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正常完整的角膜上皮是不易被真菌感染,大多数病例是在角膜外伤后而发生感染的,尤其是农作物,因为植物的枝叶带有真菌。常见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等,临床表现眼部有一定的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至今,国内外尚无真菌性角膜炎的对症眼用药膏。  相似文献   

2.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非常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为真菌直接侵入角膜所致.通常因外源性感染、眼附属器感染的蔓延及内源性感染所致,眼科常见的致病性真菌达数十种,其中以丝状真菌(包括镰刀菌、曲霉菌及青霉菌等)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多见,感染后常引起角膜溃疡或穿孔,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1].  相似文献   

3.
<正>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眼病。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结膜囊内有真菌生长,不同环境、人群中培养的阳性率及菌种也不同,一般不引起感染发病。在角膜外伤、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滥用药物(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不合理配戴角膜接触镜等情况下,眼部正常稳态被破坏,即可引起角膜真菌感染。在基层医院因为缺乏较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相当棘手。我科从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4例24眼,采用克霉唑药膜敷眼和氟康唑静滴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真菌性角膜炎(FK)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有超过105种真菌可引起眼部感染,但主要是镰孢属、弯孢属、曲霉属和念珠菌属四大类。前三种为丝状真菌,引起的角膜感染多见于农民或户外工作人群,其工作环境多潮湿,外伤是最主要的诱因,其他诱因包括长期使用激素/抗生素造成眼表免疫环境改变或菌群失调,过敏性结膜炎,配戴接触镜,全身免疫力低下者[1]。以往由于治疗手段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导致治疗效果差,致盲率居高不下。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治疗手段已极大丰富。笔者现就真菌性角膜炎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角膜清创、羊膜移植、氟康唑三联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难治性感染性眼病。常见的致病菌株为曲霉菌、镰刀菌、念珠菌。农村多见,植物性损伤常为其诱因。目前尚无强有效的抗真菌药物,一旦发生真菌在角膜组织繁殖,蛋白溶解酶及真菌可溶性抗原等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组织坏死,溃疡形成,极难控制,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视力丧失甚至毁掉眼球。2002年1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病灶清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真菌性角膜炎系真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植物性外伤引起的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很高[1];再由于近年来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滥用,角膜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使用那他霉素滴眼液治疗3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眼科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30例(30眼),男性13例,女性  相似文献   

