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卫芳  季伟  朱灿红 《江苏医药》2006,32(2):139-140
目的 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对肺组织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108只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3组:哮喘发作组(A组),哮喘发作+扎鲁司特治疗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6只。每组均分为24h和1、2、4、8、12周6个小组。免疫组化标记分析肺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结果 C组肺组织中TIMP-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卵蛋白激发后,A组TIMP-1的表达C组稍增高,但各个时期无明显差异。B组随时间的推移,TIMP-1的表达逐渐增加,8周起B组TIMP-1表达较A组、C组明显增多,激发后12周3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扎鲁司特可以增加哮喘豚鼠肺组织TIMP-1的表达水平,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预防和减轻哮喘气道重塑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将实验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和As2O3治疗组,模型组通过腹腔注射卵白蛋白(OVA)致敏及反复雾化OVA吸入激发8周,建立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地塞米松和As2O3治疗组每次雾化吸入前分别给予地塞米松2 mg/kg和As2O34 mg/kg腹腔内注射。应用HE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气道重塑指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的TGF-β1和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经过8周过敏原激发后,肺组织病理学发生了较典型的哮喘样改变;地塞米松组和As2O3组小鼠的肺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为轻,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和As2O3组肺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较弱,但仍强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致敏后给予8周过敏原激发可成功建立小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地塞米松和As2O3治疗均可抑制哮喘的气道重塑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HIF-1α及VEGF在哮喘大鼠的表达情况及布地奈德的干预作用.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及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激发法制备哮喘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炎症发生及气道结构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测定三个因子的表达.结果 ①哮喘组气道壁平滑肌厚度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②哮喘组HIF-1α及VEGF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显著增加(P<0.05).③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气道壁平滑肌厚度与大鼠肺组织中HIF-1α及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1分别为0.787,0.776;P<0.05);HIF-1α与VEGF的表达也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大鼠气道HIF-1及VEGF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布地奈德可能通过上调这些因子的表达,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抑制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4.
黄芪甲苷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慢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组、黄芪甲苷组、布地奈德组,每组12只。卵蛋白致敏,气道激发8周。黄芪甲苷组和布地奈德组分别给予黄芪甲苷溶液(50 mg·kg-1)灌胃,布地奈德混悬液(8 ml)雾化,每日1次,共8周。末次激发24 h后,每组取6只小鼠评价呼气阻力,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观察炎症细胞计数,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和上皮下纤维化情况,ELISA检测BALF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黄芪甲苷能够明显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黄芪甲苷治疗后哮喘小鼠BALF中VEGF含量明显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高表达的α-SMA和VEGF蛋白水平也明显降低。结论黄芪甲苷能够抑制慢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VEGF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小鼠肺组织HMGB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小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A组)、孟鲁司特治疗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4只.建守哮喘模型.于第1、2、3、4周4个时段,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表达,免疫组化标记分析HMGB1在肺组织的分布.结果 HE染色B组肺组织炎症较A组明显减轻.第2周时A、B组肺组织HMGB1的表达明显高于C组[(1.58±0.47)、(1.42士0.30)vs.(0.65±0.15)](P<0.01);B组肺组织HMGB1的表达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减少.结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减少HMGB1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气道中IL-17表达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相关关系。方法选80只BALB/c小鼠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四组,分别是对照组、OVA致敏哮喘+IL-17抗体组、单纯OVA致敏哮喘组和OVA致敏哮喘+IL-17组,每组20只。用卵蛋白致敏,气道激发8周,激发结束后比较四组肺泡灌洗液IL-17水平、气道组织病理改变和肺组织免疫化学染色。结果四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17水平依次增高,且任意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IL-17水平增高的情况下,气道组织病理越严重,气道组织中TGF-β1蛋白逐渐增加。结论 IL-17的表达能够促进支气管哮喘小鼠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促进TGF-β1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雷帕霉素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清洁级BABL/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卵蛋白(OVA)哮喘组、雷帕霉素治疗组。在末次激发24 h后所有小鼠取左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PAS染色及mTO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5、IL-13含量以及右肺组织mTOR蛋白表达。应用小鼠肺功能仪检测气道阻力的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BALF中IL-4、IL-5、IL-13水平增高;肺组织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雷帕霉素治疗组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较BALF中IL-4、IL-5、IL-13含量及肺组织mTOR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发生,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阻断mTOR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慢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itD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反复激发9周(共31次)建立慢性哮喘气道重塑模型。