弘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哌罗匹隆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对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给予舍曲林联合派罗匹隆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副反应量表(TE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开始起效,Y-BOCS评分显著降低,社会功能改善,SDSS评分显著降低,12周后达高峰,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舍曲林联合哌罗匹隆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卢美哌隆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可协同作用于5-羟色胺、多巴胺及谷氨酸能系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得该药不仅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亦对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有效,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镇静、头痛、腹泻、口干等,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本文对卢美哌隆的药理机制及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进展、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7月接受利培酮治疗的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接受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的3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社会功能、血清泌乳素(PRL)、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展开分析。结果 (1)组间PAN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降低,且组间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间社会功能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观察组社会性退缩、职业和工作、兴趣关心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PRL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第3周、第8周时的PR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8周后,观察组3例无效(8.57%),对照组5例无效(14.29%),两组疗效相当(P0.05);(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相当,均能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但是盐酸哌罗匹隆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不良反应更少,对PRL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