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以2019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为病原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在湖北省武汉市相继出现,并迅速波及全国。陆续的相关报告证实,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群对其普遍易感,这给防控带来巨大的困难。随着疫情的发展,小儿骨科急诊创伤患儿的急诊与住院治疗需求问题日益突显。在武汉市及全国多家抗疫一线小儿骨科医护人员的救治经验基础上,通过查阅已公布的相关防控条例,结合国内外关于2019-nCoV最新研究文献,充分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传染特点,综合既往已有的小儿骨科创伤救治原则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本专家共识,为在COVID-19疫情期间对急诊创伤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制定出系统规范且符合小儿骨科临床实践的临床路径和防控措施,同时也为各级医院从门急诊、住院、手术到术后护理等各环节防控,并安全开展小儿骨科创伤急诊手术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染性疾病。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发热、乏力和干咳等症状,但重症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严重的酸中毒和凝血功能紊乱。此类重症患者往往需要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且部分非重症患者也可能因急诊手术需行全身麻醉。2019-nCoV可通过飞沫、接触和气溶胶等途径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而气道管理过程中,医务人员可能接触病毒载量很高的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所以具有极高的职业暴露风险。加强围术期医护人员和手术室的感染防控对于预防院内聚集性感染非常重要。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先后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气管插管术的专家建议(1.0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围术期麻醉工作指导及感染防控建议》,对围术期和围插管期的感染防控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本文结合这两个建议,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第五版)》和《普通物体表面消毒剂的卫生要求》,对围术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感染防控提出详细的操作性建议,供基层医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心疫区的一所综合性医院,其普通外科需承担腹部外伤、恶性肿瘤及急腹症的治疗任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指南及医院相关管理规定,普通外科制定了科室防控COVID-19的措施及预案。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至2020年2月29日期间,科室共救治46例病人,其中先后有2例病人疑似、1例病人确诊COVID-19,均得到了及时甄别和妥善处理,未引起工作人员、其他病人及陪护之间的交叉感染。其防控措施及预案有效地防止了COVID-19在普通外科的扩散,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急诊创伤骨科诊疗行为的建议和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月15日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28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资料,男71例,女57例;年龄为5~88岁,平均48.7岁。门诊处置107例;住院手术21例,其中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17例。记录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总结疫情暴发以来实施的一些措施和经验。结果107例接受门诊处置的患者中,3例确诊COVID-19,3例疑似COVID-19。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中,1例疑似COVID-19;17例接受择期手术的患者中,1例确诊COVID-19,2例疑似COVID-19。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的情况:2名护士确诊COVID-19,但均为轻症患者;1名医生和1名护士均疑似COVID-19。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均发生在疫情防控措施执行之前,不排除社区感染的可能。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COVID-19防控的同时,保证安全、有效的医疗行为正常运转尤为重要。在COVID-19疫情期间,参与急诊创伤骨科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接诊过程均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健全急诊创伤分诊流程、住院患者分类管理、住院病房优化管理、围手术期标准预防、完善落实医护防护制度、患者及陪护宣教配合等措施,可降低院内COVID-19感染发生率,在疫情期间依然可以为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1-2],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可经气溶胶传播[3]。疫情期间疑似或确诊COVID-19患者的急诊和限期手术需在全麻下完成,而气管插管和拔管可能会导致病毒医源性传播。现将相关文献综合整理并解读,以供临床麻醉科医师参考。1 感染防控全麻气管插管和拔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湖北为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武汉处于疫情的中心,疫情防控不到位,极易引起COVID-19扩散,甚至导致医护感染。胸腰椎骨折(thoracolumbar fracture, TLF)是一种常见急性严重的脊柱损伤,如果不能够及时规范救治,往往会遗留肌力、感觉及大小便等功能障碍,甚至截瘫。在这种疫情与病情混杂的局面,如何解决疫情防控和TLF及时规范救治是一个巨大挑战。本院处于COVID-19的中心疫区,为武汉市COVID-19定点医院,同时也为武汉市非COVID-19特殊患者医疗救治单位,收治了一批合并COVID-19的TLF患者及非COVID-19的TLF患者。本文作者从脊柱外科医师的角度出发,总结疫情爆发以来对TLF相关诊疗经验体会,归纳TLF的诊疗流程,为骨科一线医务人员在接诊、治疗和防护等方面提供参考,以期在疫情期间减少医患COVID-19感染风险,提高TLF治愈率,降低并发症与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已成为全国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OVID-19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而骨科患者就诊常常具有急性、即时性的特点,部分患者无法等到隔离期满后再进行放射学检查。因此,做好COVID-19疑似患者筛查和普通骨科患者分级管理以及放射科医务人员的防护工作,防止放射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北京积水潭医院防控实践经验,探讨COVID-19流行期间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预防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创伤显微外科病区的感染防控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4日期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创伤与显微骨科51名医务人员和收治患者感染COVID-19的情况。2020年1月20日升级感染防控措施,包括病区的预防性消毒、终末消毒及人员消毒管理,急诊患者管理,住院患者管理,疑似患者管理,医务人员的培训、防控管理及心理干预。对比2020年1月20日前后不同感染防控措施的结果。结果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20日期间科室共有COVID-19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2例。