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探讨胸腔镜手术的根治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经左颈右胸上腹食管癌根治术治疗3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9例行传统开放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105例行胸腹腔镜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清扫纵隔淋巴结数目为(10.1±5.5)枚,明显少于开放组的(13.3±7.5)枚(P<0.01);但匹配术后病理分期后,各期腔镜组和开放组的胸内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放组和腔镜组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平均清扫数分别为(2.7±0.2)枚和(1.4±0.2)枚,下段食管旁分别为(1.0±0.1)枚和(0.6±0.1)枚,病灶旁分别为(1.7±0.2)枚和(0.7±0.1)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区域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镜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6%(30/105),低于开放组的41.2%(82/199)(P<0.05),但喉返神经麻痹发生率[12.4%(13/105)]明显高于开放组[2.5%(5/199),P<0.01)。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安全可行。但在行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时,应加强对喉返神经旁、下段食管旁和病灶旁淋巴结的清扫,并注意喉返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淋巴结清扫术近期疗效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241例胃远端癌患者施行D2淋巴结清扫术。其中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LADG组)93例,常规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ODG组)1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LADG组和ODG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27.5±9.1)枚和(27.3±8.5)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瘤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T1、T2、T3期患者两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G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ODG组,但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流质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ODG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远端癌D2淋巴结清扫术在淋巴结清扫方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且具有安全、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早期腔镜微创与开放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淋巴结清扫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间上海市胸科医院手术治疗的7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完成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腔镜组),38例接受开放食管癌切除术(开放组)。腔镜组中16例行单纯胸腔镜加开腹手术,11例行单纯腹腔镜加开胸手术11例,7例行胸腹全腔镜联合手术。结果腔镜组早期病例(T1-2期)的比例高于开放组[79.4%(27/34)比55.3%(21/38),P〈0.05)。两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1.2%(14/34)和42.1%(1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功能性并发症(主要为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2.9%(1/34)比28.9%(11/38).P〈0.01],技术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开放组[38.2%(13/34)比10.5%(4/38)。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分别为(9.1±2.7)组/例和(11.2±2.1)组/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枚数[(13.5±5.9)枚/例]却明显少于开放组[(17.8±5.2)枚/例,P〈0.05]。按手术时间,腔镜组前期17例与后期17例患者技术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期患者胸腔淋巴结淋扫组数、枚数及阳性检出率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腔镜辅助微创食管癌手术可降低功能性并发症发生率.但早期技术不熟练时易增加吻合口瘘和喉返神经损伤等技术性并发症。腔镜下清扫淋巴结可以达到或接近开放手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CME手术治疗的54例结肠癌患者(CME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同一手术治疗组施行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38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2.2±8.0)枚,明显多于对照组f(18.6±4.7)枚,P〈0.05];其中Ⅰ期和Ⅱ期病例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病例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增多[(23.8+7.6)枚比(16.7+3.6)枚,P〈0.01];但两组Ⅲ期患者阳性淋巴结数和阳性淋巴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排粪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CME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中位数100ml比115ml,P〈0.05)。结论CME手术可以整块、彻底地切除癌灶和系膜组织,从而达到清扫淋巴结的最大化。尽管CME切除范围大,但并不会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在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接受 CME 手术治疗及40例传统结肠癌根治术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CME 组和非 CME 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3.2±2.3)枚和(16.5±1.8)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Ⅰ期和Ⅱ期病例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Ⅲ期病例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ME 组和非 CME 组中位手术时间分别为195 min 和14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ME 手术可以达到结肠癌的根治性完整切除,从而达到淋巴结清扫的最大化。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侧俯卧位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清扫胸腹二野淋巴结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1年2月82例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78例常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的胸腹部各区域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度、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清扫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数目分别为(4.1±3.4)枚及(1.1±1.7)枚,上纵隔淋巴结数目分别为(6.8±5.O)枚及(4.9±4.0)枚,腔镜组均多于开放组(P〈0.05)。腔镜组3年生存率(65.4%)与开放组(62.3%)相似(10g—rank检验,X2=0.022,P=0.886)。