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罗恩病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可累及全消化道的慢性炎性疾病,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共同构成炎症性肠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症状为特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目前推测我国CD的患病率为1.4/10万,并有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但至今尚无诊断的金标准,且与CD表现相似而需鉴别诊断的疾病较多,因此只有联合CD的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组织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诊断等来确诊疾病,评估活动性及预后。近几年,各种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的提出,大大提高了CD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将对CD的诊断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期与慢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是否有活动性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28例)与慢性期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等影像学征象的差异,并通过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克罗恩病的诊断效能.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肠壁病变中分层增厚、水肿带、重度强化、溃疡,肠腔狭窄,肠外并发症中的肠瘘、蜂窝组织炎、淋巴结肿大、木梳征的发生率高于慢性期组相应指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0,3.954,22.025,7.661,10.700,7.661,6.810,7.661,4.592,P<0.05);慢性期组患者肠壁单层增厚、脂肪、轻度强化、不强化、炎性息肉,肠外并发症中的腹腔脓肿、炎性包块的其发生率高于活动期组相应指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75,11.345,18.050,5.366,22.856,12.662,5.846,P<0.05).CT检查诊断克罗恩病肠壁增厚、肠腔病变及肠外并发症的效能均较高,但难以诊断肠壁溃疡及炎性息肉;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诊断肠壁溃疡及炎性息肉的效能较高,但难以诊断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结论 以CT检查为首选,辅助以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有利于揭示克罗恩病的活动期与慢性期表现.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疾病(IBD)是一种迄今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通常特指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有相似的发病机制,但二者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仍以内镜检查为金标准,内镜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累及范围及活动性程度,摘除较大的假性息肉,发现早期癌变,治疗策略的制定及预后的估计均有重要意义。已出现肠穿孔、腹膜炎、中毒性巨结肠,严重衰竭病人,精神病,严重心肺疾病等应禁忌或暂缓镜检。  相似文献   

4.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慢性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治困难。现将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肛肠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8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炎、抑酸、坐浴熏洗等对症支持治疗,痊愈12例,6例中有2例在术后半年复发、4例在术后1年复发;痊愈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结论肛周克罗恩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容易误诊延误病情治疗,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细致的病史采集、临床表现、以及完善的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误诊,是治愈肛周克罗恩病,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及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ITB)的多层螺旋CT (MSCT) 表现特点,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8例CD及13例ITB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MSCT表现特点,比较两者的异同点。结果 MSCT征象对比结果显示:① CD以肠管均匀增厚为主;ITB以不均匀增厚为主(Ρ<0.05)。② CD以肠腔不规则狭窄为主;ITB以肠腔同轴狭窄为主(Ρ<0.05)。③ ITB较CD更易出现肠周淋巴结增大和强化,系膜血管增多、迂曲(Ρ<0.05)。CD与ITB均可表现出腹痛、腹泻、发热、贫血、便血、消瘦;实验室检查中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白蛋白降低以及肠道并发症;其中CD便血更多见,肠结核更常合并肺结核(Ρ<0.05)。结论 CD和肠结核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MSCT表现二者各有一定特点,综合分析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克罗恩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克罗恩病是一种以慢性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肠道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治困难.现将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棱丸加减方治疗克罗恩病肠道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克罗恩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三棱丸加减方水煎剂口服,将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及好转16例,有效率88.9%;对照组治愈及好转9例,有效率50%。两组临床疗效有差异(P0.05)。治疗组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及生存质量IBDQ,治疗前后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内镜下纤维化改善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棱加减方口服可提高克罗恩病肠道狭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肠道脂肪瘤的主要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5年间收治的19例肠道脂肪瘤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赖于CT,钡剂灌肠,超声内镜和结肠镜等。治疗主要采用开腹和腹腔镜下局部肠段切除术等外科手术方法。
结果:该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现症状时,除2例患者无症状外,其余17例肠道脂肪瘤患者均以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为主诉。其中13例术前术中伴有肠套叠或肠梗阻。16例行结肠镜等辅助检查者中,7例明确诊断。17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见脂肪瘤大小直径为3.0~6.5 cm,术后均痊愈。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2例为黏膜下脂肪瘤,2例溃疡形成伴糜烂,2例为肌壁间脂肪瘤,1例为小肠不典型脂肪瘤,伴恶性潜能。2例经结肠镜活检明确诊断者因无症状而定期随访。
结论:影像学检查和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肠道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根据肿瘤大小、有蒂或无蒂及其临床表现选择治疗方式,肠道脂肪瘤的治疗以局部肠道切除术为主,内镜下小于3 cm带蒂肿瘤可行经内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10.
