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
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老年CHF患者进行血清中NT-proBNP水平测定和分析,并与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和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2 458.32±789.3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3.54±15.67)pg/ml〕(t=72.35,P<0.05)。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NT-proBNP水平逐渐递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5,P<0.05)。Spearman相关性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其NYHA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62,P<0.05)。随着心衰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其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2,P<0.05)。Spearman相关性发现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与其NYHA心功能级别呈负相关(r=-0.596,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结果可靠,能较好地反映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检测水平与NYHA分级及LVEF有良好的相关性,有助于CHF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DHF患者作为DHF组,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DHF组NT-proBNP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在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的NT-proBNP水平在Ⅰ级、Ⅱ级和Ⅲ级的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级与Ⅱ级和Ⅰ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与Ⅰ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F患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与舒张功能不全程度相关,在DHF诊断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检测胸液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于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在本院因胸腔积液而进行诊断性胸腔穿刺的患者126例,根据临床表现、胸液常规检验结果及细胞学分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腔积液33例(心源性组)和非心源性组93例(恶性胸腔积液1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22例、肾功能衰竭性胸腔积液19例、肝硬化腹水伴胸腔积液15例、肺炎性胸腔积液19例).检测2组患者胸水及血浆中NT proBNP水平,分析血浆NT proBNP水平与胸水NT-proBNP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用于判别胸水性质的最佳界值.结果 心源性组胸水及血浆中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源性组、恶性组、结核组、肾功能衰竭组、肝硬化组和炎症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结核组、肾功能衰竭组、肝硬化组和炎症组胸水及血浆中NT 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胸水中NT proBNP水平与血浆中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94,P<0.01).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当胸水中NT-proBNP水平为1 500 ng/L时,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水具有最大诊断指数(1.757 3),此时敏感度为89.19%、特异度为86.54%.结论 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与血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以1 500 ng/L为界值时,具有鉴别诊断心源性胸水的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心血管研究中,近年的研究显示心房颤动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升高有关。现主要就近年来关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作为危险因子和预测因素在心房颤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66例AECOPD患者分为两组:AECOPD合并肺心病组30例,AECOPD组36例,测定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进行比较,并将AECOPD合并肺心病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及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进行比较。结果 AECOPD合并肺心病组患者血清NT-ProBNP、PaCO2水平明显高于AECOPD组(P0.01),PaO2明显低于AECOPD组(P0.01)。AECOPD合并肺心病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PaCO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NT-ProBNP有助于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合并肺心病及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脑钠肽前体N末端片段在心血管病研究应用中的现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因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而得名,后来发现脑钠肽主要来源于心脏分泌的脑钠肽前体(proBNP)。左心室功能不全时,proBNP裂解为BNP和没有生物学活性的N-末端片段(NT-proBNP)。以前,更多研究集中于成熟BNP的生物学功能上,忽略了对无生物学活性的NT-proBNP的研究。近来,人们发现NT-proBNP在判断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其预后,区分心脏性和非心脏性原因导致的临床症状方面很有价值。下面就NT-proBNP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对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98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及40例窦性心律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对阵发性房颤患者采取药物复律,测定复律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P<0.01);成功复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前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成功复律后(P<0.01);未成功复律者复律前后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复律者复律前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未成功复律者(P<0.01).结论:房颤是影响脑钠肽分泌的重要因素,入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对房颤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N-末端心房利钠肽和脑利钠肽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血浆N 末端心房利钠肽 (Nt proANP)及N 末端脑利钠肽 (Nt proBNP)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早期诊断和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急诊及住院的患者 111例 ,其中有呼吸困难表现的CHF患者 (LVEF≤4 5 % ) 5 0例 ,有呼吸困难表现的非CHF患者 2 1例 ,正常对照组 4 0例。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 ;ELISA法测定血浆Nt proANP和Nt proBNP浓度。 结果 CHF组的血浆Nt proANP、Nt proBNP浓度比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 [分别为 (114 9 7± 5 2 7 7)比 (194 8± 93 2 )pmol/L和 (70 2 4± 30 0 9)比(187 7± 5 3 5 ) pmol/L ,P <0 0 0 1];有呼吸困难的CHF组比呼吸困难非CHF组的Nt proANP、Nt proBNP浓度有显著的提高 [分别为 (114 9 7± 5 2 7 7)比 (30 5 6± 12 4 1) pmol/L和 (70 2 4± 30 0 9)比 (2 4 4 8± 5 5 3) pmol/L ,P <0 0 0 1]。取正常对照组利钠肽类物质 (NPs)浓度的 x +1 96s为正常上限值 ,Nt proANP诊断CHF的敏感性为 90 % ,特异性为 90 % ;Nt proBNP诊断CHF的敏感性为94 % ,特异性为 95 %。在CHF组内 ,血浆Nt proBNP浓度在心功能不同分级之间均有显著差异。Nt proANP和Nt proBNP浓度与LVEF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
目的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钙蛋白T(cTnT)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肾脏病老年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3例34期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双抗光电化学法测定受检者血清cTnI、cT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TnI、cTnT及NT-pro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93例患者平均随访(49.7±5.9)个月,47例(24.4%)出现ESRD,23例(11.9%)死亡。慢性肾脏病组血清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TnI阳性组平均年龄大于阴性组(P<0.05),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阴性组(P<0.05);cTnT阳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NT-proBNP高浓度组年龄大于低浓度组(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高于低浓度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低浓度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cTnT及NT-proBNP是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ESRD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2.41、2.87,P<0.05;HR=2.15、2.94,P<0.05)。结论老年34期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双抗光电化学法测定受检者血清cTnI、cT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cTnI、cTnT及NT-proBNP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93例患者平均随访(49.7±5.9)个月,47例(24.4%)出现ESRD,23例(11.9%)死亡。慢性肾脏病组血清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cTnI阳性组平均年龄大于阴性组(P<0.05),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阴性组(P<0.05);cTnT阳性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阴性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NT-proBNP高浓度组年龄大于低浓度组(P<0.05),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高于低浓度组(P<0.05),GFR及白蛋白水平低于低浓度组(P<0.05),蛋白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ESRD患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低浓度组(P<0.05)。cTnT及NT-proBNP是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ESRD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HR=2.41、2.87,P<0.05;HR=2.15、2.94,P<0.05)。结论老年3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TnT、cTnI和NTproBNP水平均升高,其中cTnT及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心内科朱军综述王受益审校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在1988年首先由Sudoh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1]。随后研究证实人类心肌组织中也大量存在。现已阐明BNP...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