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对刀豆素蛋白A (Con 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炎症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素蛋白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酶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 IL-4及IL-10)含量.结果:茵栀黄注射液组小鼠肝脏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 -4均明显减少(P<0.01).细胞因子IL-10较ConA对照组有所升高(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降低Con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肝内炎症介质TNF-α、IFN-γ、IL-4的分泌,增加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减轻肝脏细胞的炎症.  相似文献   

2.
橙皮苷对刀豆蛋白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橙皮苷(HDN)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尾静脉一次性注射给予一定剂量的ConA(20 mg/kg),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8 h后采血,并处死动物,剖腹取肝,制备肝匀浆.测定不同剂量的橙皮苷对肝损伤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白细胞介素-1(IL-1)、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HDN能降低小鼠免疫性肝损伤血清ALT、AST、TNF-α、IFN-γ和IL-1的水平,降低肝匀浆中MDA、NO的含量,升高GSH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减轻ConA对肝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HDN对Con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降低IL-1、TNF-α和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方对刀豆蛋白A(ConA)所致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72只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抗纤软肝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20.0、10.0、5.0g/kg)和联苯双酯(150mg/Kg)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抗纤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均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4h,再次静脉注射ConA20mg/kg,8h后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抗纤软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ALT活性、IFN-γ和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抗纤软肝方三个剂量组肝脏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抗纤软肝方对ConA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IFN-γ、TNF-α的释放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山茱萸总苷(TGCO)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57BL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GCO高、中、低剂量组(920、460、230 mg/kg)和联苯双酯组(0.1 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ConA 15 mg/kg制备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建模后2 h,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0.02 mL/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0.1 g/kg灌胃,TGCO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TGCO溶液920、460、230 mg/kg灌胃,每6 h灌胃1次,连续给药5次。末次灌药2 h后,称质量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的肝脏、脾脏系数,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CT)、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TGCO各剂量组和联苯双酯均能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增加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P<0.05),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减轻ConA所致肝损伤的炎性反应,抑制血清ALT、AST的升高,降低肝匀浆中TNF-α、OCT、IFN-r、IL-1和IL-6含量及提高SOD的活性。[结论] TGCO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并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其保肝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的生成、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提升以及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张实  单娜娜  高雨琴  王永阔  杨德慧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8):585-587,594,F0002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A20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引起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刀豆蛋白A诱发小鼠肝损伤,制造肝损伤动物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A20表达质粒的方法,观察A20转基因处理组和试验对照组肝组织内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IFN-γ(interferon-γ)、IL-2(interleukin 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以及肝病理损伤的程度。【结果】A20组ConA处理后肝组织TNF-α、IFN-γ、IL-2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20对照组。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A20处理组16 h后小鼠肝病理损伤较对照组有减轻(P<0.05)。【结论】A20能够有效抑制ConA引起的小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并减轻肝组织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0只健康NIH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和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于实验首日静脉注射ConA(20mg/kg),联苯双酯组按150mg/kg灌胃,加味四逆散大、中、小剂量组分别按40g/kg、20g/kg和10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后4h再次尾静脉注射ConA(20mg/kg),8h后检测血清ALT活性,IFN-γ和TNF-α含量。结果加味四逆散大、中剂量组比小剂量组小鼠ALT活性明显降低,加味四逆散治疗组血清IFN-γ、TNF-α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大、中剂量加味四逆散对刀豆蛋白A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降低IFN-γ,TNF-α等炎症介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3):165-168
[目的]探讨库页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库页红景天提取物高、低剂量(1.0,0.5g/kg)组.