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洛伐他汀40mg,持续8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服药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26例(54.2%),有效18例(37.5%),无效4例(8.3%).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昆 《首都医药》2001,8(5):47-47
目的观察西立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并与辛伐他汀比较.方法32例高胆固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测定血脂.结果(1)服药后4周总胆固醇(TC)分别降低了28.9%和28.0%(P值均<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降低了31.5%和32.5%(P值均<0.01).(2)西立伐他汀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22.0%(P<0.05).(3)服西立伐他汀和辛伐他汀4周后脂蛋白(α)[LP(α)]水平分别降低了35.3%(P<0.01)和27.8%(P<0.05).结论西立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和LDL-C,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等,西立伐他汀降低TG作用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国产与进口匹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国产组与进口组,分别给予国产匹伐他汀片、进口匹伐他汀片治疗,观察疗程为8周,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2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国产组与进口组LDL-C达标率分别为78.1%和81.3%;但2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2组间TC、LDL-C、HDL-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匹伐他汀与进口匹伐他汀疗效相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血脂康胶囊(红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NS)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8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单纯型)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强的松中长程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血脂康口服,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微量元素、白蛋白及肾功能等指标,对所有惠儿均长期随访.结果:治疗组在服用血脂康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甘油三酯(TG)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P<0.01),同时血清锌、铜、铁、镁含量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蛋白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20.0%)低于对照组(46.4%)(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有效改善NS患儿的各项血脂指标,使血清微量元素恢复正常水平,早期应用可减轻肾损害,缩短激素疗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孔叶英  谢水孟 《江西医药》2007,42(8):708-710
目的 评估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92例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组(n=48)和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n=44).每晚服辛伐他汀20 mg,均连续服药24周.观察两组血脂各项指标: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并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颈动脉斑块变化.结果 两组TC、TG、LDL-C均降低而HDL-C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组较高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明显(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脂,能稳定和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尤其对于高敏C反应蛋白异常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心梗患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03~2021-03接收的冠心病心梗患者67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脂指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变化,并对比不同病情程度间血清LDL-C、TC、HDL-C、TG水平变化,分析血清LDL-C、TC、HDL-C、TG水平与冠心病心梗关联性.结果:研究组血清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LDL-C、TC、TG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血清HDL-C水平随病情程度加重而降低(P<0.05);经Pearson分析,血清LDL-C(r=0.781)、TC(r=0.763)、TG(r=0.779)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血清HDL-C(r=-0.758)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心梗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异常,其中血清LDL-C、TC、TG水平呈高表达状况,血清HDL-C水平呈低表达状态,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血清LDL-C、TC、TG水平随之增加,而血清HDL-C水平随之下降,可为临床病情评估提供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并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取血,测定hs-CRP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较A组均降低(P<0.05),TC及HDL-C水平较B组均低(P<0.05),而TG及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各组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或大剂量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PR水平,尤以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mg,持续4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血脂指标、血尿常规、血糖、血肌酐、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肌酸激酶、心电图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7.78%、83.33%和66.67%。同时还观察到有7例心电图较用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有明显的降低TC、LDL-C、TG和TC-HDL-C/HDL-C和升高HDL-C的作用,并能使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善,且不良反应轻微,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淑芳  孙琪 《河北医药》2012,34(11):1626-1627
目的 比较血脂康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口服,0.6 g/次,2次/d;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1次/晚;疗程均为12周.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脂、TNF-α及CRP.结果 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作用相当,均能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TNF-α、CRP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血脂康组对肝功能无影响(P<0.05).结论 血脂康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均可使冠心病患者TNF-α、CRP水平及TC、TG、LDL-C水平下降,HDL-C水平升高,两者作用等同.但血脂康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10.