确诊病例包括1名医师、1名技师、1名护士,疑似病例包括1例患者、1名护士。截至2020年2月14日,4名医护技人员均已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从2020年1月20日感染防控措施升级后,科室共收治29例急诊患者,其中12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7.3℃),无一例患者感染COVID-19;科室在岗的47名医务人员培训率达100%,无一名医务人员感染COVID-19和出现心理疾患。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随着疫情的变化,科室采取的感染防控措施不断调整升级,最终科学、有效地杜绝了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了科室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以磨玻璃影(GGO)为表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SARS-CoV-2)肺炎(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的CT影像学特点,以指导抗疫防治工作。方法回顾性纳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0年1月17日至2月13日收治的CT表现为GGO的COVID-19临床诊断71例患者,作为COVID-19组;以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CT表现为GGO并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肺肿瘤患者80例作对照,为早期肺肿瘤组。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症状(发热、咳嗽、乏力、肌痛、呼吸困难)、流行病学史、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肺肿瘤术后病理结果的临床特征及包括病灶数量、病灶位置、最大直径的CT影像特征。结果相比早期肺肿瘤组,COVID-19组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P<0.001),而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上多表现为2个以上病灶(61例,85.92%,P<0.001),主要分布在双肺的外周1/2带(69例,97.18%,P<0.001),病灶形态多为最大径>1 cm的较大片状(65例,91.55%,P<0.001)。COVID-19组在病程初期与早期肺肿瘤组形态相似,但随着病程进展则出现融合实变,可能出现GGO样的COVID-19和早期肺肿瘤共存的现象。结论以GGO为表现的COVID-19与早期肺肿瘤在CT影像上具有既相似又独立的特征。充分了解两者的影像特点并结合患者病史、实验室检验和确诊金标准、短期复查CT协助评估,有利于实现应收尽收、减少交叉感染,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的疫情,感染患者例数迅速上升,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1-3]。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COVID-19蔓延期间正逢春运高峰,恩施地区COVID-19患者持续增多。恩施州中心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也是本次COVID-19疫情期间的定点收治医院。为了降低骨科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有效提高疫情期间骨科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恩施州中心医院关节外科根据科室自身特点制定了疫情期间的工作流程及严格标准的防护措施,杜绝或避免疫情期间科室住院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之间、医护相互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并传播。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主要特点是潜伏期长、传染性强、隐蔽性大,目前已知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目前累计感染人数众多,并已有3000余名医护人员被感染。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就医是刚需,诊疗过程中加强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详细询问病史及流行病史、严格诊疗流程对于防止COVID-19交叉感染或聚集性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足显微外科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期间的应急护理管理方法,并评价效果. 方法 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采取应急护理管理措施:做好急诊患者的体温及肺部CT筛查,对所有在院患者及家属进行体温及指脉氧监测,高热或肺部CT异常患者的隔离与确诊,疑似及确诊患者病房的消毒与终末处理,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与培训,防护用具的规范使用与管理,病房人力资源的调配与管理,加强住院患者COVID-19的知识宣教以缓解焦虑等,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结果 本科室持续发热患者4例,2例排除COVID-19;1例确诊后转诊;1例高度疑似,已居家隔离.医护人员培训完成率100%,合格率100%.支援一线医护人员共48人,后备人员17人.疫情初期1例医生感染,应急管理措施落实之后无人感染;科室防护用具使用得当;在院患者无过激情绪反应,口罩佩戴依从性100%.结论 科室疫情期间所采取应急管理办法有效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了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安全,科学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13.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伏期长,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以往针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的筛查和防护手段已经不能满足COVID-19疫情控制的需求,必须对COVID-19进行全新的认识并采取特殊的处理流程。由于骨科创伤、出血及疼痛等急性症状的掩盖,COVID-19疫情容易被忽略,使得创伤骨科门急诊亦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为了规范创伤骨科门急诊患者的收治,加强创伤骨科医护人员的防护,本文对COVID-19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原则、疫情期间创伤骨科门急诊的管理、创伤骨科病房和手术室的防控策略、医护人员COVID-19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进行阐述,为创伤骨科患者的救治以及医护人员的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路径、途径、诊断与治疗及其心理反应,为泌尿外科从业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预防感染提供参考。方法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3名医生和3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专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感染路径、感染途径、可能的感染因素、首发症状、确诊后的诊断与治疗、感染后心理情绪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全部纳入6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直接或间接被1例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血尿患者所感染。主要的感染因素为对该病的不知情导致意识及防护不足所致。最主要的症状为发热。确诊后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使用最多的药物为抗病毒药盐酸阿比朵尔。确诊后被感染人员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起变化的首位原因为对自身疾病的担忧。均建议医院从应急方案和工作流程、开展全员培训、医务人员防护、关注医务人员健康这4个方面进行改善。结论泌尿外科属于低风险的感染科室,需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培训及提升相关的意识,特别是在传染性疾病高峰时节应做好相关防护。  相似文献   

