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玉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该属植物主要含甾体、黄酮、生物碱、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及其中所含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对该属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云实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云实属植物中含有单宁、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疟疾等药理活性。结论:大量研究表明,云实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本文为云实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药用小芸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该属植物含有香豆素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解热,抗病毒,抗癌等生理、药理活性。这对系统研究含有多种药用植物资源的小芸木属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黔产凤尾蕨属(Pteris L.)植物中所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概括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收集,对黔产凤尾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文献整理。结论:在化学研究方面,凤尾蕨属植物含有二萜、黄酮及其苷类、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在药理研究方面,该属部分植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结果:目前,只对该属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和凤尾蕨(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4)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在国内外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醌类、环烯醚萜类、脂肪类、黄酮类等,该属植物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系统综述巴戟天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新进展,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丹  杨学东 《中草药》2018,49(4):970-980
白千层属Melaleuca L.植物含有挥发油类、三萜类、鞣质类、黄酮类及糖苷类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诸多药理活性。对白千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菲  王斌 《中成药》2014,(11):2372-2377
谷精草属植物广泛地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属的部分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作为中药使用。迄今,国内外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报道比较多。系统查阅Springer Link、Elsevier SD、Web of science、CAS、Sci Finder等英文文摘和全文数据库以及CNKI学术文献总库,1952年至今共有33篇与谷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国外文献16篇,国内文献17篇。本文对已报道的谷精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系统地总结,并据此展望了该属植物的进一步药用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瑞香科Thymelaeaceae狼毒属Stellera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香豆素、黄酮、木脂素及挥发油等化合物;药理学研究表明狼毒属植物中二萜及双黄酮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活性。该文对狼毒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药用价值的提升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麻疯树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苹、叶、种子均呵入药,在民间应用广泛。该属植物野生部分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研究表明该属植物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抑菌、杀虫、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麻疯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7)
醉鱼草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本文系统地查阅了国内外数据库,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相关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萜类、环烯醚萜、木脂素、甾醇和糖苷等,具有杀虫、抑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可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黄文平  温芝琪  吴欢  王琦  李志峰  周斌  李艳  冯育林  杨世林 《中草药》2020,51(15):3869-3875
目的研究山腊梅Chimonanthus nitens叶提取物的抗补体及镇咳活性,并初步分析其活性成分。方法以经典抗补体途径和浓氨致咳模型对不同极性部位的山腊梅叶进行活性比较,确定具有抗补体和镇咳活性的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有效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对山腊梅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镇咳和抗补体的活性评价。结果山腊梅叶的醋酸乙酯提取物部位同时具有抗补体和镇咳作用,通过质谱分析,初步鉴定了28个化合物。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同时具有镇咳和抗补体的活性。结论山腊梅叶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补体和镇咳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山柰酚-3-O-芸香糖苷和山柰酚,且两者可作为控制质量的化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何立巍  杨婧妍  侯宪邦 《中草药》2017,48(14):2843-2849
目的研究板蓝根Isatidis Radix正丁醇部位的抗病毒活性组分及相关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法及色谱法提取分离板蓝根正丁醇部位各化学组分,MTT法体外筛选各组分抗单纯疱疹病毒1(HSV-1)活性,利用UPLC-Q-TOF-MS检测正丁醇部位及各组分的化学成分,运用Markview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各组分差异性成分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得到抗病毒相关的化学成分。结果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利用色谱法将板蓝根正丁醇部位分为20个组分,其中10个组分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UPLC-Q-TOF-MS检测到正丁醇部位中的44个化学成分,并明确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在各化学组分的分析检测及差异性分析中,发现了生物碱类、有机酸、糖和氨基酸衍生物共15个化学成分与抗病毒活性相关;尤其是1-甲氧基-3-甲醛、3-(3′,5′-二甲氧基-4′-羟基)-2-吲哚酮、1-甲氧基-3-吲哚酮、3-(甲基硫代)芥子油苷、氨基葡萄糖-6-磷酸酯在活性组分中量较高。结论板蓝根正丁醇部位以吲哚类生物碱、有机酸、核苷及氨基酸类成分为主,其中的单吲哚类、硫苷类及糖和氨基酸衍生物与抗病毒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玲  郑重飞  孙敬勇  李莹  姚庆强 《中草药》2016,47(6):1016-1033
