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伟炜  郑弘宇  陈强  陈夏  刘健  陈丽敏  陈侃  吴凡 《海峡药学》2009,21(11):131-133
目的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紫杉类和/或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安全性。方法3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长春瑞滨25mg·m^-2,第一,八天;希罗达口服,950mg·m^-2,1日2次,餐后服用,连续服用14d。21d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每周期评价毒性反应,2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39例患者有效率达46.2%。无CR病人,PR18例(46.2%),SD13例(33.3%),PD8例(20.5%)。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6.4个月(1~18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等,多为轻度到中度。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紫杉类和/或蒽环类药物治疗后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依据。方法 :比较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和5 -氟尿嘧啶 +亚叶酸 +奥沙利铂 (FOLFOX4)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疗效、不良反应、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 ,并以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卡培他滨组与FOLFOX4组疗效相近 ,分别为30. 3 %、38. 9 % (P>0. 05 ,X2=0. 45) ,病灶稳定率分别为42 5 %、32. 4 % ,而每个疗程住院天数卡培他滨组明显少于FOLFOX4组 ,分别为8 5天、25. 3天 (P=0.000) ,且每个疗程医疗总费用卡培他滨组也明显低于FOLFOX4组 ,分别为5941 7元、13304. 6元 (P=0 001)。经费用结构分析显示 ,与卡培他滨组比较 ,FOLFOX4组的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增加都非常明显 (P=0.001) ;不良反应发生率卡培他滨组也较低。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卡培他滨口服方案优于FOLFOX4方案。  相似文献   

3.
卡培他滨二线治疗32例晚期肿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引发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治疗非常复杂.由于肿瘤发病率上升而治愈率不高,大多数肿瘤最终发展为晚期.晚期患者大多经过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有效手段,不能再次手术、放疗,对一线化疗失败者必须寻求有效的二线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口服片是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类抗癌药,我们将其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及大肠癌等恶性肿瘤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引发的全身性、慢性疾病,治疗非常复杂.由于肿瘤发病率上升而治愈率不高,大多数肿瘤最终发展为晚期.晚期患者大多经过了手术、放疗、化疗等有效手段,不能再次手术、放疗,对一线化疗失败者必须寻求有效的二线化疗药物.卡培他滨(capecitabin)口服片是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类抗癌药,我们将其作为二线药物,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及大肠癌等恶性肿瘤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口服卡培他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比较卡培他滨单药口服和FOLFOX4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毒副作用、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药物经济学评价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结果:口服卡培他滨组与FOLFOX4 组疗效相近(30.3%vs.38.9%,P>0.05,x2=0.45),病灶稳定(SD)分别为42.5%和32.4%。每个疗程住院天数明显少于FOLFOX4组(8.5 d vs.25.3 d,P=0.000),而每个疗程医疗总费用也明显低于FOLFOX4组(¥5 941.7vs.¥13 304.6, P=0.001)。费用结构分析提示FOLFOX4组费用增加同时来自直接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误工陪护费,P=0.001):与卡培他滨组相比,FOLFOX4组的直接医疗费用中除化疗药物费用相近外,检查费用、治疗费用、副作用处理费及住院费都有非常明显增加(P=0.001),副作用发生率卡培他滨组较低,主要是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38.9%),而FOLFOX4组3-4度中性粒细胞降低达31.5%、呕吐52.6%、腹泻29.0%和周围神经毒性63.2%。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卡培他滨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优于FOLFOX4。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评价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与单用卡培他滨相比二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经济性。方法 利用临床试验数据和相关文献数据建立分区生存模型,模型的循环周期设为3周,模拟时限为15年,成本和效用数据均采用5%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处理,模型产出指标为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意愿支付阈值(willingness-to-pay,WTP)设为2021年中国1~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80 976元/QALY~ 242 928元/QALY)。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以评价模型参数变化时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属于高成本高健康获益方案,2个方案相比的ICER值为393 949.83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优替德隆的价格是对ICER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表明模型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 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与单用卡培他滨相比二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不具有经济学优势,但在人均GDP超过131 316元的地区,优替德隆联合卡培他滨成为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卡培他滨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卡培他滨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氟铁龙为起始原料,得到活泼中间体1-(5'一脱氧-2',3'-0-二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基)-4-(咪唑-1-基)-5-氟-嘧啶-2-(1H)-酮,再经氨化、酰化、水解后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和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可提高产品的收率,收率可达44.5%,适合规模生产;中间体及终产物的结构经1HNMR、MS确证.  相似文献   

8.
1,2,3-三乙酰基-5-脱氧-D-核糖和硅烷化的5-氟胞嘧啶在无水氯化锌催化下糖基化得到2′,3′-O-二乙酰基-5′-脱氧-5-氟胞嘧啶核苷,再与氯甲酸正戊酯反应得到2′,3′-O-二乙酰基-5 ′-脱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嘧啶核苷,最后经脱保护得到抗肿瘤药卡培他滨,总收率约74%.  相似文献   

