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血两虚证是指因饮食劳倦内伤、或久病不愈、或大病失血耗气、或机体素体禀赋不足导致元气不足,脏腑气血生化功能减退,尤其是中焦脾胃化源匮乏,气不生血而致气与血两方面亏损,气虚累积血虚,血虚导致气虚,出现神疲气短、头晕眼花、面白心悸等气血并亏的证候.本文将依据中医的辨证施治的理论对此疾病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喘证是临床上多种疾病表现的一个证候,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动则更甚为特征。由于本地气候干寒,故发病多在寒冷季节,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而以邪实正虚夹杂为多见,实喘由肺气塞阻,祛邪利气则愈;而虚喘一般表现为气衰不足以息,久喘及肾,或劳欲伤精,肾之真元虚损,根本不固,不能纳气,逆气上壅为喘,或外邪反复袭肺,肺气上逆为喘。亦遵循“血生于脾,统于心,藏于肝,宣布于肺,根于肾”,既肺肾两脏主血也可病血的观点;例如喘久血虚肺失所养,血液难以盈敷濡肺,则致宣肃失调而血虚喘证。喘证日久不愈,…  相似文献   

3.
黄金凯 《大家健康》2014,(12):39-39
中医认为,血为百病之始,血虚要及时补血。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医学入门》曾对血虚症这样评论:“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可见,血虚给人们带来的生理、病理性危害是很严重的,必须及时进行补血。服用补血药时,应辨证用药,要分清是一般血虚、肝血虚、心血虚,还是心脾两虚。  相似文献   

4.
失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脾不能化生血液,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则失眠。归脾汤针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失眠,诸药配伍心脾共调,重在补脾,气血同补,重在益气,使脾气旺而血有所生、血有所统,血脉充则神有所舍、血有所归,则夜寐可安,心神可养。  相似文献   

5.
肾性贫血(RA)在慢性肾脏病末期最为常见,且严重妨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情恢复。其属于中医“血虚”“虚劳”等范畴。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肺脏具有造血能力,亦可修复骨髓造血功能,即肺可生血。现从气、津、精与血的关系及肺肾阴阳互资角度论述肺生血,并进一步阐述RA病机为:肺气亏虚,无力化生血液;肺阴不足,不可生津及下滋肾精;肾阳不足,无力温煦肺阳。治疗上予以补肺益气生血,滋肺生津、益肾填精,温肾助阳化血,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爱英 《中国医刊》2000,35(4):54-54
1 气血偏虚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气盛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强 ,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自弱 ,因之 ,气虚可进一步导致血虚 ;气存血中 ,血的丢失必然带来气的丧失 ,而致气血两虚 ,气化无力 ,影响津液的输布 ,泛于肌肤而为水肿 ,临床上多见于功能性水肿。证见 :颜面四肢 ,甚或全身浮肿 ,头晕神疲 ,乏力纳差 ,轻者可纳食正常 ,妇女可见月经不调 ,舌淡 ,苔白 ,脉细。治疗上应调补气血 ,方取归脾汤加减。【例 1】 女 ,3 8岁。反复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半年 ,有时可扩展至全身 ,呈轻度或中度 ,伴有头晕、乏力、纳差 ,平时月经量多 ,舌淡、苔薄白脉细。西…  相似文献   

7.
病因病机学的认识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机虚实夹杂,阴阳交陨,正虚邪实贯穿于本病的始终。正虚为主:一些医家认为慢性肾衰之正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虚,由于慢性肾衰病程缠绵迁延日久,因此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脾与肾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病理关系。如脾虚湿困,运化不健,气血化生不足,无以养肾;肾虚不能制化水湿,水湿寒邪愈盛,失于摄纳,精微不能固撮,使蛋白尿、血尿长期不消,加重了精血的亏耗,则更伤脾肾,气虚及阳,久病及肾,肾阳虚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可损及肾阳,形成脾肾阳虚之病证。因此,慢性肾衰患者以脾肾阳虚居多,其中又以肾阳的衰败为…  相似文献   

8.
肺气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气虚证是指由于肺功能活动减弱,其主气、卫外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虚弱症候。多由久病咳喘,伤耗肺气,或因脾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肺失充养所致。以咳嗽无力、吐痰清稀及气虚为辨证要点。其临床表现有:咳喘无力、吐痰清稀、面色淡白、神疲体倦、少气短息、语声低怯、舌淡苔白,脉弱。现将有关肺气虚证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祖国医学中贫血属于“虚劳”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凡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久病失养,积劳内伤,久虚不复而表现为各种亏损证侯者称为“虚损劳伤”。而虚劳不外乎阴虚、阳虚、阴阳两虚、气虚、血虚、气血两虚。总之“精气夺则虚”,在治疗上通常以明代汪绮石指出的: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可出现气虚络瘀病机变化,肺脾肾气虚为本,血络瘀阻为标。认为本病气虚络瘀病机演变过程为久病耗气伤阴,进而导致气阴亏虚,子病及母,肺气亏虚,脾气亦不足,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后天失养可致肾气亦不足。同时,脾气不足,水液运化失常而致水湿停聚,聚而为痰,亦可导致痰浊阻肺;肾气亏虚,纳气失常,可出现喘息气促。气虚久病入络,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而致血液瘀滞不行。  相似文献   

11.
补气生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肺气虚则会出现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气虚不能摄血,则能引起便血、崩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所以可用于上述诸症,须随不同的气虚表现而相应的配伍。  相似文献   

