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惠男认为泄泻病多因饮食伤脾,或肝木犯脾,而致泄泻,日久脾虚肝旺,寒温失调,气血不和,泄泻迁延难愈,此时单纯补脾泻肝方药常难奏效。健脾止泻方功能健脾泻肝、平调寒热、疏通气血,治疗此类泄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类。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先父认为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故《内经》有“脾病飨泄”、“湿胜则濡泻”之说。脾和湿之间有其内外相因的关系。如脾虚是生湿、受湿之木,而湿胜又是困脾、渍脾之根。小儿“脾常不足”,尤易发生此类疾病。因此先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根据内外因的不同病精,或健脾以运湿,或祛湿以旺牌。兹将他的治疗经验整理介绍如次。外感泄泻祛湿健脾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泻。病因为湿,病本在脾。先父认为治疗此类泄泻,应以祛湿健脾为主。凡疏风、散寒、泄热、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脾喜燥恶湿,湿去则脾自健矣。例一:刘××,男,10个月。长夏感受暑湿之邪,身热汗少,大便稀黄,其气热臭,日  相似文献   

3.
正泄泻是中医内科常见病之一,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质稀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症。久泻乃泄泻之久者,习称慢性泄泻。久泻以病程长、难痊愈、易复发为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受情志等因素影响较大,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相对难治。慢性泄泻在临床上多从脾肾两脏的病机论治,肝气失调导致的慢性泄泻为数不少,但常易被忽略。然由于脾肾与肝的关系密切,故治疗慢性泄泻时,应顾及肝木,根据病情配合使用疏肝、抑肝、敛肝等治法常  相似文献   

4.
扶脾镇惊法治疗小儿惊泻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惊泻是婴幼儿泄泻中的一个类型。多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临床以惊惕不宁,睡中惊跳,泻下色青有泡沫或粘稠不化、1日数次为特征。其病机为脾虚肝旺。小儿为难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而肝常有余,且阴阳之动态平衡及肝脾两胜之相互制约的生理关系处于相对不稳定状态,稍有偏颇则脾易虚而肝易旺,加之小儿神气怯弱,见闻易动,大惊卒恐,每易致肝木亢旺,乘侮脾土,脾失健运,乳食不化而致泄泻。笔者以扶脾镇惊法治疗小儿惊泻50例,收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22天,最大11个月,其中6个月以下38…  相似文献   

5.
<正> 泄泻是农村常见病,病虽复杂,但究其原因不外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几类。治疗上不外健脾用食、温肾益气之法。然而临床观察当中因惊恐引起的泄泻亦屡见不鲜,古人称此泻为肝泻或惊泻。本病与小儿的生理特点有关,因小儿为纯阳之体,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脏气清灵,神气怯弱为肝泻的生理基础,木旺土虚是其病机。  相似文献   

6.
对小儿惊泻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作了简要的阐述,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既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亦是小儿惊泻的病理基础。恰遇惊恐是惊泻的诱因,亦是必然的致病条件。脾虚肝旺为惊泻的主要病机,治疗以扶土和疏木为原则,但需分清肝旺为主受惊,横逆犯脾致泄者与以脾弱受惊,肝木乘脾致泄者之不同而有所侧重。疏肝以柔,扶脾以运,药质宜轻、药味宜薄,药汁清淡,易于入口,轻灵之品既能鼓舞脾胃之气,又可调整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7.
徐景藩教授擅治脾胃疾病。所录其所治泄泻疑难证 2例 ,一为便下白色粘冻之“痰泻”,用平胃二陈汤运脾温中、化湿化痰而奏效 ;一为久泻肝脾失调 ,以痛泻要方、甘麦大枣合方加味调理肝气为主而建功。  相似文献   

