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丽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6):573-573
我们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和正常人空腹血浆中的D-二聚体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的检测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项目,是目前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以及监测溶栓治疗等方面颇有价值的重要指标。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是体内血浆凝血因子活化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作用启动的首选分子标志物。本文通过对D-二聚体的测定探讨其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的含量水平.方法 患者于入院后立即采取静脉血2 ml,以后分别于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采血;对照组均空腹采血.血标本应用1∶ 9 的枸橼酸钠抗凝处理,用ELISA法测定D-二聚体.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4 h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变化,有可能导致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产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产后出血的产妇68例为产后出血组,同期无产并发症的产妇103例为正常生产组,两组在产前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产后出血组产前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高,与正常生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125例乙型肝炎患者及68例正常人D-二聚体定量水平。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高。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呈现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纤溶,提示D-二聚体可作为一项监测乙肝患者病情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探讨其与其它乳腺癌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51例乳腺癌妇女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10例良性乳腺肿瘤女性患者和4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肿瘤发展转移而升高;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均达为阴性的患者DD水平明显较雌激素和/或孕激素表达职性者高。结论: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对于病情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参考国内外关于D-二聚体的有关文献资料,并综述之。结果:D-二聚体在DIC、恶性肿瘤、急性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疾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尤其是伴有微血栓形成时,其检测值增高。结论:D-二聚体应用于DIC诊断,在恶性肿瘤、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甚至精神性疾病的诊治判定方面均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测定对血栓性疾病等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急诊患者30-50岁,包括肝脏疾病50例、急性心肌梗塞50例、外科手术50例、肺栓塞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共250例患者D-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来分析D-二聚体对临床各疾病的诊断意义。结果 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肝脏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外科手术等疾病,尤其是伴有微血栓时,其测定值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肝脏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诊治判断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D-二聚体低于医学决定水平,可以用阴性预示值排除血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检测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 ,探讨在SAH诊断及病情观察中的作用。方法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测定分别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单抗ELLSA双抗体夹心法。观察SAH组和对照组以及SAH不同病情及发病时间Ferritin和D dimer含量。结果 :53例SAH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在 1月内均显著增高 ,分别在 3d内及 8~ 15d时含量最高 ,且其水平与SAH病情程度一致。与同时期的CT、MRI结果比较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对SAH病后 1月内诊断阳性率为 10 0 % ;而急性期CT阳性率为 85 2 % ,半月后失去诊断价值 ;MRI在急性期无作用 ,亚急性期后阳性率 88 9%。在SAH出血量少或距SAH发病时间长 ,CT扫描阴性时 ,尤其是在病后 8~ 15d时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显著增高。结论 :脑脊液Ferritin与D dimer含量测定在SAH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项敏感、可靠的指标 ,对SAH病情观察及预后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浆、尿中D-二聚体在肾脏病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浆、尿中D -二聚体 (D -D)水平与肾脏病高凝及纤溶活性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4 2例肾病综合症 (NS)、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 (CRF)患者及 30例健康人对照血浆、尿中D -D水平。结果 NS组、CRF组血浆、尿中D -D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S组血浆、尿中D -D的水平明显高于CRF组 (P <0 .0 1)。NS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和抗凝治疗后 ,血浆、尿中D -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血浆、尿中D -D水平能较好反映肾脏病高凝与纤溶状态 ,并可作为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血浆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的增加,说明在微血管的某些地方有过量的纤维蛋白产生,过量的纤维蛋白可被纤溶酶降解形成各种可溶性的降解产物片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对其血浆D-二聚体进行监测,与此同时配合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6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1.70±0.14),1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非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0.21±0.0.2),比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组间呈现出统计意义.从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来看,36例患者为发现缺血性结肠炎,14例患者为为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予以血浆D-二聚体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将该方法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以及50例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比较各组研究对象血浆D-二聚体的差异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3.24±1.80) mg/L,健康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70±0.30) mg/L.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孕妇,结果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对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的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53例脑出血患者及35例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在疾病的急性期升高,与对照组及疾病恢复期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D-二聚体测定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患者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活性亢进。易于合并肺动脉血栓形成及并发DIC等。血清D-二聚体是继发性纤溶的分子标志物,它特异地存在于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Dimertest Latex试验能够特异地检测血清D-二聚体,为临床监测血栓形成提供了一个快速、敏感的诊断新方法。为此,我院于1995年3月至1998年1月用该法检测了58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住院病人的血清D-二聚体,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情况,寻找SAH抗纤溶治疗及观察病情变化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及25例住院SAH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3,4周血,用ELISA法定量检测D二聚体含量。结果: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有11例血浆D二聚体下降后又升高,1例再出血,1例脑梗死。结论:SAH后血浆D-D升高,观察D二聚体变化有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正华  邓剑  向成玉 《中原医刊》2004,31(19):49-4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D -二聚体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D -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重型脑梗死组患者血浆D -二聚体均显著高于轻型组 (P <0 .0 5 )。结论 :血浆中的D -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狄亚珍 《浙江医学》2007,29(11):1171-1172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是小儿致残的首要原因[1]。血D-二聚体是衡量血栓性疾病纤溶亢进的敏感性指标,在严重感染性疾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中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许多疾病伴有纤溶系统的变化.如静脉血栓栓塞、肝病等疾病,离不开实验室检查.D-二聚体测定,具有敏感性高,可排除诊断;特异性高,结合临床症状可确定诊断;易普及、费用低、创伤小、检测速度快等特点,为相关疾病的诊治及疗效判断提供帮助,是确定有无纤维蛋白降解及继发纤溶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D-二聚体与急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22例不同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D-二聚体(D-Dimer)检测,研究发现:①在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中,血清D-二聚体都有程度不同的阳性反应,其中脑血栓形成和脑出血阳性率较高( 57. 9%和 52. 8%,两者比较 P> 0. 05),腔隙性脑梗塞阳性率较低(14%,与前两者比较 P<0.005)。②D-二聚体阳性反应率与病灶的大小有明显关系,病灶体积> 10ml的阳性率(脑血栓形成为 84. 6%,脑出血为 78. 6%)明显高于体积<10ml(脑血栓形成成 44%,脑出血 36.4%), P<0.05。提示 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并对其产生机理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