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前后气道炎性细胞、嗜酸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收集急性哮喘发作患者38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进行诱导痰和肺功能检测,哮喘患者采用上述联合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嗜酸细胞趋低因子(eotaxin)、ECP水平以及肺功能。结果哮喘组治疗前的嗜酸粒细胞比例、eotaxin和EC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嗜酸粒细胞比例、eotaxin和EC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与Eos比例、eotaxin浓度和ECP水平呈负相关(P〈0.001);eotaxin浓度与ECP浓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Eotaxin可能通过对Eos的选择性趋化作用使其释放ECP等一系列炎性介质参与了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和气流阻塞的发生机制。普米克令舒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者气道分泌物内Eos数量及eotaxin、ECP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文碧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149-2151
【目的】分析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表型分布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符合重症哮喘标准,374例为普通哮喘。比较不同程度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分型、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和肺功能特征。【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诱导痰嗜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和Fe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的不同表型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型排序均为:嗜酸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嗜中性粒细胞型、寡细胞型。③重症哮喘不同气道炎症表型的哮喘患者,FeNO、FEV1/FVC(%)和FEV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中性粒细胞型是肺功能损害最严重的重症哮喘表型。【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型是哮喘最常见的气道炎症表型,在重症哮喘患者中,嗜中性粒细胞型的肺功能最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短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发作期C0PD患者分为超短波治疗组(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行超短波治疗10~14d,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分别计算诱导痰液中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Neu/Leu%),检测诱导痰液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痰液Neu/Leu%,、IL-8、TNF-α均显著降低(P<O、05),FVC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F:EV。。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0%pred)明显升高(P<O.05)。Neu/Leu%与IL-8呈正相关(P<O.05),Neu/Leu%、IL-8、TNF-α含量与FEV。均呈负相关(P<O.05)。结论超短波治疗COPD具有减轻气道炎症、提高肺通气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性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特点,了解中性粒细胞在持续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持续性哮喘患者54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雾化吸入高渗盐水诱导痰,计数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测量痰上清液中白介素-8(IL-8)及ECP含量。结果:持续性哮喘患者中23例(4l%)表现为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31例(59%)为非嗜酸性粗细胞性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及对照组相比,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液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P〈0.05),IL-8含量(45&;#177;10.6ng/ml)亦较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及对照组明显增高。痰IL-8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数正相关(r=0.72,P〈0.05)。与对照组及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组相比,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患者痰上清液中ECP水平增高(P〈0.05)。结论:持续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检查显示气道炎症存在两种类型,表明气道炎症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从而导致不同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福莫特罗对过敏性哮喘大鼠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炎症的作用以及影响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哮喘模型组(B)、小剂量(0.08mg·kg^-1)福莫特罗组(C)、中剂量(0.12mg·kg^-1)福莫特罗组(D)、大剂量(0.16mg·kg^-1)福莫特罗组(E)、地塞米松(0.5mg·kg^-1)组(F),每组8只。卵蛋白致敏诱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福莫特罗口服,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给药7d。常规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原住凋亡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测肺组织匀浆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活化因子(eotaxin)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的含量。结果:(1)A组气道炎症无明显变化;B组炎症变化明显,大量EOS浸润,与A差异显著(P〈0.01);随着福莫特罗治疗量的增大炎症逐渐减轻,浸润EOS数量明显减少(P〈0.01)。(2)B组凋亡指数下降,与A组有显著差异(P〈0.01);D、E组凋亡指数较B组显著下降(P〈0.05)。(3)B组eotaxin较A组显著升高(P〈0.01);各用药组显著下降(P〈0.05)。各用药组eotaxin与EOS数量呈正相关。(4)B组ECP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1);各用药组均显著低于13组(P〈0.01)。结论:(1)哮喘大鼠气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2)在体内福莫特罗能够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凋亡。(3)福莫特罗能够明显降低气道中EOS数量,与抑制EOS趋化有关。(4)福莫特罗可能通过减少肺组织内eotaxin的表达来抑制EOS趋化。(5)福莫特罗能够抑制EOS活化,减少肺组织中的ECP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利用非创伤性方法研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方法 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利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及对照者血清、诱导痰中TGF-β1的浓度,并检测各种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痰中嗜酸细胞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诱导痰中TGF-β1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用诱导痰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均有重要意义,中重度哮喘患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中的TGF-β1可作为气道重塑指示剂。