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检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4例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和6例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标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检测,并用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通过基因库检索、PUBMED文献检索和基因本体分析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结果: 从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宫颈鳞癌组织中筛选出表达差异明显的基因329个,通过Real-time 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可靠。从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44个。结论: 通过基因芯片筛查,初步建立了宫颈鳞癌转移相关差异基因表达谱,说明宫颈鳞癌的转移过程受多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 2010年1月62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355例,平均年龄50.5岁;腺癌270例,平均年龄49.5岁.比较宫颈鳞癌和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及患者年龄、肥胖、月经情况、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子宫内膜受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卵巢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25例患者中22例(3.5%)有卵巢转移,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 17/270,6.3%)显著高于宫颈鳞癌(5/355,1.4%,P< 0.01).41~50岁、绝经前、Ⅱb、肿瘤直径>4 cm的宫颈腺癌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宫颈鳞癌.宫颈低分化腺癌卵巢转移率高于宫颈低分化鳞癌(P<0.05).子宫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与宫颈鳞癌及腺癌卵巢转移均相关,而宫旁浸润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相关.临床分期Ⅱb期是宫颈鳞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肿瘤超过4cm是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结论]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高于宫颈鳞癌,宫颈鳞癌卵巢转移发生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宫颈腺癌卵巢转移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hoC、Ki67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正常宫颈、2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7例宫颈鳞癌组织中RhoC、Ki67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宫颈、CINⅠ、CINⅡ/Ⅲ及宫颈鳞癌中Rho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38%、82.46%.宫颈鳞癌中RhoC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CIN组织(P<0.05).RhoC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有关(P<0.05),提示宫颈鳞癌主要的转移途径即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可能与RhoC的高表达有关.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脉管浸润无关(P>0.05).②Ki67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Ⅲ及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38.46%、100%、96.49%.CINⅡ/Ⅲ及宫颈鳞癌中Ki67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和CINⅠ组织(P<0.05).Ki67的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关系(P>0.05).③宫颈鳞癌组织中RhoC表达与Ki67表达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s=0.163,P=0.227).结论 RhoC的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该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作为筛选高危人群及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zrin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宫颈癌组织及其相应的3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和49例正常组织中Ezrin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伴有淋巴结转移组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组,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浸润至外膜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深肌层及浅肌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至外膜Ez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稍高于浅肌层组,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癌组织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的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三者两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rin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表达明显升高,Ezrin在宫颈鳞癌的形成及浸润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D2-40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63例宫颈浸润鳞癌组织内、癌旁及11例正常宫颈组织内的淋巴管密度(LVD),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宫颈浸润鳞癌组织内(7.21±2.30)及癌旁(9.71±2.07)LVD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1.55±1.0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0)。癌旁LVD明显高于癌组织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5.778;P=0.000)。②癌组织内LVD与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癌旁LVD与病理分级、间质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宫颈浸润鳞癌内的淋巴管分布存在一定规律性,新生淋巴管形成对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转移起重要作用,且癌旁淋巴管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paxillin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免疫组化法检测NCE(正常宫颈上皮)、CIN(宫颈上皮内瘤变)与SCC(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axillin蛋白(桩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并检测Ki-67标记的PI(增值指数)以及CD34标记的MVD(微血管密度)。