结论侧俯卧位全腔镜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扫疗效肯定,尤其是清扫上纵隔及左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方面,更为有效及彻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10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治疗的68例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未使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对照组)32例,使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示踪组)36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和(或)对侧中央区(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和示踪组分别清扫中央区淋巴结205枚和324枚。其中,对照组手术清扫中央区淋巴结(6.41±1.56)枚/例,示踪组为(8.99±2.24)枚/例,多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0.6%(13/32),与示踪组(47.2%,17/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2),但示踪组喉返神经内侧区的淋巴结转移率(38.9%,14/36)高于对照组(12.5%,4/32),P=0.029。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切口出血发生率、一过性低血钙发生率及喉上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均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发生。结论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可明显提高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目,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从而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以指导术后治疗,同时不增加(或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中下段食管癌经典Ivor-Lewis术式与改良Ivor.Lewis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重新评价经典Ivor—Lewis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接受改良Ivor-Lewis手术的140例(改良组)和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接受经典Ivor-Lewis手术的112例(经典组)食管中下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量、转移淋巴结数量及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经典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2.0±39.5)mini含(22.0±3.4)min的重新消毒时间],稍长于改良组的(195.0±51.6)min,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淋巴结总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3.2)枚/例比(18.6±5.5)枚/例,P〉0.05],但对于上纵隔淋巴结,经典组清扫数量明显多于改良组[(8.0±2.1)枚/例比(3.1±0.6)枚/例,P〈0.05]。经典组术后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者的比例明显高于改良组[41.1%(46/112)比27.9%(39/140)。P〈0.05]。结论对于中下段食管癌,经典lvor—Lewis术式在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效果及术后病理N分期的准确性方面较改良Ivor。Lewis术式更具优势,因而更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Ⅲ期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收治的100例Ⅲ期结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5月以后收治的患者54例行CME手术治疗(CME组),在此之前收治的46例行传统根治术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标本质量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和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26.7±2.6)枚和(4.3±1.4)枚,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2.9±3.7)枚和(2.8±1.2)枚(均P<0.01)。 CME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5例(83.3%)和29例(63.0%)手术标本达到C级以上,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13.0%(7/54和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应用于Ⅲ期结肠癌患者安全有效,在提高了手术标本质量和淋巴结清扫数量的同时,并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3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术( TLE )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连续行TLE的35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接受TLE手术日期的顺序,将TLE开展的早期阶段150例病例平均分为3组,即TLE 1组、TLE 2组及TLE 3组,每组50例,比较3组间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分析该术式的学习曲线。结果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29例(8.3%)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术中中转手术13例(3.7%,开胸9例、开腹4例)。全组手术时间为230~780(平均332.5) min,术中出血量为15~4000(平均160.8) ml。其中,R0切除333例(95.1%),清扫淋巴结6~42(平均21.6)枚/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93(平均11.6) d。术后出现并发症75例(21.4%),术后30 d内死亡3例(0.8%)。与TLE 1组比较,TLE 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淋巴结清扫数目明显较多(均P<0.05)。TLE 3组除手术失血量明显少于TLE 2组外,两组间的其他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LE在技术上安全可行,且能够达到与传统食管癌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是治疗食管癌的可选手术方式。开展TLE约50例后可基本掌握TLE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1.
经不同手术径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左胸与右胸手术径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疗效,探讨合理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手术径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食管中下段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胸径路和右胸径路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左胸径路组和右胸径路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1.7%(55/60)和95.0%(5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胸径路组平均每例淋巴结清扫数和转移淋巴结数分别为4.60枚和0.57枚,显著低于右胸径路组的8.32枚和1.33枚(均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16/60)和31.7%(1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3.3%(26/60)和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3%(41/60)比56.7%(34/60),P〉0.05]。左胸径路组术后5年生存率为21.7%,明显低于右胸径路组(36.7%,P〈0.05)。结论右胸径路与左胸径路对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手术切除率相似.但右胸径路更易于进行系统性的纵隔淋巴结清扫.有助于减少局部复发、提高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60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和传统全胃缝缩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失血量、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并发症处理情况、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总体疗效。结果两种术式在胸部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管状胃代食管术手术时间、腹部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多于全胃缝缩术(P0.05)。