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复发与缓解交替出现,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内镜和病理学检查。目前认为,IBD的病因是环境(肠内菌群)、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肛周克罗恩病诊断和治疗(附八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的病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肛周克罗恩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皮损,肛瘘或肛旁脓肿,部分患者合并腹痛、低热、贫血等;病理主要为克罗恩病肉芽肿的特征,以及特征性的肠镜表现和胃肠钡餐表现;口服柳氮磺吡啶 静脉滴注甲硝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肛周克罗恩病诊断困难,应用柳氮磺吡啶 甲硝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克罗恩病是一种肠管慢性炎症,可累及整个消化道,常见病变部位在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约三分之一的克罗恩病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肠狭窄及肠梗阻。本文综述了手术、内镜球囊扩张和肠道内支架术及腹腔镜技术在处理克罗恩病肠狭窄与梗阻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克罗恩病并发肛周病变者甚少,特别当肛周病变作为克罗恩病最初临床表现,而肠道症状缺乏或不典型,常被误诊为一般的肛瘘、肛裂、肛旁脓肿等.肠道克罗恩病的发病部位明显影响肛周病变的发生,回肠克罗恩病伴有肛周病变的发生率为 6%~27%,回结肠为8%~53%,结肠为46%~68%,当直肠被侵犯时,发生率是62.5%~100% [1].我科2007年收治1例肛周克罗恩病患者,现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造影、CT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对结肠癌和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结肠癌及IBD患者资料,其中结肠癌41例,溃疡性结肠炎(UC)29例,克罗恩病(CD)22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活检病理学检查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术前均行X线造影、CT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比较术前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X线造影和结肠充盈超声对CD、UC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CT检查(P <0.05),X线造影与结肠充盈超声对CD、UC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种检查方法诊断CD、UC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3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造影、CT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对结肠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无明显差异,对IBD诊断的特异度亦无明显差异,但对IBD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X线造影及结肠充盈超声检查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PMC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4例老年PMC患者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病理结果、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结肠镜分型:轻度7例,中度5例,重度2例。单用甲硝唑治疗4例,改用万古霉素治疗7例,两药联用3例,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可以通过病史、临床表现、粪涂片检查、厌氧菌培养和结肠镜检查等对PMC做出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克罗恩病膀胱瘘的认识,以求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报告3例克罗恩病膀胱瘘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讨论本病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至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CT结合膀胱镜是确诊克罗恩病膀胱瘘的一线检查。在治疗上手术为首选,但大部分只需切除病变肠管。膀胱瘘并不需要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17.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炎性肠病,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稳步升高趋势。某些特殊且少见的肠道疾病会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易被误诊为克罗恩病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2017至2019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4例初步疑诊为克罗恩病患者,术后分别诊断为肠系膜动脉肌纤维增生、特发性肠系膜静脉硬化性肠炎、隐源性多灶溃疡狭窄性肠炎和隔膜样肠病,本文结合4例患者临床资料,对不同疾病之间的特点作出鉴别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发病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初次胃镜检查确诊12例(63.2%),第2次检查确诊4例(21.1%),术中探查确诊3例(15.8%);14例经一次内镜下止血成功,1例经二次内镜下止血成功,4例行外科手术止血(包括1例内镜下止血后72h再出血者)。结论:急诊胃镜是诊断Dieulafoy病首选方法;治疗首选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止血不成功者,应立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超声定量检测对克罗恩病患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入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就诊或随访的59例克罗恩病患者.分别进行结肠镜检查和对比增强超声检查。采用克罗恩病简单内镜下评分将疾病分为非活动性病变和活动性病变。定量分析对比增强超声检查中的对比剂摄入情况.用以评估结直肠环(回肠末段至直肠)中病变肠段的血流状况,结果以感兴趣区(ROI)灰度值上升百分比表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评估DOI灰度值上升百分比对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判断价值。结果内镜评估结果显示.59例克罗恩病患者活动性病变45例.非活动性病变14例,其ROI灰度值上升百分比分别(90±32)%和(4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最佳截点45%,ROI灰度值上升百分比预测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6%、78.6%和91.5%,Youden指数为0.74.曲线下面积为0.846。结论对比增强超声的定量检测能够有效地将肠镜下不同活动度的克罗恩病区别开来,可作为评估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9年8月52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所见的相关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38例(73.08%)患有血管相关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内镜所见: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乙状结肠35例(67.31%),病变范围4~35 cm.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腹痛是其共同临床特点,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对伴有基础疾病者,应早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对尽快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