7.
耳真菌病的治疗仍是临床一难题.哪一种抗真菌剂最有效?尚无一致意见.由298例耳真菌病患者中,分离出14类共51株真菌.其中曲霉菌属66.45%、白色念珠菌属15.13%、分枝孢子菌属3.62%、拟青霉菌属2.63%、毛霉菌属2.30%、链格孢属1.65%、镰刀菌属0.98%.对这些分离出来的真菌,进行了克霉唑、益康唑、密康唑和Cyclopirox-olamine的体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克霉唑和益康唑最有效,所检出的真菌均可被这两种药剂在0.1~4μ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陕西地区3所医院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常见病原性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3所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疗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外耳道标本中致病性真菌,进行药敏试验,使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致病性真菌82株,其中黑曲霉53株,黄曲霉13株,念珠菌属11株.曲霉菌属对伊曲康唑、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20眼经角膜病灶区组织刮片镜检或分泌物涂片行镜检,确认为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用10%碘酊烧灼,给予氟康唑、斯皮仁诺治疗。结果 20例20眼经治疗18例治愈,1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5%。结论碘酊烧灼联合氟康唑、斯皮仁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云生  尹学梅  彭德禄 《江西医药》2005,40(10):672-673
真菌性角膜炎致盲率极高.多发生在植物性角膜外伤后.主要致病为镰刀菌属和曲菌属。近年来,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逐年上升.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随着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出现了新的治疗方法.使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凤梅 《河北医药》2009,31(16):2119-2119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疾病,在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角膜接触镜的大量使用以及眼外伤的增多,一些非致病的真菌就可能变成致病菌,引起角膜继发真菌感染,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居感染性角膜炎的第2位[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荧光染色法应用于真菌性角膜炎临床快速诊断的效果。方法临床送检疑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标本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应用荧光染色法、真菌培养和墨汁-KOH湿片镜检三种方法检测,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在45例真菌培养阳性标本中,墨汁-KOH湿片镜检有28例阳性,阳性率为62.22%(28/45),荧光染色法阳性40例,阳性率为88.89%(40/45),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染色法具有快速、操作简便、阳性符合率高等特点,是真菌性角膜炎一种有效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苏木素在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临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病例59例,角膜刮片,标本分别行苏木素染色、KOH湿片检查和真菌培养。以培养结果做为确诊真菌性角膜炎的"金标准"。结果 59例真菌性角膜炎病例中47例检出真菌,阳性率79.66%。苏木素染色法查找真菌阳性率64.40%,灵敏度74.46%,特异度42.86%,假阳性率25.00%,假阴性率25.53%,正确指数17.32%,阳性预测值92.11%,阴性预测值42.85%。KOH湿片法查找真菌阳性率45.76%,灵敏度44.68%,特异度18.75%,假阳性率50.00%,假阴性率55.32%,正确指数-36.57%,阳性预测值77.78%,阴性预测值18.75%。结论苏木素染色法是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病理学形态。方法:选取两院在2010-01~2014-01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的角膜组织标本行HE染色和PAS染色,并对其病理学形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镰刀菌和曲霉菌是常见致病菌,且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组织损害以广泛化脓性炎症为主,真菌可对角膜组织的直接破坏,并在角膜组织内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进行病理学分析,可进一步明确真菌在角膜内的生长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用离心法制得的角膜胶原膜载释氟康唑(普芬)眼液在兔眼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猪巩膜中提取、纯化胶原,采用离心法制备角膜胶原膜,在普芬眼液内浸泡用于治疗兔眼真菌性角膜炎.结果 胶原膜载释普芬眼液治疗组病灶愈合平均时间11 d,局部滴用普芬眼液组病灶愈合平均时间18 d,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94%、63.15%和92.10%、7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离心法制得的胶原膜载释普芬眼液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给药途径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比较难治的化脓性角膜溃疡,常导致整个角膜坏死而失明,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曲霉菌、白色念珠菌、镰刀菌、青霉菌等。随着眼外伤增多,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眼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角膜板层切除加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眼角膜炎采取病灶区角膜板层切除,取上方桥状或蒂状球结膜瓣覆盖病灶区并缝合固定,瓣下涂入氟康唑药粉,并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1月后在表面麻醉下剪断结膜蒂,并拆线。结果该组23眼角膜炎全部控制,拆线时角结膜完全愈合。随访4个月至2年,视力数指-0.1者18眼,0.2-0.5者5眼。所有移植的结膜瓣均为半透明愈合,血管萎缩,大部分角膜表面凹陷明显变浅。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采用角膜板层切除加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眼病 ,近年随着其发病率大大增加而使眼科界倍加重视〔1~ 3〕,它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首要的感染性角膜病〔4〕。新近研究的大量资料使人们对该病病原体种类、发病特点、病理基础、临床特征、治疗手段、手术方式等方面的认识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特别是对其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深入研究 ,使人们对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有了全新的理解 ,本文对上述进展总结如下。1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体尽管真菌在其生物学和形态结构方面有许多共同特征 ,但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体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代均…  相似文献   

19.
48例真菌性角膜炎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高致盲性眼病,临床上大多数由于农作物损伤角膜上皮所致。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有增多的趋势,大多数患者有植物伤及眼球的病史,病情刺激症状较轻而不易被患者重视。真菌性角膜炎起病较缓慢,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有效的控制常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穿孔、眼内炎等。  相似文献   

20.
何梅凤  吴伟  周家豪  唐细兰 《中国医药》2011,6(12):1480-1482
目的 了解我中心感染性角膜炎细菌及真菌分布、变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山眼科中心2004年至2010年2046例角膜感染患者微生物实验室检查资料,对细菌和真菌培养的阳性率、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46份标本中,培养阳性的标本1022份,阳性率为49.9%,其中只有细菌的标本463份(包括11份培养出2种细菌的标本),只有真菌的标本500份,同时有细菌及真菌的标本59份.细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336株(占63.0%),其次为革兰阴性杆菌,163株(占30.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多,257株(占48.2%),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84株(占15.8%);真菌以镰刀菌属最多,180株(占32.2%),其次为曲霉菌属和蠕孢菌属,分别为139株(占24.9%)和110株(占19.7%).细菌分布近7年变化不明显,真菌中蠕孢菌属近7年有明显上升趋势,而曲霉菌属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致病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敏感性相对较好,而铜绿假单胞菌则对喹诺酮类相对较敏感.结论 广东地区角膜感染主要致病细菌为表皮葡萄球菌,对新霉素较敏感,主要致病真菌为镰刀菌属,蠕孢菌属检出的升高及曲霉菌属的下降趋势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