管状胃代食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胃缝缩术(P0.05)。管状胃代食管术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复发和转移率、2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全胃缝缩术(P0.05)。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可有效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学习过程。方法选取同一组医生连续完成的MIE手术100例,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3组:第1、2组各25例行胸腔镜并常规开腹手术,第3组50例行胸腹腔镜手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正常结构保护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肿瘤病理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全组中96例患者顺利完成MIE,4例患者中转开胸,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310min,中位失血量200ml,中位清扫淋巴结22枚,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0%。第1组与第2组比较,在保留奇静脉弓(P=0.010)、保留支气管动静脉(P=0.038)及左侧喉返神经胸段术中暴露率(P=0.048)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0例与后50例比较,在胸部手术时间(P=0.000)、失血量(P=0.025)、保留奇静脉弓(P=0.001)、保留支气管动静脉(P=0.000)、胸野淋巴结清扫(P=0.022)、左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P=0.000)及该神经起始部术中暴露率(P=0.002)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E学习过程较长.应循序渐进。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手术技巧的提升.MIE将逐渐显示其独特的优势并替代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单一切E1腹腔镜手术系统(SILS—Port系统)胸、腹腔镜联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科经SILS—Port系统施行胸、腹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5例。肩胛听诊三角区第6肋间为观察孔,胸腔镜下两操作孔游离胸段食管及清扫淋巴结,通过SILS系统,腹腔镜下两孔游离胃及清扫淋巴结,胃上提至颈部与食管吻合。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死亡。腔镜手术时间(296.0±24.1)min,术中出血量(114±40)ml,术后胸、腹腔引流时间均是(1.2±0.4)d。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2.2±0.8)分。5例分别清扫淋巴结9、8、6、5、7枚,其中2枚阳性。5例分别随访10、22、8、16、3个月,1例术后16个月肿瘤复发转移,无死亡。结论经SILS-Port系统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性切除早期、无明显外侵的中下段食管癌,创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Among 599 cases of radical esophagectomy 521 cases were examined for recurrent disease.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recurrence was in the lymph nodes and the second was in the distant organ. One hundred and forty 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and esophago-gastric anastomosis in the thoracic cavity, and 421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through the right chest cavity with anastomosis in the neck. Cancer recurred in the lymph nodes of 81 patients in the former group, and 182 in the latter. One hundred and forty 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with limited lymphadenectomy, 95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with peri-cardiac and total mediastinal lymph adenectomy, and 46 underwent esophagectomy with lymph adenectomy throughout the entire mediastinum, peri-cardiac area and bilateral neck. The rate of recurrence was 63.8% in the first group, 37.5% in the second and 21.7% in the third. The decrease of rate was largely accounted for by decreased recurrence in the lymph nodes. Twenty three patients received 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 only, and 28 received postoperative chemotherapy alone. Among these, 4 (17.4%) and 3 (10.7%) developed recurrences in lymph nodes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ide lymphadenectomy an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may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Ivor-Lewis术与McKeown术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二科同一治疗组采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288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Ivor-Lewis组103例,McKeown组185例,两种手术方式均进行胸腹部淋巴结清扫。对比观察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或开腹率、术后拔管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总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vor-Lewis组手术时间较McKeown组缩短[(283.4±32.0) min比(303.6±43.7) min,P<0.01],住院总费用增高[(76492±18553)元比(68923±17331)元,P<0.01)。McKeown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0.5%),Ivor-Lewis组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Ivor-Lewis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5%(17/103),明显低于McKeown组的31.4%(58/185)(P<0.01),其中术后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McKeown组(均P<0.05)。结论全胸腹腔镜Ivor-Lewis术较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手术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70岁以上高龄食管术后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106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行胸部及腹部二野淋巴结清扫,根治性切除102例,姑息性切除4例(2例侵犯气管,2例侵犯胸主动脉).26例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进胸,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20例、主动脉弓下吻合6例.左后外侧切口+左颈部切口颈部吻合8例.右颈、右胸及上腹部正中三切口手术20例,右胸及上腹部正中两切口手术52例.胸内吻合采用管型吻合器吻合,颈部吻合采用间断全层食管-胃端侧吻合,并浆肌层包埋.结果 合并心、肺疾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心、肺疾病患者(P<0.05);并发症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 高龄食管癌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多均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中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可防止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