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原发性不孕症舌印片与阴道脱落细胞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不孕症中医舌诊及脱落细胞与性激素的相关性。选择 70例原发性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1 9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 ,以舌象观察、舌苔脱落细胞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为指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1观察组虽以淡红舌、薄白苔为多 ,但各种异常舌象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1 ) ;2月经周期第 1 0 d对照组和观察组舌印片 MI均表现为轻度右移 ,组间无显著差异。月经周期第 2 0 d观察组舌印片 MI变化不明显 ,对照组舌印片 MI趋向中带 ,MV减小 ,与观察组比较显著差异 ( P<0 .0 1 ) ;3阴道脱落细胞存在相同的变化规律 ,与舌苔脱落细胞显著相关 ( P<0 .0 1 )。结论 :不孕症患者舌苔脱落细胞检查反映机体雌、孕激素水平 ,能够为中医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巴氏法与台盼蓝染色法观察舌苔与舌苔脱落细胞变化的关系。健康人正常与异常舌苔脱落细胞角化率和死亡率无明显差别。但硬皮症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角化率与死亡率明显增加,与健康人二种舌苔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学特点及舌象与舌上皮细胞的关系,对10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脱落细胞学观察,并以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舌上皮细胞数量、分布、角化程度及形态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角化细胞及超角化细胞百分率增多,并且见到较多的体积小、染色深暗的“小角化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证的舌象、舌苔脱落细胞的结构。方法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同脾胃气虚和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成熟指数、成熟价值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脾胃湿热证舌象以红舌黄腻苔为主,舌印片MI、MV变化以红舌和黄腻苔最明显。结论舌象能反应脾胃虚实证候,舌印片MI、MV与舌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106例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研究胃癌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学特点及舌象与舌上皮细胞的关系,对106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脱落细胞学观察,并以1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舌上皮细胞数量、分布、角化程度及形态与正常人明显不同,角化细胞及超角化细胞百分率增多,并且见到较多的体积小,染色深暗的“小角化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与舌象及舌上皮脱落细胞的关系。方法:搜集2013年9月15日~2014年3月15日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舌象及舌苔上皮脱落细胞。根据病理组织分型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3组,搜集20例正常人的舌象及舌上皮脱落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舌面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各组的舌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舌上皮脱落上皮细胞的凋亡比例。结果:对照组、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分化组,舌象分析中厚苔比例逐渐升高,细胞的凋亡比例逐渐降低。结论:舌苔的厚薄及舌苔脱落细胞的凋亡比例与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分化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舌诊特点。方法:对CAG癌前病变患者从舌质、舌苔、舌形、舌下脉络、舌尖微循环、舌苔涂片、舌面pH值、唾液癌胚抗原(CEA)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照观察研究。结果: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脉络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舌苔涂片发现舌上皮细胞表现为过度角化,数量增多,涂片背景脏,并出现较多的白细胞;舌面pH值偏高;唾液CEA明显升高。结论:CAG癌前病变的舌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提高本病的临床检出率有意义,亦为临床辨证用药、疗效判定提供一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63例阳虚淡白舌患者进行了唾液生化,舌苔细胞学及舌尖微循环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阳虚患者舌面pH值偏碱性;唾液钠及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舌苔细胞巴氏染色见到较多过度角化的上皮细胞;PAS及酯酶染色,可见上皮细胞浆内糖原及非特异性酯酶明显高于正常人;特异性酯酶染色及脂肪染色正常人见到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而阳虚患者见到较多的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阳虚患者表现舌蕈状乳头内血流充盈不足,舌血流量减少的舌尖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9.
不同证型患者舌象客观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不同中医辨证证型患者进行多项舌象客观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阴虚组舌苔上皮细胞非特异性酯酶阳性率最高,阳虚组最低。阳虚组唾液蛋白含量在各组中也最低。气血两虚组特异性酯酶染色以弱阳性细胞最高。湿热组唾液蛋白含量在各组最高。舌尖微循环各组都有不同程度异常表现,气滞血淤组最明显,湿热组表现最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证素与舌苔、阴道脱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辨证要素积分的方法,通过对患者舌象、舌苔与阴道脱落细胞的观察,研究围绝经期综合征证素与脱落细胞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紫舌与剥苔MV最低,舌苔脱落细胞MV与肾、肝、气滞、寒、阳虚、血虚呈负相关;阴道脱落细胞MV与热呈正相关,与肾、气滞、寒、气虚、阳虚、血虚呈负相关。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舌象的形成与舌苔脱落细胞具有内在联系,舌苔脱落细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虚、肝郁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舌诊检测指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诊断有意义的舌诊检测指标。方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从舌质、舌苔、舌形、舌下络脉、舌尖微循环、舌苔涂片、舌面pH值、唾液CEA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对照观察与研究。结果: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的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暗红或青紫瘀斑,舌苔腻,舌有齿痕或裂纹,舌下络脉扭曲、扩张或有瘀点;舌尖微循环观察畸形毛细血管襻增加,襻顶扩张瘀血,渗出明显,血色暗红,血液流态异常;舌苔涂片发现舌上皮细胞表现为过度角化,数量增多,涂片背景脏,并出现较多的白细胞;舌面pH值偏高;唾液CEA明显升高。结论: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联合检测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标准照明体A、B、C、E和D65光源对正常舌尖舌色色度学参数的影响,为中医舌诊中舌色测量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取在校本科生正常人群3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光源修正为等能白光(标准照明体E光源),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采集舌尖舌色数据,获得380~780 nm的光谱曲线,根据标准照明体A、B、C和D65光谱分布特征计算在各照明体条件下的可见反射光谱曲线;进行CIE XYZ颜色匹配三刺激值的计算,获得各标准照明体条件下正常舌尖舌色的CIE 1964色品坐标、主波长值与RGB分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标准照明体A、B、C、E和D65光源照明下,舌尖舌色的可见反射光谱曲线、CIE 1964色品坐标、RGB分值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但以各标准照明体特性为参照的主波长值存在一致性.