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内压测定判断膀胱功能恢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简便的测量膀胱功能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判断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有无恢复,可否作为拔尿管的指标。方法 10例合并有尿潴留的脊髓损伤的患入选,经治疗一两个月后评价膀胱的功能并决定是否拔管,先凭临床经验判断,再测定膀胱内压,绘制膀胱压力曲线判断膀胱功能,然后拔出尿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符合率。结果 凭临床经验判断的膀胱功能临床符合率为70%,根据膀胱压力曲线判断的膀胱功能临床符合率为100%。结论 膀胱内压测定是判断膀胱功能恢复的一个简便、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后恢复膀胱功能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治疗,对照组进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至正常,残余尿量减少,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爱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106-4106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方法.方法 42例脊髓损伤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管理,间歇性导尿的应用.结果 在脊髓损伤的任何时期,预防泌尿系的感染,管理和训练排尿功能都至关重要.结论 做好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防止尿路感染和改善膀胱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王元姣 《中国康复》2004,19(2):126-127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 (SCI)患者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76例SCI伴神经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施以间歇性导尿、Crede手压法、Valsalva屏气法、激发排尿技术等膀胱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等 ,治疗前后检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结果 :76例患者治疗 1~ 6个月 ,膀胱容量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残余尿治疗后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康复护理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患者排尿功能 ,降低并发症 ,缩短康复期 ,免除了因长期留置导尿管所造成的忧郁心理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20例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期的训练,手法排尿期的训练以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 5例在3周内拔除了尿管,15例25~53d拔除了尿管。16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3例须用手法排尿,1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假性导尿。结论 利用留置尿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达到接近生理状态,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平衡训练中的不稳定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间歇性导尿已成为脊髓损伤所致尿潴留患者达到膀胱平衡的主要康复手段。我科自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2 6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 ,除 2例因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治疗外 ,均达到康复目标 ,但训练时间从 7天到 5 0天不等。现对其影响因素做一分析。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 6例患者均经CT或MR1及ASIA评定[1] 确诊为脊椎骨折伴不完全脊髓损伤 ,经椎管减压 植骨术后 17天—半年 ,损伤部位T10—L3,行间歇性导尿前均留置导尿管 ,18例原有尿路感染。 2 6例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5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72岁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Spinal Cora Injury,SCI)后,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导致排尿异常的比例很高,目前神经性膀胱的治疗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对33例患给予包括手法训练、皮肤-膀胱反射等特殊护理及加强膀胱功能训练,使患在出院后对排尿能部分或全部自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功能康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周军海  孙玉华 《现代康复》2000,4(6):826-827
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膀胱的功能康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间歇导尿感染低,并发症少,是目前最常用的尿液引流方法。抗胆碱能药物能提高膀胱顺应性和排尿节制功能。经尿道球囊扩张术和经尿道留置支架外括约肌成形术能有效改善尿道外括约肌痉挛,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科学的膀胱再训练能促进自主排尿节律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20例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期的训练,手法排尿期的训练以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5例在3周内拔除了尿管,15例25~53 d拔除了尿管.16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3例须用手法排尿,1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假性导尿.结论利用留置尿管按膀胱容量进行排尿的方式,使膀胱规律性充盈与排空,达到接近生理状态,促进脊髓低位中枢与大脑间的联系,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现将脊髓损伤26例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18~79岁,损伤平面经CT或MRI检查确诊:颈髓C4~6损伤15例、胸髓T2~12损伤7例、腰髓L1~5损伤4例;手术治疗23例,非手术治疗3例;病情稳定后转入我科,留置导尿管的时间为6d~1a3个月不等,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SCI)是指脊柱及脊髓受伤,导致病人受伤部位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丧失,所支配的身体部位出现感觉及运动障碍.这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常造成截瘫和四肢瘫的后果.全世界范围内脊髓损伤后遗症的发病率为20/100万~40/100万.脊髓损伤不仅造成损伤平面及以下的肢体瘫痪,而且也引起内脏功能障碍,尤其以脊髓终末支配的盆底排泄器官功能障碍对病人影响最大.这类病人的膀胱内高压状态可逆向损伤肾脏功能,排尿功能失去大脑控制,骶髓或其以下损伤,则排尿功能失去中枢神经控制,统称为神经性膀胱[1].其排尿功能紊乱或丧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管测压在判断脊髓损伤(SCI)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拔尿管指征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3例SCI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实验组18例,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实施了膀胱功能训练、电刺激等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并每隔3d进行一次尿管测压。实验组患者拔除尿管指征为尿管测压高于40cmH2O,对照组拔除尿管的指征为尿管测压高于28cmH2O。结果:拔除尿管时,两组患者的尿管测压均较入院时升高,且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1.20,P=0.00;t=9.76,P=0.00)。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拔除尿管后部分实现自主排尿,实验组能够自主排尿的患者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但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1.82,P=0.069)。结论:尿管测压的数值可以作为SCI膀胱功能恢复的康复指标和指导膀胱康复护理的客观简易方法,是否能作为患者拔除尿管的精确指征还有待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4.
全球脊髓损伤(SCI)发病率,每百万人口从荷兰的12.1到葡萄牙的57.8,美国估计其SCI患者约25.3万,我国SCI患者约30万[1].澳大利亚随着针对车祸伤和跌落伤的社会健康措施的实施,使与这两者有关的脊髓损伤发病率有所下降[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对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23例,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按摩。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拔除尿管自行排尿者22例占95.65%,住院期间未出现尿路感染症状者20例占86.96%。结论综合康复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6.
袁莉 《上海护理》2012,12(1):37-39
【】目的 探讨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恢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应用的效果 方法 选择30例SCI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理干预方法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和冷热交替膀胱冲洗法,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为:留置导尿、间歇导尿。比较两组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和尿培养情况 结果 两组比较在残余尿量、感染率及拔管之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冷热交替膀胱冲洗在脊髓损伤患者对膀胱功能恢复有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感染率及缩短拔管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脊髓某一处受损后导致相应的感觉与运动平面神经功能障碍,常引起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代谢、体温调节等神经功能的改变甚至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其引起的尿路感染、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更成为患者晚期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对膀胱功能障碍者进行间断导尿结合膀胱功能训练,使其尽早形成反射性膀胱,减少泌尿系感染及膀胱结石的发生率,以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髓损伤的患者大多伴有膀胱功能障碍和反复的泌尿系感染。因此早期进行膀胱训练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间的一个重要的护理问题。本文对24例脊髓损伤患者分实施不同的膀胱护理,对乙组病人进行膀胱训练,通过观察比较,以探讨传统护理方法的合理性,探求其改进方法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24例中男18例,年龄20~54岁;女6例,年龄23~45岁。伤因:高处坠落4例,车祸10例,重物砸伤6例,摔伤4例。1.2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12例,乙组12例。甲组为常规组,按传统的护理方法实施泌尿系管理。乙为改进组,…  相似文献   

20.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崇平 《护理与康复》2009,8(3):226-227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脊髓休克期膀胱功能训练及建立自律性膀胱的训练。结果16例建立了自律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2例须行手法排尿,2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