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刘中勇教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并筛选刘中勇教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资料,并以此构建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分析,得出所用高频药物及药物组合,分析出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对320张处方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次数较高的药物有川芎、党参、炙甘草、白术、法半夏、酸枣仁、茯苓等;前5位高频药对组合为"川芎-酸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党参""白芍-柴胡""川芎-党参;关联规则包括"枇杷叶→郁金""远志→酸枣仁""黄芩,党参→法半夏"等;有14个核心药物组合和7个新处方。结论:刘中勇教授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时重视健脾益气及祛湿化浊的治法,同时强调精准辨证,并根据病情灵活运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益肝肾、清热泄毒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总结蒋益兰教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用药经验,挖掘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新组方,为妇科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蒋益兰教授门诊20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首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蒋益兰教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用药规律.结果:209首处方中,共涉及132味中药,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的有11味药;药性以温性频次最高;药味以甘味频次最高;药物归经以脾经频次最高.根据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对,新处方16个.结论:蒋益兰教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用药寒温并用,重视脾胃,共奏益气健脾、利湿化瘀解毒之功.  相似文献   

3.
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陆曙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门诊中药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频次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以探究其用药经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陆曙教授治疗冠心病的门诊病例480例,提取处方462首,统计分析出高频用药24味,前5位药物为丹参、生甘草、茯苓、砂仁、紫檀,四气五味统计发现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辛为主,由此进一步推演出核心处方3首。结论:陆曙教授治疗冠心病善用经方及自创方,常用药为丹参,常用方为交泰调脉方及丹参饮,用药方面寒温并用,且用量平和。其针对肾虚、火热、气郁、痰瘀多见,善以理气解郁、活血化瘀、化痰利湿。  相似文献   

4.
杨矛  方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1,33(10):1947-1950
目的:总结方朝晖教授应用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证经验.方法:将方朝晖教授采用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中药处方信息录入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通过关联规则、频数分析、等方法观察中药的核心药物、关联组合、使用频次等.结果:纳入了125例患者及其处方,中药使用130种;中药使用频次超过75%的有炙甘草、草薢、茯苓、车前子、泽泻;萆薢、茯苓、泽泻、车前子、延胡索、白芍、百合、炙甘草组成核心处方;中药关联规则中设置信度>90%,支持度>10%的二药关联、三药关联分别有8个、13个,如白芍-->赤芍、萆薢-->佩兰、萆薢-->茵陈、白芍-->赤芍,萆薢、萆薢-->佩兰,山慈菇等.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方法较好总结方朝晖教授重视祛湿化浊法,兼活血、宁神的中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海洋中药治疗咳喘的配伍规律。方法从相关数据库、书籍中筛选出100个治疗咳喘的海洋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处方中中药的使用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药物核心组合,获得新的治疗咳喘的海洋中药处方。结果 100个治疗咳喘的海洋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海洋中药有蛤壳、海浮石、海藻、昆布、牡蛎等;最常用的药物组合里,蛤壳常与杏仁、贝母、甘草、桑白皮、青黛、黄芩、麻黄、半夏、桔梗、橘红相组合使用。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有杏仁-蛤壳-麻黄、甘草-昆布-蛤壳、甘草-蛤壳-麻黄。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有杏仁-蛤壳-麻黄-石膏-紫苏子、甘草-昆布-蛤壳-麻黄。结论收集到的海洋中药治疗咳喘的中药处方中,蛤壳使用频次最高,常与蛤壳相组合的药物多以清泄肺热、软坚散结、化痰止咳为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组方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选择《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医学期刊中治疗OSAS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OSAS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79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6个,新处方13个。结论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能很好的应用于方剂用药规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古今名医论治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 整理《古今名医临证实录丛书·睡眠障碍》中古今名医治疗失眠的临证处方,利用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SPSS Modeler18.0进行关联规则,SPSS Statistics25.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44位医家,296首经验方,涉及中药331味,获得甘草、酸枣仁、茯神、茯苓、半夏等核心药物17味。药性以寒、温并用为主,药味以甘为要,归经以心经为首,功效以宁心最为多见。关联规则获得酸枣仁-茯神等核心药对18个,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方。