9.
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逄晓云  施安国 《中南药学》2004,2(2):111-113
卡培他滨(希罗达)是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类药物,经口服在肠道吸收后,通过3个酶促反应迅速转化为5-氟尿嘧啶(5-FU),具有模拟持续静脉输注5-FU的抗肿瘤作用[1].由于最后一步酶促反应需要的胸苷磷酸化酶(TP)在肿瘤组织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使卡培他滨在肿瘤组织优先地转变为5-FU,这决定了卡培他滨对肿瘤的高度选择性[2].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与卡培他滨片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年龄>65岁)76例(替吉奥组40例,卡培他滨组36例),比较口服用药6周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成本,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替吉奥组与卡培他滨组的治疗肿瘤控制率分别为53%、56%,两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411.91和517.24;卡培他滨组的口腔炎及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替吉奥组高(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替吉奥与卡培他滨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相似,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在药物经济学上优于卡培他滨。  相似文献   

11.
许青  吴薇 《上海医药》2014,(1):22-24
口服抗肿瘤药物因服用方便,可以潜在提高生活质量等优势成为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然而,口服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并未得到临床的足够重视,本文以1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滨的药学监护过程为例,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保证口服抗肿瘤药物的安全使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CPT-11 180mg·m^-2于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90min;卡培他滨1250mg·m^-2,分早晚2次口服,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后进行评价疗效。治疗期间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10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为40.0%,临床反应率为80.0%。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迟发性腹泻、恶心、呕吐和手足综合征等,多为Ⅰ~Ⅱ度。结论CPT-11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日,第1~14天,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最终观察目的为PFS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ORR为43.75%;中位PFS达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Ⅲ~IV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2.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38.2%,胃肠道反应28.3%,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耐受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近年来关于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上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现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卡培他滨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2014年3月以前Cochrane、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根据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加入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对比不加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最终将数据通过Rev-man 5.2软件合并及分析.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0.1的评价方法.结果:总共纳入9个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及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1 449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对比不加入卡培他滨的方案,可以提高总反应率(RR=1.61;95%CI:1.29~2.02,P<0.0001)及完全反应率(RR=1.68;95%CI:1.04 ~2.71,P<0.03),减少肌痛和骨髓抑制的几率,但同时会增加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两组方案在部分反应率和其余不良反应上尚不能认为有差异.结论:联合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作用上,可以提高总反应率及完全反应率,但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胃肠道反应及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晚期乳腺癌28人全为女性,年龄49±SD 12岁,25人已绝经。均作过手术,11人复发、17人转移、7人雌激素受体阳性,其余未测。氨格鲁米特(aminoglutethimide,下简称AG)每日服0.75-1.0g、泼尼松5mg。3人因全身性皮疹中止治疗,其余均能耐受,耐受率89%。总有效率57%,软组织有效率80%,骨转移有效率43%。  相似文献   

16.
丁江华  龚升平 《安徽医药》2009,13(11):1393-1395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例,卡培他滨采用500 mg tid,连续口服第1-14天;国产多西紫杉醇25 mg.m^-2,静脉滴注持续1 h,第1、8 d给药。每21 d重复。结果20例中CR1例,PR11例,SD4例,PD4例,RR为60%(12/20),DCR为80%(16/20)。不良反应为Ⅰ-Ⅱ度白细胞下降、关节肌肉酸痛及手足综合征,Ⅰ度消化道反应,Ⅲ度不良反应少见,无Ⅳ度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卡培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及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与卡培他滨联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6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采用CPT-11+卡培他滨方案治疗即CPT-11250mg·m~(-2)静脉滴注2h,d1给药,21d为一个周期,同时给予卡培他滨1250mg·m~(-2),每日分2次口服,于d1~14用药,21d为—个周期。每例治疗2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结果:可评价疗效40例,完全缓解(CR) 2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17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为52%,在11例发生肺转移的病人中PR4例,有效率为36%。全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FP)为9.6mo,中位生存期20.8mo。全组共完成170个化疗周期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69个周期,占40.6%,其中Ⅲ-Ⅳ度腹泻23个周期,占13.5%;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90个周期,占52.9%,其中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35个周期,占20.6%和手足综合征1.2%。结论:CPT-11与卡培他滨联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是有效的。其主要不良反应是腹泻、中性粒细胞下降和手足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 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唑来膦酸(ZOL)具有潜在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的特性, 既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启动肿瘤细胞凋亡, 又可干扰肿瘤细胞与骨基质的黏附,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一些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 ZOL 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 且在对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上有差异。 本文就 ZOL 在乳腺癌中抗肿瘤差别化效应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转移性乳腺癌经过化疗后应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34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常规化疗后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各17例。治疗组口服卡培他滨2500 mg/m2,14 d,每21天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开始评价疗效。结果随访治疗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1个月)长于未治疗组(8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用于转移性乳腺癌化疗后维持治疗能延缓疾病进展时间。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cancer among women and comprises 26% of all cancers diagnosed in women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presenting patients, 3 – 6% already have metastatic disease, and 50 – 70% of the remaining patients develop systemic relapse. Recently many new drugs, particularl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i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urrent and emerging data on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with emphasis on novel therapies that show promise. Methods: PubMed and ASCO annual meeting abstracts were used for a literature search. Results/conclusions: Despite improved response rates,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still result only in transient remission in most cases. New therapeutic alternatives and new strategies to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are needed to improve these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