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TEN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不同的临床病理因素、TNM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表达阳性,32例乳腺癌中有13例PTEN阴性表达(41%),其中8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61.5%),而19例PTEN阳性表达标本中仅4例ER、PR均为阴性(21.1%)。有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P<0.001);ER阴性者PTE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ER阳性者(P<0.05),PTEN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孕激素水平及临床分期无关,但随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乳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失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雌激素阴性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探究Ki-67和miR-18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相关性。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样本中Ki-67的表达,同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织样本中miR-182的表达,综合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和miR-182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miR-182的表达水平(P0.05)。Ki-67与miR-182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35,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Ki-67和miR-18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Ki-67和miR-182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OX-2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分别为71.95%和64.63%,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均明显增高(均P〈0.001);COX-2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均P〈0.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O.05)。结论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和Ki67的表达均增高,两者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对两者进行联合检测可反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缺陷基因(DC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手术切除的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DCC、MMP-9蛋白表达情况。用彩超观察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测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乳腺纤维瘤的微血管密度指数(MDI)。结果乳腺癌组织中DCC蛋白表达率为38.6%,低于癌旁乳腺组织(82.9%,P<0.05),乳腺癌组织中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78.6%)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17.1%,P<0.05)。超声观察DCC、MMP-9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具有相关性,DCC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的MDI与DCC蛋白阴性表达乳腺癌的MD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的MDI与MMP-9蛋白阴性表达乳腺癌的MD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MMP-9蛋白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作用,DCC、MMP-9蛋白与超声影像结合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Xin J  Wang X  Meng S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5):310-311
目的探讨阴茎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2例阴茎癌、32例癌旁组织和16例正常阴茎组织的癌基因ras产物p21蛋白。结果28例癌组织,8例癌旁组织中有p21蛋白表达,而16例正常阴茎组织中p21阴性。p21蛋白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即随着分级和分期的上升阳性增强,并且癌旁组织p21蛋白表达阳性者都显示了早期复发和转移的不良预后。结论p21蛋白可作为阴茎癌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Fas及Fas-L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ia C  Zhao H  Tang X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1):648-650
目的 探讨Fas及Fas-L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及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癌旁组织的Fas-L进行检测。结果 Fas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显著低于其癌旁组织的96%(P〈0.01);Fas-L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94%,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的84%(P〈0.01),不同分化程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4  相似文献   

7.
探究R-脊椎蛋白1(RSPO1)、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017年5月—2020年5月,2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SPO1、β-catenin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RSPO1、β-cateni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RSPO1、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月经状态、年龄、肿瘤直径不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RSPO1、β-cateni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不同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中RSPO1、β-catenin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PO1、β-catenin阳性表达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RSPO1、β-catenin阴性表达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P<0.05)。结果表明,RSPO1、β-caten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乳腺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ganky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记的方法 检测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与癌旁组织中gankyrin的表达水平;采用经典的分子克隆技术构建gankyrin的真核表达质粒;利用双报告基因技术检测p53活性的变化;利用蛋白免疫印记技术检测p53、p21和Bax的蛋白水平。结果 gankyrin在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MCF-7细胞中,过表达的gankyrin明显抑制了p53的转录活性,使p53、p21和Bax的蛋白水平最著降低。结论 gankyrin对p53的负调控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和p120ct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蛋白及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腺病和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各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中,BRCA1蛋白及p120ctn阳性率分别为60.0%(36/60)和35.0%(21/60),分别低于各自在乳腺腺病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P<0.05);BRCA1蛋白表达状态与患者高发病年龄、临床病理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p120ctn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BRCA1蛋白与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BRCA1与p120ctn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印迹基因SLC22A1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印迹基因SLC22A1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SLC22A18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讨SLC22A18基因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对应癌旁乳腺组织,以及2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LC22A18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20例乳腺良性病变中SLC22A18蛋白表达,分析SLC22A18 mRNA和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SLC22A18在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BNA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Z=-4.900,P<0.01);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LC22A18 mRNA表达量低于乳腺良性病变(Z=-3.182,P<0.01).