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用免疫酶染色法(IEST)探讨了弓形虫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弓形虫11份家兔和间接荧光抗体(IFAT)与间接血凝(IHA)抗体均阳性的34份人血清,阳性分别为11份和32份,4份阴性兔血清和108份抗体阴性人血清阳性分别为0份和2份,其敏感性为94.10%~100.00%,特异性为98.15%~100.00%.35份其它寄生虫感染者均未有交叉反应。11份阳性血清间隔半个月进行了4次重复试验,其阳性率及几何均数的倒数(GRMT)均无显著性差异。用IEST对健康体检者、不良生育史孕妇和智力低下儿童进行了测定,阳性率分别为8.46%,16.33%和28.26%,结果与IFAT无显著性差异。该法操作简单,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血液病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液病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 6 2例各种血液病患者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进行检测 ,并用IHA检测对照组中 85例医院职工、118例献血员、5 8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及 84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结果 :各种血液病患者IHA阳性率为 2 5 .81% ,ELISA阳性率为 2 9.0 3%。IHA检测医院职工的阳性率为 2 .35 % ,献血员为 2 .5 4 % ,急性感染性疾病为 1.72 % ,慢性肝病为 3.5 7% ,均明显低于血液病患者的阳性率。结论 :血液病患者容易并发弓形虫感染 ,临床上应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南昌地区出生缺陷智能低下与弓形虫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IHA 试验检查了1063例新生儿脐带血,其中正常和异常儿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和13.16%,差异非常显著(P<0.01)。出生后6~12月,对脐带血阳性的28名儿童进行了随访,其中3名儿童抗体仍为阳性,另有2名死亡。用 IHA 和 ELISA-IgG 方法检测了181例残弃儿和191例正常儿,总阳性率分别为33.15%和9.95%,差异亦非常显著。同时观察了76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脑脊液,弓形虫抗体阳性9例,镜检活虫者3例,其中一例动物接种成功。提示弓形虫感染对引起出生缺陷和智能低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10 114例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和临床追踪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情况,对感染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法随机选择10 114例育龄妇女,其中妊娠妇女7 141例、非妊娠妇女1 838例、异常孕产史的育龄妇女1 13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中TOX-DNA.部分阳性者早孕者取绒毛组织,中期妊娠者取羊水细胞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并通过新生儿脐带血检测TOX-DNA验证产前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正常育龄妇女TOX-DNA阳性率为4.12‰(37/8 979),妊娠妇女阳性率为4.34‰(31/7 141),非妊娠妇女为3.26‰(6/1 838).有异常孕产史的妇女TOX-DNA阳性率为14.98‰(17/1 135),与正常妊娠妇女阳性率(4.3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常无自觉症状.弓形虫感染是引起不良生育的原因之一.聚合酶链反应适用于育龄妇女检测血中TOX-DNA和对弓形虫感染者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探讨弓形虫感染与弱智儿童等神经系统发育迟钝儿童之间的关系,对南通市社会福利院及本市某小学智力欠佳的儿童进行了弓形虫血清学的检测并进行了3个月的连续性观察。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同时对临床上明显诊断为弱智儿童29人和智力欠佳的儿童21人以及健康儿童51人的血清标本进行弓形虫特异性Ab的检测。结果:弱智儿童组的平均阳性检出率为20.69% ,6/29(ELISA) / 21.14% ,7/29(IHA)高于智力欠佳儿童组4.76% ,1/21(ELISA) / 19.05% ,4/21 (IHA)和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6%,1/51(ELISA)/ 1.96%,1/51 (IHA)。弱智儿童和正常对照两组差异显著(X2=13.67 ; X2=6.55 , P < 0.05)。结论:儿童的弓形虫感染与其母亲在孕期或本人与动物的密切接触有关。因弓形虫能损害大脑和神经系统,严重影响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成为优生优育的一大隐患。因此,防止母子间垂直传播和避免妇女(特别在孕期)与动物接触是预防儿童弓形虫感染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桂南地区有先天性畸形或先天性疾病和可能由弓形虫引起的各种病症的儿童的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4%,正常儿童为3.5%;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的68例,出现各种神经系统病症者27例(41%);家系调查结果表明先天性感染可能是儿童弓形出病的重要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血清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银川地区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状况 ,使肿瘤合并弓形虫感染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提高化疗或放疗的效果。方法 用间接血凝法 (IHA)对 2 32例各种肿瘤患者及 2 6 0名正常体检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2 32名肿瘤患者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 2 4人 ,阳性率为 10 .34 % ,2 6 0名正常体检者弓形虫血清阳性 4人 ,阳性率为1.5 4%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1.6 5和 1.5 4。结论 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率及血清抗体平均滴度均高于正常体检者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IHA对125例弱智儿童、68例正常人及19对弱智儿童母子弓形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检测了26例感染弓形虫的弱智儿童,38例未感染弓形虫的弱智儿童和28例正常儿童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_3含量。结果表明,弱智儿童弓形虫感染率20.8%,明显高于对照组(4.41%)(P<0.01),提示弓形虫感染与智力低下密切相关.弓形虫血清抗体阳性弱智儿童与未感染弓形虫的弱智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IgG、IgA和IgM含量无差异(P>0.05),说明血清抗体与弓形虫感染关系不大;弓形虫抗体阳性弱智儿童血清补体C_3含量0.93±0.35g/l,明显低于正常儿童1.68±0.64g/l(p<0.001),提示补体G_3含量降低与弓形虫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对实验感染旋毛虫大鼠和旋毛虫病人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表明,20只大鼠感染后第16天全部出现阳性反应。9例旋毛虫病患者为阳性。本试验用于囊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和健康人及正常大鼠均为阴性。检查本地区31只狗,阳性符合率为66.7%。  相似文献   

10.
