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经》论医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医德,《内经》中已有丰富的论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以古代传统伦理道理观念规范中医人格和医德修养,培养中医人才。值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术之际,本文拟归纳《内经》有关医德论述,以为借鉴,谬误之处,敬请指正。尊重医学科学,反对迷信鬼神《内经》以朴素的唯物论认识疾病,指导医疗实践,反对迷信鬼神。《灵枢·贼风》篇指出:"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歧伯日:"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 ,“神”字有多种含义。详考原文 ,推究其义 ,除了《素问·调经论》“邪客于形 ,洒浙起于毫毛 ,未入于经络也 ,故命曰神之微”中“神”字不能断定含义外 ,其余各处 ,可据其不同含义分为 4类 ,详述如下。1 “鬼神”之“神”这一概念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自然崇拜 ,如古希腊文化中的太阳神阿波罗 ,中国文化中的老天爷。就《黄帝内经》而言 ,主旨上注重自然规律、客观世界及在研究客观基础上的主观感知 ,对鬼神并不太相信。所以书中凡涉及这一含义时 ,多是在否定语境下“鬼神”并出 ,唯有《素问·八正神明论》…  相似文献   

3.
《素问·评热病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句经文高度概括了《黄帝内经》中正邪观的内涵。而"正气为本"作为治疗学和养生学的指导思想系统而丰富,贯穿于全书始终。《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着保护正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溯本求源,从《黄帝内经》"邪"字着手,对其中有关"邪"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探讨了《黄帝内经》"邪"概念的学术内涵和中医邪气理论产生的本原。  相似文献   

5.
正偏枯一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三·大奇论篇第四十八:"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一·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王洪图.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5)《黄帝内经灵枢》热病:"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  相似文献   

6.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源于《黄帝内经》,讲述了疾病"气虚"、"邪凑"的动态发展过程,《灵枢》言"故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为该句释义,凡是邪凑之所,必为气虚之处。从妇科疾病宫颈HPV持续感染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因证分析,"气先虚"致"邪必凑","邪凑"日久致"气续虚","气虚"与"邪凑"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致本病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根据发病机理,提出"补气扶正,除湿化瘀"的宫颈HPV持续感染的治疗策略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用于治疗昏冒眩晕兼或饮停心下所引起多种痰饮病证。然泽泻汤原是由《黄帝内经》泽泻饮化简而来,故迟华基教授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泽泻饮的主治病机,发现泽泻、白术两药配伍能够有效治疗由湿热之邪困滞脾胃、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引发的多种气血郁滞疾病。在治疗胸闷、胃脘痛、关节疼痛时常在主方基础上配伍泽泻汤,以助健脾利湿、畅达中焦,使湿热之邪从下焦而泄,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8.
刘锋  陈钢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93-194
本文通过对《黄帝内经》中“虚邪”理论的挖掘整理,探讨了《黄帝内经》中“虚邪”概念,指出虚邪入侵的前提是正虚,且虚邪致病力强,病变多端,应该从时间、方位、扶正等方面避免其伤害.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风病的病机,中医学术界历来有唐宋以前以"外风"立论,金元以后主张"内风"为主的论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虽未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有许多描述性的名称,如卒然昏扑,不省人事者名之以"仆击、大厥、薄厥、煎厥",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者以"痱风、偏枯"等为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详细论述。故通过详细解读《黄帝内经》诸篇条文提出《黄帝内经》不但是中风病"内虚邪中"外风病机的理论源头,更是中风病"内虚积损"内风病机的学术肇端。  相似文献   

10.
正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是临床常见难治与危重病之一~([1])。中国古代医家对喘证的认识可以上溯到《黄帝内经》时期,历代医家对于喘证的认识,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笔者查阅了历代文献,整理和归纳喘证的病机,望提供借鉴以指导临床。1战国时期最早提出喘证概念的是《黄帝内经》,而《黄得内经》也最早记载了水邪致喘的病因,如《素问·水热穴论》载:"故  相似文献   

