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秀亮教授从事临床研究四十余年,对于小儿常见病疑难病有深入研究,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饮食积聚,脾胃功能失调,久则耗伤脾胃气阴,治当先消后补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
李秀亮教授从事临床研究四十余年,对于小儿常见病疑难病有深入研究,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饮食积聚,脾胃功能失调,久则耗伤脾胃气阴,治当先消后补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3.
赵亚宁 《陕西中医》2002,23(6):536-536
小儿厌食为临床所常见 ,由此常导致患儿抵抗力差 ,更易患外感、肠道等多种疾病 ,其父从医四十余年 ,临床屡用此方 ,每每见效良好 ,笔者验之临床 ,效果满意。  一般资料 :1 60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例 ,年龄在半岁至 1 0岁之间 ,均无其它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 :山药、麦芽各等量 ,研细粉 ,可掺进面粉加工成饼或冲服均可 ,依据年龄 3岁以下每日 1 0 g左右 ,3岁以上每日 2 0 g左右。 1个月为 1小疗程 ,3个月为 1大疗程。  治疗结果 :1个月后患儿食欲明显增加 ,营养状况改善 98例 ,3个月后食欲增加 ,精神好转 5 9例 ,3个月后无明显变化者 3例…  相似文献   

4.
李秀亮治疗小儿厌食症5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李秀亮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擅长小儿系与脾胃疾病的诊治,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门诊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导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中药煎剂小儿不易接受。笔者采用自拟薯蓣散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4例,女26例。1~3岁32例;3~6岁18例。病程1~2个月的14例;2~5个月26例;5个月以上的10例。均有食欲不振、厌食、面黄消瘦、大便不调等症状。2 药物组成及用法 炒怀山药220g、生鸡内金80g、炒车前子60g、芦荟30g、黑胡椒10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1~3岁6g,3~6岁9g。用沸开水加少许砂糖调服,一日三次,半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任何其它药物。用药三个疗程评定疗效。3 疗效评定及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6.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的健脾养胃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128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应用健胃消食片者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健脾增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健脾增食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0 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5 7例服用健脾增食散 ,对照组 5 2例服用三九童泰。观察治疗前后体重、食量变化及唾液淀粉酶含量、尿D -木糖排泄率、头发微量元素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 ,疗效及食量、体重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唾液淀粉酶含量、尿D -木糖排泄率、头发微量元素等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而以治疗组为优。结论 :健脾增食散能有效地增进食欲 ,改善症状 ,增加体重 ,并能提高厌食患儿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及D -木糖排泄率 ,确有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8.
健脾化积散配针刺治疗小儿厌食症1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厌食症属中医儿科疳积范畴。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稚嫩,生理机能蓬勃向上,发育迅速,所需水谷精气的充养显得尤为迫切。无奈脾胃薄弱,加之乳食不能自节,若喂养不当,或营养失调,极易伤脾碍胃,轻则为积或泄,重则成疳。占今治疗疳积验方众多,如何做到既简便验廉,又便于患儿及家长  相似文献   

9.
异功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3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 ,笔者采用异功散加味 ,配合自拟的四神食疗方治疗小儿厌食症 36 8例 ,并进行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按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组病人 36 8例 ,对照组 2 82例 ,均为我院门诊患儿。年龄在 3~ 12岁之间 ,男 2 80例 ,女 370例 ;病程 3个月~ 8年 ,平均 3.2年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别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异功散加味 :党参 15 g,茯苓、白术各 12 g,陈皮、使君子、槟…  相似文献   

10.
厌食症是指小儿除外其它急慢性疾病的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或减退,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多见于1~6岁儿童,近年来,本病逐渐增多,为儿科常见病之一.我科自1996~1999年间,利用自拟健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怡筠  张同园 《河南中医》2015,35(2):321-322
对于小儿湿疹,张同园教授从脏腑论治,以健脾为根本,祛邪以化湿为关键,兼以清热散风,病久则养血润燥,内外结合,注重局部治疗。张教授强调在治疗小儿湿疹时,不但要辨证论治,还要紧扣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临证中自拟健脾除湿止痒汤益气健脾,利湿清热,兼散风凉血止痒。  相似文献   