库页红景天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库页红景天提取物,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模型对照组、库页红景天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均尾静脉注射给予Con A溶液18mg/kg.8h后采集血液,收集肝脏,测定各组血清AST,ALT,TNF-α,IL-6,IFN-γ和IL-4水平及肝脏MDA,GSH,SOD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库页红景天提取物高、低剂量组肝脏指数、血清ALT水平及肝组织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肝脏GSH,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TNF-α,IL-6,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库页红景天提取物高剂量组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库页红景天乙醇提取物对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犀草素对免疫介导的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5),利用刀豆蛋白A(ConA)尾静脉注射诱导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实验组小鼠建模前绛腹腔注射小雠草素预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小鼠肝组织学改变,TUNEL检测分析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闪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实验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碌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肝脏炎症细胞浸润情况较轻,肝细胞发生凋亡较少;实验组小鼠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木犀草素预处理能够降低ConA诱导的炎症介质的分泌,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丸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细胞因子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BCG+LPS模型组,香菇多糖片阳性药+BCG+LPS对照组,中药小剂量+BCG+LPS组,中药中剂量+BCG+LPS组,中药大剂量+BCG+LPS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升清降浊丸对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细胞因子TNF-α、IL-4、IL-6、IFN-γ的影响。结果:实验中升清降浊丸能明显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抑制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TNF-α,IL-6)的水平;降低脾细胞产生Thl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能力;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的含量。结论:升清降浊丸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低下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醋酸考的松皮下注射复制大鼠免疫低下模型,检测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并雾化吸入IFN-γ l、3、7d的免疫低下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FN-γ、TNF-α活性,肺组织IFN-γ、TNF-α、IL-1β、IL-6表达,以及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结果:吸入IFN-γ组大鼠A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和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吸入IFN-γ组大鼠BALF中IFN-γ、TNF-α活性高于对照组大鼠(d7 TNF-α除外)。吸入IFN-γ组灌菌后d7肺组织IFN-γ和IL-1β的表达高于对照组,TNF-α表达低于对照组,IL-6表达二组无显著差异。吸入IFN-γ组大鼠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除d3 IL-1β外,与免疫低下大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雾化吸入IFN-γ可明显提高肺内IFN-γ、TNF-α、IL-1β、IL-6水平,但对相应血清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银杏桑菊胶囊(GSC)对四氧嘧啶(ALX)致糖尿病(DM)模型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24g-28g的健康雄性小鼠以尾静脉注射给予四氧嘧啶45mg/kg(给予量10ml/kg)建立糖尿病模型小鼠80只,按照血糖水平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0、0.13、0.25、0.75g/kg BW剂量的银杏桑菊胶囊,同时以0.75g/kg BW剂量的银杏桑菊胶囊经口给予15只正常小鼠,给予1次/d,连续30d。试验结束禁食5h后,测定正常小鼠和DM小鼠的空腹血糖及口服2g/kg BW剂量的葡萄糖后0h、0.5h和2h的血糖,用血糖曲线下面积来表示糖耐量。结果与模型空白对照比较,0.75g/kg BW的银杏桑菊胶囊的空腹血糖、2h血糖与血糖曲线下面积明显降低(P<0.01),对正常小鼠血糖无影响。结论中药复方银杏桑菊胶囊具有降低ALX所致DM模型小鼠高血糖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牡蛎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牡蛎肽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致免疫低下雌性ICR小鼠为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牡蛎肽(0.5 g/kg低剂量组、1.0 g/kg中剂量组、2.0 g/kg高剂量组)干预15 d后对小鼠体重、免疫器官相对重量、免疫器官显微结构、外周血白细胞数目、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血清中的细胞因子浓度以及骨髓有核细胞数和DNA含量的影响。结果:腹腔注射CTX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胸腺和脾脏萎缩,显微结构紊乱,外周血白细胞数目降低(P=0.04),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P=0.00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P=0.002),外周血中IL-5浓度显著升高(P<0.01),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浓度及骨髓DNA含量降低(P=0.04,P<0.01)。牡蛎肽灌胃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显微结构恢复正常,高剂量牡蛎肽灌胃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目与模型组相比升高(P=0.003),中剂量(P=0.04)和高剂量(P=0.02)的牡蛎肽灌胃组小鼠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升高,高剂量的牡蛎肽灌胃组小鼠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模型组相比升高(P=0.002),各剂量牡蛎肽灌胃组的小鼠外周血中IL-5浓度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显著降低(P值均<0.01),高剂量牡蛎肽灌胃组的小鼠外周血中IL-17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3),各剂量牡蛎肽灌胃组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升高(低剂量组vs. 模型组,P=0.04;中剂量组vs. 模型组,P=0.02;高剂量组vs. 模型组,P=0.01),小鼠骨髓DN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也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结论:牡蛎肽可改善CTX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紊乱的免疫器官结构,恢复CTX造成的小鼠T淋巴细胞比例失调及细胞因子紊乱,升高骨髓有核细胞数及骨髓DNA含量,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玉竹提取物A(extraction A of polygonatum odoratum,EA-PAOA)对小鼠MΦ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以探讨对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检测小鼠体外MΦ产生的IL-1和TNF-α。结果10ug/ml以上浓度的玉竹提取物A对小鼠MΦ产生的IL-1有抑制作用,1000ug/ml浓度的玉竹提取物A的IP(inhibitory perentage)达39.1%,对TNF-α抑制作用比对IL-1的抑制作用明显,10ug/ml浓度的玉竹提取物A的CIP(ytolytic-Inhibitory perentage)达28.6%,1000ug/ml浓度的玉竹提取物A的CIP达78.6%。两者均呈量效依赖关系。结论玉竹提取物A对小鼠MΦ产生的IL-1和TNF-α均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小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作用。方法:60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B组腹腔注射阿托品(0.3ml/只)和解磷定(0.1ml/只);C组腹腔注射阿托品(0.3ml/只)、解磷定(0.1ml/只)和纳络酮(0.03ml/只))。三组小鼠腹腔注射后分别用敌敌畏灌胃,使之中毒,并计数其死亡数。结果:A组小鼠均死亡。B组小鼠死亡8只,存活12只。C组小鼠死亡2只,存活18只。B组、C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淫羊藿水提物及水提后剩余部分(即药渣)对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 50只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摘除手术,术后12周随机分为5组,即淫羊藿水提物1 g/kg组(以生药计,下同)、水提物0.5 g/kg组、药渣1 g/kg组、药渣0.5 g/kg组和模型组。另10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取肝、肾、子宫称质量并计算脏器指数,取血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取胫骨应用Micro-CT进行骨微结构检测。[结果]给药8周后,各给药组血清骨钙素(OC)、I型胶原N端前肽(PINP)、I型前胶交联C末端肽(CTX1)与模型组相比少有显著性差异,但有向对照组正常水平恢复的趋势。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葡萄糖(GLU)均有升高趋势。CT扫描结果显示给药组较模型组骨体积、骨面积、骨小梁数量显著升高、骨小梁厚度显著降低,且0.5 g/kg药渣组比0.5 g/kg水提物组骨微结构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淫羊藿水提物及药渣对去势所致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0.5 g/kg淫羊藿药渣的治疗效果优于同等剂量水提物。  相似文献   

16.
