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某部直升机飞行员飞行错觉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民  曹程  余杰 《人民军医》2005,48(5):258-259
目的:调查直升机飞行员飞行错觉的情况。方法:自制《直升机飞行员错觉调查表》,分析和统计51名健康疗养的直升机飞行员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调查对象自飞行以来共发生各类飞行错觉457人次,飞行错觉发生率为90.2%,人均5.6次;以可认知型(Ⅱ型)错觉最常见。结论:直升机飞行错觉发生率较高,不可认知型(Ⅰ型).与不可抵御型(Ⅲ型)的飞行错觉也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为新时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空军总医院收集的飞行不合格的300名歼击机飞行员病例资料按疾病类别、涉及专科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计数.结果①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常见疾病为空中晕厥、加速度耐力不良、地面晕厥、航空性中耳炎、飞行错觉、眩晕、颈椎病、屈光不正、神经衰弱和血管性头痛等.②与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最相关的专科有神经科、耳鼻咽喉科和骨科等.③飞行不合格的飞行员多集中在25~34岁间.结论与航空环境相关的一些疾病是空军总医院收集的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歼击机飞行员的日常训练,同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飞行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陆航直升机飞行员飞行错觉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直升机飞行员对预防和克服飞行错觉训练的认识,笔者进行了飞行错觉问卷调查,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3年期间前来我院健康疗养的陆航直升机正、副驾驶员35名,均为男性,年龄23~42岁。所飞机型为小羚羊(7人),直-9(4人),米-17(23人),其它(1人)。飞行总时间200~3400 h,云中飞行时间10~1100 h,海上飞行时间10~200 h,本机飞行时间100~2000 h。1.2 方法参考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于立身研究员帮助我院设计的《飞行错觉调查表》,针对直升机的飞行状态、飞行环境和飞行员反映的感觉,自制出包括38项调查内容的《直升机飞行员错觉调查问卷》,依据飞行员自报的曾经发生过的各种类型的错觉,选择“无”或“有”画“√”,逐项进行统计。2 结果2.1 错觉频度及类型 35名飞行员自驾驶直升机以来,均产生过飞行错觉,各人出现2~5次不等,共计140次,均属于飞行员能够发觉,并认识到自己发生了错觉。有5个人以上都出现过的同一种飞行错觉计有10项,我们定此种错觉为直升机飞行员常见的飞行错觉,照它们的出现频度次序列在表1中。这些错觉都属于视觉性错觉。2.2 典型错觉举例例1 小羚羊直升机驾驶,总飞行时间1700h,夜间飞行时间200 h,云中飞行时间40 h,海上飞  相似文献   

4.
飞行经验与飞行错觉水平关系的调查叶万钧游旭群宗玉国张建云王荣根皇甫恩据报道[1,2],有93%~100%的飞行员程度不同地产生过飞行错觉。飞行错觉的问题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能够从总体水平上把握产生飞行错觉的...  相似文献   

5.
空军飞行员飞行错觉后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现阶段空军飞行员发生飞行错觉后反应状况,以期制定相应对策. 方法 运用"飞行错觉水平量表"对来院疗养的1275名空军飞行员进行飞行错觉问卷调查. 结果 有效量表1221份,飞行错觉总发生率为91.5%,发生错觉后看仪表不能克服的占8.1%,发生错觉后影响操纵的占32.7%,发生了错觉不知道的占6.9%,发生错觉后不能识别周围环境的占1.4%,出现不适症状的占56.6%.歼击机、强击机飞行员飞行错觉后的反应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机种(P<0.05).结论 空军飞行员飞行错觉后反应影响飞行安全,急待建立飞行错觉系统训练体系,减少飞行错觉后反应发生,降低飞行错觉反应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ir Force pilots' response to the flight illusion for fi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entitled" the level scale of flight illusion" was inquired from 1275 pilot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flight illusion was 91. 5% by analyzing 1221applicable replies. Among which even 8. 1% pilots could not overcome the illusions by observing instruments. 32.7% pilots reported illusion caused difficulties on aircraft control while 6.9% and 1.4% pilots respectively showed unawareness of illusion and lost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 when illusion happened. 56. 6% pilots appeared discomfort. Fighter and attacker pilots showed stronger response than the other type of aircrafts' (P<0.05). Conclusions Pilot's negative responses to flight illusions have effectively influenced flight safety. It is suggested to build up corresponding training system to control the pilot's negative response to flight illusions.  相似文献   

6.