结论 古今名医治疗失眠以和胃化痰、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立法,常用温胆汤、五福饮、八珍汤、增液汤等方加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静生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由张静生教授开具的重症肌无力处方255首,应用SPSS Clementine 12.0和IBM SPSS 26.0对处方中药物频数及其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回顾性地研究.结果:对筛选出的232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中药多入肝脾肾经,以甘温平的补气药,佐收涩、理气、解表、活血化瘀药等,得到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高频药物为山茱萸、枸杞子、陈皮、当归、黄芪等47味药物;同时在支持度≥10%,置信度≥80%,提升度≥1.0条件下挖掘出核心药对为山茱萸-黄芪,山茱萸-枸杞子、菊花-枸杞子、黄芪、防风-升麻、益母草-枳壳、菊花-桑叶、枳壳-桔梗等为关联度较高的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出治疗以处方版黄芪复方为主,佐以保和丸、丹参生脉饮等方剂.结论:数据挖掘分析结果显示与张静生教授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相符,多用补脾益肾,升举阳气之品,针对伴随不同症状而应用不同药物组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明清医家治疗失眠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有关治疗失眠的明清医家医案,提取医案处方中用药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分类、性味和归经,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失眠医案490例次,涉及方剂490首,药物326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神(177次)、茯苓(169次)、半夏(166次)、酸枣仁(163次)、甘草(150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类分别为安神类(699次)、化痰类(624次)、清热类(527次)、健脾类(522次)、补阴类(461次);药性以寒性(1 916次)和温性(1 594次)为主,药味以甘味(3 062)、苦味(1 905次)、辛味(1 374次)为主。对使用频次>49次的24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聚类组;关联规则分析,得9条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结论:明清医家治疗失眠用药以安神、化痰、清热、健脾、补阴等为主。临床选药应虚实兼顾,五脏并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18年8月—2023年8月就诊于青岛市中医医院甲乳外科的临床第一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中药处方1 206首,涉及中药291味;用药频次居于前5位的是浙贝母、夏枯草、柴胡、茯苓、半夏;药物功能类别以清热、补虚、化痰、活血、理气类为主;药性以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7个高频药物组合,浙贝母-夏枯草药对出现频率最高;16条关联规则中,玄参→浙贝母、香附→柴胡置信度最高;聚类分析发现6个核心药物组合。结论 中医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以化痰散结、行气活血、益气养血为主要思路;常用浙贝母-夏枯草药对清热化痰散结,并以消瘰丸为基础方化痰软坚散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收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内1214篇中医药治疗湿疹的期刊文献,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用药频次与高频药物性味归经分布;分析湿疹伴瘙痒剧烈时辨证用药规律;使用Spss Modeler软件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挖掘湿疹治疗用药的关联规则及处方规律,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4篇文献,970首方剂,涉及中草药454味.其中内服汤剂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为甘草、白鲜皮、生地黄、苦参等;外用方剂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为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等;高频药物药性以"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主归"肝、肺、脾"经;湿疹伴瘙痒剧烈者辨证加减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为地肤子、白鲜皮、乌梢蛇等;通过关联规则发现核心药对为栀子-甘草、黄柏-白鲜皮-苦参、荆芥-防风、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结论 中医治疗湿疹处方用药以清热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攻毒杀虫止痒药为主,甘草、白鲜皮、荆芥、防风和苦参等药物使用频次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诊治痤疮的辨证思维、处方、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采用传统研究手段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遵循"人机结合,以专家为主"的原则,对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诊治痤疮的临证经验进行整理、结构化处理,再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其诊治痤疮的症、证、方、药规律。结果:71例痤疮患者中肝郁化火证占63.38%。常用前10味中药频次由多到少为:白芍、甘草、酸枣仁、合欢皮、石斛、茺蔚子、野菊花、连翘、黄连、竹茹;复杂网络图显示白芍、酸枣仁、石斛、甘草、黄连为核心药物,其中最核心药物为白芍;无尺度网络分析发现4组中药配伍,为白芍—竹茹—甘草—野菊花—石斛—合欢皮—酸枣仁;连翘—茺蔚子—野菊花;绿梅花—枳壳;女贞子—远志。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方法较好总结徐经世教授采用甘平药物调肝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为临床医师诊治糖尿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为检索源,制定检索式,采集糖尿病中医治疗相关文献,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录入"糖尿病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系统",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处方112个,常用药物126味,使用频率靠前中药分别为生地黄、当归、黄芪、熟地黄、葛根、茯苓、丹参、麦冬、丹皮、川芎等;而关联规则分析揭示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组合,包括当归配黄芪、生地黄配葛根等。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系统总结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成,可以发现组方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姜良铎教授治疗糖尿病的方药规律,总结其学术经验,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门诊糖尿病患者的初诊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次统计,总结性味归经分布、组方规律分析等,最终得出治疗糖尿病的新处方.