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HBV转基因小鼠免疫耐受状态机制。以正常ICR小鼠为对照 ,检测转基因小鼠脾树突状细胞 (DC)表面Ia(MCH Ⅱ )和CD80 (B7)表达水平及其免疫功能 ;脾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8和CD2 8及肝细胞膜上MHC I和腹腔巨噬细胞MHC Ⅱ抗原表达情况。结果发现 ,HBV转基因小鼠DC表面MHC Ⅱ及CD80表达水平 ( 13.34± 1.11及 12 .2 4± 1.31)明显低于对照组 ( 2 0 .4 7± 1.78及 15.83± 1.52 ,P <0 .0 5) ;其DC体外诱发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 640 9.67cpm± 4 4 5.71cpm)明显低于对照组 ( 13870 .67cpm…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7表达水平及其与DC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DC免疫功能在宿主抗肿瘤免疫无能中的作用。方法 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n=10)外周血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7表达水平及DC免疫诱导能力.结果 肝癌患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p<0.05),其DC体外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HLA-DR单抗及抗B,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DC表面HLA-DR及B7.则该DC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3900±10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 肝癌患DC表面HLA-DR及B7表达水平下降与DC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他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2表达水平及其与DC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DC免疫功能在宿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n=10)外周血DC表面免疫分子HLA-DR及B,表达水平及DC免疫诱导能力.结果 肝癌患DC表面HLADR及B2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VOF,P<0.05).其DC体外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HLA-DR单抗及抗B2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DC表面HLA-DR及B2.则该DC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3900±1.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 肝癌患DC表面HLA-DR及B2表达水平下降与DC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它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BV转基因(Tg)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C)及肝脏B7-H1表达水平与HBV免疫耐受的相关性. 方法 制备小鼠脾脏DC,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同种抗原刺激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及CD80、CD86、B7-H1等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L-10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B7-H1表达水平.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 DC和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1:1、1:10、1:100时,HBV Tg小鼠脾脏DC刺激同种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数量(每分钟放射细胞数)分别为(865.4±39.3)个、(680.2±34.8)个和(320.0±12.7)个,正常小鼠刺激同种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数量分别为(22 385.6±99.7)个,(17 850.6±79.4)个和(760.0±32.1)个,HBV Tg小鼠脾脏DC刺激同种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均弱于正常小鼠DC,t值分别为16.674、19.674和21.712,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HBV Tg小鼠MHC-Ⅱ,CD80表达下调,而CD86、B7-H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BV Tg小鼠分泌IL-2、干扰素γ、IL-10水平均降低,而HBV Tg小鼠和正常小鼠肝组织表达B7-H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BV免疫耐受与MHC-Ⅱ、CD80下调表达导致的HBV Tg小鼠脾脏DC功能缺陷有关,而与负性共刺激分子B7-H1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胞质转导肽(cytoplasmic transduction peptide,CTP)-HBcAg18-27-Tapasin体外诱导HBV转基因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和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BV转基因小鼠及近交系C57BL/6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4培养5d,再加入实验组10μg/mL CTP-HBcAg18-27-Tapasin、对照组10μg/mL CTP-HBcAg18-27、10μg/mL HBcAg18-27-Tapasin及空白组RPMI1640完全培养液.流式细胞术测定DC表面分子CD80、CD83、MHC-1的表达,ELISA法测定DC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p70的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增殖的T淋巴细胞内的细胞因子.结果:体外成功诱导小鼠髓源性DC;CTP-HBcAg18-27-Tapasin能明显上调DC表面分子CD80、CD83、MHC-1的表达;并且CTP-HBcAg18-27-Tapasin组诱导DC分泌的IL-12p70水平及诱导DC增殖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IL-12p70转基因小鼠(F=205.85,P=0.000);C57BL/6小鼠(F=406.20,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融合蛋白诱导的CTL水平也高于对照组[转基因小鼠(F=155.45,P=0.000);C57BL/6小鼠(F=392.90,P=0.000)],同时HBV转基因小鼠DC表面分子及在T淋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要比C57BL/6小鼠低.结论:分子伴侣Tapasin修饰胞内化抗原肽能促进HBV转基因小鼠髓源性DC的分化、成熟,并能增强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诱导CTL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HBV转基因鼠HBV基因的复制表达和免疫耐受状态,为探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抗HBV新药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SPE级HBsAg阴性非转基因鼠和转基因鼠.