地面的各种晕厥也许只会给您带来伤痛,但发生在空中的晕厥却意味机毁人亡,会给国家财产和飞行员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空中晕厥是飞行训练安全的“拦路虎”。笔者通过对飞行部队的调查,就飞行员空中晕厥的发生原因和防护措施谈几点意见。空中晕厥发生的因素加速度耐力下降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加速度作用造成大脑血液循环受累和血压下降而引起的突然意识丧失,称为“加速度性意识丧失(G-LOC)”、也称为“加速度性晕厥”。资料显示,美军歼击机飞行员加速度性晕厥的发生率为16.13%,我军歼击机飞行员(歼六以上机型)加速度性晕厥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前庭功能检查在飞行员飞行错觉中的分类诊断意义及医学鉴定价值。方法总结因飞行错觉入院诊治和结论的75例飞行员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前庭功能检查(ENG或VNG资料)结果与飞行结论的关系。结果(1)75例86例次飞行错觉(少数飞行员有两种感觉器所致的飞行错觉)中前庭本体性错觉62例次,其中25例次前庭功能检查异常(38.5%);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选拔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当前歼击机飞行员身体状况,进一步搞好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方法 对多个部队共计246名歼击机飞行员进行全面的临床体检和离心机 Gz耐力检查,确定飞行结论,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评定飞行合格233人,占总人数的94.7%;飞行暂不合格13人,其中内科7人,外科2人,眼科3人,耳鼻喉科1人。少数飞行员患有活动性疾病仍在队飞行。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及脊柱疾患的检出率较高。有十分之一飞行员加速度耐力低下。结论 为适应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飞行员各级体检工作,杜绝患有活动性疾病飞行员在队飞行,重点防治心血管、消化系统疾病。在招飞体检中,加强脊柱疾患的检查。迫切需要制定高G抗荷训练方案,以提高歼击机飞行员 Gz耐力。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的营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和占场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精神负荷重。为加强膳食保障,我们对我部飞行员的膳食结构进行了调查及评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改装阶段的高性能歼击机飞行员,年龄27~43岁,身高 1.65~1.79 m,体重60~83 kg。平均每人每日飞行4 h 10 min、每周飞行4 d、每月飞行56 h 32 min,每个飞行日占场时间 10 h 30min。1.2 方法 2002年 7月高温季节,正值跨昼夜飞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卫生保障措施作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空军某飞行学院女歼击机飞行员16例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男飞行员、军校女学员、中国军人常模以及中国成年人常模比较。结果女飞行员未检出阳性例数,男性检出阳性5例,占该院受调查男飞行员的31.3%,无因子分值≥3分者。男女飞行员之间恐怖因子分值没有差异(P>0.05);女飞行员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平均分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中国男飞行员、军校女学员、中国军人常模或中国成年人常模(P<0.01)。结论歼击机女飞行学员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优于男飞行学员,为其高难飞行课目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5年来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疾病谱,并与1965~2004年间歼击机飞行员飞行不合格的疾病谱比较,为联勤后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空军总医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飞行不合格的180名歼击机飞行员病历资料,按疾病和机种类别、涉及专业及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类统计,并与既往资料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歼击机飞行员颈椎X线检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我国歼击机飞行员经受的过载作用对其颈椎组织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对116名现役歼击机飞行员和同期62名地勤人员作颈椎结构关系异常出现率和颈椎退变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飞行员颈椎结构关系异常出现率为47.41%,地勤人员为22.58%,前者明显增高;飞行员中颈椎曲度异常、骨质增生、椎管和椎间隙狭窄者均较地勤人员显著增多;本组飞行员的年龄和飞行总时间对颈椎的退变和颈痛的发生也有明显影响,即高年资、飞行总时间长的飞行员,其颈部病患程度也较重。结论持续过载作用可致颈椎退变提前发生;颈椎退变程度与飞行员年龄和飞行总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3.
