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加味苓桂术甘汤对脾虚痰湿型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脾虚痰湿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苓桂术甘汤颗粒治疗,观察治疗12周后,对2组中医证候变化、体质量(Wt)、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FPG、2h PG、Hb A1c)、血脂(TC、LDL、HDL、T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安全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4.6%,33/39)明显优于对照组(53.8%,21/39)(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中形体肥胖、头身困重、脘腹痞满、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口淡无味、头面眩晕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组除头晕目眩外,其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Wt、BMI、WHR、FPG、2h PG、Hb A1c、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TC、TG、LDL-C降低明显(P <0.05),治疗...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驱动性因素,也是引起一系列代谢异常(如代谢综合征)从而导致心血管等并发症的核心。因此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胰岛素抵抗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病理概念,古代中医学对此尚无认识,但近十几年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渐趋活跃,从对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候相关性分析看,其与脾虚和痰湿关系密切,故本文试从中医脾虚湿盛的角度浅议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以及现代中医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脾虚一证客观存在,主要病机为脾气虚弱,脾不散精,痰浊羁留于血中。健脾不仅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4.
从脾虚痰瘀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正常浓度的胰岛素对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病理状态。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改善IR、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笔者根据临床经验,从中医脾虚痰瘀方面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现报道如下。1以脾脏为病变中心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其发生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最主要的病理环节为胰腺的胰岛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及处置的抵抗,这与“脾脆,善病消瘅”(《素问·本脏篇》)的“脾脆”说近似。近代名医张锡纯认为:消渴病“其证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中药加味参芪复方从脾虚论治2型糖尿病(T2DM).方法 按随机、双盲试验设计方案,选取2018.1-2019.6我院收治的86例脾虚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中无脱落病例,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加味参芪复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水平、胰岛β...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3)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减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8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9例采用瑞格列奈治疗,观察组129例采用五苓散加减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血糖控制与肥胖控制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腰臀比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加(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肥胖控制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苓散加减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血脂状况,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消渴病不仅仅表现为阴虚燥热,越来越多的早期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湿热痰内蕴,气机失和表现,黄连温胆汤治疗该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乔高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14):166-166
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临床效果,选择我院2006年9月—2009年8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老年肥胖患者58例,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每日加服辛伐他汀片20㎎,晚间顿服,疗程4周,治疗4周后TG﹑TC﹑LDL-C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者,辛伐他汀有利于血脂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从脾虚夹湿夹瘀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明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31-2831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消渴病已有久远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但一般多从肾虚、肺燥、胃热立论,以滋阴清热为法。本人有幸跟随浙江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王福仁学习,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乏其人,且他们大多燥热之象不明显,“三多”症状也不典型,仅表现为形体肥胖,或饮而不多,或有自汗,或小便次多,大便干或烂,纳谷不旺,或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经糖耐量试验测定才确定为2型糖尿病。对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以脾虚夹湿夹瘀(称一虚两夹)立论施治,往往收到良效,现将其异于常法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从脾虚论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即常说的"三多一少".此病属于中医学之"消瘅"、"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多认为此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上分上中下三消论治,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基本原则,佐以润肺、清胃、滋阴补肾等法,其病位在肺、胃、肾,对脾却少有论及.但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多有困倦乏力、少气懒言、脘闷纳呆、口淡乏味、舌淡体胖大等脾气虚弱见症,且每从脾论治,收效甚捷.因此笔者认为在糖尿病的辨证论治过程中,脾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将糖尿病从脾虚论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中医禁食疗法治疗肥胖型 2 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东莞市大朗医院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6 月中医科接受治疗的肥胖型 T2DM 患者 1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 例,常规降糖治疗)及观察组(80 例,常规降糖联合中医禁食疗法 5 + 2 方案)。维持治疗 3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血清 C 肽、血清胰岛素、体质指标及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变化。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胰岛素、血清C 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腰臀比、身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肥胖型 T2DM 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选择中医禁食疗法能够提高血清 C 肽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保证总体降糖效果,同时可促进体质指标改善,对患者生命质量提升具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消渴汤治疗2型糖尿病肝郁脾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28例用西药治疗,观察组28例用消渴汤(自拟)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86%,对照组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汤治疗2型糖尿病肝郁脾虚型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3.
从脾虚夹湿夹瘀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明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中医治疗消渴病已有久远的历史,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但一般多从肾虚、肺燥、胃热立论,以滋阴清热为法.本人有幸跟随浙江省级名中医、主任医师王福仁学习,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乏其人,且他们大多燥热之象不明显,"三多"症状也不典型,仅表现为形体肥胖,或饮而不多,或有自汗,或小便次多,大便干或烂,纳谷不旺,或仅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经糖耐量试验测定才确定为2型糖尿病.对这一类型的糖尿病,以脾虚夹湿夹瘀(称一虚两夹)立论施治,往往收到良效,现将其异于常法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中消渴的范畴,又称“消瘅”、“消中”。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治疗大法以养阴清热为主。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在现在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多见,却常出现心情抑郁、寐差、多梦、少气乏力、神疲懒言、口苦等肝郁脾虚的症状表现。临床工作者也遵着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从临床实际出发,对消渴病从肝脾论治,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历代医家对此的认识及现代临床上取得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脾胃论治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 ,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治。但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 ,发现其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 ,往往通过调治脾胃后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整体情况得到改善。现讨论如下。1 脾胃失调 ,易发消渴脾胃为受纳运化水谷精微的脏腑 ,胃主受纳 ,为水谷之海 ,脾主运化 ,为胃行其津液 ,使饮食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运化布达全身 ,使各脏器皮毛得以滋养。正如《内经·经脉别论第二十一》所言 :“食气入胃 ,散精于肝 ,淫气于筋……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西药瑞格列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合用中医健脾化湿法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糖及肥胖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体质量指数(BMI)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健脾化湿法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质量指数,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测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酸刺激前后唾液中的淀粉酶含量的变化.方法:分别选取甘肃省中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30名为试验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2组分别在静息状态下和经30 g/L柠檬酸液刺激后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唾液淀粉酶的含量.结果:刺激前及刺激后实验组唾液淀粉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后对照组唾液淀粉酶升高,较刺激前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刺激后唾液淀粉酶下降,明显低于刺激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唾液淀粉酶和脾虚型2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用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作用于模型大鼠,探讨脾虚作为消渴的中医病机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建立的相关性。方法:检测实验大鼠的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观测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和摄食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胰岛素敏感指数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亦相应出现了多饮、多食、多尿的消渴病症状。结论:以脾虚是导致消渴的重要病机之一为指导思想,可以成功地建立消渴及其相关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