971085 PCR技术在诊断弓形体感染中的应用研究/马守中…刀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一1卯6,4(6)一333一336 鉴于早孕期感染弓形体病可导致胎儿宫内死亡或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采用PCR技术对早孕绒毛、有不良妊娠史的中孕羊水和正常产妇血及新生儿脐血做弓形虫的检测。结果显示:100例早孕绒七中有l例阳性,12例羊水中有2例阳性,其中一胎证实为无脑儿。100例产妇血中有2例阳性,100例新生儿脐血中有1例阳性。PCR方法在弓形虫血症期的血液低浓度弓形虫检测中显示有独特的优越性。用早孕绒毛行PCR产前诊断对开展优生工作有益。图7表l参11(周继铭)先…  相似文献   

11.
用间接血凝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502名产妇及新生儿弓形体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妇弓形体抗体阳性率为1.59%,8例母亲弓形体抗体阳性的新生儿中,2例抗体阳性,95名母亲抗体阴性的新生儿抗体检测全部阴性.对部分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行弓形体IgM抗体检测,未见阳性者.此外对105名有不良孕产史妇女血清行弓形体抗体检测,其阳性率同对照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我市产妇弓形体感染率较低,未见先天性感染者,异常妊娠与弓形体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超声筛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685例孕妇于妊娠早期(11~13+6周)进行超声筛查, 内容包括胎数、多胎绒毛膜性及孕龄的确定, 胎儿早期结构异常筛查, 超声软标记(sonographic markers)检测;对异常胎儿选择性行绒毛取样或羊水穿刺术, 对确定为三胎或双胎之一致死性畸形者行减胎术;并追踪所有孕妇的妊娠过程和临床结局。结果685例受检IVF-ET孕妇中, 单胎妊娠440例, 发生率64.23%;双胎妊娠244例, 发生率35.62%;三胎妊娠1例, 发生率0.15%。单胎妊娠早期共发现7例胎儿超声异常, 临床确诊5例。双胎妊娠早期共发现6例超声异常, 临床确诊3例。除去三胎, 本组IVF-ET孕妇总的胎儿畸形发生率为0.86%(8/928), 其中2例经染色体检查确诊, 另有2例接受减胎术。结论通过对IVF-ET妊娠早期(11~13+6周)进行超声筛查, 可以提高异常胎儿早期检出率, 并对多胎及异常胎儿的早期处理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Wang JS  Hu ZJ  Xu XD  Yin HH  Lu WM  Li XX  Wang S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4):3140-314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因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1-2010年29例住院妊娠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诱因、病变部位、治疗方法 、预后以及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DVT在早期妊娠期的发生率为69.0%(20/29).首位诱因为既往DVT病史,占所有诱发因素的24%(7/29);发生多左下肢,发生率为82.8%(24/29).抗凝是治疗的主要原则,首诊均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7例患者一直采用LMWH治疗直至分娩前,胎儿发育正常;11例早期、2例中期患者于妊娠中期改为口服华法令,至孕34周左右改为LMWH,其中4例胎儿死亡,其余胎儿发育正常;9例早期患者选择终止妊娠.结论 出于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考虑,妊娠DVT的治疗与一般DVT患者不同,LMWH或肝素抗凝是妊娠DVT治疗的安全有效措施.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该疾病治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妊娠妇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筛查、监测和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深圳市妊娠早中期妇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情况,探索建立筛查、监测、干预机制,预防孕母甲状腺功能紊乱特别是甲低对胎儿发育的损害。方法检测深圳市妊娠早中期妇女(12-20周)血清TSH、TPO-Ab水平,必要时进行FT3、FT4检测及其它辅助检查,根据检测结果,按照设定流程进行必要的监测和干预。结果361例被调查者中,共发现10例临床甲低(2.78%),6例临床甲亢(1.66%),初次筛查TPO-Ab阳性率14.13%(51/361),初次筛查TSH异常率5.26%(19/361),发病率和阳性率与AITD家族史密切相关。结论对妊娠早中期妇女进行AITD系统筛查、监测十分必要,应当将TSH和TPO-Ab检测作为孕期保健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5.