15.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has been reported as a global emergency. As respiratory dysfunction is a major clinical presentation of COVID-19, chest computed tomography (CT)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Recent advances in imaging approache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been essential as a quant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tool to differentiate COVID-19 from other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Furthermore, cardiovascular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s not negligible and may result in rapid worsening of the disease and sudden death.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an accurately depict myocardial involvement in SARS-CoV-2 infection.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ole of the radiology department i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diagnosis of COVID-19,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ultra-high-resolution CT findings,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在伴发疑似/确诊新冠肺炎而需要手术治疗患者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方法总结我院肝胆外科1例疑似合并新冠肺炎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救治经过。结果术后患者体温正常,术后第8 d带T管出院,患者体温均正常,无呼吸系统不适主诉。结论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手术期间应明确专人专岗责任,严格执行三级防护,以切断空气、飞沫、接触三个传播途径。应着重患者转运、医护人员防护、负压手术间管控和术后处理等环节,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22,54(6):1551-1553
BackgroundPatients undergoing organ transplantation are immunosuppressed and already at risk of various diseases. We report about a patient who underwent 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fte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without a recurrence of infection.Case ReportA 68-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end-stage renal failure owing to primary 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ccordingly, hemodialysis was initiated in September 2020. Her medical history included bilateral osteoarthritis, lumbar spinal stenosis, hypertension, and hyperuricemia. In mid-January 2021, she contracte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fection from her husband. Both of them were hospitalized and receiv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Because their symptoms were mild, they were discharged after 10 days. The patient subsequently underwent 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from her husband who recovered from COVID-19 in March 2021. Befor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her COVID-19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st was negative, confirming the absence of pre-existing COVID-19 immediately before the procedure. Com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no pneumonia. Initial immunosuppression was induced by administering tacrolimus, mycophenolate mofetil, methylprednisolone, basiliximab, rituximab, and 30 g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Double-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and plasma exchange were performed once before 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The renal allograft functioned immediately,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normal without rejection. COVID-19 did not recur. In addition, her serum creatinine levels and renal function had otherwise remained stable.ConclusionLiv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as safely performed in a patient with COVID-19 withou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r rejection.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possibility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infection during transplantation surgery must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在中心疫区开展急腹症诊治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收治和院内会诊的急腹症病人的临床处置和预后,随访结束时间为2020年3月8日。结果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9日已处置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腹症病人19例,其中,合并COVID-19病人(确诊及疑似病例)5例。19例病人中,有急诊手术指征并行急诊手术处置的9例,恢复顺利者7例,死亡2例,其中确诊COVID-19病人行急诊手术处置1例,死亡1例;行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者10例(包括4例COVID-19病人),均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见密切接触上述COVID-19病人的医护人员出现感染表现。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在中心疫区诊治急腹症病人时无论其是否是COVID-19病人都做到仔细检查,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术中熟练操作,术后密切监护及观察,同时做好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