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美欧中药/植物药/传统草药质量标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毅  叶正良  赵利斌  郭治昕  孙鹤 《中草药》2012,43(1):182-186
很多中药企业正在为中药的国际化进行着艰苦的努力,在中药国际化实践的进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阐明中药质量的可控性和一致性,中药质量标准如何才能获得国际药政管理部门的认可。提升我国中药质量和质量标准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同时只有识别差异才能缩短差距,通过分析中国、美国和欧盟对中药/植物药/传统草药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我国的中药研发和生产企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对应用型中药制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培养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势在必行。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是本校开设的旨在为中药制药企业、植物提取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经营、药品检验等部门培养从事中药炮制、提取、制剂和质量检验等工作专门人才的一个专业。自设置以来,  相似文献   

3.
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对比探讨 ,试图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几年来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研究观点、名词和概念 ,从逻辑到内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中药国际化、现代化概念存在明显的混乱 ,选择实现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切入口是现阶段我国应该开展的关键性工作。结论 根据我国中药研究与生产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湖南九汇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及其保健品、药品制剂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外向型高新技术企业。位于湖南浏阳生物医药园的生产基地已通过了国家药品、保健品双 GMP 认证。公司作为国家计委“中药标准化提取物高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实施单位,还承担了原国家经贸委“紫锥菊规范化种植“、科技部“中药提取物国家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商务部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国内首次提出的“二个标准三个规程“的标准化中药提取物理论,得到了行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同。作为“现代中药“的先行者,公司坚持术业有专攻的“中药标准化提取物及其延伸产品“经营理念,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药国际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中药生产、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国内形势 ,结合笔者自己的工作体会 ,指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办法 ,认为中药国际化应当以国际化的跨国医药集团公司为先锋 ,以国际化的一流研究中心为核心 ,政府合理引导和协调 ,扎扎实实从资源到产品一步一步地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6.
倪静云  蔡勇  徐嘉辰  胡元佳  王一涛 《中草药》2013,44(21):3080-3083
中药国际化是一项艰巨而不容回避的工程。除了从技术层面加强中药理论研究,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模式来推动中药国际化是很有必要的。专利许可是重要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交易形式,通过专利许可的方式与国外制药企业合作,是现阶段中药国际化的一个可行途径。针对中药国际专利申请和保护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新中药NJS案例,从中药国际专利申请、保护和许可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9个方面对中药产业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实现中药产业化的“九化”思路,即:科工农贸一体化.人才队伍专业化,科研开发标准化,中药生产规模化,中药产品名牌化,中药贸易国际化,运作主体企业化,扶持政策优惠化,产业目标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中药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观点:中药要有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快速实现中药国际化。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提出了组织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重组中药国际化业务工作流程等一系列措施来推动中药的出口,但从国内中药行业的实践来看,这些措施收效甚微。中药国际化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现阶段实现中药快速发展,关键是立足国内、放眼国际,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切实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实现中药国际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2017,(8)
<正>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中药研发、生产、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中药企业,A股上市公司,被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建有中药制药过程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成药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是中国中药行业获新药证书最多、拥有发明专利最多帥企业以及推进中药国际化最为深入的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公司介绍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饮片、胶囊剂、滴丸剂、中成药等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国家级"火炬计划"企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四个一批"中医诊疗设备"推广一批"项目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省工商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全国六家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之一。唯一一家拥有从中药GAP种植到中药饮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形势,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现阶段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取得的成就;现阶段国际发展所面临的机遇;现阶段国际化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一些建议。针对当下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机遇,分析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的成就和不足,并对今后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辽宁省进行了普查试点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地区野生中药资源蕴藏状况,并对新发现的新纪录种进行报道。方法依据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技术方案,通过对辽宁省15个市县野外样地调查,归纳总结各地区的资源蕴藏状况,对新发现的物种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共调查588个样地、2905个样方套,17430个样方的调查,共调查出1269种药用植物,31种新纪录植物。对辽宁省未报道的4种新纪录(其中臭菘Symplocarpus foetidus为辽宁省发现的新记录属,狭瓣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palibiniana、伏水碎米荠Cardamine prorepens、叶芽南芥Arabis gemmifera为3种新记录种)作首次报道。结论此次普查对辽宁省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合理运用总结出了理论依据,新纪录的发现也为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曹立娅 《中医教育》2010,29(1):22-24
