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答:《伤寒论》阳明病明文提到“潮热”一症的条文有213、214、217、219、220,225、232、234八条,其中217条明文提到“日晡所发潮热”。它如242条的“日脯所发热”和244条的“时有微热”亦属此类。论中以此症作为阳明燥热内结成实的指征,因而也是使用大承气汤攻下的重要指征。然湿温证与阴虚证也有这一特征,如《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的“午后身热,状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中,某些以发病时间命名的疾病,体现了天人相应的医学思维模式,如五更泄泻、日晡潮热等等。 五更泄泻,又称鸡鸣泻。五更大约在寅时(晨3-5时),此时系阴气盛极,阳气萌发之际,肾阳(真阳)虚衰者,阳气当至而不至,阴气极而下行,故为泄泻。日前潮热,是指患者日晡时分热甚。其主要病因病机是邪热结于阳明胃与大肠,灼伤肾阴(真阴)。日哺(申时,15—17时)为阳明经气当旺之时,阳明气盛加之有实热,故日前热甚。由于这种发热是定时的,因此被称为“潮热”。 为什么人体之真阳和真阴最为虚损的时刻是在五更和日晡呢?按…  相似文献   

3.
阳明潮热,是指阳明腑实证患者每于午后3时至5时(日晡时)定时出现热势增高如潮之症状而言,又称为日晡潮热。关于它的病理机制现普遍认为,日晡(申时)为阳明经气当旺之时,阳明气盛,加之有实热,故日晡热甚。这种解释,有许多值得探究之处。关于人体气血盛衰的时间性,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已有论述。从整体来说,随着地球自转运动带来的昼夜变换,人体在生理情况下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  相似文献   

4.
日晡潮热辨     
潮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按现行<中医诊断学>[1]的说法:"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  相似文献   

5.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点发热明显,且热势较高,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多将日晡潮热称之为阳明潮热,见于阳明腑实证,笔者认为日晡潮热是指发热时间在日晡(即申时),阳明潮热是指病变部位在阳明胃肠,二者不能完全等同。且日晡潮热临床不仅见阳明腑实证,亦见它证,临床机理各异,不应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6.
午后潮热机理新解尹继增,金栋(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潮热之名,首见于《伤寒论》,是阳明腑实的典型表现之一。因潮热多见于午后,则称午后潮热。潮热,《简明中医辞典》:“有虚、实之别。实证潮热,热退不清,每至日晡时(下午三至五时左右)热势增高,故又称...  相似文献   

7.
“潮热”是发热疾病中的一种热型,可见于各科临床。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潮热这一病证概念,作为阳明腑实已成的标志,如214条所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  相似文献   

8.
①"胃家",既包括了阳明经,也包括了阳明腑;既包含了足阳明胃,也包含了手阳明大肠,所以胃家实,是邪气实,邪气实不仅仅是热邪,也包括了寒邪、湿邪等等。②阳明病可自他经传来,尤其是太阳病、少阳病等皆可传变至阳明病。而阳明病本身存在着"经传"情况,即邪气自他经而至,可从阳明经传变至阳明腑而成阳明腑实证,原文称之为"过经",即过阳明之经而到阳明之腑。③"发潮热"是阳明病"欲解"的前提和条件,阳明病的欲解是发潮热的一种结果。但由于病情的千变万化,因人、因时等的不同,不是每一个阳明病病人,或者每一次阳明病欲解都要经过发潮热;同样也并不是发潮热就一定会出现欲解的结果。④"固瘕"病的形成是肠热胃寒所指,肠热耗尽,胃寒津不化,所以出现大便先硬后溏,其肠热为实热,胃寒为实寒,治疗应该清肠热祛胃寒。  相似文献   

9.
潮热原文伤寒潮热,何以明之?若潮水之潮,其来不失其时也,一日一发,指时而发者,谓之潮热。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潮热属阳明,必于日晡所时发者,乃为潮热。阳明者属土,应时则王于四季,应日则王于未申。经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盖邪气入胃,谓之入府,府之为言聚也,若府库之府焉。邪气入于胃,而不复传,邪气郁而为实热,随王而潮,是以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惟其属阳明,故潮热为可下之证。经曰:潮热者实也。又  相似文献   

