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疾病不确定感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胜男  邓婷  孙玫 《山西护理杂志》2012,(12):3183-3184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疾病感知与自护依从性的相关性,为采取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促进疾病康复提供循证基础。[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7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评估,观察病人3个月内自护行为的相关指标。[结果]疾病不确定感得分越高,戒烟及运动依从性越低;服药依从性与疾病不确定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会影响其自护依从性,临床中应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采增强病人疾病知识并加强随访,降低疾病不确定感,从而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2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于出院前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通过电话进行随访,观察组在出院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对病人的家庭康复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半年后,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与自护能力。自护能力采用汉化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EHFscBS)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家庭康复知识知晓率、家庭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EHFsc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遵医行为,提高家庭康复的依从性,并能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病人的家庭康复。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对106名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6例冠心病病人中81例(76.42%)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文化程度影响疾病不确定感。[结论]冠心病病人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110例PCI术后冠心病病人进行测评,并对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负性情绪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CI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6.34±9.90)分,处于中等水平,焦虑评分为(44.50±8.21)分、抑郁评分为(45.00±8.00)分;焦虑、抑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了解PCI术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助于减轻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肛瘘围术期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肛瘘围术期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肛肠科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病人围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肛瘘围术期病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缓解焦虑、减轻疾病不确定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郑春玲  林平  刘雅楠 《护理研究》2008,22(2):110-112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和一般状况调查表对106名冠心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6例冠心病病人中81例(76.42%)有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文化程度影响疾病不确定感.[结论]冠心病病人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护理人员应对不同文化层次的病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支持,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108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颅内动脉瘤病人自我感受负担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0.417),与不可预测性维度的相关性最高(r=0.402);情感负担是其最重要的负担。[结论]疾病不确定感会通过影响病人的心理调节能力作用于病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护理人员应及时识别病人的不良心理,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0PD)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56例COPD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接受病房护士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还接受研究者提供的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病房护士的常规健康教育.时两组病人分别在干预前后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生存质量评分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时照组(P<0.001);干预前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之间存在负相关(r=-0.504,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COPD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并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薇  方蘅英  戈兰  林育梅  吴丹纯 《全科护理》2011,(29):2707-2708
[目的]调查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康复运动的依从性,分析并总结提高其依从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500例已进行康复运动干预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缺少有效监督机制及疼痛、知识、信念缺乏等原因影响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康复运动的依从性。应针对不同原因对病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论]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进行康复运动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诊疗的6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与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MUIS各维度评分、ESCA及FACT-B各维度评分、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SCA及FACT-B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渠道自我管理式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增强自护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