陈金强 《热带医学杂志》2006,6(7):839-840,832
目的研究肇庆市端州区孕妇TORCH感染与异常妊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抗体捕获ELISA法对产前检查及近期自然流产诊治的妇女共778例,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结果480例无异常妊娠史者阳性病例54例,IgM总阳性率为11.24%;285例有异常妊娠史者阳性病例126例,IgM总阳性率为44.21%(P<0.05);13例近期自然流产者阳性病例9例,IgM总阳性率为69.22%(P<0.05)。结论在孕早期自觉进行TORCH感染检测,是做好优生优育工作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形态大小对早期自然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早孕并行阴道超声检查的孕妇1341例,其中自然流产住院患者533例(先兆流产250例,难免流产283例),正常妊娠808例。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形态大小,并追踪妊娠结局。结果孕6~10周在胚胎存在的情况下,卵黄囊缺如或消失140例均妊娠失败;卵黄囊变形11例、卵黄囊壁回声强9例及卵黄囊过小16例,均妊娠失败;33例卵黄囊过大,部分能继续妊娠。结论卵黄囊缺如、消失、过小、变形或壁回声强,妊娠结局不良。卵黄囊过大可适当保胎,但需要观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驱梅治疗的方法及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9例妊娠期合并梅毒孕妇,依据确诊梅毒及首次注射首剂青霉素治疗时间分为3组,其中在妊娠早期(孕周≤12周)24例为早孕组,妊娠中期(12周<孕周<29周)31例为中孕组,妊娠晚期(孕周≥29周)34例为晚孕组,给予规范苄星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观察围产儿预后。结果:早孕组及中孕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8.33%、19.35%,明显低于晚孕组(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孕妇根据初次检测RPR滴度不同分组,其中滴度≤1∶4者53例,滴度≥1∶8者36例,滴度≤1∶4者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滴度≥1∶8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不良预后发生率(2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梅毒患病率分别为3.22%、2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组孕妇分娩新生儿RPR阳性率为20.83%,先天性梅毒患病率为0,中孕组分别为19.35%、3.23%,晚孕组分别为70.59%、26.47%,早孕组及中孕组RPR阳性率、先天性梅毒患病率明显低于晚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采取驱梅治疗时机与围产儿的预后及先天性梅毒患病率密切相关,早期正规进行驱梅治疗能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梁启峰  郭芳  何平 《广州医药》2014,45(2):43-44
目的 观察瘦素在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孕期的序贯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产检门诊孕周小于12周的病例入组,据病史采集并于孕早期行肝脏超声检查,据结果将孕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于孕期三阶段分别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瘦素水平进行序贯观察,于孕中期行OGTT检查了解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孕期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孕期三阶段外周血血清瘦素水平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中期及孕晚期瘦素水平与孕早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中行OGTr异常诊断为GDM者有12例,发病率为38.7%;对照组中GDM患者有3例,发病率5.8%.两组GDM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与其孕期GDM发病率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妊娠期子宫肌瘤自然转归的规律。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建档、孕期监护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妇499例,对其子宫肌瘤在不同妊娠时期的最大径进行分析。结果 499个入组病例中,子宫肌瘤最大径中孕期较早孕期有显著增长[(3.94±2.02) cm vs (3.05±1.69) cm,t=13.94, P<0.001)],晚孕早期较中孕期亦有显著增长[(4.18±2.22) cm vs (4.02±2.23) cm,t=2.96,P=0.003],而晚孕晚期较晚孕早期则无显著变化[(3.91±2.15) cm vs (3.93±2.17) cm,t=-0.81,P=0.417]。子宫肌瘤最大径自早孕期至晚孕晚期有显著增长[(2.94±1.70) cm vs (3.86±2.01) cm,t=-13.43,P<0.001]。175例数据完整的患者中,不同初始最大径的子宫肌瘤孕期肌瘤变化的规律及幅度大致相同,其变化幅度与早孕期子宫肌瘤最大径、孕妇年龄、孕次、产次、肌瘤部位及数目均无关(P>0.05)。子宫肌瘤整个孕期的最大径有38.3%出现在中孕期,33.1%在晚孕早期,21.1%在晚孕晚期,仅7.4%出现在早孕期。兼顾敏感度和特异度的情况下,当早孕期子宫肌瘤最大径超过4 cm时,对孕期子宫肌瘤将会显著增大(>3 cm)的预测效果最好,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76.07%。结论 妊娠期子宫肌瘤在早孕至中孕期有显著增长且增幅最大,至晚孕早期增幅明显放缓,至晚孕晚期大部分肌瘤较前缩小,不同初始最大径的子宫肌瘤表现出大致相似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用地高辛标记人巨细胞病毒 (HCMV) DNA探针 ,对 10 5例孕早期妇女 (其中有异常妊娠史者 4 5例 )绒毛细胞进行原位杂交 (ISH)。结果发现 :正常组与异常妊娠史组 ISH阳性率分别为 2 5 .0 0 %及 4 8.89% ,P<0 .0 5。与 PCR法相比 ,该方法敏感度 5 5 .0 0 % ,特异度 76 .92 % ,符合率 6 8.5 7% ,且可进行病毒核酸定位及半定量。提示 :用地高辛标记探针进行绒毛细胞原位杂交 ,监测 HCMV宫内感染是可行的 ,为进一步探讨 HCMV感染引起不良妊娠的机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并为胎儿取舍提供更确切的科学依据 ,减少低质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