11.
刘锋  刘浩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70-2371
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正邪"理论的挖掘整理,探讨了《黄帝内经》中"正邪"概念,指出"正邪"伤人非常隐蔽,症状不明显,不易察觉,以及"正邪"发梦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穴位的起源     
探讨穴位的起源,认为穴位的起源与古人鬼神邪祟致病的理念有关.鬼神邪祟所藏之处即为穴位,在病变局部直接驱除鬼神邪祟便成为最主要的治病思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以痛为腧”形象地说明了早期穴位的确定方法和应用要点,而《黄帝内经》时代毫针刺法的广泛应用则促进了穴位理论和经脉理论的融合,使得穴位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深化,穴位也因此成为人体气血运行的关键部位.从穴位概念的产生到定型实际上展现了由巫术到医学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血余炭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具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的作用,主要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小便不利等。《五十二病方》载:"止血出者,燔发,以按其痏。"《黄帝内经·素问》记载:"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髯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张  相似文献   

14.
祝由是一种中医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以祝由治疗正邪中人。《灵枢·贼风》中以祝由治疗宿邪因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历代医家对祝由多有阐发,将祝由训为“祝说病由”或“祝断病由”。祝由的原理是“移精变气”,是通过胜其病因、调畅气机,改变人体的精气状态从而治疗疾病。祝由与巫术有别,巫术将无法解释的客观世界的现象,朴素地归纳为“鬼神”作祟,而祝由所言“鬼神”是指人神志出现偏倚时,心中所生的邪念。目前,祝由主要应用于精神疾病,但根据其作用机制仍能够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正>1文献资料对宗气的认识关于宗气的论述,在《黄帝内经》已基本形成,经后世先贤不断完善。概括如下。1.1宗气的生理功能对于宗气,《黄帝内经》,如《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后世诸医家得其宗旨,多有发挥,但不离这一主体思想,即宗气以司呼吸和贯心脉为两大主要功能,以统领诸气为根本,主宰  相似文献   

16.
总结先秦两汉涉医简帛及《黄帝内经》中有关"风"的疾病语言,总结病名和病因,分析其认知中介物和认知方法。涉医简帛中极少以"风"字作病名及病因,而在《黄帝内经》则有广泛应用,同时内涵亦有所不同。《内经》在疾病的定义已经转化成具有明显的病理学意识;命名和病因中都渗透了以身体感及气论相结合理解疾病的方法学。《黄帝内经》并非单纯"归纳各家医学",而是具备独特的自然哲学观念。"六气致病说"并非在涉医简帛中属于流行及成熟的观点;《黄帝内经》做出范式转变,使"风"摆脱鬼神之说。藉"气论"综合身心自然的因素,确立感知身体及疾病的方法,揉合身体感观与客观现象。并使关注点从解剖为主的身体,转化成"现象的身体";继而把疾病发生和传变的"空间"及诠释均依托"现象的身体"建构。  相似文献   

17.
"火郁发之"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为邪气遏伏不得透发。后世常以情志不遂、火邪郁滞立论。《伤寒论》中"火郁"非独指火邪郁滞,其以六经统百病,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涵"火郁"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中。除见气机郁滞外,兼有伤阴、耗气、化瘀、成痰之象,遂立汗而开之、宣而清之、和而解之、寒热调之、行而散之、补而升之、泻而逐之诸法,体现了张仲景"随证治之"之义。从治法角度探析《伤寒论》"发之"诸法,丰富了"火郁发之"内涵。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学论著,已认识到外邪致病,并注意到外邪有正邪和虚邪之分.《八正神明论》曰:“虚邪者,八正之虚邪也,无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从原文看,虚邪当包含有致病因子在内(即现今的细菌、病毒之类)的一类邪气;而正邪是指正常的气候中,正气较虚而偶受风寒之类,不包含有致病因子,故“其中人亦微”,这一发病观在内经中是很重要的,对我们今天的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内经》“秋、湿、咳嗽”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光明中医》2010,25(3):355-357
本文探讨《黄帝内经》中《素问》、《灵枢》有关四时感邪伏而发病的三处"湿"字意义。从历代医家对此三处"湿"的理解入手,并从其本身之义、气候、病理、内经经文解释等方面对"湿"字进行考证,提出三处"湿"已经包括了燥的内容,并认为应符合临床为根本理解原则。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蕴含着丰富的中医文化核心术语,这些核心术语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邪"是《内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医文化核心术语之一。根据"邪"所在的具体语境,分析《内经》中"邪"的含义,并对"邪"进行词性分类,即名词类、动词类、副词类和助词类。基于《内经》李照国英译本、Ilza Veith英译本和罗希文英译本,对"邪"的语境差异化翻译进行实证研究,比较3个英译本对"邪"的英译策略,总结"邪"的语境差异化英译方法:使用"自然对应词"、使用"等化性对应词"和借用汉语拼音音译加注释,以期对中医文化术语的英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