槲皮素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小鼠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0.23、0.46、0.69g/kg槲皮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溶剂为对照组。小鼠连续灌胃30天后开始试验,分别进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各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小鼠淋巴器官/体重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各剂量组对NK细胞活性增强无显著性。结论:按照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评价程序规定,该受试物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灵芝三萜类化合物(GLT)对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GLT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灌胃给药后,检测小鼠自主活动、负重游泳时间、常压耐缺氧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LT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负重游泳时间增加,常压耐缺氧能力提高.结论:GLT对小鼠具有镇静作用,并能增强小鼠抗疲劳能力和耐缺氧能力,提高小鼠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对乙醇(alcohol)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卡尼汀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共6个实验组。按实验设计给药、造模、测定部分生化指标(ALT、AST)和酶(SOD、GSH-px、CAT)的活力。结果左卡尼汀1.0g/kg连续给药7天,能够明显降低由乙醇所致的血清ALT、AST和肝指数的升高,中、小剂量(0.5 g/kg、0.25 g/kg)亦显示降低趋势。大、中剂量(1.0 g/kg、0.5 g/kg)提高肝组织细胞内抗氧化酶GSH-px、SOD和CAT活性,增强T-AOC(P〈0.01),减少MDA的产生(P〈0.05)。结论左卡尼汀在本试验大、中剂量范围内对小鼠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苦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苦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种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无菌蒸馏水0.1mL/10g)及山苦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山苦茶0.5、1.0、2.0g/kg),每组20只,分别作小鼠碳粒廓清试验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计算并比较各组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校正吞噬指数a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结果:灌胃不同剂量山苦茶水提物7d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山苦茶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吞噬率、吞噬指数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山苦茶可通过影响小鼠免疫器官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可加快小鼠体内碳颗粒的清除速度,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能提高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对正常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土大黄根提取物对实验性银屑病模型小鼠组织器官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背部无毛区涂抹以5%咪喹莫特(5%IMQ)乳膏连续6 d,建立银屑病样动物模型;以0.2 m L/10 g容积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观察阳性对照药物(地塞米松、消银颗粒、异常粘液质成熟剂),土大黄根提取物(1、2、4 g/kg)对小鼠背部皮肤、胸腺、骨髓、脾脏形态学,及其对胸腺和脾脏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1 g/kg)小鼠仍可见上皮增厚、角化不全;中剂量组(2 g/kg)小鼠大部分区域上皮恢复正常,也可见部分区域上皮增厚;高剂量组(4 g/kg)小鼠大部分区域上皮恢复正常,但表皮增厚情况存在个体差异。与阳性对照药物组(地塞米松、消银颗粒、异常粘液质成熟剂)比较,低剂量组(1 g/kg)小鼠仍可见明显的上皮增厚、角化不全;中剂量组(2 g/kg)小鼠背部皮肤变化与消银颗粒、异常粘液质成熟剂对照组基本相似;高剂量组(4 g/kg)小鼠背部皮肤变化与地塞米松药物对照组基本相似。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物组(地塞米松、消银颗粒、异常粘液质成熟剂)、土大黄根提取物组(L、M、H,1、2、4 g/kg)小鼠胸腺、骨髓及脾脏形态学未见明显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胸腺和脾脏脏器指数降低(P0.01);消银颗粒组、异常粘液质成熟剂组、土大黄根提取物组(1、2、4 g/kg)对小鼠胸腺和脾脏脏器指数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土大黄根提取物组(1、2、4 g/kg)小鼠胸腺和脾脏脏器指数升高(P0.01)。结论土大黄根提取物能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实验性银屑病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学变化,呈剂量依赖性;但对胸腺、骨髓、脾脏形态学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