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LC22A18 mRNA表达量低于6例导管内癌灶性浸润(Z=-2.022,P<0.05).SLC22A18蛋白在20例乳腺良性病变、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69.6%,两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5,P<0.05).SLC22A18 mRNA和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SLC22A1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SLC22A18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并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新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CD166)的表达及其与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关系,探讨ALCAM/CD166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检测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30例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ALCAM/CD166及Bcl-2、Ki-67蛋白表达的情况,分析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的关系以及其与Bcl-2、Ki-67的相关性。结果 1在9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LCAM/CD16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9.2%(76/96),明显高于其在癌旁非瘤乳腺上皮组织中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ALCAM/CD166蛋白阳性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组织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307,P=0.001),而与Ki-67蛋白表达无关(rs=0.064,P=0.475)。结论 ALCAM/CD166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凋亡及转移有关,可能成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肝细胞性肝癌(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44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p16基因在HC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8%,癌旁9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EphA2受体及其配体EphrinA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phA2和EphrinA1在30例乳腺纤维瘤、30例乳腺囊性增生和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均检测到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蛋白和mR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分别明显高于其在乳腺囊性增生组织(P0.001)和乳腺纤维瘤组织(P0.001)中的表达。(2)EphA2和EphrinA1蛋白和mRNA表达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0.05),即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较高及TNM分期较晚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hA2和EphrinA1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率均较高;然而二者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hA2与EphrinA1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rs=0.999,P0.01),EphA2与EphrinA1 mRNA表达阳性率也呈正相关(rs=0.942,P0.01)。结论 EphA2和EphrinA1的表达可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对其联合检测可能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可能为今后的临床用药、预测预后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肾癌中p16蛋白与PCNA的表达与肾癌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肾癌及18例癌旁正常肾组织中p16蛋白及PCNA的表达。结果 p16蛋白在肾癌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在肾透明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随肾癌分级、分期升高而明显降低,p16阳性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10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2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标本。癌标本中非肌层浸润性癌74例,肌层浸润性癌31例;G1 26例、G2 54例、G3 25例;单发肿瘤63例,多发肿瘤42例;非肌层浸润性癌中未复发31例,复发43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SCA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无PSCA蛋白表达,癌组织中随病理分级和分期增加,PSCA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G1、G2、G3 膀胱癌PSCA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1%、46.3%,7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肌层浸润性肿瘤和肌层浸润性肿瘤中PSC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3%和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随访3~54个月,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复发组与未复发组中PSCA蛋白高表达阳性率为65.1%和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SCA蛋白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检测PSCA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6.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抑癌基因p16与肾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45例肾癌组织和25例癌旁肾组织中TGFβ1和p16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癌旁肾组织TGFβ1和p16表达阳性均显著高于肾癌组织。恶性度高,侵袭力强,预后差的肾癌。TGFβ1和p16表达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在肝癌及癌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肝细胞癌(HCC)及癌旁肝硬化组织(44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测定,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p16基因在HCC中的阳性表达48%(24/50),癌旁91%(24/50),癌旁91%(40/44)。p16基因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4),在分化Ⅰ-Ⅱ级中p16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膜穿孔蛋白D(gasdermin-D,GSDMD)及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根治性切除术且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女性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及20例配对癌旁组织中GSDMD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癌旁组织中GSDMD及caspase-1蛋白呈高表达者的占比高于癌组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以及孕激素受体、GSDMD、caspase-1和Ki-67的表达状态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SDMD蛋白低表达[HR=4.096,95%CI为(1.102,15.216),P<0.05]和caspase-1蛋白低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素D1、Rb及p16在早期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39例早期胃癌癌旁肠化组织及34例非癌胃粘膜肠化组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癌组织中33/39例(84.6%)显示细胞周期素D1过度表达,癌旁肠化组织也显示细胞周期素D1过度表达。12/39例p16表达阴性,3例中弱阳性。26例Rb阳性的肿瘤中,15例显示p16不表达或低表达,而9例Rb阴性的肿瘤中则p16显示表达增高。结论 细胞周期素D1是早期胃部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异常,细胞周期素D1的激活及Rb的失活在早期胃癌中可共同存在;Rb失活与p16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早期早胃癌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周期素D1、p16及Rb负反馈调节环路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产物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p16基因表达产物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70例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16基因产物的表达水平,并以20例正常肺组织标本作对照。结果 肺癌组织p16基因产物阳性表达率为61.38%,癌旁肺组织为89.14%,正常肺组织为88.24%。肺癌中P16表达水平降低的程度与肺癌细胞分化、原发肿瘤大小和肺癌转移有密切关系(P〈0.01或P〈0.05),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