8.
1 重视脏腑相关,辨证施治首先抓主要矛盾 治疗脾胃疾病,首先应该搞清脾胃发病原因,抓住主要矛盾,然后针对主要矛盾立法施治。譬如,临床常见肝脾两经症状同时发生,则应区别木盛乘土、还是土虚木贼。又如,脾胃疾病常见的“泄泻”。如果泄泻发作常与神志因素有关,每因愤怒,情绪激动,即发生腹痛泄泻。兼见胸胁痞满,嗳气食少,腹鸣攻痛,痛随泻减,矢气频作,舌苔白腻,脉细弦者为木盛乘土,主要矛盾是肝气横逆、克伐脾土。若临床泄泻兼见腹痛腹胀,纳食脘痞,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舌谈苔白,脉虚级微弦者为脾胃虚寒、肝气相乘。一为肝盛、一为脾虚,一实一虚,本质不同,治疗自然各不相同。肝强侮脾,刘草窗的痛泻要方针对的就是这种病机。吴鹤皋云:“痛泻不止  相似文献   

9.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 ,脾常不足 ,无论感受外邪 ,内伤乳食或脾肾虚寒均可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而发生泄泻。《幼幼集成》中曰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 ,盖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若饮食失节 ,寒温不调 ,以致脾胃受伤 ,则水反为湿 ,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 ,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矣。”小儿腹泻的病症可根据病因、粪便性状与症状表现分为伤食泻、风寒泻、脾虚泻和湿热泻 ,进行分辨寒热 ,审察虚实 ,辨证施护。1 伤食泻本症常由于饮食不节 ,乳食积滞所致 ,症见脘腹胀满 ,腹响或腹胀满 ,泻后痛减…  相似文献   

10.
久泻必调肝     
久泻,乃泄泻之日久者,习称慢性泄泻。久泻以病程长,难痊愈,易复发为特点。其病因病机较复杂。《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提纲挈领说明:脾胃在泄泻中的地位,即泄泻以脾失健运为关键。久泻虽然其本在脾,但不可疏忽调肝在久泻中的作用,治疗久泻必调肝。《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肝与脾之间为所胜所不胜的关系,肝木所胜者脾土,脾土所不胜者为肝木。正常情况下,肝木制约脾土,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与发展。肝的疏泄功能,可以疏泄脾…  相似文献   

11.
徐丹华 《江苏中医》1999,20(11):32-32
徐景藩教授擅治脾胃疾病。所录其所治泄泻疑难证2例,一为例下白色粘冻之“痰泻用平胃二陈汤运脾温中,化湿化痰而秦效,一为灸泻肝脾失调,以痫泻要方,甘麦大刺合方加味调理肝气为主而建功。  相似文献   

12.
临床治疗小儿泄泻,或寒湿、或湿热、或脾虚、或伤食、或脾肾阳虚等分型论治,原属常法.然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在众多小儿泄泻案中,无论何型,几乎无不挟“滞”.温与滞乃小儿病发泄泻之关键所在,且二者常交结在一起,其属寒、属热、属虚、属实者尽皆如斯.古人有“无湿不成泻”之论,依笔者愚见,就小儿言,“无滞不成泻”在当前尤其为突出.基于此,笔者临床所治各型泄  相似文献   

13.
王子云老师运用王孟英培土抑木法治疗肝气乘脾泄泻,认为肝气乘脾泄泻是由于肝强脾弱,木虚土乘所致,以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泻下多为完谷不化,兼见咽干眩晕或呕吐,脉弦为辨证要点,结合临床提出了健脾宜用甘淡,以求扶脾不助肝横;抑肝宜用酸味,做到柔肝不碍脾运;寓收涩以疏通,达到涩肠不留邪浊的用药原则。  相似文献   

14.
小儿泄泻,多由饮食不节,起居失适,感受外邪,脾胃受伤所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输化,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并走大肠而泄泻作矣。泄者如水之泻势犹舒缓,泻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病症虽有轻重,而病因总属伤脾。脾受湿而不能渗,并走大肠,遂致泄泻,故泄泻多由湿矣。余业医五十余年,从一九三二年起,将“平胃散”改为汤剂以适用于小儿。临床处方常以“平胃汤”为基础加减治疗小儿泄泻,多获良效。观平胃汤之组方,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以为君;厚朴苦温,行气除湿消满为臣,又以陈皮理气化痰,芳香醒脾,更以甘草调和脾  相似文献   

