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杜娟  官玉兰 《山西护理杂志》2012,(12):3188-3188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又称循环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气放气,形成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并达到促进血液和淋巴液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即周期性充气压力是一种序贯的从踝部、小腿至大腿加压的装置,是物理性治疗仪。该治疗仪通过在设定的治疗压力下,治疗仪气囊从远心端到近心端有序充盈,可对肢体反复加压后再减压,从而产生如同肌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循序加压肢体综合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循序加压肢体综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 30 0 4型顺序循环治疗仪 ,该仪器具有 4个相互重叠的、对病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间断的系列性挤压的气舱 (压力4.0~ 13.5kPa) ,治疗每日 1次 ,30min ,连续 30次为 1疗程。通过这种对上下肢末梢至躯干的反复压迫和松弛 ,能显著促进血液 (静脉 )和淋巴液回流 ,改善肢体组织和末梢神经供血供氧 ,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组 5 9例显效率及总有效率 (6 8% ,95 % )优于对照组 (16 % ,5 4% ) ,P <0 .0 1。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 (P <0 .0 5 ) ;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好转 ,促进了尿糖、血脂等代谢的改善 (P <0 .0 5 )。结论 应用循环加压肢体综合治疗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中医常规穴位敷贴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对患肢进行治疗,10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肢的周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肢的周径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2%,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穴位敷贴治疗配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后肢体肿胀。  相似文献   

4.
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气囊充气压力根据患者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确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中止血效果均满意,但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为10%,明显高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手术时,采用个体充气压力更适宜.  相似文献   

5.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手术和假体植入等原因,致使患肢出现一定程度的肿胀。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非介入性治疗仪器,采用加压泵增加神经血液灌注和氧合作用,通过提高神经的耗氧量达到改善患肢功能的目的[1]。我院2006年9月~2008年6月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目标是矫正病残和促进机体自然功能恢复、解除膝部疼痛及无力、保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并发症和废用综合征[1-2].空气波压力治疗的原理是从肢体远端到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3],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通过被动均匀的按摩作用,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肢体水肿,可增加神经血液灌注和氧合作用达到改善患肢功能的目的[4-5].  相似文献   

7.
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止血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适宜充气压力。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的气囊充气压力根据患者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确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中止血效果均满意,但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为10%,明显高于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手术时,采用个体充气压力更适宜。  相似文献   