12.
加味抑肝散治疗小儿厌食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肝脾不调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83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健脾化积口服液,2~3岁5~10 mL/次,>3岁10 mL/次,3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加味抑肝散,1剂/d,常规水煎分多次服用。疗程均为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元素Zn和血清神经肽Y(NPY)。 结果: 观察组血清Zn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NPY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BMI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脾不调证证候积分(2.5±2.4)分,低于对照组的(7.6±3.2)分,(P<0.01);观察组证候总有效率97.62%,优于对照组的80.49%(P<0.05) 结论: 加味抑肝散能使患儿饮食量增加,BMI指数升高,能明显升高患儿血清NPY水平,对小儿厌食症(肝脾不调)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应用健脾益气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复感儿)并与转移因子治疗组作对照,结果健脾组显效率74.5%,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显效率8%,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gG均有提高。但提高幅度健脾组>对照组(P<0.05)。实验证明:健脾益气方药物浓度5%时,体外实验对·OH清除率为76%,对O_2~-清除率为38%。在直接溶解及溶解加透析后均具有SOD活性。本文并探讨了本病脾气虚复感儿与自由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健脾颗粒的药效。方法 用健脾颗粒分别按 1.5 0、3.0 0、6 .0 0 g生药 / kg给利血平造模脾虚小鼠灌胃给药 ,观测疗效。结果 增加小鼠的耐缺氧的能力 ;抑制小鼠的肠管运动 ;提高小鼠的免疫力。结论 健脾颗粒具有健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袁晓鸣  吴娟 《河南中医》2016,(12):2078-2080
李孔定教授注重肺脏生理病理特点,调节肺气的宣发肃降,首当分外感内伤,同时详辨标本虚实。李教授认为治疗外感咳嗽重在祛邪,在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还指出湿热、血瘀、寒热错杂等证型。李教授理气治痰,擅用香附旋覆花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小柴胡汤加减治之;治疗湿热蕴肺,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太少两感咳嗽,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疗肺胀咳嗽,自创金水交泰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11例肌性斜颈患儿提拿桥弓穴、揉捏胸锁乳突肌,被动运动头颈部,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7例,好转4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随着眼局部用药种类的增多及滥用,药物性角膜炎日益增多,部分患者停药后,病情仍难以控制。李翔教授治疗此病经验丰富,多从肝经风热、湿热内蕴、气阴两虚辨证施治,临床获效甚显。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6,(8):730-731
李延教授认为失眠是由于情志、饮食、劳倦、体虚、受惊等原因导致心神失养或热扰心神,神不归舍,总与心肝脾肾以及气血不足有关。临床常见心肾不交、脑肾不足、心阳亢盛、阴虚不寐、阳虚不眠、胃失和降、肝经受病、胆郁不舒、瘀血阻络等证型。列举其治疗失眠典型医案,分析总结李延教授治疗失眠的方证思路及其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李华山以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经验。认为"湿"是肛周湿疹致病的起始因素,并与热邪、风邪、虫淫等相关,临证分为虚实两型,即湿热下注型和血虚风燥型。治疗上"先祛湿清热",重视"祛风",重在"止痒",运用经验方"苦参止痒汤"外用以达"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先兆流产属于祖国医学的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因此一旦出现胎漏、胎动不安应立即重视加以保养,究其病因前人虽有’肾虚、血热、气血不足、跌扑闪挫,七情过极等多种论述,认为肾气本虚是最根本原因。中医中药保胎补肾健脾,不但能使阴道出血止,腹痛、腰痛等症状得以改善,并且尚有维持妊娠黄体,促进妊娠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