结果 SCC组桩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NCE及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以及CD34标记的桩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中,一般表达在棕黄色宫颈上皮细胞膜中;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一般表达在棕黄色异型细胞膜或细胞质中;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一般表达在棕黄色癌细胞膜或细胞质中。结论 paxillin蛋白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均有一定关系,是造成预后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cDNA微阵列技术对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基因表达谱,并与肺炎性假瘤基因表达谱进行比较,筛选肺鳞癌、肺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及肺鳞癌、肺腺癌的共同表达基因,为研究肺癌的分子机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用含4096个基因的人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肺鳞癌、肺腺癌及肺炎性假瘤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肺鳞癌差异表达基因591个,其中筛选出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76个,上调的有293个,下调的有183个;肺腺癌差异表达基因524个,其中在肺炎性假瘤中没有差异表达的基因460个,上调的有214个,下调有246个;有113个基因在肺鳞癌与肺腺癌中均出现差异表达。结论:肺鳞癌、肺腺癌存在不同的基因表达谱,筛选出的特异表达基因和共同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肺鳞癌与肺腺癌的分子特征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颈腺癌与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宫颈腺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7年6月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54例宫颈腺癌患者(研究组)与同期453例宫颈鳞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1998~2007年所有宫颈腺癌患者中位年龄为43.5岁,较以往文献有所提前.与同期鳞癌患者比较,腺癌患者以阴道排液症状就诊的病例比例,宫颈肉眼观呈内生型所占比例,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鳞癌患者(均P<0.05).宫颈腺癌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同期鳞癌生存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均P<0.05).在治疗方式分组中,手术结合化疗组的预后优于手术加化疗加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宫颈腺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宫颈腺癌预后较鳞癌差,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术前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末端缺口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22例CINI/II,16例CINIII和52例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组织中细胞调亡标记指数(A-L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并分析A-LI与宫颈鳞癌组织学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宫颈上皮未检测到凋亡细胞,随着CIN病变的进展,A-LI增高(P<0.05),但在ISCC,A-LI明显低于CIN(P<0.01);PCNA-LI随宫颈鳞癌各级病变的进展逐渐增高(P<0.05);A-LI随宫颈鳞组织分化级别的增高而减少(P<0.05),在临床II期组低于I期组(P<0.05),盆腔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以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负调控作用,在ISCC阶段调控紊乱。细胞凋亡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检测细胞凋亡有助于宫颈鳞癌进展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TMA)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原位组织分析研究工作的发展。该技术将从数百份不同的原始肿瘤蜡块中穿取细小的圆柱样组织,汇集到一份受体蜡块中构成由许多份标本组成的微阵列块。用该组织微阵列块进行组织切片,可在原位对众多的肿瘤组织进行DNA、RNA及蛋白质水平进行高通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转移宫颈鳞癌中Ets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cDNA芯片技术研究转移宫颈鳞癌中Ets突变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Ets突变基因的cDNA表达谱基因芯片技术测定IB期浸润性宫颈鳞癌的基因表达水平 ,比较正常、未转移和淋巴转移的三组宫颈组织中Ets突变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 与无淋巴转移癌组织比较 ,有淋巴转移癌组织中Ets突变基因的表达上调了 2倍。结论 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癌组织中Ets突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淋巴转移和判断宫颈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上皮型钙黏素E-cad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染色对10例正常宫颈上皮、63例无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63例有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织中E-cad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cad在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高于宫颈鳞癌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宫颈鳞癌组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且E-cad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E-cad与宫颈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于判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16(HPV16)和细胞角蛋白(cyto keratin,CK)对宫颈鳞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以HPV16 E6/E7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81例宫颈鳞癌组织及435枚盆腔淋巴结中HPV16DNA;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CK的表达。结果①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的检出率为62.96%(51/81);CK的表达率为100%(81/81)。②HE染色有转移的淋巴结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90.38%(47/52),CK阳性表达率为100%(52/52);HE染色无转移的淋巴结中,HPV16阳性检出率为11.75%(45/383),CK阳性表达率为7.05%(27/383)。③盆腔淋巴结中HPV16存在和CK表达与患者的FIGO分期、年龄、宫颈肌层浸润深度、宫颈肿瘤大小、大体类型、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鳞癌中HE染色无转移的淋巴结内存在HPV16基因和CK阳性表达可以提示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鳞癌抗原(SCCAg)在子宫颈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微粒子酶免法检测124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值,对照组180例为妇科良性疾病患者.早期患者(Ⅰ~Ⅱa期)术后一周重复检测SCCAg值,部分根治手术患者随诊中监测.