15.
刘敏教授认为,肝与泄泻关系颇为密切,临床基于肝脾相依理论,从肝论治泄泻,常获佳效。临证可分肝脏疏泄过旺或肝脏疏泄不及辨证治疗本病。治疗肝脏疏泄过旺当以抑肝扶脾为法,用药以疏肝为主,佐以健脾,肝气郁结可选柴胡疏肝散加健脾药,肝气疏泄太过可选痛泻要方。肝脏疏泄不及又分为肝气(阳)虚和肝血(阴)虚,治疗肝气(阳)虚应以温补肝...  相似文献   

16.
“肝常有余”之说,源于北宋医家钱乙,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针对肝气有余,易生实变,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各随其宜。肝有相火,则有泻无补;肾为真水,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  相似文献   

17.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难经·十四难》日:“损其肝者缓其中”。仲景明确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以刘草窗用痛泻要方治脾虚肝实痛泻交作;朱丹溪以六君子佐栀、芩、麦冬治脾虚水肿。可见土木同治法古已有之。但诸家或法备而欠详,或详脾而略胃。然脏腑有别,阴阳迥异,脾升则健,胃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叶天士受前人启迪,考临床脉症而有“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之论。创立“醒胃必先制肝”、“制木必先安土”以及“苦辛补胃”、“酸苦泄肝”诸法。因其诸法散见于《木乘土》、《呕吐》、《胃脘痛》、《噎膈反胃》以及《泄泻》诸篇。兹不揣浅陋,将其归纳如下八法。一、疏肝醒胃法:肝喜条达。情志不遂,肝气  相似文献   

18.
“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即肝为木气,全赖脾土以滋培,脾土也得肝木而通条畅达。基于“木赖土以培,土得木而达”,阐述肝脾的密切联系对经行泄泻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肝郁脾虚是经行泄泻的主要病机,疏肝理脾法为防治经行泄泻的主要治法,疏肝理脾方可有效防治经行泄泻的发生和发展。肝郁脾虚致肠道微生态失调,疏肝理脾方疗效机制可能与其影响肠道微生态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肝脾不和泄泻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肝与脾克而互用的正常关系。脾的运化健旺有赖于肝的疏泄正常,肝需脾土提供的水谷精微之气的供养,才能保持升发条达之性。脾土健旺,气血有源,肝血充足,肝有所藏则肝性柔和条达,方能助脾运化。如果脾虚气土生化元源或脾不统血,可导致肝血不足,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2、肝牌不和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特点。病因病机:一是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乘脾土,运化失常而致泄泻。二是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反侮木,肝失疏泄而致泄泻。而痛泻是本证最重要的特征。3、肝脾不和泄泻的治则及方药。治疗原则是抑肝扶脾。代表方剂为痛泻要方。后世医宋根据痛泻要方的组方原则,在临证中又衍生出多种治法及方剂。  相似文献   

20.
"肝常有余"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常有余”之说 ,源于北宋医家钱乙 ,钱氏在《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辨证篇》中 ,针对肝气有余 ,易生实变 ,不宜妄用温补的发病、用药特点 ,创立泻清丸等泻肝之方 ,而未出补肝之剂。故明·宋濂谓其“建为五脏之方 ,各随其宜。肝有相火 ,则有泻无补 ;肾为真水 ,则有补无泻”(见俞景茂《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迄至元代 ,朱丹溪更明确提出了“肝只是有余”的论断。但丹溪之“肝只是有余”纯属于病理概念。把“肝常有余”从生理、病理两方面加以系统阐述的 ,则始于明代的万密斋。万氏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 ,认为“肝常有余”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