8.
王晓红  艾鹏  陈聪 《护理学报》2007,14(9):76-77
目的 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术后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对减轻肢体肿胀、疼痛的效果,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80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对患肢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肢体疼痛程度和肿胀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24 h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肢肿胀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应用间歇充气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配合积极的护理,对于防治术后肢体胀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冰桶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状况的影响,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构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双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方法,实验组应用冰桶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2次/d,50 min/次,12 d为1疗程;对照组未使用治疗仪.对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及肿胀、疼痛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肢体肿胀、肢体疼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周后肢体重度肿胀、疼痛及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冰桶及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能明显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肿胀、疼痛并减少了DVT的发生率,对早期DVT的预防有明显的作用.URBANKOVA研究[1]发现,间断加压器械预防DVT和不预防的相比较,DVT发生率降低了60%.2009年9月~2010年12月,我科使用冰桶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目的 :比较下肢手术使用气囊止血带时两种不同充气压力的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 ,以找出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 :将 2 0 0例下肢择期手术成年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 0例。试验组采用个体充气压力 ,即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 )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 (kPa) ;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 ( 5 3 .2kPa~79 .8kPa) ,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 ,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 (P <0 .0 0 5 )。结论 :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周径 (cm )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 (kPa)是下肢手术时适宜的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11.
气囊止血带阻断下肢血流压力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下肢手术时气囊止血带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选择3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站立时右大腿围分为S组(<45cm)、M组(45~60cm)、L组(>60cm),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分别测定右腘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的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以下肢周径和测定值为依据确定手术时充气压力,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个体充气压力(kPa)值,最大值≤50kPa。用上述方法应用于下肢手术700例,观察术中创面的止血效果和术后止血带损伤发生情况。结果30例右侧腘动脉血流100%和50%阻断时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分别为:S组(35.70±3.16)kPa和(18.90±2.77)kPa,M组(34.40±2.72)kPa和(19.10±2.18)kPa,L组(39.60±1.90)kPa和(22.90±3.21)kPa,各组阻断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手术应用700例,止血效果达优690例,良10例,术后均无止血带损伤。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参考值(kPa),是下肢手术适宜的个体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12.
肢体水肿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之一,多见于脑血管意外、骨折后、外科手术后以及一些患周围血管疾病、淋巴循环障碍患者。肢体水肿患者轻者可自行恢复,但因其起病原因复杂,部分患者反复发作能进一步诱发肢体感染,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退化、阻碍康复进程、降低生活质量。加压疗法是预防和治疗肢体水肿常用的无创康复治疗技术,通过物理压力作用于体表,能有效减轻肢体水肿程度。本文从加压疗法作用于人体的原理出发,介绍临床康复中常用的加压实施方法,同时阐述该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咽期吞咽障碍环咽肌失弛缓的压力测量和定量扩张问题,设计开发吞咽障碍压力测定治疗仪并予以临床初步研究.方法:该装置的导管和膨胀气囊部分以导尿管结构为蓝本,选择硅胶作为气囊材料,制成三个独立气囊,上下两个气囊为定位气囊,通过中间气囊对环咽肌张力进行测量及垂直定向加压扩张.将之应用于两名受试者(环咽肌失弛缓患者1例和吞咽正常受试者1例).结果:环咽肌失弛缓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Ⅴ级,吞咽造影检查示环咽肌失弛缓,环咽肌压力值高;患者行扩张治疗5d后其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洼田饮水试验降至Ⅰ级,吞咽造影检查基本正常,环咽肌压力值明显下降.吞咽正常受试者洼田饮水试验Ⅰ级,吞咽造影检查示环咽肌正常,环咽肌压力值较环咽肌失弛缓患者低.结论:该吞咽障碍压力测定治疗仪数据测量简单可靠,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医疗成本低,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PC)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2例THA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实验组于手术麻醉消失后即介入IPC进行患肢的多腔气囊顺序充放气,形成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照组则于手术麻醉消失后按常规方法进行患肢股四头肌舒缩及踝泵运动,术后2~7 d拔除创腔引流管后再加上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结果 实验组DVT发生率为3.23%,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2.58%,实验组预防DVT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IPC对THA后患者患肢进行治疗可明显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儿童下肢手术应用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符合学龄儿童生理特征的个体充气压力。方法:将120例下肢择期手术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个体充气压力,即以缚扎止血带处肢体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对照组采用传统充气压力(26.6~33.2kPa),观察止血效果和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5)。结论:以下肢缚扎止血带处周径(cm)的0.7作为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值(kPa)是儿童下肢手术时适宜的充气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下肢水肿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伴发肢体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肢体周径差值,大腿周径为髌骨上缘20 cm处,小腿周径为胫骨粗隆下缘10 cm处。结果实施空气波压力治疗后,观察组周径差值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能够显著、快速消除脑卒中下肢水肿,提高患者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人工气道气囊必须充气,目的是封闭气道,但过度充气后的气囊会使气管黏膜缺血、糜烂甚至坏死等[1],因此,充气时最好有测压装置[2],以调整气囊压力在合适的范围。但目前测定气囊压力的专用气囊测压表没有普遍配置,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因此寻找其他的测压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2004  相似文献   

18.
腰腿痛患者,经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其采用充气囊升降式脊柱治疗仪CI型(杭州琴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治疗每日早晚两次,每次20min,治疗1年半后,疗效显著,症状基本消失,经MRI复查,显示突出物明显回纳,该诊疗法已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1]。本文拟探讨其生物力学原理。1治疗原理治疗仪由主机与治疗气囊构成(见图1),主机能使气囊有节奏的充放气。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将气囊垫于椎体突出部位之下,有节奏的气囊充放气(充气时简称顶腰),使人体脊柱实现局部针对性的反复后伸运动,即通过生物力学原理使腰部被动后伸运动,纠正人体脊柱由于直立…  相似文献   

19.
间歇气压疗法(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是利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装置压迫肌肉收缩,发挥肌肉泵对静脉血液的回流作用,同时减轻瓣膜和静脉壁所受压力,因而能显著促进静脉血液循环,形成脉动流,增强纤溶系统活性,达到抗血栓形成的目的[1].IPC已广泛应用于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复发的预防、外周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肢体创伤、骨科患者康复等方面的治疗[2-7]和逆转腹腔镜手术后气腹引起的有害血流动力学效应[8].IPC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上肢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对桡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上肢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与肢体周径的关系。方法(1)选择进行上肢手术的病人120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肢体周径大小给予相应的压力值,对照组按传统充气压力(33.33~40.00 kPa);(2)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20例,分健康Ⅰ组和健康Ⅱ组各1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右上臂为健康实验侧(称健康Ⅰ组),左上臂为健康对照侧(称健康Ⅱ组),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健康Ⅰ组按肢体周径大小给予相应的压力值,健康Ⅱ组按传统充气压力(33.33~40.00 kPa)。结果实验组60例病人手术中止血效果好,手术后无1例止血带副损伤发生,对照组60例病人手术麻醉消失后,有10例病人出现局部受压红肿疼痛,2例病人出现上肢感觉迟钝及垂腕的桡神经损伤征象。结论应根据肢体周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充气压力,使充气压力更加个体化,在达到止血效果的同时,使组织损伤减轻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