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HBeAg、HBV DNA,ELISA检测前S1、HBcAg,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不同时期转基因鼠肝HBsAg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LISPOT)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斑点数,双色免疫荧光法检测脾细胞悬液和脾树突状细胞(DC)中Toll样受体(TLR)2和TLR9的表达.数据行t检验和F检验.结果 HBV转基因鼠可复制表达HBsAg、前S1、HBeAg、HBcAg和HBVDNA,而抗-HBs、抗-HBc、抗-HBe均阴性;肝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肝细胞中HBsAg在胞质表达,HBcAg在胞核表达.HBsAg刺激后,HBV转基因鼠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为(697.6±67.3)cpm,显著低于非转基因鼠的(1315.5±191.6)cpm.经HBsAg刺激后,HBV转基因鼠脾细胞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斑点数为8.25±1.10,低于非转基因鼠的28.50±4.21(F=155.967,P=0.000).HBV转基因DC表达CD11c+、TLR2和TLR9与非转基因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8日龄胎鼠和1日龄仔鼠肝组织观察到HBsAg表达.结论 HBV转基因鼠有HBV相关抗原表达,并对HBV相关抗原存在免疫耐受,其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功能均正常,类似于人类慢性HBV无症状携带者.HBV转基因鼠是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功能.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无血清培养法分离培养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用液闪计数仪观察DC对T细胞的增殖作用,用ELISA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患者组DC的CD86的表达率为(70.2±5.2)%,明显低于正常人组(95.3±3.8)%,P<0.01;其诱导T细胞增殖能力每分钟液闪计数cpm为10000±2000,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pm为30000±3000),P<0.01患者MLR中IL-12为(120.0±19.7)pg/ml,γ-干扰素为(799.0±161.3)pg/m1,明显低于正常人组的(280.0±41.1)pg/ml和(3359.0±635.4)pg/ml,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免疫功能低下,并与DC表面CD86的表达率下降及DC分泌IL-12减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胡微微  臧国庆  余永胜  汤正好 《肝脏》2006,11(6):388-390
目的 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质粒体内转染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前体的诱导作用,为探索乙型肝炎新的免疫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0μg剂量组和200 μg剂量组,注射1周,分离骨骼肌,抽提RNA,利用RT-PCR观察反转录水平;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并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IL-4)诱导培养DC,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并做扫描电镜检测.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GM-CSF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情况.结果 体内转染后,ELISA检测血清中GM-CSF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100 μg组和200 μg组表达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100 μg组和200 μg组CD11c和MHC-Ⅱ类分子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D80和CD86有所升高(P<0.05).结论 GM-CSF质粒体内注射可以明显刺激诱导小鼠髓源性DC前体的增殖,增强DC的抗原提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其与 DC 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 DC 免疫功能在宿主免疫功能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者(n=10)外周血 DC 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 DC 免疫诱导能力.结果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 VOF,P<0.05),其 DC 体外诱导 T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 HLA-DR 单抗及抗 B_7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 DC 表面 HLA-DR 及 B_7。则该 DC 诱导 T 细胞增殖能力(3900±1.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下降与 DC 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 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它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其与 DC 免疫诱导能力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 DC 免疫功能在宿主抗肿瘤免疫无能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n=10)作为对照,检测临床确诊肝癌患者(n=10)外周血 DC 表面免疫分子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及 DC 免疫诱导能力。结果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6.7±1.6及6.1±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1.4及9.6±1.2,p<0.05),其 DC 体外诱导 T 细胞增殖能力(3100±120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1):以抗 HLA-DR单抗及抗 B_7单抗完全封闭对照组 DC 表面 HLA-DR 及 B_7,则该 DC 诱导 T 细胞增殖能力(3900±105cpm)亦明显低于对照组(6200±90cpm,p<0.05)。结论肝癌患者 DC 表面 HLA-DR 及 B_7表达水平下降与 DC 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DC 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肝癌(或许包括其他肿瘤)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