10.
古今医家对"日晡所潮热"的理解多承袭成无己,认为日晡为申时、申酉或申酉戌,此时阳明经气旺盛,发热如潮水之有定时。虽影响甚广但难经推敲,只有还原"日晡所"与"潮热"的本义才能合理解释其机理。通过研究十六时制,日晡所为14∶15~17∶15前后大致的一个时间段,不应与十二地支纪时法简单对应,日晡所发病也与阳明病无必然联系;潮热为一种特殊热型,即如潮水上涌般的烘热感,为阳明病所特有,不具有时间性。日晡时分,人之阳气顺应天阳下降入里,遇腑实与热邪相合阻滞阳气顺降,二阳相搏则产生"日晡所潮热"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1.
阳明初期恶寒辨恶寒一证,是仲景辨别阴阳表里的重要临证标准。阳明为三阳之里,自无表证可言。但阳明初感外邪,阳气内郁,热邪尚未发散,也有一时性不发热而恶寒者,或发热恶寒兼见者,必待热邪蒸发,则恶寒自罢。故183条云:“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184条云:“……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临证所见,阳明病患者,每多于恶寒或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阳明病》篇载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一般认为此句是阳明病之提纲,而有人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该条不能完全概括阳明病的病机与证候,因而不能作为阳明病之提纲。为了回答孰是孰非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清以下几个概念。1有关阳明病的几个概念1.1何为阳明病从中医阴阳学说阴阳消长的理论来看,阳明表示阳气充盛;从经络学说来理解,阳明是气血充足、人体阳气旺盛的经络,它包括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从藏象学说来看,阳明指胃与大肠,是气血充盈的脏腑;从发病学说来看,阳明的病邪属于阳邪、热邪,与病邪作斗争的正…  相似文献   

13.
潮热,是指发热似潮汐之定作,或按时而热势增甚者。他既是一个症状,又是一个证名。本文试就潮热的含义、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作一初步探讨。源流及概念潮热一词,始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常见的潮热有几种?请略述它们的成因和临床特点。答:潮热发热似潮汛而有定时,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阳明潮热:又称日晡潮热,是阳明里实热证的热型之一。由于表邪化热入里,与有形之燥实内结肠道,导致府气不降而成。临床特点是:热退不清,每至日晡时(下午三至五时左右)热势更高,并伴有手足濈然汗出,大便不通,或纯利稀水,绕脐腹痛,小便黄赤,苔黄燥甚或灰黑起刺,脉沉滑等阳明府实症状。  相似文献   

15.
正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盛为潮热,是"但热不寒"里常见热型之一,《中医诊断学》教材中提到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但引起潮热的原因不应仅此3种,笔者曾诊治1例瘀血发热,介绍如下。王某,男,53岁,2015年10月11日就诊。1个月前,患急性胸膜炎并胸腔积液,经过抗感染对症治疗,抽胸水后,病情渐愈。10天前,突然出现发热,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阳明病以胃肠燥热实为特点,即所谓“胃家实”。原文185条日:“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说明阳明病是由胃家实所形成的。胃家、非单指是阳明胃、亦包括了手阳明大肠、泛指整个胃肠道、实是指邪气盛则实、亦非单指肠中有形实滞。胃家实概括地说明了病邪深入阳明、胃肠燥热亢盛、病变以里热实证为特征。其燥热之邪充斥于全身、未与燥屎搏结者、称为阳明经证,燥热之邪与燥屎搏结、阻塞肠道、影响脏气通降者、称为阳明腑证,二者均属于胃家实。正如章虚各所云:“胃家者、统阳明经腑而言也、实者受邪之谓”。六经病提纲,其余均以脉证为提纲,独阳明  相似文献   

17.
章恪 《国医论坛》1997,12(3):2-3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80条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4条云:“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如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历代医家据《灵枢·本输》“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的说法,认为“胃家”极指胃与大肠,阳明病就是病在胃肠,五行属土,邪热盛于中焦,故常见身热。此说似是而非,笔者不敢苟同,兹略陈管见,以求同道指正。笔者认为,《伤寒论》六经概念的提出诚然是受了《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启示,然而更主要的则是对于《素问》七篇大论有关运气学说中六气及其标象三阴…  相似文献   

18.
<正> 潮热是热证之一,特点是:发热如潮水,发有定时,或定时加重,即体温每天按时升高或自觉面热、五心烦热,因而得名。因其发热原因、机理不同而有:阴虚潮热、湿温潮热、日晡潮热之分。此仅就阴虚潮热与阴虚盗汗的机理予以小议。阴虚潮热,是因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阴不足所导致的每天午后或夜间即有体温升高或自觉面热,面部潮红,五心烦热等症状的一种热证。其发生机制是:人体阴不足时,不能与阳相匹配(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相对平衡),体内阳相对偏盛,阳性热故现热象。但阳非真正亢盛,所以,此热多是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云:“痛而腹满,按之痛者为实”。难经曰:“痛者为实,腹中满痛”。里实宜攻下,这是基本治疗法则。一般的说,里实之证,在热性病过程中,是比较常见而且严重的。伤寒论阳明篇中有“急下之”明文的记载,就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但急下之不当,也会引起其他变症,如结胸、痞气、下利等,甚或造成不良后果。伤寒论阳明篇很明显地指出阳明的府实症,包括大便秘,蒸蒸发热、甚则日哺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脉沉实等。  相似文献   

20.
潮热浅析     
高凤  舒惠荃 《河北中医》2009,31(3):380-381
潮热是发热疾病中的一种热型,指发热如潮而有定时之证。很多人一见潮热便只知阴虚潮热,殊不知古往今来,对潮热病因病机就有各种记载,提出的有阴虚潮热、阴盛潮热、阳明日晡潮热、少阳潮热、气虚潮热、湿热潮热、瘀血潮热和阳虚潮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