结论 应用可见反射光谱法对色诊资料采集可提供一种标准的测色方法.不同的标准照明体光源条件可使色诊资料采集出现偏差,采用统一的标准照明体光源进行色诊研究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误差,同时对色诊的数码成像资料进行色彩校正时,要以照明体的特性为基本参照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与正常志愿者舌苔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特征性舌苔蛋白标志物,并建立特征性舌苔的诊断模型。方法:收集30例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志愿者(正常组)的舌苔,经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检验并筛选舌苔蛋白标志物,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在质荷比1 000~15 000范围内检测到189个差异蛋白峰。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的差异蛋白质谱峰表达值较高(P<0.05);通过聚类分析,两组蛋白质谱峰值显示的聚类性质明显不同;利用主成分分析,两组舌苔样本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可有效分离;构建的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特征性舌苔诊断模型预测正确率为91.67%,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83.33%。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特征性舌苔诊断模型能对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可为慢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脾胃虚弱证形成的系统生物学机制。方法?招募22例胃癌脾胃虚弱证患者和32例体检者作为对照,基于16S rDNA和18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舌苔细菌和真菌,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清20种炎症因子,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分析血清代谢组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脾胃虚弱证患者舌苔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而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5)。线性判别分析(LDA)发现,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乳球菌属、沙雷氏菌属是胃癌脾胃虚弱证患者舌苔标志菌属。与对照组相比,胃癌脾胃虚弱证患者血清GM-CSF、IL-17α、IL-12/IL23P40和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IL-5、TNF-β、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9种血清代谢分子(L-赖氨酸、二十碳五烯酸、L-天冬酰胺、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酸、亚油酸、9-十六碳烯酸、α-亚麻酸和L-苯丙氨酸)显著上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IL-6、TNF-β、IL-5与卟啉单胞菌属、奈瑟菌属均显著相关(P<0.05),奈瑟菌属、梭杆菌属与9种血清代谢分子均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脾胃虚弱证患者舌苔菌群结构差异与血清炎症因子和代谢组学相关,为阐明脾胃虚弱证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系统疾病舌象和舌印片脱落细胞学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238例不同系统疾病和70例对照且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学对照观察发现:对照组与各疾病组在舌象和舌印片MI、MV等指标上有非常显著差异。舌质异常以心血管系统疾病组和肝胆系统疾病组主最高;舌苔异常以呼吸系统疾病组、泌尿系统组和胃肠道疾病组主高;MI、MV改变以胃肠道疾病组和泌尿系统疾病组电为显著。提示了不同系统疾病的舌象表现各有差异,而舌印片MI、MV随着舌质、舌苔变化的深入趋于明显,并对上述观  相似文献   

16.
小儿舌脱落细胞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157例正常小儿与305例疾病小儿舌脱落细胞学的成熟指数、成熟价值以及其它各种指数的检测,发现正常组各种指数均高于疾病组,正常组表现为表层细胞片型,疾病组为中层细胞片型。疾病组中肠炎组各种指数均明显低于呼吸道感染组,而后者随下行感染之深入,各种指数随之下降,与肠炎组相接近。按中医辨证分型各组间的指数无明显差异。但以舌苔类型作分组比较,其背景的白细胞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见,舌苔的表现与机体的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WZX舌色分析系统在胃病患者舌像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不同证型、不同病种胃病患者的舌像特征 ,应用自主开发的WZX舌色分析系统 ,对 3 43例胃病患者的舌像进行信息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肝胃不和证及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舌质H值向红色偏移 ,胃络瘀血证患者的舌质H值向蓝色 (紫色 )偏移 ;胃络瘀血证与脾胃虚寒证 ,胃络瘀血证与肝胃不和证 ,胃络瘀血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质H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胃不和证与脾胃湿热证 ,肝胃不和证与胃阴虚证 ,肝胃不和证与脾胃虚寒证患者白苔H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舌质颜色特征。方法 应用舌诊综合信息分析系统对不同临床分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和其他肿瘤患者的舌质颜色及RGB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舌质颜色较其他肿瘤患者青紫舌比例高 (P <0 .0 5) ,R、G、B 3个分量均较其他肿瘤患者低 (P <0 .0 1) ;临床Ⅲ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青紫舌的比例较Ⅰ期、Ⅱ期高 (P <0 .0 5)。结论 舌质青紫是原发性肝癌舌象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中医不同舌苔测量,探索建立中医舌苔厚度的现代技术检测方法。[方法] 对临床门诊患者进行舌象采集,分别拍摄得到同一患者数码舌象与高光谱舌象,共计609例。利用数码舌象确定舌苔类型,依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薄白苔组129例、水滑苔组78例、白腻苔组179例、黄腻苔组103例,共计48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舌尖、舌中、舌根、舌左、舌右5个不同舌面分区,对比不同类型舌苔之间的高光谱舌象数值及其差异性。[结果] 在舌尖分区,黄腻苔组数值高于薄白苔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舌中、舌根分区,白腻苔组数值均高于薄白苔组和水滑苔组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黄腻苔组数值均高于薄白苔组和水滑苔组且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在舌左分区,黄腻苔组数值均高于薄白苔组和水滑苔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于白腻苔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舌右分区,黄腻苔组数值高于薄白苔组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高于水滑苔组且有极其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其他组组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高光谱数值对舌苔厚度的变化呈正相关,提示高光谱技术可以用于舌苔厚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