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隆爷喜欢江南的秀美,很喜欢微服私访到江南走一走.相传乾隆三下江南时,在一家饭店用餐,店家将锅巴经油炸酥,再用虾仁、熟鸡丝、鸡汤熬汁,送上餐桌后将汁浇在锅巴上,顿时吱吱声响、阵阵香浓.乾隆大开眼界,叫来店家问这是什么菜名?店家说这叫"平地一声雷",俗名锅巴肉片.  相似文献   

2.
清代江南乡试分闱动议始自康熙,经雍正、乾隆、咸丰、同治,迄于光绪,历时久远,过程复杂。江南分闱之议此伏彼起,根源在于江南分省。无分省,便无分闱,这一原则不仅可以解释江南的情形,也同样适用于湖广、陕甘。江南乡试考生偏多而中额过少这一矛盾则是江南分闱之议不断出现的主要动力。由于江南两省自身的特点和帝国的大一统体制,江南分闱动议无果而终。其主要原因有:城市因素;江南两省官员、士绅群体对于分闱态度不一,甚至互相掣肘,始终未形成命运的共同体;清廷对江南采取防范、压制政策。在知识公平与区域公平发生冲突时,清廷艰难地选择了后者,致使江南两省为此付出了长期又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炮天红”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也是沪上家喻户晓的名牌药酒。它的名字有北方风味,这事与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有关。“炮天红”药酒成名与清代乾隆皇帝第一次下江南有关。当皇帝爷来到江南后,面对秀丽的风光和水灵佳人而流连忘返,于是白天便游山玩水,晚间便对酒当歌,纵情欢乐,放荡形骸数日后,精力尽耗,使乾隆感到身体不支,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头晕耳鸣,精神萎靡不振,脸色惨白,胃口大减……,这样可急坏了随驾的御医。御医说:“这是因肾衰引起气血亏虚的缘故,眼下没有合适的药方”。于是乾隆就发诏示,张榜悬赏民间补肾奇方。雷允上诵芬堂药铺…  相似文献   

4.
善于用同感揣摩对方心思和珅非常“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从这个角度说,和珅可谓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善于察言观色的高手!和珅是乾隆朝的大红人。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为御前侍卫。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步登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20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和珅非常“善解高宗(乾隆)意”。和珅是一个感情非常细腻的人,他的许多迎奉行为都具有深厚的同感基础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和珅早年就下功夫收集乾隆的诗作,并对其用典、诗(词)风、喜用的词句了解得一清二楚,闲来还有所…  相似文献   

5.
威灵仙别名“铁灵仙”“黑须公”“老虎须”,是一味应用广泛、功效显著的治病保健良药,它的人药在民间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从前,在江南有座古寺叫威灵寺,寺中一位老和尚认识一种专治肌肉关节风湿痹痛以及鱼骨鲠喉的药物,功效显著。但这位老和尚,为了得到更多的香火钱,  相似文献   

6.
乾隆皇帝活了89岁,在位60年。他本来还可以多做几年皇帝的,但因祖父康熙只当了60年皇帝,于是,他也只做60年皇帝,不敢超过他祖父的年数。仅此亦可见乾隆淡泊名利及其孝悌之心。说他“淡泊”,当然是相对历代帝王而言的。不过,乾隆的一生,60年太平天子,也算是散淡的。他善骑射,喜书法,爱游历,能诗文。他为文1300余篇,作诗4万余首。他字尊赵体,江南名胜多见其御笔垂青。乾隆有如此广泛的兴趣、爱好、特  相似文献   

7.
明清两朝在江南地区实行重赋政策,苏、松、常、嘉、湖五府尤其苏、松二府赋税一直极为繁重。围绕赋税征收,自明初直到清末,江南士民、地方官员、江南籍京官大体上为一方,朝廷和代表国家财政的户部为一方,两者长期展开赋税博弈。前者一直呼吁减低江南尤其是苏、松二府的赋税征收定额,后者针对现状,面对减赋呼声,也反复斟酌,采取了诸多救偏措施。这些回应举措不独明清两朝不同,而且明朝和清朝一朝前后也有变化。明清朝廷在江南实施的赋税政策,就是各种力量樽俎折冲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大煮干丝     
正乾隆下江南之际,扬州官绅为博取万岁爷的欢心,在招待的菜品上下足了功夫,九丝汤就是一道较为典型的佳肴。传统文化中,九为至尊之数,足见当时官绅在菜肴命名时也下了一番功夫。九丝汤并非徒有虚名,它确实是由豆干丝、火腿丝、笋丝、木耳丝、蛋皮丝、  相似文献   

9.
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一种叫做“叫魂”的妖术恐惧突然在中国爆发。这一妖术恐惧从大清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发端,沿着运河和长江北上西行,迅速地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愚夫愚妇们受这种妖术恐惧的支配相信妖术师可以通过人的发辫、衣物,甚至姓名来盗取其灵魂为自己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出现旅游活动并不比其他国家晚。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就有周穆王穿过戈壁滩看望西王母娘的旅游记载;公元前138年,张迁通西域到达波斯和叙利亚的活动更是载入中外史册;唐朝玄奘西天取经在中国家喻户晓,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著名的海上旅游活动;乾隆七下江南,在民间永传不衰;明代徐霞客  相似文献   