利用TCMSP、TTD、STRING等数据库挖掘核心药物治疗糖尿病的作用靶点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药物作用机制.结果:该研究共筛选出姜良铎教授治疗糖尿病的处方158首,其中所涉及中药共220味,常用药物有赤芍、白芍、瓜蒌、枳壳、地骨皮、黄芩等17种,药物组合模式71组,其中对药35组,角药26组,4味及以上药物组合10组,并得出9首治疗糖尿病的新处方.核心药对"赤芍-白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靶基因有PTGS2、NR3C2、PIK3CG、HTR2A等,富集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挖掘方法可以较好地归纳姜良铎教授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擅用角药,用药以滋阴清热,活血解毒为主,主张从状态辨治,注重扶正祛邪.其核心药对可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的用药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规律。方法: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圣济总录》为底本,抽取其中治疗淋病的方药进行分析。首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的"临床采集"模块进行方药录入,然后运用"数据分析"功能中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分析《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的药物频数、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99份处方中涉及162味中药,其中以滑石、木通、冬葵子、瞿麦、石韦、黄芩、车前子为主。支持度≥10的药对为15个;置信度≥60%的药物组合为12组;产生的新处方6张。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圣济总录》治疗淋证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淋证的中医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软件,探讨近年来医者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方法:本文通过搜集CNKI、VIP、WanFang三大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0年4月15日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处方,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软件提供的Excel模板批量录入数据并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及聚类处方和复杂网络等几个方面,以分析中药处方的用药特点.结果:经过处理,共纳入方剂236首,涉及药物245味,用药频次3471次,得出21种高频次药物;出现最多的药性分别为:平、微寒、温、寒;而药味则是甘、苦、辛为多,归经主要集中在肝、心、肺、脾四经;药物功效以疏肝解郁为最多;药物关联分析中支持度最高的组合为:白芍→柴胡;对出现频次在50次以上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3类;进行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将边权重设置为100,得到柴胡、白芍等13种药物的核心组合.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法可初步分析中医药从肝论治失眠障碍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白彦萍教授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归纳分析白彦萍教授治疗本病的经验.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门诊,并由白彦萍教授治疗的湿疹患者的处方资料,建立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总结用药特点.结果 纳入研究的处方1276张,涉及患者558例.通过关联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外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三个数据库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已发表的AS相关文献。应用Excel2010统计分析纳入的中药频次、类别、药性、药味及归经等频数及频率情况,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使用频次≥7的中药进行关联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使用频次≥7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共44篇,涉及处方52张、中药103味。其中,使用频次≥6次的中药有29味,药物类别主要为祛风湿、活血化瘀、清热、补虚等;药性以温为主,平、寒、微寒次之;药味以苦、辛、甘味最为多见;药物归经以肝、脾、肾、肺等为主。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药物组合有桂枝→羌活、川芎→羌活、桂枝→细辛、乳香→没药等。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共得到3个聚类方。结论 AS的核心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中药复方外用治疗多采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R语言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筛选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相关文献,依据标准方案提取针灸处方,建立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处方信息数据库;基于R语言对数据库取穴频次、聚类和关联等情况进行规律挖掘。结果:共收集78篇文献,提取87个处方;干预措施包括艾灸、针刺联合中药及3种以上干预措施联合运用;使用频次>25次的高频腧穴依次为肺俞、足三里、肾俞、大椎和脾俞;经脉使用频次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阴肺经、任脉和督脉为主;特定穴频次以背俞穴和五腧穴为主。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以大椎-脾俞-肾俞-肺俞-足三里为基础的核心腧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以肺俞、足三里、肾俞、大椎和脾俞为核心腧穴组合,针刺、艾灸、中药结合多种疗法综合运用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25日。建立Excel专题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25.0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9篇,收集到159首方剂,涉及102味中药,中药累计使用频次893次。用药频次较高的依次为大黄、牡蛎、蒲公英等,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肝、肺、肾为主,药物功效以清热药、泻下药、平肝息风药为主。经关联规则分析,2味中药配伍关联12条,3味中药配伍关联11条;聚类分析得到大黄-牡蛎-蒲公英、丹参-附子、黄氏-槐花-益母草-地榆-土茯苓3个聚类。结论: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配伍中常用的是大黄、牡蛎、蒲公英、附子、丹参等,治法以养阴清热、益气固肾、活血通络、通腑泄浊为核心,并辅以活血化瘀和温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