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7~ 2 0 0 0年 ,我科应用常温下入肝血流阻断法对 52例肝癌患者实施肝切除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2例 ,男 4 0例 ,女 1 2例。年龄 4 2~ 58岁。影像学检查 :均经B超检查 ,提示肝癌诊断 4 9例。CT检查 3 2例 ,提示肝癌 3 0例 ,磁共振检查 1 4例 ,提示肝癌诊断 1 3例。病理与超声引导下肝活检检查 :本组术后切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肝细胞癌 (HCC) 4 6例 ;胆管细胞癌 4例 ;大肠癌肝转移 2例。有 6例术前行B超引导下肝活检病理检查 ,与手术后大块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手术方式 :本组 52例中 ,实施经典右…  相似文献   

2.
肝切除术大出血及术后严重肝功能损害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选择性肝门阻断术行肝切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昌勤  刘曙光  熊勇  王何斌  何清秀  董梅 《四川医学》2002,23(12):1252-1253
目的 比较肝切除不同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研究 ,70例病人包含两组 :甲组 42例 ,肝切除时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法 ;乙组 2 8例 ,肝切除时入肝血流阻断法。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 ,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及恢复正常时间 ,术后平均出血量及引流量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甲乙两组估计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96 7± 895 3ml和 85 7± 12 0 8 4ml(P <0 .0 1) ,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 5 0 7~ 830 3U/L和 12 7 0~ 12 61 8U/L(P <0 .0 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35 7% (P <0 .0 1)。结论 肝切除时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优于阻断入肝血流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彭力辉蒋国庆邓小红周兆锋(江西省赣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赣州341000)肝叶切除最常用的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是常温下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由于肝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因肝细胞缺血而导致的肝细胞继发缺...  相似文献   

5.
报告5例病灶紧贴下腔静脉的肝占位性病变右肝切除术,探讨手术方法以及肝门阻断时限。方法;本组病灶直径8-20cm。3例行右半肝切除,2例行右后叶切除。采用传统的手指离碎和止血钳钳夹技术切肝。累计阻断第一肝门时间23-49min。其中2例行全肝血流阻断无血切肝,全肝血流阻断时间分别为5min及7min。  相似文献   

