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连续单层缝合、连续套锁缝合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缝合的效果,选择更好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按照子宫切口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连续单层缝合组(单层组)和连续套锁缝合组(套锁组)各150例。单层组采用连续单层子宫切口缝合法;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子宫切口缝合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术后恶露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并随访1年,记录两组月经复潮时间、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结果:单层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分别为(48.46±7.35)min、(32.8±5.9)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分别为(263.6±112.4)mL、(36.74±0.83)℃、3.33%和(3.7±0.6)d,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年。单层组术后1年内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为2.67%和8.67%,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层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46±2.18)个月,与套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连续套锁缝合,连续单层缝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恶露时间,并且降低切口假腔发生率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与连续套锁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期间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55例给予连续单层缝合,B组45例给予连续套锁缝合,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后恶露时间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为3.6%,B组为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术后1年切口假腔和月经不调发生率分别为1.8%和5.5%,均明显低于B组的6.7%和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连续单层缝合的手术操作比较简单,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4.
高树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2):142-143
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的缝合方法国内外尚不统一,国外部分教科书已将单层缝合法作为主要的缝合方法之一介绍[1,2]。我们自1986年3月~1996年8月共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2607例,以1977年1月~1985年12月剖宫产行经典双层缝合法的1735例作为对照组,现对比分析如?..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自 1997年 4月起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14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我院 1997年 4月至 2 0 0 0年 3月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切口单层缝合 146例 (Ⅰ组 ) ,随机抽取同期子宫切口双层缝合 2 37例 (Ⅱ组 )作对照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孕产次、孕周、手术指征等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资料有可比性。1 2 方法 Ⅰ组在胎儿、胎盘娩出、清理宫腔后 ,用“O”号可吸收外科缝线从子宫切口一端外 0 5cm处行子宫切口肌层全层连续缝合 ,至对侧端外 0 5cm处扣锁缝合 1针。检查子宫切口 ,有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已成为产科突出的问题,改善首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不良愈合状况,为二次妊娠阴道分娩提供机会。笔者对首次剖宫产术子宫切口不同缝合方法对盆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进行了比对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艳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9,11(1):45-46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子宫切口单层缝合与双层缝合的差异度,寻找最优的子宫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子宫切口单层连续锁边缝合;结果单层缝合手术时间,较双层缝合短27.8min,出血量较双层缝合少69.78ml,术后排气时间较双层缝合提前15.14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性差异(P<0.01)。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较双层缝合为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缩短剖宫产手术时间,促进伤口愈口,避免晚期缩短子宫出血情况。方法 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用1号可吸收线从切口一端外缘约0.5cm进针,全层缝合,针距及进针切边缘均为1cm,边整理边事。可采用缩短连续缝合法。结果 457例剖宫产子宫下段横切口单层缝合,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病变为手术48h后,体温二次或二次以上≥38℃,单层缝合后子宫下段切口在二次剖宫产术中见子宫下段愈合好,疤痕少,基本恢复原解剖位置。结论 缩短剖宫手术时间,手术操作简便,切口对合整齐,缝线少,异物少,对组织损伤少,疤痕少,有利于血液循环,愈合好。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是解决诸多难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产科常用的手术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手术中的术式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本文将我们两家医院近五年来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单层缝合子宫切口627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进产科腹部横切口愈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00例产科经下腹横切口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选取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入住重庆三峡中心医院产科经下腹横切口的剖宫产病例,其中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为对照组,总计1992例。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31日为观察组,总计2318例。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率为0.26%,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率为2.91%,两组切口愈合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改进缝合方法,提高缝合技巧,精心处理手术中诸多细节和高危病例,能促进产科腹部横切口的良好愈合。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4年1月起和子宫下段模切口单层缝合术90例,未发生1例晚期子宫大出血。单层缝合止血效果好,愈合好,时间短,同时有利于子宫下段恢复原解剖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子宫下段剖宫产116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包括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术前下术后Hb、WBC计数,体温差异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在临床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中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高征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率为43.75%,其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剖宫产率为97.37%。孕产妇病死率为0.64%,围生儿病死率为1.83%。剖宫产术后1周、术后42天和术后2年血压仍高于正常者分别为18.58%、7.69%和1.92%。产褥病死率为0.64%。结论:术前经解痉等积极治疗与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期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对于重度妊高征患者,以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15.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改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新术式,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下腹部手术史者1985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25例,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经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对照组1260例,603例采用传统的经腹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657例采用Stark’s剖宫产术式。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两种术式,出血量明显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高,刀口愈合好。结论 改良式剖宫产术能显著提高母婴安全性,术后病率低,操作简单快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胺酮联合布托啡诺防治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胃牵拉痛和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为硬膜外阻滞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0.4mg/kg氯胺酮,胎儿娩出即刻,静滴布托啡诺15/zg/kg,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镇静药物,观察术中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胎儿娩出及探查关腹时胃牵拉痛的VAS评分,RSS镇静评分和出现Wrench寒战分级的情况。结果胎儿娩出及探查关腹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及探查关腹时VAS评分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RSS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Wrench寒战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硬膜外剖宫产术中防治胃牵拉痛和寒战效果明显,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