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之气血阴阳虚衰为主,标实主要为气滞、血瘀、痰浊。该文介绍温潜法治疗心房颤动的相关思路,认为心房颤动病机主要为心阳亏虚、肾阳虚衰、虚阳上浮,治疗以温潜为要,运用温潜复律方治疗心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胃癌的病机特点、健脾化痰法治疗胃癌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等;阐明胃癌脾虚痰凝病机之常见性,运用健脾化痰法治疗之重要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胃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机特点表现为虚、痰、瘀、毒。脾胃亏虚是胃癌发生的根本原因,痰浊凝滞则是其发展转移的关键,治疗上应以健脾化痰为主。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归属于中医学中消渴病继发的"水肿"、"尿浊"、"肾劳"、"关格"等范畴。本虚标实是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脾肾亏虚为病机根本,瘀血阻络为病机之标,并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以益肾健脾,活血化瘀为大法。  相似文献   

4.
李相中教授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心气亏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以气虚血瘀,痰浊凝结为核心病机。在治疗上以应用"益气祛瘀,化痰散结"为主法,配合温阳、滋阴、通络、宁心安神等法。本文介绍了李相中教授对稳定型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并总结了李教授的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5.
甘草泻心汤和乌梅丸治疗胃痞、顽固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多见,二者病机均为上热下寒、上实下虚之虚实夹杂证。临床根据其病机治疗其他疑难杂症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脾主卫"学说指导分析胃肠息肉的基本病机演变,认为胃肠息肉病位在胃肠,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损,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毒。在治疗上,西医内镜下摘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胃肠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防治过程发挥作用的3个主要阶段包括癌前病变期、协同治疗期、临床康复期。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虚、毒、湿、热、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毒蕴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脾气亏虚是发病之本,癌毒内蕴是病机关键。癌前病变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脾气亏虚”,协同治疗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瘀毒、脾气亏虚”,临床康复期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毒”。针对结直肠癌3个主要阶段的病机及其证候特点,制定相应治则治法,构建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体系,对指导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癌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基本病机是热、虚、瘀(郁)。热、虚、瘀(郁),可以是单独为患,亦可以合邪为患,表现在肌肤,病变脏腑涉及肺、胃、脾、肝、肾。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互见,病机为本虚多责之脾、肾,标实多责之血热、血瘀。治疗上遵循《血证论》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虚治疗大法,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急性期以清热泻火,止血和血为法;慢性期以益气、养阴、和血、活血为法,重在调补脾、肾、肝。  相似文献   

9.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属于中医"胃痞""胃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方法多样。现基于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进行论治本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的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脾虚,标实主要是指湿热和血瘀等致病因素,本虚标实相互交织,导致本病症状复杂、病程缠绵、久治难愈,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证。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病情运用健脾益气法、清化湿热法、化瘀通络法等进行治疗,或单法应用、或多法联用,随证治之。通过从本虚标实病机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缺血性中风复合病机特征进行理论探讨,正虚为本,多种病理因素相互杂合为其病变特点,本虚标实。这一病机决定了治疗上单用一方、一法难取得良效,需用复方治疗。复方治疗抓住不同的点面发挥作用,以中风通络丸为例进行阐述,抓住主要矛盾的同时,兼顾次要矛盾,补虚与祛邪并用,达到顾此兼彼,方可奏效。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PO)是发生于女性绝经期的代谢性骨病,又称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腰背疼痛无力、脊柱驼背变形、易于跌倒骨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中医“骨痿” “骨枯”范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分析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失调相关,病理机制有:肾虚为本,先天亏虚; 脾虚失用,后天乏源; 肝郁血虚,枢机不利; 血瘀为标,瘀虚互生。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证,本虚在于肝脾肾精气亏虚、骨失濡养; 标实责之肝郁血瘀、骨络失和。治疗大法应当标本同治、扶正祛邪,燮理肝脾肾; 经验方补肾活血健骨方从“补肾填髓、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立法,契合PMOP病机,获得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辨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复杂多变 ,外因多为湿邪疫毒之实邪 ,内因为正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脾气虚。其病理本质为本虚标实 ,即肝郁脾虚为本 ,湿热疫毒羁留为标 ,气滞血瘀的程度随病程的演变发生不同的变化。治疗强调宏微结合 ,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情况,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分型的统一提供参考,更好地协助临床诊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临床医家诊治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结果: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实证为水饮型、湿浊型、湿热型、血瘀型、浊毒型。结论:老年继发性慢性肾脏病为虚实夹杂之证,多从气虚、阴虚、阳虚、湿浊、瘀血、毒邪等方面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5.
罗陆一  黄梦雨 《中医药学刊》2010,(12):2474-2476
冠心病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属虚劳的范畴,可运用《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理法方药,通过建中益气、温阳补肾、滋养心肝、扶正化瘀、益气补血、祛风散邪的方法进行论治,常可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归纳和总结魏志军教授治疗直肠刺激征的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介绍魏师运用中药治疗直肠刺激征的临床医案,分析和探讨魏师治疗直肠刺激征的学术思想、经验处方及用药特点和规律.结果:魏志军教授认为治疗直肠刺激征应当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病机上,他认为该病以肠道气滞为核心病机,并受心神失主、肝失疏泄、脾虚气陷、肺失肃降、...  相似文献   