VitD组在每次OVA激发前1 h予以腹腔注射100 ng 1,25-(OH)2D3。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OVA进行致敏和激发。末次激发后24 h处死小鼠。肺组织分别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及上皮下纤维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核移位及IκBα、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检测肺组织中IκBαmRNA表达水平。结果 (1)哮喘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下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而1,25-(OH)2D3的干预可有效减轻上述病理改变;(2)1,25-(OH)2D3明显抑制哮喘肺组织中NF-κB p65的核移位;(3)1,25-(OH)2D3能通过上调IκBα的mRNA表达并抑制其磷酸化来上调哮喘肺组织中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1,25-(OH)2D3可通过负性调控NF-κB信号通路来拮抗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川芎嗪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川芎嗪、地塞米松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混合液腹腔注射致敏、OVA滴鼻激发构建小鼠慢性哮喘模型,在激发同时川芎嗪、地塞米松组小鼠分别于每日滴鼻激发前30 min ip川芎嗪注射液80 mg/kg或地塞米松注射液2 mg/kg,模型组小鼠ip等量生理盐水。小鼠处死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评估肺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评估小鼠肺组织气道重塑,ELISA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5(IL-5)、转录因子GATA-3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GF-β1和Smad2、Smad7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小鼠气道改变明显减轻,气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气道壁、平滑肌层和基底膜层增厚减轻。川芎嗪组气道周围炎症和肺泡炎症评分显著降低(P0.05)。川芎嗪组基底膜层、平滑肌层厚度明显降低,气道壁内外径比值明显升高(P0.05)。川芎嗪组小鼠血清中IgE、IL-5、GATA-3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川芎嗪组小鼠肺组织中TGF-β1、Smad2表达均降低,而Smad7表达增加(P0.05)。结论川芎嗪可改善哮喘小鼠气道重塑,其机制是通过调节TGF-β/Smad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孟鲁司特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 (mon telukast,MK )对哮喘豚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 (Eosinophil,Eos)炎症的影响 ,探讨孟鲁司特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卵白蛋白致敏豚鼠制备哮喘模型。用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并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不同密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采用TUNEL技术原位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通过ELISA法检测BALF中IL 5的含量 ;采用荧光酶标记法在PharmaciaUnicap 10 0System中测定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的水平。结果 孟鲁司特能降低哮喘豚鼠BALF中Eos的数量 ;在孟鲁司特治疗组 ,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 ,BALF中IL 5和ECP的含量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降低气道IL 5和ECP的水平 ,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 ,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可能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拮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外用对肛瘘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120例肛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对创面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对创面予以常规治疗+致康胶囊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和4周创面出血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和总体疗效,术后1周、4周创缘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阳性表达率,以及创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出血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2周和4周的创面出血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5.36±2.7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28±3.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创缘组织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术后4周创缘组织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60)、7%(4/60),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外用致康胶囊可控制创面出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强疗效,还可提高创缘组织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外用对肛瘘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该院120例肛瘘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对创面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对创面予以常规治疗+致康胶囊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和4周创面出血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和总体疗效,术后1周、4周创缘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阳性表达率,以及创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创面出血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2周和4周的创面出血和肉芽组织生长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5.36±2.7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0.28±3.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创缘组织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术后1周,研究组患者术后4周创缘组织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60)、7%(4/60),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瘘术后外用致康胶囊可控制创面出血,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增强疗效,还可提高创缘组织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和胎盘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Flt-1)、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VEGFR1,sFlt-1)mRNA的表达与子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45例子前期患者和45例健康产妇血清sICAM-1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VEGF、PLGF、Flt-1、sFlt-1 mRNA的表达.