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60岁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病因,为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网络直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60岁住院死亡患者并经网络直报的957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岁病死病例占同期病死人数的61.54%,男性病死构成明显高于女性。男女病死高峰年龄均在70~79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位于病死类别的前三位。死因排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死因单病种顺位排列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冠心病。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0岁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病因,为预防和治疗老年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网络直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2年≥60岁住院死亡患者并经网络直报的957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岁病死病例占同期病死人数的61.54%,男性病死构成明显高于女性.男女病死高峰年龄均在70~79岁.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位于病死类别的前三位.死因排序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死因单病种顺位排列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冠心病.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
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病死率和死因分析(附6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病死率及死因。方法 回顾我院近12年来675例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按死亡顺位排列分析主要疾病。结果 675例因脑血管疾病死亡176例、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54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33例、因恶性肿瘤死亡116例。结论 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杀手。  相似文献   

4.
2 311例住院病人死亡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死亡病人的疾病系统顺位,性别比,年龄段死亡顺位等。方法:对1991-1998年间所有住院死亡2311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死亡男女之比为2.14:1;(2)死亡年龄段顺位依次为60-,50-,40-和70-年龄率,平均死亡年龄为53.91岁;(3)死亡疾病系统顺位依次为肿瘤,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60岁以上老年病人死亡疾病系统顺位依次为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4)肿瘤死亡年龄段位依次为50-,60-,40-,和30-年龄段,死亡顺位依次为肝癌,肺癌,白血病,胃癌和脑部肿瘤。结论:开展健康调查和防癌普查,防治高血压,进行交通和生产安全教育,爱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及不吸烟等,将有利于降低疾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人口老龄化存当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各国对此十分关注。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现在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多发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把探索衰老机理和延缓衰老药物以及常见老年病的防治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选题。中医老年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应当努力发掘,深入研究。现将近年来中医对老年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前景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尤杰 《陕西医学杂志》1998,27(3):175-175
<正> 临床资料 1 一般情况 老年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60~84岁。非老年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3~59岁。 2 主要疾病 老年组脑血管意外12例,晚期癌症12例,消化系统感染7例,呼吸系统感染4例,颅脑损伤4例,胸腹部损伤3例,其它疾病5例。非老年组颅脑损伤17例,脑血管意外12例,晚期癌症6例,胸腹部损伤5例,消化系统感染1例,其它疾病6例。  相似文献   