唐海滨  冷静  李颖  赵予  刘鲲 《中国药业》2005,14(12):83-83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68岁以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予洛伐他汀20 mg,1次/d,疗程8周,观察调脂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上升(P<0.05);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54%,73.08%,88.46%,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为55.77%;TC,TG,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57.69%,40.38%,59.62%;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调脂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匹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按盲目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使用匹伐他汀,对照组32例使用辛伐他汀.治疗结束后,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TC与LDL-C降低程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TG与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LDL-C水平的达标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匹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TC及LDL-C水平,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水平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血脂康胶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效果。方法: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随机分成两组:血脂康组(37例,0.6g,bid)与普伐他汀组(42例,10mg.qd),服药前与服药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与普伐他汀组患的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1.7%(P<0.05),与21.9%(P<0.01),患LDL-C也比用药前降低,降幅依闪为34.9%(P<0.01),与33.2%(P<0.01),血脂康组患TG比用药前下降20.1%(P<0.01),而普伐他汀组患血清TG仅降低8.5%(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能够显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匹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对研究者设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4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2和4 mg)组和阿托伐他汀(10 mg)组,研究为期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及磷酸肌酸激酶(CPK)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4和8周各组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 且4周与8周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各组LDL-C达标率分别为62.5%、66.7%和86.7%;但3组HDL-C和TG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匹伐他汀(2 mg)组1例出现CPK水平异常升高,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TC和LDL-C水平,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似,且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每晚服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对照组每晚服用辛伐他汀20 mg,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4、8周检测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磷酸激酶(CPK)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血脂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TC、LDL-C、TG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及安全性较好,可以提高疗效,降低血脂,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以国产辛伐他汀为对照,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调脂作用.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血脂康胶囊1.2 g,qn,对照组31例,每晚顿服辛伐他汀10 mg,连续4周.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和对照组总胆固醇(TC)分别降低了21.8%和21.3%,低密度脂蛋白(LDL Ch)分别降低了28.2%和22.7%,高密度脂蛋白(HDL Ch)分别上升了6.2%和5.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酰甘油(TG)分别降低了18.1%和1.6%(P<0.01).血脂康和辛伐他汀降低T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4%和74.2% ;升高HDL Ch分别为23.5%,19.4% ;治疗组降低TG有效率35.2%.疗程中患者均能很好耐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两种药物均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和LDL Ch,其作用相近 ;血脂康降TG作用稍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 35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持续1个月,观察服药前及服药1个月时血脂指标(TG、TC、LDL-C、HDL-C)。结果治疗后TC、TG、LDL-C及HDL-C的值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降低TC、TG、LDL-C和升高HDL-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3%、65.7%、85.7%和68.6%。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72例血脂异常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调节血脂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作用,适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半年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血脂康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52例持续服用血脂康半年以上的原发性高脂血压症患者,进行血脂与安全性指标的监测。结果:52例服药8,16,24周血清胆固固醇水平分别降低19.7%,18.0%及20.0%‘;低密度脂蛋胆固醇水平分别降低27%,25.3%与27.2%;  相似文献   

19.
血脂康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调脂作用.方法:92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分为血脂康组32例及其他降脂药对照组60例(普伐他汀组30例、非诺贝特组30例).分别选用血脂康1.2 g·d-1、普伐他汀20 mg·d-1、非诺贝特0.2 g·d-1.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血脂康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下降33.8%、35.3%、35.9%,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C下降较非诺贝特组更明显(P<0.01),治疗后LDL-C的下降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升高的疗效与普伐他汀组等同(P>0.05).结论:血脂康是一种安全、有效、调脂作用良好的药物;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脂康(降血脂药)对高脂诱导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肥胖组和血脂康干预组;分别用普通饲料、高脂饲料以及高脂+血脂康,饲养12周,测定各组血脂以及白介素-6的水平后发现,肥胖大鼠存在血脂代谢紊乱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升高.分别测定3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IL-6的水平,并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大鼠血清的TG、TC、LDL-C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且血清IL-6水平与TC、LDL呈显著正相关(γ=0.72,P<0.01);血脂康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水平.结论 血脂康治疗能够使肥胖组大鼠的血脂及白介素-6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