6.
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4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在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4年1月至2000年8月行肝切除术治疗的47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血管瘤26例,肝囊肿7例,肝炎性假瘤3例,右肝错构瘤、肝脏平滑肌瘤、肝结核瘤和炎性肉芽肿各2例,肝细胞腺瘤、右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和肝右后叶结节性坏死各l例。结果:共行肝左外叶切除术18例,肝左或右叶瘤体局部切除术14例,右后叶切除或部分切除术8例,右半肝切除术3例,右前叶部分切除术2例,左半肝切除术和胰头异位肝囊肿切除术各l例。9例术中预置全肝血流阻断带,2例应用自体血回输。5例术后发生右侧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膈下感染、胆漏等并发症。47例全部治愈。结论:对于多数有症状、体积较大或怀疑恶变之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且安全有效;借助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术中应用全肝血流阻断和自体血回输可提高困难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08~2011年间采用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肝叶切除病例设立为A组,我院2000~2008年间采用连续肝门阻断肝叶切除术病例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术前黄疸患者胆红素术后第1、3、5、7天一直下降,ALT、AST术后第1天升高,第3天开始下降,第7天恢复正常。A组阻断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A组术后7d,54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100%),明显高于B组(P〈0.05)。A组发生近期并发症5例,间断肝门阻断优良率为90.74%,B组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23例,连续肝门阻断优良率为78.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叶切除术中常规行常温下间断肝门阻断可以明显降低出血率及肝功能损害率,提高肝叶切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切除术中第一肝门阻断与第一肝门合并选择性肝静脉阻断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73例,依据血流阻断法分为2组,接受第一肝门阻断法为A组(n=38),接受第一肝门阻断合并肝静脉阻断为B组(n=35)。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血流阻断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患者(P<0.05)。结论第一肝门合并选择性肝静脉阻断较单纯第一肝门阻断止血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哲  刘凯  张博  杨家和 《当代医学》2011,17(27):18-19
目的探讨并总结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138例不阻断肝门行肝左外叶肿瘤切除的病例与同期进行的210例第一肝门阻断切除肝左外叶肿瘤病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不阻断肝门切肝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Pringle’s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肝功能较Pringle’s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不阻断肝门切除肝左外叶肿瘤可明显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魏孟奇 《广西医学》2012,34(12):1696-169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5例肝脏疾病患者施行肝切除术,其中A组36例采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B组29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比较两种不同肝门血流阻断方法对病人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术后各时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的肝门阻断均能有效控制出血,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更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步肝脏血流阻断技术在肝门区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对采用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和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法(THVE)相结合切除12例肝门区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肿瘤和血管的毗邻关系、阻断次数、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本组Pringle法平均阻断(2.8±2.3)次,第一肝门平均阻断时间(46±31)min;THVE平均阻断(1.2±0.4)次,平均阻断时间(16±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55±366)mL,输血量平均(804±246)mL;术中修补下腔静脉4次,主肝静脉2次,门静脉主干2次;术后肝功中ALT、胆红素有不同程度升高,经治疗2~3 wk后恢复正常,未发生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Pringle法与THVE分步结合使用可增加肝门区肿瘤手术的安全性,术中B型超声对肝门区肿瘤的切除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合并有肝硬化者需慎用此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肝切除术在肝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报告1989年3月-2003年9月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79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 肝切除以左肝叶(段)切除为主148例(82.7%),右肝叶(段)切除18例(10.1%),多段切除4例(2.2%),肝方叶切除作为附加术式9例(5.0%);手术并发症35例(19.6%),包括暂时性胆瘘、肝断面及膈下感染、胆道出血等;死亡3例(1.7%)。156例(87.2%)获3月-17年的随访,优良率91.7%。结论 肝叶段切除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提高肝脏海绵状血管溜的手术切除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的长径>10cm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的手术资料,其中行右三叶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5例,Ⅵ段、Ⅶ段部分切除3例,Ⅴ、Ⅵ段及Ⅶ段部分切除1例,Ⅳ部分及Ⅴ段切除3例,近左半肝切除4例,Ⅱ、Ⅲ段切除5例。对巨大肝血管溜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或项置第一肝门阻断带及患侧肝动脉结扎法,注意第三肝门的处理。结果:全组3例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术后12—21天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5年,共18例,患者情况良好。结论:肝海绵状血管溜行现代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彻底的方法,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严重肝外伤(V、Ⅵ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近3年来施行钳夹法病灶肝切除术的12例重度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严重肝外伤15例,实施肝切除12例,治愈10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1例和肝修补2例均死亡.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严重肝外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综合治疗的方法和疗效,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186例原发性巨大肝癌的治疗情况,其中125例行手术治疗,包括19例先行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TACE)后再行Ⅱ期肿瘤切除,32例单纯肿瘤切除治疗,69例肿瘤切除后行周围静脉或腹腔内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不能切除5例;其中非手术治疗61例,包括43例行TACE治疗;18例行周围静脉或腹腔内化疗.结果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1%,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单纯手术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1%,62.5%,46.5%,手术联合综合治疗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7.5%,76.1%,60.2%.结论 巨大肝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附6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5年1月~2002年12月64例肝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占整个手术治疗病人的31.84%。其中左外叶切除38例,占59.3%;左半肝切除7例,占10.9%;肝方叶切除11例,占17.2%;右半肝及右肝段切除8例,占12.5%;附加胆肠吻合术23例,占35.9%。手术并发症8例,占12.5%。无手术死亡。59例(92.1%)1~17年随访,平均随访8.6年,优良率88.1%。结论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中早期的肝切除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6年4月~2008年7月收治的32例肝癌患者 (A组) 行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 (B组) 接受常规肝癌局部切除术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切缘的阳性率、手术标本的微转移灶、复发率.结果 A组切缘的阳性率 (3.3%) 明显低于B组切缘的阳性率 (10.0%) .A组瘤外肝组织微转移灶的数量明显高于B组微转移灶的数量 (P<0.05) ;A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位距离为7.2 mm (2.7~25.6 mm) ,B组微转移灶扩散的中住距离为4.2mm (2.4~9.0 mm) .A组1年的复发率 (12.5%) 明显低于B组1年的复发率 (26.7%) (P<0.05) .结论 Glisson氏鞘外横断式肝段切除术操作简单,可减少肿瘤微转移灶的残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叶切除和常规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给予腹腔镜肝叶切除,对照组给予常规肝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较少。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隔下积液、切口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不过术后治疗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6%,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1.8%,治疗组的预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对于机体肝功能的影响相对比较少,从而降低预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分析17例肝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段切除、半肝和扩大半肝切除,观察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手术时间和手术到出院时间以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6.65 ml±365.25 ml,术中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98%~100%,平均手术时间304.00 min±154.18 min,手术到出院时间13.47 d±4.56 d,术后肝功能均在2周内恢复.结论半肝血流阻断切肝能有效控制肝切除术中出血,避免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血压波动小,术后肝功能恢复快.不仅可应用于规则性半肝切除,亦适用于肝段切除,扩大半肝切除和前入路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