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介导血清C反应蛋白(CRP)、镁离子(Mg2+)及脂联素水平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2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2例。2组患者均采取适宜的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试验组于妊娠30周内行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治疗,对照组于妊娠30周后行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治疗。2组患者持续血糖控制治疗直至分娩,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Mg2+及脂联素水平,观察2组母婴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而Mg2+和脂联素水平升高,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显著降低CRP、升高Mg2+和脂联素水平,并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
妊娠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的妊娠期管理方法。方法:对妊娠期血糖异常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认识糖尿病合并妊娠与妊娠糖尿病对母儿不良影响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妊娠糖尿病组羊水过多及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合并妊娠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与妊娠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血糖异常经饮食、运动、胰岛素治疗后孕产妇的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率及早产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非治疗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孕期对有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筛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并采用饮食、运动、胰岛素治疗;且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在孕前、孕期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对母婴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GDM组,与同期168例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GDM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酮症酸中毒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应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合理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将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进行胰岛素治疗联合运动及饮食疗法,对2组产妇妊娠结局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即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低血糖的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妊高征、羊水过多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血糖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并发糖尿病对母婴危害较大,临床上需加以重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从而使孕妇血糖控制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80例,其中妊娠高血压70例,轻度子痫前期70例,重度子痫前期70例,子痫70例,分别作为A、B、C、D组。同期收集正常妊娠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于分娩当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5ml,测定各组孕妇甲状腺功能指标TSH、FT3、FT4和血清脂联素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均从对照组、A组到D组依次降低,TSH从对照组、A组到D组依次升高,且A、B、C、D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最高,从A组到D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A、B、C、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孕妇,并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降低;TSH水平高于健康孕妇,并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接诊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FPG、2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产妇的产后感染、产后出血、剖宫产、早产、羊水过多、妊高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死胎、胎儿畸形、胎儿窘迫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实施针对性饮食控制和运动指导,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测定趋化素、脂联素在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早、中期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正常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趋化素、脂联素的表达差异,为GDM的早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120例孕妇,其中GDM孕妇患者为实验组,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各60例.测定孕早、中期空腹血清趋化素、脂联素、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结果 随着孕周期增长,两组血清趋化素、FBG、FBG、HOMA-IR水平上升,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实验组孕早、中期血清趋化素、HOMA-I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早、中期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趋化素及脂联素在GDM患者孕早中期的表达有明显变化,联合监测趋化素、脂联素的水平有助于GDM的早期检测.  相似文献   

8.
韩云  郑艳莉  刘曼华  范玉平 《江苏医药》2012,38(22):2694-2696
目的 探讨脂联素基因SNP+45T/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其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8例GDM孕妇(GDM组)、128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组)及1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分析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相应新生儿结局的关系.结果 南通地区汉族人群中基脂联素因+45位点有T/G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三组的基因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DM组和GIGT组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携带G等位基因孕妇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 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GDM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且与其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分析,丰富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9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不存在糖尿病的妊娠孕妇159例设为对照组,首先比较两组孕妇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两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胎儿窒息的几率。同时将观察组中的159例妊娠期糖尿病分成A组80例、B组79例。A组通过人型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B组则通过动物型胰岛素进行血糖的控制,对比两组血糖的控制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孕妇合并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剖宫产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胎儿窒息的几率高于对照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胎儿窒息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血糖控制有效率87.5%高于B组血糖控制有效率6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和新生儿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围生期定期检查、及时治疗是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人型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脂素及C反应蛋白与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相关性。方法在入选正常妊娠组、妊娠糖尿病组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检测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收缩压及舒张压、内脂素、C反应蛋白、计算HOMA-IR。比较各组内脂素、C反应蛋白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孕妇血清visfatin水平及CRP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血清visfatin水平及CPR与空腹血糖、胰岛素、舒张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血清visfatin及CRP与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对妊娠结局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对妊娠结局母婴的影响。方法分析GIGT患者161例(GIGT组)、妊娠期糖尿病(GDM)81例(GDM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血糖正常产妇30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在剖宫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羊水过多各项指标中,两血糖异常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IGT组巨大儿及羊水过多发生率均高于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GT组及GDM组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IGT对孕妇及围生儿可造成与GDM相同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2.
冀晓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46-47,5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产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5例非GDM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孕产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妊高征、巨大儿、早产、难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5)。结论GDM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其剖宫产率和难产率也较高,早发现、早处理是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筛查时机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适当的葡萄糖筛查(GCT)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资料,根据GCT的时间分为孕早期组(A组)53例、孕中期组(B组)94例和孕晚期组(C组)35例,观察GDM发生的时间和最终的妊娠结局。结果:GDM主要发生在孕18~32周,而发生的高峰期为24~28周,占82.7%。妊娠结局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剖宫产、巨大胎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及围生儿死亡等,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筛查时机以妊娠中期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将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6.92±0.66)mmol/L、(8.12±0.70)mmol/L、(6.88±0.3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3±1.03) mmol/L、(9.54±1.33)mmol/L、(7.95±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2.39、2.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清C肽和餐后2 h C肽水平分别为(0.50±0.07)nmol/L、(0.54±0.06)nmol/L,均较对照组治疗后的(0.38±0.04)nmol/L,(0.49±0.04)nmol/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15,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每天平均胰岛素用量为(55.84±8.73)u,观察组为(32.24±5.03)u,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比率(12.50%、4.17%、2.08%、4.17%、0.00%)低于对照组(29.17%、16.67%、12.50%、22.92%、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2、3.877、3.852、7.206、6.400,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以有效增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内脂素表达水平,探讨内脂素与孕期糖尿病间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06月至2012年6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足月分娩且具备完整产前检查的初产妇共60例,其中30例为妊娠糖尿病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所有选取的孕妇均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并留取母体孕晚期空腹血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孕晚期体重指数,测定母体孕晚期空腹血内脂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孕期体重增加值、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孕晚期BMI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组的胆固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组母血内脂素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内脂素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诊断标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巨大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200例孕妇应用新诊断标准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602例作为新标准组,1850例孕妇应用原诊断标准诊断出妊娠期糖尿病8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等.结果 新标准组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标准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标准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可以明显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并且能够明显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巨大儿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母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12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孕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生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胎、胎儿窘迫、巨大儿、畸形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护理干预可降低GDM患者围生期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怀孕前糖调节受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对准备怀孕的育龄妇女志愿者进行空腹血糖和糖负荷后2 h血糖检测,选取糖调节受损妇女4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对孕妇及其围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怀孕前糖调节受损妇女在妊娠期常发展为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围生儿有负面影响,为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应对怀孕前糖调节受损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徐芳 《安徽医药》2013,17(6):982-98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分娩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及必要性。方法选取120例37~40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羊膜腔穿刺组与非羊膜腔穿刺组各60例,羊膜腔穿刺组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做泡沫试验,确定胎肺成熟度,非羊膜腔穿刺组在终止妊娠时不做羊膜腔穿刺,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腔穿刺组孕妇平均穿刺孕周(38.57±0.92)周,第1、2、3、4试管阳性率分别为98.33%、93.33%、90.00%、76.67%。结论孕龄准确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37周后择期终止妊娠前行胎肺成熟度测定无绝对必要性,可不必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测定胎肺成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采用前列腺素E2栓与缩宫素引产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本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行引产术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腺素E2栓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用药前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2h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产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及出生5min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引产中应用前列腺素E2栓药物,可缩短临产时间、促进宫颈成熟和引产,降低剖宫产率,为母婴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