17.
胸痹以胸膺部疼痛为主证,包含了心、肺、食管、胃、胸膜及胸壁等疾患,其主要病机是"阳微阴弦"。阳微是寸脉微弱,指阳气亏虚,主要为心肺胸阳不足;阴弦是关、尺脉弦,指脾肾阳虚而阴寒、痰浊阻滞。胸痹辨证特点是本虚标实,治疗原则是祛邪以散寒、豁痰、活血、行气为主;扶正以益气助阳、滋阴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8.
肛门因其特殊的构造及生理功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术后创面难愈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经验丰富,临床运用广泛,具有高效、价廉的优势。名中医曹吉勋对该疾病有着准确且独到的认识,认为肛门术后创面难愈外因在于术后邪毒残留、六淫侵袭,内因在于脏腑亏虚、正气虚弱。病情总体属于本虚标实,以脾、肝、肾三脏亏虚为本,湿、瘀、痰、气为标。治疗以调和脾脏、多脏同调为关键,同时祛除邪气,邪去正安。临床诊疗过程中当首判邪盛正虚,再审气血脏腑亏虚、邪气性质,局部整体相结合,抓住主要病机。现总结不同阶段创面特点,精准辨证,灵活用药,运用多种治疗手段,综合施治,将曹吉勋治疗创面难愈经验进行全面地总结拓展。  相似文献   

19.
元气是人体生命之本,而脾胃为滋养五脏、产生元气之本。治疗任何疾病,均应照顾脾胃。脾胃病与肝、脾、胃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胃实且虚实寒热常偏于某一脏器,这是脾胃病常见之病理,健脾、疏肝、和胃是治疗脾胃病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视其偏向而随证治之。脾胃病中,气虚甚至阳虚者占95%左右,久病、年老、体弱者更甚。用药以甘温为主,慎用苦寒泻下,且宜轻灵、平稳,有方有守。临证应重视四诊合参,尤重症状和舌诊,要因人、因时、因地施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社光名中医运用“益气养阴、化瘀祛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辨证经验,为临床解决PSS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通过查阅大量高社光名中医治疗PSS的相关文献,收集病例,以P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养阴、化瘀祛风”为治疗原则,选用基础方剂治疗本病,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方义探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高老师认为阴津亏虚是根本,瘀血是本病发展和缠绵不愈的重要原因。本病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津枯液涸,脏腑不荣虚,经脉瘀阻,瘀毒互结为实。益气则津生,滋阴则水津四布,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祛风使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津液代谢得到恢复,化瘀则气血调畅,津液流布,益气养阴、化瘀祛风四法并用可显著改善PSS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高社光名中医运用“益气养阴、化瘀祛风”治疗PSS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