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方法,但在糖尿病合并冻结肩患者中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对糖尿病合并冻结肩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8例,根据患者肩关节腔是否注射曲安奈德,分为激素组(CI组,42例)和非激素组(NCI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范围(ROM)、肩关节Constant评分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Constant评分优良率。结果:CI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74±0.45和2.24±0.43,Constant评分分别为69.10±1.76和75.81±1.25,均优于NCI组(P<0.05);治疗后1个月内NCI组塞来昔布胶囊用量明显多于CI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VAS疼痛评分、ROM、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Constant评分优良率为76.2%,NCI组为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腔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可以减轻糖尿病合并冻结肩患者早期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是糖尿病合并冻结肩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对糖尿病合并冻结肩患者保守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冻结肩88例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肩关节腔是否注射曲安奈德,分为激素组(CI组,42例)和非激素组(NCI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肩关节Constant评分以及治疗6个月后2组的Constant评分优良率。结果:CI组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VAS评分分别为(2.74±0.45)分和(2.24±0.43)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69.10±1.76)分和(75.81±1.25)分,均优于NCI组(P0.05)。治疗6个月后,2组VAS评分、ROM、Constan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组Constant评分优良率为76.2%,NCI组为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关节腔曲安奈德注射治疗可减轻糖尿病合并冻结肩患者早期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是糖尿病合并冻结肩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透明质酸钠(SH)注射与可吸收医用膜植入结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冻结肩患者40例,应用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后SH注射20例(SH组),应用肩关节镜下松解术后可吸收医用膜植入20例(医用膜组),比较两组术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两组术后VAS评分、ASES评分、UCL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VAS评分、ASES评分及UCL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H与可吸收医用膜结合肩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冻结肩均可提高术后肩关节功能,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和肩关节腔药物注射联合生理盐水液压扩张法治疗冻结肩(F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FS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注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患者58例。注射治疗组第1天行超声引导下的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和肩关节腔类固醇混合药物注射,联合治疗组在注射治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肩关节腔30 ml生理盐水注入行液压扩张治疗,然后2组患者再行居家肩关节功能训练15 d。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注射结束后和居家肩关节功能训练结束后(治疗结束后)进行肩痛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估[肩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并于治疗过程中进行安全性评价。 结果 注射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PROM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注射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和PROM评分均显著优于注射治疗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喙突下滑囊和肩关节腔药物注射联合液压扩张治疗可显著改善FS患者的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且疗效优于单纯的药物注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微创手术与药物治疗对早期原发性冻结肩(PFS)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科收治入院的82例PF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药物组与手术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行关节腔内固醇激素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关节镜下盂肱关节与肩峰下间隙的清理松解术。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内旋、外旋、外展、前屈的主动关节活动度(ROM)。结果两组的基线资料、治疗前的VAS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主动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Constant肩关节评分、主动ROM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高于药物组,Constant肩关节评分、主动ROM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周、半年和1年,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组,Constant肩关节评分、主动ROM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与药物注射都是早期PF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注射的近期疗效显著,但远期疗效较差,而微创手术的远期效果更加突出,配合术后的药物口服和康复锻炼能显著改善其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肩袖间隙肩关节腔和三角肌下滑囊注药治疗冻结肩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确诊的65例冻结肩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经肩袖间隙肩关节腔和三角肌下滑囊注药治疗。治疗前超声检查测量肩袖间隙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至皮肤的最短距离和喙肱韧带的厚度,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以及Constant量表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量表肩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治疗前测量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至皮肤最短距离为(11.81±2.52)mm,喙肱韧带厚度平均为(2.69±0.42)mm。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超声引导经肩袖间隙肩关节腔和三角肌下滑囊注药治疗。与治疗前评分比较,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Constant量表和UCLA量表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得到改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治疗后3个月Constant量表和UCLA量表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不明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Constant量表中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程度和肌力均得到改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与治疗后1个月相比,治疗后3个月的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均未见进一步改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6)。 结论超声引导经肩袖间隙注射可一次进针实现肩关节腔和三角肌下滑囊2个部位的注射,临床短期疗效满意,可作为冻结肩超声引导微创治疗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对中老年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RA)标准,选取89例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40~72岁,A组:43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膝关节物理治疗。B组:46例,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物理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年行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治疗后两年,2组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中老年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联合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没有未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透压针刀对冻结期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及对远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湖南省脑科医院60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透压针刀组(n=30),传统针刀组(n=30)。两组治疗周期均为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结束后1 d、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Murley)。结果 经过治疗后,透压针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针刀组(P <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并且透压针刀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针刀组(P <0.05)。两组患者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并且透压针刀组患者后伸、前屈、内收、外展和外旋ROM均显著高于传统针刀组(P <0.05)。结论 采用透压针刀治疗冻结期肩周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疼痛度,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提高冻结期肩周炎康复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肩关节镜下盂肱关节前方松解术与保守疗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冻结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8例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盂肱关节前方松解术治疗,B组5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点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AROM)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B组的76.00%(38/50);治疗3个月后,A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两组患者前屈、内旋、外展和外旋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且A组大于B组,A组VAS和PSQI明显低于B组,AROM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保守疗法相比,肩关节镜下盂肱关节前方松解术治疗冻结肩,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等情况,减轻关节疼痛,提高睡眠质量,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和延迟康复锻炼对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修补中、大肩袖撕裂的患者共65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术后早期即进行肩关节的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采用延迟的肩关节康复锻炼方案。