结果:(1)子前期组sICAM-1水平为(218.45±29.93) 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8.84±19.39) μg/L(P < 0.01).(2)子前期患者胎盘组织VEGF、PLGF、Flt-1、sF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3)血清sICAM-1浓度与胎盘组织中sFl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 = 0.90,P < 0.01).结论:子前期患者血清sICAM-1浓度升高,其胎盘组织VEGF、PLGF、Flt-1、sFl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也升高.胎盘组织sFlt-1mRNA的高表达与子前期内皮损伤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Recently, down-regul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 the heart was suggested as a potential molecular explanation for the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creased endothelin-1 production is reported in diabetes. Here, we report that down-regulated VEGF expression in the diabetic rat heart is normalized by an endothelin ETA receptor antagonist, suggesting that endothelin antagonism may be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diabetic heart.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影响 2型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的因素。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 12 2例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并与 4 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VEGF水平作对比分析。使用SPSS10 0统计软件包对糖化血红蛋白 (GHbAlc)、血糖、尿白蛋白 (UALB)和肌酐 (Cr)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 非糖尿病肾病 (NDN)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33;P =0 0 0 0 ;P =0 0 0 0 ) ;DN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NDN组 (P =0 0 2 0 ;P =0 0 0 0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受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等因素影响 (P =0 0 0 0 ;P =0 0 0 0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VEGF水平受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等因素的影响 ,且随尿白蛋白的增加而增高 ,高水平的血清VEGF有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降解缓释微球,考察其生物活性的保存情况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W1/O/W2超声乳化法制备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微球,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培养肾微血管内皮细胞,按照培养液中所含成分不同分为3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纳米微球组、对照组,其中前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有效质量浓度分别设为10、20、50μg/L。结果培养第1、3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与纳米微球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光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第5、7天纳米微球组吸光度值高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P〈0.01),即纳米微球缓慢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明显提高生物利用度;第7、10天载药纳米微球组微血管内皮细胞仍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P(HBHO)NPs对生长因子具有良好缓释作用,比单纯VEGF对肾微血管内皮细胞有更为明显的生物学效应,可以持续促进其增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抑制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VEGF表达的作用。方法80只龄雄性Wistar大鼠,经单次腹腔链脲佐菌素(STZ)后诱导糖尿病模型,随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和缬沙坦大剂量(24只)、中剂量(24只)及小剂量(24只)干预组,干预组分为第4周开始给药(8只),第8周开始给药(8只)和第12周开始给药(8只)三组。每日分别给于缬沙坦40mg、10mg及4mg/kg体重灌胃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于干预后4周时各组摘除眼球,视网膜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进行平均灰度和面密度分析。结果缬沙坦治疗组大鼠同对照组比较,前者视网膜中VEGF显著降低,尤其以40mg/kg.d组更为明显,而且治疗组中第4周时上述生长因子较第8周和第12周显著降低。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AT1R拮抗剂可以降低VEGF的表达,从一定程度上改善DR,对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纳米磁性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在裸鼠移植性人肝癌靶向治疗过程中对移植瘤模型中瘤组织VEGF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尾静脉注射给药〔生理盐水组,NS组:0IUIFN.(200μl)-1;游离干扰素组,IFN组:10000IUIFN.(200μl)-1;脂质体干扰素组,IL组:1000IUIFN.(200μl)-1;磁性空白脂质体组,ML组:0IUIFN.(200μl)-1;磁性干扰素脂质体组,MIL组:1000IUIFN.(200μl)-1〕,在肿瘤部位施加30min外磁场(5000GS),共进行3次,治疗后d30处死动物,测瘤体积、称瘤重并计算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VEGF和Caspase-3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VEGF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MIL对人肝癌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为62.50%,高于IFN(27.61%)和IL(28.17%);RT-PCR显示MIL的VEGF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0.01),而MIL的Caspase-3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0.01);Western blot显示MIL的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0.01),而MIL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它实验组(P<0.01)。结论在外加磁场作用下,MIL在体内有明显的靶向治疗肿瘤效果:通过下调VEGF、上调Caspase-3在mRNA和蛋白方面的表达,能够抑制肿瘤血管增生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进一步抑制肝癌的生长与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