美军航空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F-15(16)歼击机飞行员颈部损伤率高达63.3%,故美军目前已在高性能战机飞行部队中实施颈椎康复计划和预防颈椎损伤的生理训练方案。为探讨我军高加速度(高G)载荷下歼击机飞行员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我们对2005--2009年来我院疗养的罹患颈椎病歼击机飞行员78例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歼击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及其优先级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新型歼击机座舱通用显示信息的内容及优先级。方法调查歼击机飞行员162人,要求飞行员针对16种飞行阶段或任务并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对各类信息做等级数字化评定。求得每条信息的个体化Z分数值,并取群体Z分数第50百分位值为结果值。结果飞行员认定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通用显示信息分别有8条、41条、33条和20条。结论新型歼击机设计可按照优先级向飞行员显示这些通用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盘旋飞行时由飞机姿态突然改变所诱发的超G错觉,为我军飞行员进行该错觉的训练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超G错觉理论和地面试验结果设计飞机以一定坡度盘旋过程中突然改变倾斜角度的飞行方案,在歼教7 飞机上,由1 名飞行教员在前舱按此方案带飞11 名受试飞行员,受试飞行员在后舱闭眼体会飞机姿态,在规定的时间点报告感觉到的飞机姿态,对此知觉与飞行参数记录系统记录的飞机实际姿态进行同步比较,判断飞行员是否出现错觉及错觉程度。每名受试飞行员体验1次。 结果 记录有效架次9架次(9人次),8人次出现对飞机坡度改变夸大的错觉,飞机以60°坡度飞行时实际改变坡度9 8°±0 7°,飞行员感觉到的坡度变化平均为20 4°±8 5°。 结论 超重飞行中,飞行员会对飞机姿态的改变产生夸大的错觉,飞行员可通过体验这种错觉以预防由此引发的事故。本飞行方案可以供该错觉的空中模拟体验训练之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错觉训练中出现急性运动病症状的飞行员用指压疗法治疗 ,收到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进行错觉训练的歼击机飞行员中出现急性运动病症状的 12 4人 ,年度大体检飞行合格。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 4人 ,年龄 2 7~ 36岁 ,飞行时间 30 0~ 12 10h ,停止Cori olis刺激后立即用指压法治疗 ;对照组 6 0人 ,年龄 2 6~ 34岁 ,飞行时间 2 80~ 12 0 0h ,停止Coriolis刺激后 ,自然恢复。1 2 方法 采用VTS O型电动转椅进行前庭错觉训练。急性运动病症状以Graybiel急性运动病诊断标准的MIIA为标准判断[1] 。第 2掌骨侧…  相似文献   

17.
62例飞行员脊柱体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体检了62例飞行员,现将有关脊柱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性别和年龄:62例均是男性;年龄28~41岁,平均31.6岁,以30~34岁者最多(43例,占69.4%)。1.2 职业:62例均是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700~2100小时,平均飞行时间1159.3小时。1.3 诱因:有颈、腰部外伤史者4例,无明显诱因者58例(93.5%)。1.4 症状和体征:62例飞行员中曾先后发生头痛6例(9.7%),头痛并飞行错觉、空中黑视1例(1.6%)。颈痛3例(4.8%),颈痛并神经衰弱1…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的睡眠是保持充沛体力和精力所必需的,对军人而言,则与战斗力密切相关.飞行员睡眠障碍对飞行效能和飞行安全有不利影响[1].为了解我军歼击机飞行员睡眠状况,我们于2007年、2011年两次对歼击机飞行员的睡眠质量进行了测评,旨在为飞行员航卫保障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取样方法.2007年抽取歼击机飞行员160人进行测评,均为男性,年龄23~45岁,平均(28.4±5.9)岁.2011年测评歼击机飞行员71人,均为男性,年龄23~45岁,平均(30.5±6.3)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歼击机飞行员空晕病及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诊治过程及医学鉴定进行探讨。方法分析1例以空晕病为临床表现的歼击机飞行员,同时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颞叶蛛网膜囊肿,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空晕病在飞行学员中较常见,飞行员中相对少见,同时合并颞叶蛛网膜囊肿更少见,本例患者症状明显,继续飞歼击机信心不足,加之颅内有囊肿,我们认为驾驶歼击机存在安全隐患,故结论为歼击机飞行不合格。结论空晕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多为良性病变,但歼击机飞行员合并有颞叶蛛网膜囊肿可能诱发或加重空晕病的症状,提示对于飞行人员出现空晕病表现时应注意排除颅内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7,他引:26  
目的 研究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的变化规律. 方法 对医院所收治的1200名歼5、歼6和歼7飞行员的疾病谱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①排前10位的病症为空中晕厥、腰椎病、慢性胃炎、加速度耐力不良、地面晕厥、航空性中耳炎、泌尿系结石、眩晕、神经衰弱和颈椎病.②排在歼7飞行员前10位的病症为腰椎病、脂肪肝、慢性胃炎、噪声性聋、高脂血症、右束支传导阻滞、高血压、严重飞行错觉、航空性中耳炎和肝内胆管结石. 结论 歼5、6、7三型歼击机飞行员住院疾病谱有所不同,与歼5、6相比歼7飞行员有些病症呈下降趋势,有些病症呈上升趋势,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航卫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