茄属植物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甾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其具有器官保护活性,抗真菌、抗病毒活性,抗肿瘤活性,抗氧化活性。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茄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茄属植物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黄杨生物碱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杨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整理,为黄杨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主要对1992-2011年国内外有关黄杨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1992年至今,已经从8种黄杨属植物中分离出了100余种新黄杨生物碱,而且发现一些生物碱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抗HIV病毒,抗菌,肿瘤以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BuChE)和谷胱苷肽转移酶(GST)等等.全世界黄杨属植物有70多种,目前只对少数进行了研究,特别是黄杨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在药理学指导下的化学成分研究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这样不仅可为阐明黄杨生物碱类成分的生物效应和药用价值提供依据,并为加快黄杨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杨春艳  杨军丽  哈伟  师彦平 《中草药》2016,47(8):1418-1424
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显示,文冠果果壳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多酚(包括黄酮、酚酸、香豆素等)、甾醇、生物碱等。文冠果果壳的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抗癌、抑制酪氨酸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氧化、抗炎和抑制胰脂肪酶活性等。其中文冠果壳苷(xanthoceraside)是文冠果果壳中量最高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物活性。文冠果果壳作为文冠果榨油等使用的废弃物,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海波  秦大鹏  葛雯  王振中  曹亮  肖伟  于洋  姚新生 《中草药》2019,50(14):3461-3470
青蒿为常用中药,主要含有倍半萜、二萜、黄酮、苯丙酸、香豆素、黄酮和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具有抗疟疾、抗肿瘤、抑菌杀虫、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显著的抗疟活性使青蒿较早就用于疟疾的治疗。对近年来有关青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尖瓣海莲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B21的发酵液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初筛。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桑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B21的发酵液挥发油,GC-MS鉴定挥发油成分,96孔板酶标法对挥发性组分抑菌活性初筛。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性组分,每100 g发酵产物得到挥发油1.82 g。GC-MS共鉴定出挥发油组分39个,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3.89%。抑菌活性测试表明,在质量浓度20 mg·L~(-1)下,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结论:尖瓣海莲叶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B21发酵液挥发油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拓展了其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连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晓红  刘素香  任涛  刘毅  田成旺 《中草药》2018,49(20):4919-4927
黄连为常用中药,主要含有异喹啉类生物碱、木脂素、香豆素、黄酮、萜类、甾体、有机酸、挥发油、多糖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菌、抗氧化、消炎、抗肿瘤、调血脂、抗心律失常等药理活性。显著的降糖活性使黄连较早就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对近年来有关黄连的化学成分、降糖作用及其他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其深度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苁蓉正丁醇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物质基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丰  臧皓  沈鹏  滕坤  阮洪生 《中草药》2018,49(2):382-388
目的考察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正丁醇萃取部位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并初步确定其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能力、亚铁还原能力实验(FRAP法)为指标,检测草苁蓉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以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为模型,考察草苁蓉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大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草苁蓉正丁醇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草苁蓉正丁醇萃取部位对DPPH、ABTS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且在亚铁还原实验的FRAP测定中表现良好;与模型组比较,草苁蓉正丁醇萃取部位各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中MDA、SOD、CAT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表现为MDA水平降低,SOD、CAT活性升高,并回调到正常水平以上,其体内抗氧化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经液质联用分析从草苁蓉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出19种化学成分,其中14个为苯丙素苷类(PPGs)。结论草苁蓉正丁醇萃取部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有效成分为PPGs。  相似文献   

20.
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与水线草H.corymbosa同为茜草科(Rubiaceae)耳草属Hedyotis Linn.植物,均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且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故水线草常作为白花蛇舌草的替代品使用,目前关于二者替代使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尚无定论。鉴于此,从本草考证、药用沿革、混用情况、商品状况、性状及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对二者进行系统比较,发现二者性状、显微特征较为相似,但成分、活性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分子鉴定方法对二者进行快速鉴别,故建议二者在使用上应予以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