11.
在苏州琳琅满目的菜谱中,“番茄虾仁锅巴”独具风味,一直被誉为江南第一菜。 关于“第一菜”的由来,众说纷纭。传说一:苏州百年老店松鹤楼菜馆开张营业的第一天,风流、好游的美食家乾隆皇帝,御驾光临该店,点了“番茄虾仁锅巴”一菜。上桌时,乾隆被此菜的响声吓了一跳,故称“春雷惊龙”,又因  相似文献   

12.
乾隆皇帝下江南,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艺术加工下,演绎成多少史事传奇与风流韵事,广泛流传于世。然而,曾经流传于南昌民间的“热冻”菜,却无人记载。 据说,乾隆微服游览滕王阁后,又乘舟楫顺赣江而下。来到广袤的鄱阳湖平原,旋即为那古朴恬静的田园情调陶醉了:小鸡在村庄的田边觅食,鱼虾在碧清的溪流中游弋,炊烟在林梢缭绕,闪烁着秋阳红里透蓝羽翎般的色彩。柴门吱呀处,一位农家窈窕女子腰肢间挟着洗衣木盆,娉娉婷婷闪了出来……乾隆流连忘返,喃喃自语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似文献   

13.
<正>"清宫寿桃丸"原名"蟠桃丸",在《清宫医案》中有详细记载。据史载,坊间流传着一则与"蟠桃丸"相关的奇案:乾隆三十年,微服私访江南。刚到苏州,随行御医刘颖甫就接到了父亲病危的家书。刘颖甫父亲,早就有排尿困难的旧疾,这次更危及到性命。  相似文献   

14.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杭州西湖山水秀丽,千百年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之陶醉。秦始皇出游杭州,隋炀帝开凿运河,吴越南宋两度建都,白居易、苏东坡尽职爱民,岳飞就义风波亭,乾隆六下江南……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动人优美的故事和传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西湖天下景,谁能识其全?”由于古今文人对西湖的题咏描绘,也为杭州的菜肴、风味小吃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染上了绚丽的风貌和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15.
阮浩耕 《健康天地》2010,(11):75-75
<正>以"茶圣"陆羽命名的泉井,全国至少已有四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又称"陆子泉";湖北天门有文学泉,亦叫"陆子井";江西上饶有陆羽泉;浙江余杭有苎翁泉。无锡惠山山麓的惠山泉,相传是陆羽品题为"天下第二泉"。惠山泉以上游水质为优,中下游较差。今惠山蓄上游泉于"圆池",用以沏茶;蓄中游泉于"方池";蓄下游泉于"下池"。早在宋朝时,当地为纪念陆羽对惠山泉的评鉴,就将  相似文献   

16.
据乾隆时《皇上用人参底薄》记载:“自乾隆六十二年十二月初一始,至乾隆六十四年正月初三统计,乾隆共进人参359次,服人参三十七两九钱,约每日服人参5克之多。”《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记载:“自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统计,慈禧共服人参二斤一两一钱。慈禧每日服用的人参俱交总管郭永清、太监秦尚义伺候。”乾隆皇帝寿享八十九岁,是我国帝王中最高寿者。慈禧寿享七十三岁,死前还能弄权揽政。乾隆、慈禧之所以能长寿,与他  相似文献   

17.
据传,清朝乾隆皇帝在晚年患了便秘症,太医们千方百计选用中草药也未治好他的病。一天,乾隆散步路过御厨房,当时有两个帮厨的小太监正在烤炭炉边烤白薯,飘出香甜的气味。乾隆循香走去,问:“什么东西这么香呀?”一个小太监头也没抬地答道:“烤白薯。”乾隆说:“给我一块尝尝好吗?”小太监随手从炭炉上拿起一块递给乾隆,抬头一看,连忙跪地磕头:“万岁爷!万岁爷!”而乾隆却咂巴咂巴地吃得香着呢!自此后,乾隆尝  相似文献   

18.
健康江南的大道:“医”路前行健康江南的大道:“医”路前行深入贯彻健康中国行动,全力建设健康江南。江南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制定《关于推进健康江南建设的决定》及《“健康江南2030”行动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要求,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动员城区上下共同推进健康江南建设,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开皇三年卢思道的上奏来看,隋代尚书省与九寺的关系仍处于调整之中。隋文帝为了省寺对应,曾经机械地想将九寺省并成六寺,虽然并没有成功,但以省统寺的方针却确定了下来。严耕望先生所说唐代前期省寺关系的理想状态在隋代是能找到例证的,但在皇权的干涉下,经常不能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20.
《保健医苑》2013,(6):38-39
<正>"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有声。"江南给人的印象,总是离不开水的身影。水是江南的精灵,水一般的恬静悠然,水一般的清新温润,是江南最具魅力的符号。每次视线中出现"江南"、"水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