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不同缝合方法与盆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的关系。方法选取两次均在我院行剖宫产术患者106例,根据前次术中不同缝合方法分为A组50例(术中子宫切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及腹膜)和B组56例(术中子宫切口第一层连续缝合 第二层连续褥式缝合,膀胱反折腹膜连续缝合,腹膜连续缝合),比较两组盆腹腔粘连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A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76%(38/50),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32%(16/50),子宫不完全破裂发生率16%(8/50),B组相应的为32.1%(18/56)、10.7%(6/56)及0。A组的各项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子宫切口双层缝合 脏壁层腹膜缝合法,可降低盆腹腔粘连和子宫破裂的风险,确保母儿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差异度,寻找最优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结果单层缝合手术时间,较双层缝合短27.8min,出血量较双层缝合少69.78ml,术后排气时间较双层缝合提前15.14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较双层缝合为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术的优越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00名接受新式剖宫产孕妇随机平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观察组子宫切口缝合采用改良全层连续缝合法,对照组采用全层连续缝合法,对两组子宫切口缝合时间、对合程度、术后恶露干净天数、子宫切口愈合、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组对合程度轻度不良占8%,子宫下段切口单层缝合组对合程度轻度不良占1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组对合程度重度不良占1%,子宫下段切口单层缝合组对合程度重度不良占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两组子宫切口缝合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05);两组术后恶露干净天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05);两组子宫切口愈合均良好,缝线吸收不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情况,观察组盆腔粘连占5.56%,对照组盆腔粘连占31.8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P0.05)。结论改良子宫下段切口缝合术简易、对合好,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也不断增多,本文通过对子宫切口不同缝合,再次剖宫产时切口愈合情况分析,探讨能使子宫切口良好愈合的缝合方法.方法:2005年10月~2010年10月行第1、2次剖宫产的120例产妇的术中及术后恢复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切口的缝合有单层缝合60例(A组).双层缝合60例(B组),两组手术时间:A组28±13分钟,B组32±23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A组295±4.98分钟,B组201±5.14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术中发现切口处愈合良好:A组34例(56.67%),B组49例(8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止血效果好、对合对位好、术后愈合好,可减少术后及再次妊娠分娩时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不同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中,探讨其对术中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缝合子宫切口,对照组则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2组产妇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前、术后24h血常规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缝合时间、术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切口愈合良好率、子宫复旧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术后24h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均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各项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双层连续缝合法,单层连续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术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子宫切口愈合及子宫复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67-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子宫下段肌层愈合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9月间我院收治的240例首次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首次手术子宫切口肌层的缝合方式分为观察组(单层连续缝合)和对照组(单层连续缝合+平行褥式包埋)各120例,通过超声方式测量患者再次妊娠临产前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再次剖宫产术中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盆腹腔粘连情况,对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再次分娩选择阴道试产者的试产成功率。结果单层缝合组测得瘢痕处肌层厚度低于双层缝合组[(1.33±0.68)mm vs(1.89±0.71)mm],但对比瘢痕愈合情况、盆腔粘连率及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缝合的效果,选择更好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连续单层缝合组(单层组)和连续套锁缝合组(套锁组)各150例。单层组采用连续单层子宫切口缝合法;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子宫切口缝合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术后恶露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并随访1年,记录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结果:单层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分别为(48.46±7.35)min、(32.8±5.9)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63.6±112.4)mL、(36.74±0.83)℃、3.3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年。单层组术后1年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46±2.18)个月,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连续套锁缝合,连续单层缝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恶露时间,并且降低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的最佳缝合方法。方法1999年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653例为观察组,术中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采用改良缝合方法。1994年1月1日至1998年10月31日间共实施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68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方法。结果①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且术后病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无晚期产后出血病例,对照组12例(2.56%)。③腹部切口观察组均为甲级愈合,且局部组织柔软,无硬结;对照组甲级愈合461例(98.50%),乙级愈合7例(1.50%),局部组织有硬结者26例(5.56%);产后半年至1年B超见子宫切口瘢痕观察组6例(1.29%),对照组33例(10.58%);2年至5年再次剖宫产观察组腹腔内粘连明显降低,子宫瘢痕较小,膀胱位置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1年至4年随访,观察组无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对照组147例(31.41%)伴有小便时下腹部牵拉痛。