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儿童诱导痰液细胞学分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价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细胞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液的方法,收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儿童的痰液进行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结果 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儿,绝大多数均能成功诱导取痰,诱导过程中呼气峰流速(PEF)未见明显下降(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组诱导痰细胞总数为(11.4±9.1)×10^9/L,嗜酸性粒细胞为(18.50±12.21)%、肥大细胞为(1.08±1.04)%、中性粒细胞(23.26±12.16)%。缓解期患儿诱导痰细胞总计数为(8.2±3.65)×10^9/L、嗜酸性粒细胞(7.21±4.31)%、肥大细胞为(0.31±0.32)%、嗜中性粒细胞(18.44±6.5)%。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在哮喘发作期气道中明显升高(P〈0.01)。结论 诱导痰细胞学分析是评价哮喘患儿气道炎症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支气管哮喘表现为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活化为主的多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64例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34例,对照组(B组)30例,B组予常规GINA方案吸入辅舒酮200~600μg/d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片5mg/次,1次/天,睡前口服,均连续用药3个月。抽静脉血检测治疗前后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A、B两组白三烯B4(LTB4)、白介素25(IL-2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A组降低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B两组IL-12水平治疗后水平均升高,其中A组治疗后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②A、B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掏剂-1(TIMP-1)、MMP-9/TIMP-1水平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组(P〈0.05)。A组治疗后MMP-9,MMP-9/TIMP1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TIMP-1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有效控制哮喘患儿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9.
李静  檀卫平  吴葆菁  麦贤弟  徐小彩  范玲玲 《新医学》2009,40(12):800-801,840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气道炎症的细胞多型性,分析不同分型的患几对治疗的反应。方法:54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根据痰涂片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分为非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non-eosinophilic asthma,NEA)组及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EA)组,分别检测2组的血常规,观察其血细胞形态,记录痰涂片结果,并对其入组时及接受常规联合治疗3个月后达缓解期的肺功能进行检查,比较2组差异结果:EA组25例,NEA组29例。EA组96%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无中性粒细胞升高寺,血细胞形态异常者多为偶见异形淋巴细胞(占44%);NEA组则有21%中性粒细胞升高,无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血细胞形态异常者以中性粒细胞见中毒颗粒及空泡变性改变者(24%)砭偶见异形淋巴细胞者(24%)居多。EA组的痰涂片嗜酸性粒细胞明显高于NEA组(P〈0.01),NEA组的疾涂片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EA组(P〈0.01)。2组缓解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比急性发作期改善(均为P〈0.05),其中EA组的FEV。改善程度明显高于NEA组(P〈0.01)。结论:哮喘是一种多型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可参与其气道炎症,EA患儿对联合治疗反应优于NEA患儿,应根据哮喘患儿的痰涂片细胞分类了解其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哮喘完全控制时气道炎症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完全控制时气道炎症状态。方法哮喘患者36例,均按获得最佳哮喘控制研究的方法进行治疗,并测定肺功能和诱导痰细胞学分类。结果治疗后完全控制组肺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与非完全控制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哮喘达到完全控制时,肺功能改善明显,但气道炎症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与非完全控制者类似,仍然需要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其在嗜酸性粒细胞(EO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8周龄的雌性小鼠68只,按照随机数字大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致敏雾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帕霉素进行干预,分别检测两组小鼠外周血EOS数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以及给药后两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干预后显著缓解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外周血EOS数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鼠治疗前其血清IL-5水平显著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5水平显著下降(11.27±4.13)pg/ml,与对照组(15.19±4.41)pg/ml及治疗前(21.35±14.64)p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小鼠肺泡支气管组织以及伴随血管形态无明显改变;观察组小鼠肺泡支气管组织和伴随血管形态,可见肺泡上皮增生增厚,上皮内以及支气管血管周围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以EOS为主。结论雷帕霉素可以缓解哮喘小鼠气道过敏性炎症,从而改善哮喘的症状,对哮喘的治疗起着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气道炎性细胞因子与炎性介质的主要特性。方法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组16例患者、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组16例患者、哮喘组15例患者以及对照组15例正常体检者,检测这4组人员诱导痰中的嗜酸粒细胞即嗜酸粒细胞(EOS)比例;流式检测白细胞介素-5(IL-5)和γ-干扰素(IFN-γ)刺激的EOS表面CD69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EB组、CVA组、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EOS表面CD69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B组、CVA组、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PGE2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CVA组患者、EB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的诱导痰中LTC4浓度显著增高(均P<0.05),EB组患者的LTC4的蛋白表达量和CVA组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VA组患者以及哮喘组患者诱导痰中LTC4/PGE2的比值与EB组患者相比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 EB组患者的诱导痰中PGE2的表达水平增高,CVA组患者的LTC4/PGE2比值与EB组患者相比也是明显升高,推测这两个因素是EB缺乏气道反应性的潜在炎症基础。  相似文献   

13.