随着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要实现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目标,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中外向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同时也对应该如何培养中医药专业外向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多年的公共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经历,以及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英语学习状况的了解,对中医药院校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综述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应用。方法: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和循证医学研究两方面的特点、定位、吻合度,循证医学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情况,已开展的中医药应用循证医学研究工作,目前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的结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果:在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循证医学研究组织建构,国家立项支持开展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中医药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医中药系统评价、教育、人才培养及发表论文、获得成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结论: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是临床疗效的肯定,倡导参照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建立反映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的复杂、多维的终点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治疗缺血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是辽宁省名老中医、大连市中医医院首席中医师张天文教授独创的针法,以针刺头穴为主,联合手、足远端诸穴,并在针刺过程中配合惠肢主动与被动运动,共同达到治疗脑梗塞目的。经过多中心临床研究,“头手足三联运动针法”,优于普通针法组和药物对照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不同地域多中心参与研究,以统一调查表形式,调查600例高血压病患者(广东省珠海市300例、江苏省常州市100例,江苏省南京市100例,辽宁省沈阳市100例),分析地域不同所致高血压病患者基本情况、体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差异,及对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结果:不同地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较明显差异,珠海市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主要证型为瘀血阻络(32.7%)、痰瘀阻络(22.3%)、肝肾阴虚(21.7%)、肝阳上亢(17.0%)、痰火上扰(15.7%)、肝火亢盛(14.7%);常州市和南京市分布无明显差异,主要证型为肝肾阴虚(29.0%, 39.0%)、肝阳上亢(26.0%,37.0%)、痰浊壅盛(13.0%,12.0%)、痰瘀阻络(6.0%,12.0%);沈阳市主要证型为肝阳上亢(31.0%)、心血亏虚(30.0%)、瘀血阻络(24.0%)、肝肾阴虚(23.0%)。不同地域患者体质、部分生活及饮食习惯等也有较大差异(P<0.05,P<0.01)。结论:不同地域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有明显差异,与其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质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综述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国际化中的应用。方法: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和循证医学研究两方面的特点、定位、吻合度,循证医学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情况,已开展的中医药应用循证医学研究工作,目前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的结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结果:在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循证医学研究组织建构,国家立项支持开展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研究,中医药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中医中药系统评价、教育、人才培养及发表论文、获得成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结论: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是临床疗效的肯定,倡导参照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建立反映中医药“整体调节”优势的复杂、多维的终点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际上传统与现代结合医学发展非常迅速,其中中国传统医学是其主要的部分。自2003年2月开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安德生肿瘤中心开展了旨在共同建立国际中医癌症治疗中心的国际合作。结果发现,中医学走向国际化存在着必然性和艰巨性。结论认为,要使中医学更快、更顺利地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和解决中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其次,要坚持四个原则:1.科学态度第一原则;2.中医理论主导原则;3.开放与创新原则;4.多学科协作原则。中医学中理论精华,例如阴阳和谐(平衡)、辨证论治、脏腑五行生克、天人相应(合一)、谨守病机、上工治未病等以人为本治疗疾病重要理念必将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认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面临着规范性和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之间、合法性和教育行为的无序性之间、科学标准化与中医药理论的复杂多样性之间等几大矛盾的挑战;提出了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的国际接轨、国际人才与联合发展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是随之而来的翻译、写作不规范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医的国际交流,对中医的国际形象也有影响.本文分析了中医院校需要开设英语翻译、写作课程的原因及必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开设一门质量优良的翻译和写作课程,从而提高我国中医院校学生的翻译与写作能力,推动中医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