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采用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欧洲肩关节协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并在术后12个月行肩关节磁共振检查,观察肩袖愈合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SST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肩关节活动范围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SST评分、Constant评分、VAS评分、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均显著优于组内术前评分(P<0.05),肩关节外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肩袖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是一种治疗中、大肩袖撕裂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1年内随访结果表明肩关节早期康复锻炼方案与延迟康复锻炼方案对肩关节功能和肩袖愈合影响类似,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冻结肩的价值。方法 将100例临床诊断为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试验组进行连续3次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治疗,对照组仅行连续3次单纯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对肩关节疼痛(VAS)和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后6周及12周,2组VAS及A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6周和12周,2组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试验组ARO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和单纯关节腔注射法均能有效改善冻结肩患者疼痛,而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注射联合关节囊扩张法的短、中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注射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评价长圆针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I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长圆针治疗此病的优势。 方法:将60例偏瘫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予假针刺,每周1次,2次后观察其肩关节疼痛、肩部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患肢手肿胀改善情况,并在3个月后随访肩关节疼痛程度、出现肩手综合征Ⅱ期、Ⅲ期的百分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60例患者经过2次治疗:①治疗组和对照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疗前均有下降,但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组改善肩部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治疗组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④治疗组患者手肿胀程度,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⑤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VAS评分、出现肩手综合征Ⅱ期、Ⅲ期的百分率上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与假针刺相比较,长圆针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I期有良好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对脑卒中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常规综合康复联合悬吊训练(SET)治疗对于冻结肩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55例病程>6周且2周内自感肩关节功能恢复受限的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观察组27例,最终2组分别有2例和1例脱落,故2组均为2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SET治疗,通过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SJFA)、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CMS)、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SJFA、CMS评分均升高(均P<0.05),VAS评分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SJFA、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综合康复联合SET技术治疗冻结肩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类固醇注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偏瘫肩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对照组给予肩峰下滑囊注射类固醇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个月、3个月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量表(VAS)评分、被动肩关节活动度(PROM)、Fugl-Meyer(FMA)上肢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无显著性差异,就病程、年龄和治疗前指标而言,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PROM及MBI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肩关节活动度(尤其外展和外旋)角度、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肩峰下滑囊类固醇注射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偏瘫肩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肩痛症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喙肱韧带(Coracohumeral Ligament,CHL))联合紫金丹外敷改善冻结肩(frozen shoulder,FS)患者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所接受的52例冻结肩病人,把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接受传统针刀松解CHL为主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治疗,治疗组实施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CHL联合紫金丹外敷为主配合肩关节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术后各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及术后2周肩关节整体疗效评定。结果:术后各时间点超声引导治疗组VAS,肩关节Melle评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2周后疗效评定总显效率88.46%高于对照组73%(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喙肱韧带联合紫金丹外敷比传统针刀松解喙肱韧带为主在治疗冻结肩方面,能迅速减少疼痛、改善功能活动、提高疗效、促进疗效、实践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在重度肩袖撕裂伤肩关节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重度肩袖撕裂伤且接受肩关节镜修复手术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中采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的患者设为联合组(30例),采用传统缝线桥技术的患者设为传统组(33例),对比2组手术前后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内旋、外展和外旋)、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及再撕裂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Neer评分)。结果 联合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低于传统组(P < 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6个月肩关节内旋主动活动度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大于传统组(P均< 0.05);联合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ASES均高于传统组;联合组术后6个月Sugaya分级优于传统组(P均< 0.05)。联合组术后没有伤口不愈合、持续性肿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Neer评分显示联合组预后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 < 0.05)。结论 在重度肩袖撕裂伤肩关节镜中采用内排锚钉缝合桥技术联合传统缝合桥技术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升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及比较钢缆和锁骨钩钢板两种固定方法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5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62例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钢缆固定34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28例,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Constant评分及其并发症等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62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5个月,钢缆固定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51±0.16,Constant评分93.85±4.88,二者分别与术前评分相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锁骨钩钢板组末次随访时VAS评分2.38±0.17,Constant评分82.36±4.32,两种方法进行组间比较,不论是VAS评分还是Constant评分P值均小于0.0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锁骨钩钢板固定术,钢缆固定具有解剖复位,持续稳定的固定,符合肩关节生物力学要求,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的优点,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可靠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 包括超短波治疗及肩关节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 对照组患者则针对肩部压痛点进行徒手封闭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对2组患者肩部疼痛、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 同时采用通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及后伸范围。于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M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并且上述时间点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M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3.9%)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封闭注射治疗能在短期内显著缓解肩袖损伤患者关节疼痛, 改善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其疗效明显优于局部痛点徒手封闭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药物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时,利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患肩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主动前屈关节活动度(AFROM)、主动外展关节活动度(AAROM),利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价综合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及随访一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一个月时,两组患者AFROM角度、AAROM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一个月时,两组患者UCLA评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UCLA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肩袖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两种缝合方案在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36例冈上肌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排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和Constant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和外展情况、静息VAS、活动VAS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和外展情况、静息VAS、活动VAS评分、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冈上肌腱损伤患者经单排改良Mason-Allen缝合技术修复及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均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且改良缝合桥技术修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