罗炜  王慧  陈如冲  梁健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0):1158-1159,1162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和哮喘患者诱导痰微量元素水平的差异及其与气道炎性反应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EB、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诱导痰锌、铜、铁的水平并探讨其与痰炎性反应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的诱导痰锌、铜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EB和C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EB和CVA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组的铜浓度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与锌和铜的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EB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诱导痰液中微量元素锌、铜、铁水平存在的显著差异可能是二者病理生理特征差异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黄龙  张弛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966-967
目的 :探讨IL - 4、IL - 5在哮喘诱导中痰嗜酸细胞 (EOS)炎症的作用。方法 :斑点分子杂交检测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IL - 4、IL - 5mRNA表达。结果 :哮喘患者痰液中EOS细胞浸润密度增加 ,IL - 4、IL - 5mRNA表达比正常人明显升高 (p<0 .0 1) ,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IL - 4、IL - 5mRNA表达增加可能在导致哮喘EOS气道炎症的过程中起信号途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chromosone 10,PTEN)突变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及其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新治疗方法的研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设定30例哮喘患儿(临床缓解期)为哮喘组,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制备血涂片后提取全基因组DNA。对其PTEN基因第5、第8外显子(exon 5,exon 8)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同时进行外周血EOS计数。计量资料采用χ2 test,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3.3%(25/30)哮喘组儿童有PTEN基因第8内含子(intron 8)突变,对照组无基因突变。外周血EOS计数在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发生基因突变的哮喘患儿外周血EOS计数高于无突变的哮喘患儿,差异显著(P〈0.05)。结论哮喘儿童绝大部分存在PTEN基因第8内含子突变,其与EOS的数量相关,PTEN基因可能通过抑制EOS的活化和趋化在哮喘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晓君  喻昌利  郭继芳  王红阳 《临床荟萃》2010,25(15):1301-1304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验证上、下气道共治有利于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临床症状控制.方法 选取轻、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合并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B组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与30例健康志愿者(C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比(外周血EOS%)、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百分比(痰EOS%)及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结果 治疗前A组与B组FEV1%、血清ECP、外周血EOS%、痰EOS%、鼻炎症状评分、AC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与C组比较,FEV1%分别为(84.6±5.6)%、(83.8±5.1)%、(94.2±2.1)%,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低于C组(P<0.01);血清ECP分别为(7.4±2.7)μg/L、(9.7±3.1)/μg/L、(3.9±1.7)/μg/L,B组>A组>C组(P<0.05或<0.01);外周血EOS%分别为(7.4±2.5)%、(7.8±3.1)%、(2.5±1.2)%,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高于C组(P<0.01);痰EOS%分别为(6.7±4.9)%、(5.6±5.4)%、(1.6±0.7)%,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均高于C组(P<0.01).A组治疗后鼻炎症状和ACQ评分均低于B组,分别为(1.3±1.1)分vs(4.2±1.3)分(P<0.01),(3.5±2.3)分vs(4.7±2.1)分(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较单纯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能更全面地控制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上、下气道炎症,进而可以更好地控制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振动排痰机排痰时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哪种效果更佳。方法将50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且无振动排痰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及侧卧位组,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振动排痰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P〈0.001),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俯卧位组较侧卧位组排痰量大(P〈0.001),哕音更快消失(P〈0.001),病程缩短(P〈0.001)。结论侧卧位及俯卧位振动排痰均有效,俯卧位排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诱导痰中P物质(SP)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探讨SP和IL-4在CVA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CVA患者作为CVA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痰诱导,计数对照组及治疗前后CVA组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治疗前后CVA组诱导痰中SP和IL-4的表达水平。结果CVA组诱导痰中EOS百分比、SP和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28、9.35、6.51,P均〈0.05);CVA组治疗后诱导痰中EOS百分数、SP和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6、6.26、5.31,P均〈0.05)。诱导痰中SP,IL-4表达水平与EOS百分比呈正相关(r分别:0.55、0.60,P均〈0.05),诱导痰中SP和IL-4水平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EOS的浸润和炎性介质SP、IL-4的升高参与了CVA的发病过程,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B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能显著降低诱导痰中EOS、SP和IL-4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