7.
王淑伟  牛力  于淼 《吉林医学》2008,29(10):833-833
低分子量肝素钙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现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系统及肾脏^[1]等系统疾病,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作用尤为重要。现将其在我院应用及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随州市院前急救内科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为急诊医疗防治重点及科学管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为本地居民预防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总结2009-01~2011-12间,“120”急救中心受理出诊内科患者院前急救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出诊时间、疾病分类、月份分布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年共受理出诊总例数6454例,男性3478人(53.89%),女性2976人(46.11%),以40岁—70岁年龄段为最多,0岁—20岁和大于80岁年龄段为最少,疾病种类前4位依次是神经系统疾病(25.27%)、心血管系统疾病(18.26%)、、急性中毒(13.74%)、呼吸系统疾病(6.70%).院前急救以1、8、11、12月份为多,高于月平均水平。出诊时间以7:00—21:00为出诊高峰,1:00—7:00人数最少,呈现单峰样波动。结论地区院前急救内科疾病以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是急性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根据院前急救内科疾病谱,针对性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完善急救预案,加强急救器材及装备。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及急救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1996-2011年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死亡原因构成特点。方法以1162例年龄≥65岁长期定居北京并于我院老年病房住院死亡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死亡记录确定死亡原因。结果15年间于我院老年病房死亡的老年男性患者共1162例,平均死亡年龄(83.3±6.5)岁。死因构成前4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占总死因的41.7%、20.7%、20.4%和6.4%。肺癌、缺血性心脏病、脑梗死及肺炎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与<80岁年龄组相比,≥80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所致死亡比例减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在两年龄组比例相当(P>0.05);近15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增加(P<0.01);心血管疾病死亡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比例变化不大。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男性主要死亡原因。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比例降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升高。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所致死亡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重的逐年上升,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也在提高。据统计,65岁以上为5%,70岁以上为10%,80岁以上为30%,85岁以上则高达40%,防治老年性痴呆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发达国家,老年性痴呆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死因。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位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脑血管疾病之后,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东城部分地区15年死亡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丈分析了北京市东城区第六医院所辖社区1986~2000年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死因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历年人口与死亡诊断证明从派出所抄取的死亡资料,分析主要疾病构成。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死亡标化率)进行死因顺位排序。结果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病例最高月份为1、3、11月份。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本社区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3.83%);其次为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20.03%):癌症(占总死亡人数的17.89%);呼吸系统疾病排第四位,其死亡率已呈上升趋势。结论心血管疾病仍然是本社区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应继续重点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也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我院老年患者死亡原因及主要心血管疾病。方法 收集我院老年病区1976 年-2011 年死亡患者病例1 920例,对其进行致死原因分析。结果 1 920 例平均死亡年龄(81.48±7.64) 岁,<60 岁占0.95%,60-70 岁占4.94%,70-80 岁占30.67%,> 80 岁占63.44%。其中男性占95.94%,女性占4.06%。肿瘤(705 例)、心血管疾病(328 例)、呼吸系统疾病(307例) 为死亡原因前三位。冠心病(45%)、心源性猝死(33%)、心衰(12%) 为心因死亡的主要原发疾病。结论 我院老年病区死亡患者多为高龄老年人;肿瘤、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冠心病、心源性猝死、心衰为心血管主要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龙口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6年龙口市居民死因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龙口市居民粗死亡率832.49/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949.52/10万,女性死亡率为718.54/10万,男性高于女性;龙口市2016年人群平均期望寿命79.21岁.其中,男性76.51岁,女性82.06岁.全人群前五位死因依次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死亡占全部死因的91.61%.结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基本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心、脑血管疾病社区干预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评价。方法以某小区266例心、脑血管疾病干预入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2008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和《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的要求,建立干预病历,实施干预,进行列表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的常住居民通过一年以上的综合干预后,较干预前及国内近五年调查61~80岁老年人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均有降低。结论加强社区干预,控制“三高”,抓好“两降”、“一改善”,提高患者的健康知晓率及生活方式认知率,主动配合和自觉的落实一、二级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事件发病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对慢性疾病老年人失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一般资料 选2004年12月~2005年4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老年病门诊长期就诊的患慢性疾病老年失眠病人4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文化程度:初中文化16例,中专文化12例,大专文化7例.大学文化5例;样本选择标准:诊断明确,无严重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等),能进行口头交流或书面交谈的病人。  相似文献   

17.
1983~2002年石家庄市军队老年人769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军队老年人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我院所属的26个军队干休所60岁及以上的军队离退休干部1983~2002年769例死因资料进行编码,归类、统计。结果 军队老年人的前5位死因构成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35.8%)、心血管疾病(24.4%)、多脏器功能衰竭(10.1%)、脑血管疾病(10.0%)、呼吸系统疾病(7.7%),占全部死亡数的88.0%。恶性肿瘤死亡首位为肺癌:呼吸系统疾病死因位次不断前移老年人伴随疾病较多,最多伴有9种疾病,平均3.6种。结论应加强老年人的肿瘤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积极控制高血压,以降低军队老年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10年住院死亡病例疾病构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冰  冯凯 《中国病案》2011,12(5):44-46
目的对10年住院死亡2643份病案进行疾病构成分析,了解疾病发展动态,为防病治病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采用数据采用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肿瘤疾病为1673例,约占63.29%;前三位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为970例,约占36.7%;前三位为肝恶性肿瘤、肠恶性肿瘤和肺恶性肿瘤。结论非肿瘤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居首,加强老年人的防护至关重要;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呈上升趋势,密切关注死因的构成,加强预防和治疗,控制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成为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吴杏娟 《河北医学》1998,4(7):74-75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31001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医院吴杏娟脑血管病不但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病残率也高,它是目前威胁人民健康与生命的三种主要疾病(心血管病,癌症和脑血管病)之一。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对我们护理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艰巨的...  相似文献   

2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糖尿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是导致过早死亡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并且这些疾病的患病人数将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