12.
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的致病因素,外因由痨虫传染,内因系体质虚弱气血不足,二者互为因果,不能分离,正气不足之人最易感染疾病,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肺脏,由于痨虫伤肺,肺体受损,肺阴不足,肺失濡养而致咳嗽,咳血,如病变影响整体,对其脏器的影响,更为明显,若肺肾同病气阴两虚,食少便溏,疲乏无力,若延久病重者,可见肺、肾、脾三脏俱虚,或病及于心,表现心气虚衰之候,甚则阴虚及阳出现气喘心慌,唇紫肢冷等证,或病及于肝,可见性急易怒,胸胁疼痛等症.  相似文献   

13.
一、“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动血之由,惟火惟气耳。”是谁提出的?你如何理解?(15分) 答:是明代张景岳提出的。其意思是治疗血证应明确出血的原因不外火与气两方面。因于火者,有实火与虚火之分,实火迫血妄行,治宜清热泻火止血;阴虚火旺,灼伤血络出血,治宜滋阴降火止血。因于气者,有气苑、气虚、阳虚、气虚血瘀之分。气血并苑于上者,应清气降气以止血;气虚不摄者,当益气摄血;阳虚经脉失于温煦者,应温经止血;气虚血瘀者,宜益气活血以止血。二、简述脾胃气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泄泻的证治要点。(20分) 答:脾胃气虚由中气不足、运化功能减退引起。临床以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舌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产后"多虚多瘀"之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充分肯定产后“多虚多瘀”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虚者为气虚、瘀者为血瘀之内涵,气虚血瘀具有密切相关性。气虚血失固摄则致产后恶露不绝,出血又致气随血泄,形成气虚血虚的恶性循环,引发产后血晕等虚证。新产后余血浊液经阴道从子宫排出,此血属离经之血,此瘀血不去,则新血妄行,停而成瘀,瘀血叉致产后腹痛、产后发热等实证,成为第二个恶性循环。因此,气虚血瘀为产后病的主要病因病机,补气化瘀则为产后病的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5.
医书《诸病源候论》中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中医认为,小儿尿床多因小儿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虚、肺脾不足所致。人的肾与膀胱由经络相互连通,关系十分密切。小儿若因先天不足或病后体虚导致肾气虚、膀胱气虚,就不能很好地控制排尿,从而可发生夜间尿床的情况。因此,遗尿患儿可服用一些补肾类中药(如附子、熟地、补骨脂、菟丝子、仙灵脾、肉苁蓉、益智仁等)和  相似文献   

16.
气血理论是中医的独特理论体系之一 ,在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中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仅就有关气血理论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的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作一阐述。中医气血理论认为 ,气为血之帅 ,其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 ;血为气之母 ,其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与血 ,阴阳相依 ,相互为用。气存在于血中 ,血能载气运行 ,血液的运行又依赖于气的鼓动。若血液瘀阻 ,脉道不通 ,则血不能载气运行 ,气也随之不能往来而致气滞。而血为气之母 ,气有赖于血的濡养 ,血为水谷精微所化生 ,是气的化生之本 ,是气的功能活动源泉 ,故气…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主要是阳虚阴盛或损阳伤正所致的本虚标实证。虚是气虚阳虚,久病阳损及阴,或兼见阴虚血虚,虚是根本,瘀是标象。临床观察发现冠心病以阳虚血瘀(或兼有痰湿)者居多。补心气,温心阳,益心阴(血)是治本大法,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是治标之法。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因理症治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内科常见病,据其临床症状,当属中医学“咳嗽”、“喘证”、“痰饮”、“水肿”、“肺胀”等范畴,尤与“肺胀”颇为相似。对于该病的中医辨症施治,历来见仁见智。笔者为适应临床医疗教学科研需要,也曾就其因理症治做过概括总结,且经多年运用,尚属可行,现简述如下。1 审病机,虚痰瘀为关键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多从各种胸肺疾病迁延不愈而来。因久病咳喘,肺气耗伤,久则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致肺脾两虚;肺虚及肾,肾气不足;故肺脾肾气虚临床多见。当然因久病,热邪伤阴,阴虚亦不鲜见。疾病后期气虚阳微,阴损及阳,阳虚亦可出现。肺主…  相似文献   

19.
肺气肿是西医的病名诊断,属于祖国医学的“喘证”、“肺胀”等范畴。皆因咳嗽、哮喘等证日久不愈,巨复发作所致,病机不外乎虚、实两个方面,由肺、脾、肾虚损,气道变塞不利,气虚、痰奎、血瘀交阻而成。临床以胸中胀满、上气咳喘、动则尤甚,甚则面色晦暗、唇舌发组、颜面及四肢浮肿,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为特征的疾病。1病因病机本病是由于长期慢性咳喘气急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以致引起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滓液敷布障碍而形成。病位王要在肺、脾、肾三脏。肺主气,和呼吸。《素向·至真要大论》日“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证治准绳》“肺虚则少气而端…  相似文献   

20.
王卓 《求医问药》2008,(11):51-51
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传统医学认为,便秘是由人体内大肠积热、气滞、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所导致的。该病可分为热秘、气秘、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和阳虚便秘等类型。其中,阳虚便秘是由于患者的肾阳不足,阴寒内生,肠道运化功能减弱而引起的一种便秘。此类便秘患者可出现面色淡白、手足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胖、脉沉迟等症状。专家认为,阳虚便秘患者在坚持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的基础上,若配合药浴来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