结果:SCCAg在子宫颈鳞癌中的敏感性为73.4%,特异性为96.1%.SCCAg阳性率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5),早期患者(Ⅰ期和Ⅱa期)术前 SCCAg值异常者术后均下降至正常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部分术后患者在3年随访期内血清SCCAg值在正常水平.结论: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子宫颈癌辅助诊断指标,评估子宫颈癌手术疗效,在早期浸润癌中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早期宫颈鳞癌患者微淋巴管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ang JP  Lü WG  Chen HZ  Zhou CY  Xie 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2):1551-1554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鳞癌微淋巴管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Ⅰb、Ⅱa期的宫颈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存档蜡块切片,用Podoplanin单抗免疫染色微淋巴管,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癌内、癌周的淋巴管,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1)形态学观察示癌周淋巴管较癌内淋巴管粗大、密集。有淋巴结转移者,癌内淋巴管可见癌细胞。(2)宫颈鳞癌癌周淋巴管密度(LVD)为(31±10)条/mm2,癌内淋巴管密度为(20±10)条/mm2(P<0.01);癌周相对淋巴管面积(LVA)为(0.75±0.40)%,癌内LVA为(0.19±0.11)%(P<0.01)。(3)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的癌内及癌周的LVD、LVA分别为(29±7)条/mm2,(40±5)条/mm2,(0.27±0.10)%,(1.23±0.36)%,无淋巴结转移者为(16±8)条/mm2,(28±9)条/mm2,(0.16±0.09)%,(0.56±0.20)%,(P<0.01,0.01,<0.05及P<0.01)。(4)组织学分级Ⅰ、Ⅱ、Ⅲ级者的癌周LVA及癌内LVD、LVA分别为(0.42±0.10)%,(9±3)条/mm2,(0.06±0.04)%;(0.77±0.37)%,(21±8)条/mm2,(0.21±0.09)%;(0.83±0.46)%,(22±11)条/mm2,(0.21±0.12)%。Ⅱ、Ⅲ级与Ⅰ级比较的P均<0.05,而Ⅱ、Ⅲ者间比较的P>0.05。结论早期宫颈鳞癌高淋巴管分布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汉族、维吾尔族官颈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子宫颈癌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含有2048条人类全长基因cDNA表达谱芯片,对临床手术切除的3例汉族及3例维吾尔族(维族)宫颈鳞癌组织及自身部分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站杲:3例汉族宫颈癌组织中有2条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均为表达减少(下调)的基因。3例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有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64条。6例宫颈癌组织中无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但在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3条,4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基因49条。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肿瘤相关基因有关。汉、维族宫颈癌组织中有基因表达的差异,推测汉、维族宫颈癌的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应用液体芯片-质谱技术筛选肺鳞癌患者血清标志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液体芯片-质谱技术(CLINPROT系统)在肺鳞癌患者血清标志蛋白筛选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CLINPROT系统检测34例肺鳞癌患者(肺鳞癌组)、46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良性对照组)及44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表达谱,应用FlexAnalysis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鉴定标志蛋白.结果 分别比较肺鳞癌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肺鳞癌组与良性对照组血清蛋白表达谱,在质荷比(M/Z)800~10 000范围内,前者筛选出96个差异表达蛋白峰,其中M/Z为4054.13和4267.46的蛋白峰在2组间差异最大,用这2种差异蛋白建立的坐标系具有良好的区分肺鳞癌与正常人的能力;后者筛选出99个差异表达蛋白峰,其中M/Z为5065.27和4054.02的蛋白峰在2组间差异最大,用这2种差异蛋白建立的坐标系具有良好的区分肺鳞癌与良性肺疾病的能力.取M/Z为1778和1865的蛋白行LC-MS/MS鉴定,结果提示二者可能均为补体C3片段或C3前体.结论 肺鳞癌患者与正常人以及与良性肺疾病患者之间血清蛋白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应用液体芯片-质谱技术可能从血清中筛选出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肺鳞癌标志蛋白.  相似文献   

19.
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早期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子宫颈癌及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VEGF-C表达,以CD34检测子宫颈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分析VEGF-C的表达与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 VEGF-C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子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1。2%。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VEGF-C阳性表达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48。8%。阴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15。0%(P=0。01)。VEGF-C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年龄、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P>0。05)。VEGF-C表达与子宫颈癌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VEGF-C表达与肿瘤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无明显关系。VEGF-C表达增强预示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确定肺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251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术后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清除的2535枚淋巴结(LN)中,434枚(17.1%)发生转移。第1l、10、8、7、6、4、2组淋巴结转移率(LNR)均较高,第9、5、3、1组LNR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期患者LNR较低。中央型肺癌LNR(50.5%)较周围型(27.1%)高(P<0.01)。上叶肺鳞状细胞癌纵隔LNR较下(中)叶高。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易发生上纵隔组转移;原发病灶位于肺下叶者除下纵隔组外,亦可出现上纵隔组转移。跳跃性纵隔LNR为19.5%。结论: 肺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有关,且伴跳跃性纵隔淋巴结转移,外科治疗中对原发病灶位于上叶者,应重点清扫上纵隔组LN和下纵隔第7组LN;对下(中)叶者,除下纵隔组LN外,也应清扫上纵隔组L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