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问世以后 ,氟康唑以其优越的药理性能 ,高效的抗真菌作用 ,被广泛应用于眼科真菌感染的治疗。我科自1 995年来 ,采用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2 8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治疗组 2 8例 2 8眼 ,男 1 5例 ,女 1 3例。年龄 1 9-65岁 ,平均 48.68岁。发病前有明确植物性外伤史者 2 2例 ,病毒性角膜炎继发真菌感染 1例 ,配戴隐形眼镜者 1例 ,原因不明 4例。6例就诊前有较长时间皮质激素用药史。在我院首诊确诊者 1 2例 ,其余均在外院因治疗效果不好而转诊。病程 7-60天 ,平均 2 9.78天。对照… 相似文献
2.
3.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康唑属于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菌活性高,毒副作用少和优越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我们应用0.2%氟康唑治疗2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局部滴眼,严重者,结肠下注射及全身应用。结果:治愈率1005,无1例发生角膜穿孔或其他严重并发症,视力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用0.2%氟康唑注射液点眼及1ml球结膜下注射,联合伊曲康唑口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7例(17只眼)。结果 17例中1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前房积脓消失,角膜染色阴性。结论 氟康唑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自 1 998年 5月起至今 ,收住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 1 8例共 1 8眼 ,应用我院自行配制的 0 .5 %氟康唑滴液敷以消毒棉片于病变处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真菌性角膜溃疡 1 8例 1 8眼 ,其中男 2例 ,女 1 6例 ;年龄 2 2~ 65岁。其中树枝、谷物划伤 1 3例 ,配带隐形眼镜 2例 ,其他 3例原因不明。1 .2 方法 所有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均采用局部加全身联合用药的方法。局部应用潇莱威或素高捷疗眼液 ,0 .5 %氟康唑棉片敷于病变处 ,每天 2次 ,每次 1 h,1 %阿托品眼膏散瞳每天 2次 ,全身应用抗… 相似文献
7.
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氟康唑及碘酊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3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用氟康唑、角膜局部清创及碘酊烧灼,观察综合用药的疗效。结果 29例在8—45d内愈合,6例好转,3例未愈。结论 应用氟康唑及碘酊烧灼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角膜病 ,近年来逐渐多见 ,临床治疗较为困难 ,药物治疗仍为目前抗真菌药治疗的主要手段[1] 。 1995年以来 ,本院应用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氟康唑原液频繁点眼或球结膜下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通过对 3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使用氟康唑的临床观察 ,发现氟康唑仍为目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较为理想的药物。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 入选标准 :有明确的角膜外伤史 ,病灶刮片检查及真菌培养阳性。2 ) 对象 :选择本院 1993~ 2 0 0 2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 7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其中治疗组 36例…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3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采用局部用药、碘酒烧灼、全身药物治疗等方法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非手术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结果36例眼经药物治疗后,治愈18只眼,好转10只眼,复发6只眼,无效2只眼。结论药物治疗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一种有效方法,广谱抗真菌药物多烯类与三唑类药物局部、全身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真菌性角膜溃疡病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发展至后期,药物治疗难以收到满意效果。穿透性角膜移植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国内角膜材料严重缺乏,致使许多患者不能及时手术,最终穿孔,丧失治疗时机。研究表明,羊膜细胞能分泌多种抗体、溶解酶、裂解体和补体,具有抗病毒和杀菌作用。自90年代初羊膜应用于眼表重建以来,已显示出其他方法不能替代的功效。羊膜具有抗原性低、促进眼表上皮化、减轻炎症反映,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时结膜瓣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时结膜瓣植入的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51例(51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本组51例,49例治愈,2例治疗失败,治愈率为96.08%。平均治愈时间(14.10±4.81)d。角膜新生血管形成2例(4.08%)。术后裸眼视力I〉0.3者19例(37.25%),0.02~0.1者21例,2例治疗失败,视力永久丧失,其余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临时结膜瓣能促进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并且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少,但对晚期病例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5.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影响视力并可致盲的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广谱抗真菌特效药物[1]。自1991年以来,我们使用10%碘酊(以下称强碘)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农民13例,其他2例;年龄14~55岁,起病时间7~20天。对照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5~60岁。以上2组均为单眼发病,2组全部病例经刮片查出菌丝。1.2致伤物质植物叶茎伤10例,树枝伤3例,原因不明2例。1.3治疗方法治疗组:①表面麻醉后行角膜溃疡灶部分刮除,隔日1次,连续2次。②10%碘酊行溃疡面烧灼,每日1次,连续6次… 相似文献
16.
多层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多层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真菌性角膜溃疡16例,于手术显微镜下彻底剖切溃疡灶及周围水肿混浊的角膜组织,取3~5层羊膜修剪成与植床大小相当的块状,上皮面朝上贴敷于溃疡面,再取1块较大的羊膜覆盖于最外层并以100尼龙线缝合固定。结果16例(16眼)均临床治愈,溃疡面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术后6个月视力0.04者3眼,0.02者6眼,指数/10cm7眼。结论多层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方法简单,疗效较好,尤其适用于无条件作角膜移植的患者和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避免治疗失败的临床策略.方法 对青岛眼科医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导致眼内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入院前治疗经过、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眼内炎患者以农村居民(95.7%)为主.眼外伤是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最主要病因(66.0%).3例患者在发病后曾应用激素药物.在患者首诊医院中,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占68.1%、17.0%和14.9%.各级医院相应真菌性角膜溃疡正确诊断率分别为31.3%、62.5%和71.4%.患者从发病到入我院治疗平均时间为(29±23)d.镰刀菌属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属(91.5%),其中前3位菌种分别为茄病镰刀菌(48.9%)、尖孢镰刀菌(31.9%)和串珠镰刀菌(8.5%).21例患者进行了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前三位敏感药物分别为那他霉素(88.9%)、伏立康唑(78.6%)和两性霉素(61.9%);前三位耐药药物分别为咪康唑(90.5%)、氟康唑(66.7%)和伊曲康唑(61.9%).结论 基层医院首诊正确诊断率低、非敏感药物使用和患者就诊不及时是真菌性角膜溃疡导致眼内炎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重视药物敏感性检测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转诊制度是避免治疗失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源于医学条件致病性真菌18srRNA基因保守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序列为通用引物,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36例标本进行PCR检测,并与培养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在400bp处出现DNA扩增带者为阳性。36份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8.3%,而经PCR扩增阳性率为86.1%,PCR扩增准确性为72.2%,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33.3%。结论真菌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检测真菌性角膜溃疡速度快、阳性率高,有助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刮片镜检法在真菌性角膜溃疡诊断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方法:对临床拟诊为角膜溃疡的患者行角膜刮片镜检,眼部局麻后,用10号圆刀片刮取适量溃疡和基底组织,制成玻片后直接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真菌和菌丝即可确诊。结果:34例拟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角膜刮片镜检阳性占73.25%。结论:角膜刮片镜检法是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快速、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