结论改良缝合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子宫与膀胱间的生理解剖关系,有利于腹部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与再次剖宫产切口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400例再次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1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单层缝合方法作为单层缝合组,185例在初次剖宫产术中采用双层缝合方法作为双层缝合组。对再次剖宫产时产妇手术时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原切口部位子宫肌层厚度情况发现,单层缝合组产妇子宫下端肌层厚度整体低于双层缝合组。两组患者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单层缝合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双层缝合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但腹腔粘连水平单层缝合组产妇要明显高于双层缝合组。术后双层缝合组切口愈合不良水平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缝线吸收率以及切口感染率两组比较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双层缝合组低于单层缝合组(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双层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瘢痕子宫孕妇二次剖宫产分娩率,减少瘢痕子宫孕妇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对医院整体阴道分娩率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5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依据子宫切口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研究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联合间断褥式包埋法,对两组产妇手术近期状况、再次妊娠情况及术后3~4年的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子宫血肿、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切口缝合时间明显比参照组长(P0.05);两组产妇术后3~4年随访,子宫瘢痕憩室、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月经不调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再次妊娠后研究组临产前子宫瘢痕厚度明显比参照组厚(P0.05),两组再次剖宫产盆腔粘连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双层缝合子宫切口瘢痕较厚,可为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打下基础,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可吸收性合成线在瘢痕切除植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可吸收性合成线闭合伤口后的外观形态效果。方法使用Coa-tedVICRYL线对疲痕切除伤口及供皮区街口采用连续皮内缝合方式直接闭合。结果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伤口愈合后外观效果满意,无异形增生的线状疲痕形成,愈合质量优。结论可吸收性合成线特别适用于整形外科手术中皮肤切口的缝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1983年1月~1990年12月间用粗丝线环绕缝合治疗新鲜髌骨骨折103例.讨论了该法治疗新鲜髌骨骨折的优点,并提出对新鲜髌骨骨折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尽量保留髌骨.随访51例,平均随访时间3年6个月,满意率88.2%.  相似文献   

13.
胃肠、胆肠及肠肠吻合,采用粘膜外翻缝合外加浆肌层缝合256例,与同期采用Albert-Lambert缝合318例对比。结果:外翻缝合育操作简单、顺手、省时、线头残留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persistence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t suture with those of human amnion collagen ,bovine collagen ,and Vicryl suture implants in rats. Gut suture and human amnion collagen more resembled living tissue than did bovine collagen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cellularity and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capillaries. The Vicryl suture implants were quickly absorbed. Picrcalrius polarization revealed the synthesis of host collagen by rat fibroblasts which immigrated into the gut suture and human amnion collagen implants. The authors suggest the potential of gut suture as a soft tissue substitute to improve linear skin contour deficits.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皮内连续缝合重睑成形术,并用此法共行手术2000例,计3887只上睑,其中男214例、女1786例;一次完全成功率为99.64%,无一例感染。本文讨论了手术方法、效果、随访情况。这种手术还可以有效地治疗倒睫。  相似文献   

16.
用丝线行改良W形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4例,39只眼,本法采用丝线悬吊,便于手术取材,且丝线柔软,术中易于穿引,使手术趋于简单,创伤小。矫正后的上睑睑缘呈良好的自然弧度,达到美容目的,睑板悬吊牢固,术后不易复发,术后随访1月-2年,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devised a method of percutaneous suture for treating fracture of olecranon. There are two operative technics for percutaneous suture: one is the suture through two skin holes and another the suture through four skin holes. 40 cases of fracture of olecranon were resorted to the method of percutaneous suture. Suture with steel wire through two skin holes was used in 3 cases and suture with steel wire through four skin holes in 37 cases. Most of the fractures had satisfactory reduction and all the fractures healed well. 33 cases had been followed for more than one year, the lat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20, good in 8, fair in 4 and poor in 1. The operative technic of the percutaneous suture is simple and less traumatic to the local tissues. The late functional recovery is not inferior to that of 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克服肌腱术后早期活动所需的张力 ,更有效地减少肌腱粘连 ,寻找一种有效的屈肌腱缝合法。方法 :用中轴远距离包埋法缝合 15例 2 4条肌腱 ,术后 72h早期伸屈活动。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为 6~ 12mo ,平均为 10mo ,按TAM评定方法评定疗效 :优 :16条 ;良 :5条 ;差 :3条。优良率为 87 5 % ,无一例断裂。结论 :中轴远距离包埋缝合法操作简单 ,抗拉强度足够临床需要 ,术后可早期进行主动屈指活动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7例由于角膜移植缝线引起的角膜溃疡,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2例,无菌性角膜溃疡3例。并对角膜溃疡发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观察青光眼病人行巩膜瓣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的效果.②方法采用传统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调节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病人37例49眼.③结果术后眼压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946,P>0.05);浅前房发生率下降,调节后可迅速恢复,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48,P<0.05).④结论调节缝线可以线状固定巩膜瓣,并对术后滤过起机械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